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建构新时代整体性大美育体系

2024-04-16 阅读: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宋修见 收藏
相互融合 相互交流 相互协作
建构新时代整体性大美育体系

美育作为一种具有普及性、体验性、趣味性等特点的审美教育,仅仅通过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很难实现其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等的全部价值功能。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学校三个层次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同时提出实施美育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等八项工作举措。我们有理由相信,持续深入推进“美育浸润行动”,可以建构起相互支撑有机统一的新时代整体性大美育体系,使人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全部生活场域中获得愉悦的审美情感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滋养美好心灵、滋润美好生活。

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中华美育行之生态美育工作坊”活动中,宋修见教授邀请当地牧人巴图在爱润塔拉牧场向师生展示马鞍的功能。

1美育浸润是一种愉悦的审美情感体验

美育浸润是在美的陶养中自然而然发生的。美既是外在的客体审美对象,又是内在的主体生命状态,美育就是要将天地岁月间无时无处不在的客体之美内化为主体的生命状态,这就需要在教育和生活的全场域全过程中都获得美育浸润。浸润是内化的方法与路径,内化的前提是审美意识的觉醒,美育就是要唤起这种觉醒的力量。一旦人的审美意识觉醒了,天地万物之美、艺术人文之美、生活礼俗之美等便自然而然地开始发挥浸润作用,使人情感丰沛、精神明亮、人格健全的审美教育也就随之发生。正因如此,美育浸润强调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历时性过程,反对的是缺乏愉悦审美情感体验的枯燥的知识灌输和单调的技能训练。

愉悦的审美情感体验何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首先是传统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已经不能适应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尤其是ChatGPT和Sora等人工智能产品的出现,对传统教育带来极大挑战,人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就个人而言,只有当个人与过往的悠久历史和身外的广阔世界发生作用于心灵情感的审美关系时,人才能满怀热情地拥抱这个世界,并且从璀璨的文明与浩瀚的宇宙中确立个体生命的意义、价值、信仰,从而建构起个人的精神世界,成为健全的人、完整的人。所以,美育不仅是以公共艺术教育为主要渠道的艺术人文教育,更是贯穿在所有学科乃至所有教育活动中的强调关注个体生命情感和心灵体验的一种教育理念与方法,是审美教育与教育中审美的有机统一。

2中华传统美育是一种整体性美育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生活都充满具有东方美学意蕴的审美趣味,无论是官宦人家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还是平民百姓的竹篱茅舍、窗花春联,又无论是文人雅士的携琴访友、江阁远眺、柴门送客,或者是童子开蒙的朱砂开智、正冠行礼、吟诵描红,都具有一种趣味与美感的陶养作用;又如四时礼俗中的春社踏青、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给人以诗意栖居天地间的整体性美感。所以,中华传统美育是包含自然美育、生活美育和艺术人文美育在内的一种整体性美育。在这种整体性美育数千年融合发展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崇尚“中和之美”和“尽善尽美”,重视“礼乐教化”和“耕读传家”,观照“生活趣味”和“精神境界”,讲究“文以载道”和“器以藏礼”,追求“成大人”和“平天下”的人格理想等内涵丰富的美育传统。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就是要推动这些优秀中华美育传统实现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因为,这种四时风雅的审美生活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所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在那还存在着剥削压迫的封建社会,在那还存在着侵略奴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人人都能够享受生活的美育必然如蔡元培所言是“纸上空谈”。今天,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人民要美起来,要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动美育,以美浸润师生,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正如提出“美育”概念的德国戏剧家、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讲:“我们应该把使人处于审美心境的能力看作是一切馈赠中最高贵的礼品,是人性的馈赠。”

3美育浸润八大行动是相互支撑有机统一的

《通知》提出要实施美育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艺术实践活动普及行动、校园美育文化营造行动、美育评价机制优化行动、乡村美育提质发展行动、美育智慧教育赋能行动、社会美育资源整合行动,这八大行动是相互支撑有机统一的。其中,美育教学是美育的主渠道,教学过程中的普遍性、审美性、趣味性尤为重要,其改革深化有赖于教师美育素养提升,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课程;艺术实践活动的普及既可以让更多学生获得美的表达与展示机会,也有益于校园美育文化的营造;更科学、更优化的评价机制有助于美育避开片面强调知识化和技能化的误区,推动艺术实践活动的普及和校园文化的营造;乡村美育的提质发展既可以推动艺术实践活动普及,让更多高校师生走进乡村,同时也有助于社会美育资源的整合;社会美育资源的整合,是建构整体性大美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学校与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的交流合作与双向互动,可以极大地推动艺术实践活动的普及,促进学校美育的提质,助力社会美育的发展;美育智慧教育赋能,不仅是以科技和艺术的融合提升美育课程的趣味性、体验性等,还能够有效地推动美育资源共享,助力乡村美育提质发展,促进社会美育资源的整合。

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八大行动之间这种相互支撑有机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够更好地在具体实践中充分落实落细《通知》要求,推动美育课程教学、美育实践活动、美育环境建设的相互融合,推动城乡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大中小学之间的相互衔接,推动学校与社会艺术场所和文艺团体的相互协作,从而形成新时代整体性大美育体系,即《通知》中提出的“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这就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艺术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成员大力提升美育的自觉意识。

4以学校美育带动社会美育发展

提升美育自觉意识是建构整体性大美育体系的重要前提。20世纪80年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在为《青年美育手册》写的序言中就提出“受者即授者”的观点。他说:“我自己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美育的接受者,深感接受美育的自愿性、自觉性和自主性的重要。”今天,在“美育”已成为教育热点和社会热词的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倡导“受者即授者”的观点,但首先要树立起“授者先为受者”的理念,使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具有美育自觉意识,在生活和工作中潜移默化地自觉提升美育素养,这就凸显出《通知》中美育浸润教师特别是“强化各学科教师的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的重要意义,只有教师首先成为具有审美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的人,才能在育人过程中感染和引导学生不断地追求美、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与此同时,还需要以学校美育带动社会美育,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意识到,新时代大美育是面向人人的,人人都是美育的受教者,人人也应该成为美育的施教者,从而不仅使自然万物之美、艺术人文之美、生活礼俗之美等充盈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有场域,还能够使人的文明礼仪之美、品格境界之美体现在日常言谈举止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如此才可谓人人都是美的传播者和受益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不仅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状态,更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教养、一个社会的文明风尚、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庄子·人间世》中讲:“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美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审美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同样如此。所以,美育浸润既需要建构整体性大美育体系,又需要持续深入、久久为功,方能使所有人在美的陶冶滋养中享受教育的趣味,提升艺术的品位,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使中华民族带着东方之美的风雅走向伟大复兴。


(作者:宋修见,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


延伸阅读:

以优秀中华美育传统激活中国文化生命力(宋修见)

人民性、审美性和情感性:新时代文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内在要求(宋修见)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