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2021舞蹈:跨界“破圈”中的身体舞动(张延杰)

2022-03-0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张延杰 收藏

【编者按】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百年华诞,千年梦圆,历史交汇,征程再启。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向同行,砥砺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创新,用文艺作品向历史致敬、向未来出发,推动各艺术门类取得新进步、收获新成果。为总结梳理年度文艺发展状况,本刊约请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撰文,盘点收获、分析现象、直面问题、提出对策,努力推动中国文艺新发展、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

2021舞蹈:跨界“破圈”中的身体舞动

【内容摘要】 文章回顾了2021年舞蹈艺术发展特点,即宏大题材舞剧的小人物视角、舞蹈创作中多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引人注目的区域舞蹈发展以及“国风”舞蹈综艺的“破圈”现象;梳理了2021年引发舞蹈界争议的话题,包括现实题材创作、中国当代舞的界定以及基于舞种风格的评价标准;分析了这些争议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反思和建议。此外,文章认为2021年舞蹈评论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评论对象方面还有局限性;第二,在评论方法上缺乏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第三,对国际舞蹈动态缺乏关注和了解,并围绕这三个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发展路径。

【关 键 词】 中国舞蹈 舞蹈创作 现实题材 当代舞 2021舞蹈 舞蹈评论

202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作为舞台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舞蹈和舞剧作品不断涌现出精品力作,并在业内口碑和市场反响方面都取得不俗成绩,其中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主旋律作品尤为引人注目,例如《英雄儿女》《到那时》《歌唱祖国》《沂蒙》《旗帜》《铁人》《骑兵》《大河之源》《秀水泱泱》等;同时,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以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为素材的《红楼梦》《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等作品也引发业内外的热烈反响。此外,作为中国舞蹈艺术最高奖项的“荷花奖”也在2021年被业内优秀的现当代舞和民族民间舞创作者收入囊中,获奖作品如《春会来》《阳光下的麦盖提》同样激发了业内外对“现实题材”“当代舞”“深扎”等话题的热议。另外,独立院团和编导的新创作品同样表现不俗,特别是在年轻观众群体中反响尤为热烈,例如沈伟的浸入式整体艺术现场《融》,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11》,谢欣舞蹈剧场的《一撇一捺》以及独立编导田湉的汉唐舞蹈剧场《俑III》等。然而,2021年最让舞蹈界感到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春晚舞蹈《唐宫夜宴》的成功“出圈”以及舞蹈综艺节目《舞千年》登上微博“热搜”,曾为舞蹈圈内所熟知的舞台经典作品在新媒体时代的“国风”热潮下,被年轻观众像“追剧”一样推崇和热捧。这对于习惯坐在剧场观众席里点评作品的专业评论者来说,既感到始料未及,又难以抑制或兴奋或质疑的表达欲望。那么,2021年的舞蹈艺术发展究竟具有怎样的特点和趋势?舞蹈界的热议话题都有哪些?这些热议话题背后隐含着哪些值得反思的问题?舞蹈评论者究竟应如何发挥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如何在引领艺术创作的同时,提升观众的审美能力?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旨在回顾2021年舞蹈艺术发展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就当下舞蹈艺术创作和舞蹈评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回应与反思。

舞剧《五星出东方》剧照

一、宏大与平凡、融合与“破圈”

第一,2021年舞蹈的舞台艺术作品,无论是革命历史题材还是传统文化题材,都以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物命运作为切入点,向观众展现了在历史与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中,平凡小人物的担当与使命、纠结与抗争、崇高与卑微。这种切入视角不仅鲜明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主旨,而且也与当代社会价值观高度契合,更易于在普通观众中引发共情与共鸣,进而凸显作品的精神力量与审美价值。以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为背景的现实题材舞剧《到那时》,就是以一个普通家庭父子两代人的情感冲突为切入点,以时代大潮中普通人的家庭伦理、爱与希望为主题,展现了社会转型时期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追求。党史题材舞剧《秀水泱泱》表现了嘉兴南湖女儿王会悟为中共“一大”成功召开作出的杰出贡献。作品以女性视角切入,呈现了革命年代一个普通进步女青年的成长历程,让人们感受到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人民没有忘记无数个像王会悟这样勇敢无畏、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这种对大时代平凡英雄的赞美,对个体价值的肯定与承认,都让观众感受到红色题材作品中强烈的当代气息和具有人文关怀的多元表达。

党史题材舞剧《秀水泱泱》剧照(来源:“中国歌剧舞剧院”微信公号)

古代历史文化题材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并没有按以往习惯聚焦于历史文化名人或王侯将相,而是透过北宋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这幅千古名画,展现了古代普通工匠的精湛技艺与一生专注的匠人精神。创作者通过剧中依次登场的篆刻人、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和淬墨人,表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继承者的敬意与颂扬。可见,近年在重要历史节点背景下的当代舞剧创作,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落入单一的宏大叙事的窠臼之中,而是不断以平凡小人物视角切入,贴近普通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不仅彰显了普遍人性中的伟大光辉,而且践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进而创造出符合当代社会价值观、真正打动人心的舞台艺术形象。正如剧作家罗怀臻所言:“在每个个体情感和生命得到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形成这种信仰。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概念化地表现这种空洞的信念,理所应当地罔顾个体情感和个体生命。”可见,只有当作品与当下普通人的情感和社会语境实现联通,才能真正达到与观众的同频共振,也才能真正实现艺术的当代审美价值。

第二,2021年舞蹈艺术创作呈现出多个艺术门类跨界融合的鲜明特点。“七一”前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国家体育场成功演出的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集结了国内声乐、舞蹈、戏曲、影视、杂技等多个领域的顶尖艺术家,在以舞蹈元素贯穿整部史诗表演的同时,呈现出舞蹈与戏曲、舞蹈与戏剧、情景交响歌舞等多种表演样式,体现出多艺术门类融合贯通的综合属性。这种跨界融合的全新艺术形式也形塑了新型表演空间和全新观赏体验,即“舞台从人民大会堂搬到空间更为宏大的国家体育场,利用‘鸟巢’自身的环形结构和整体搭建的立体舞台,为观众带来全方位、多角度、沉浸式的观赏空间”,《伟大征程》所架构的独特表演空间,“在体育场和剧场之间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结合点,使传统的剧场演艺样式在‘鸟巢’营造出前所未有的恢弘气势”。这种多个艺术门类跨界融合的呈现所带来的空间突破与观看新体验,也表现在当代舞蹈艺术领域。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年6月国际著名编导沈伟携全新制作的浸入式整体艺术作品《融》在上海西岸穹顶艺术中心进行了全球首演。这部作品将绘画、摄影、影像、舞蹈和装置融合在一个整体空间之中,观众可以在其中或漫步或逗留,近距离与表演中的舞者进行互动。如此,沉入在整体空间的观众也与舞者、影像和绘画构成作品的一部分。这种打破传统观演空间的沉浸式作品体验模式的建构,其基础正是来自多个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使浸入其中的观众打开全部感官和思维,进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有学者认为沈伟的《融》“让作品整体在表面上结合得自洽圆熟,但也仍然是他过去域外艺术经验的移植和重塑,空间上的回归并不意味着精神上的又一重轮回和成长”。尽管如此,《融》依然在作品呈现方式和主题表达路径等方面为国内当代舞蹈艺术发展带来耳目一新的启发和参照。

当然,2021年具有跨界融合特点的舞蹈作品并不只以上两部,在很多当代舞蹈作品中,影像、装置与舞蹈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显著。同时,国内舞蹈影像作品创作和展演也日趋活跃和丰富。例如2021年8月第七届“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暨第二届当代舞蹈双年展通过哔哩哔哩网络平台(以下简称“B站”)在线播映,其中包括2部舞蹈纪录片和15部舞蹈影像作品。这些风格各异的舞蹈影像作品展现了中国年轻舞蹈家对当下生活和生命状态的思考。又如10月16日,第五届“深圳舞蹈月”的“WU•止境”影像舞蹈作品展(第二季)在深圳市南山区风火G&G创意社区开展,共有63部作品参赛,15部作品最终入围参展。这些融合新技术手段的舞蹈影像作品及其别具一格的展演环境和国潮风格吸引了众多当地市民群众和艺术爱好者,成为塑造当地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力量。

第三,2021年区域舞蹈发展同样引人注目。在“非遗”舞蹈保护与传承基础上,各地继续充分发掘当地特色民俗和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推动区域舞蹈作品创作和舞蹈文化传播。例如2021年9月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办的“广东省第七届岭南舞蹈大赛”,共有197部原创舞蹈作品参赛,来自广东74个参赛单位1797名演职人员参与本次决赛活动。自陈翘提出“岭南舞蹈”概念并创办广东省岭南舞蹈大赛以来,广东省各个艺术院团、文艺组织和高校不断形成文化自觉,在岭南特色文化传统基础之上挖掘、传承和发展岭南舞蹈资源,以舞蹈大赛为平台,推动广东原创舞蹈作品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全国范围的区域舞蹈发展版图上,广东的“岭南舞蹈”已成为其中最耀眼夺目的一块。同时,区域舞蹈发展也吸引了舞蹈学界的关注与探究。例如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舞蹈创作研究,有学者提出,作为祖国西部边疆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通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殊区域位置和多元民族文化构成,使得新疆舞蹈作品在紧跟全国文艺作品创作大趋势的同时,又蕴含着区域舞蹈民族特色的创作规律。又如长江流域舞蹈文化研究,有学者以文化互动为切入点,认为长江流域舞蹈文化互动呈现出“多源异构”的样态。一方面,长江流域舞蹈文化互动源起于族群迁徙、宗教传播、政治变迁、经济交往等因素;另一方面,文化互动过程中文化浸透与文化融合交织、族内传播与族际互动并存。长江流域舞蹈文化互动因其时空的同在性、方式的共生性、结果的一致性而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由此可见,在区域舞蹈研究领域,学界在分析当地舞蹈文化特色的同时,更加注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阐释与解读。正如有学者提出的,“区域舞蹈以创新意识、实践经验建构本土身份的文化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多样性与同一性这一并行不悖的历史经验,是我们超越传统、建构当下、展望未来的重要前提。”这样看来,区域舞蹈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已成为在“多元一体”理念下形塑当地文化传统,加深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力量。

第四,如前文所述,2021年最让舞蹈界意想不到的是,从年初的《唐宫夜宴》到年末的《舞千年》,舞蹈这个一直以来被视作“精英主义”色彩浓郁的剧场小众艺术形式,在年轻人热衷的“国风”潮流推动下,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进入大众视野。“出圈”“破圈”成为描述这一新现象的高频修饰词。作为河南卫视春晚舞蹈节目的《唐宫夜宴》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之后,河南卫视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切入点,挖掘河南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推出《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舞蹈综艺作品,并不断获得广大网友的热议和追捧。最后将这股“国风”舞蹈综艺推向高潮的则是河南卫视与B站联合出品,由国内顶尖院团和舞蹈院校出演的文化剧情舞蹈综艺节目《舞千年》。这档舞蹈综艺节目突破以往舞蹈竞技的PK模式,以剧情故事为铺垫将以往舞台上的经典舞蹈作品(其中大多数都是舞蹈圈耳熟能详的中国古典舞经典作品)用影视化风格连缀并呈现出来,以便让更多普通观众接受和欣赏。同时,主创团队以实景和特效相结合的方式,在视听效果方面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沉浸感。截至该节目播完全部8集的12月末,《舞千年》在B站的播放量已经达到8304.5万,同时豆瓣评分高达8.8分。可见,在“国风”潮流的推动下,舞蹈艺术依托互联网视频平台,突破原有剧场空间的限制,通过镜头语言和叙事化的剧情连接得以重新塑造和建构,并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与传播。从舞蹈界内的角度来看,无论进行怎样的影视化改编,这档综艺节目的内核还是那些曾经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经典舞蹈和舞剧作品。正是经典舞台作品的丰厚积累吸引了综艺导演的关注和挖掘。B站《舞千年》制作人、总导演姜小巍认为:“原来国内的歌舞剧团有这么多经典作品没有被挖掘,就像一座宝藏。我们决定把这些经典作品整合起来……重新包装,让年轻人都能看到。”面对舞蹈艺术如此迅猛的“出圈”热潮,舞蹈界内也意识到舞蹈发展已经突破了专业圈,正如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所说,舞蹈在向外的社会生活中有了存在感,是圈外的人开始帮我们破掉这个圈,逼着我们要往外走。对于评论界和文化学界来说,这档在“国风”潮流推动下热播的舞蹈综艺节目也同样引人思考和探究:经典的舞台艺术作品被改编为剧情综艺节目,其艺术形式和表达语汇发生了怎样的转化?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舞蹈综艺节目得以热播,背后隐含着怎样的深层文化心态?年轻一代为何如此钟情于中国古典舞所传达的审美意境?相信随着网络视频平台的持续传播,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也将逐步深入和扩展。

二、限定与突破

2021年舞蹈界围绕现实题材创作、中国当代舞的评价标准、舞种界限划定等新老问题依旧争议不断、探究不止。那么,这些争议的核心问题究竟有哪些?争议的原因在哪里?又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争议呢?

(一)现实题材舞蹈创作

近年业内关于舞蹈的现实题材创作问题的探讨,是伴随着部队文艺团体改制以及“荷花奖”现当代舞评选等事件不断展开和深入的。在2021年“荷花奖”评比之前已有学者就现实题材创作提出了反思,例如《现实题材舞蹈创作与中国当代舞建设》一文认为,现实题材创作的内涵,是指与历史题材相对,强调表现“现在进行时”的当下时代的现实和社会人生的题材。在作者看来,改革开放最初十年的不少优秀现实题材舞蹈作品“显现了敏锐的视角,直击现实生活,关注人性和情感的揭示,因而触及了时代的神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作者通过总结2011年至2018年“荷花奖”获奖作品的选题和表现内容,认为尤其是在当代舞领域缺少聚焦当下生活的现实题材创作,缺少具有当代人眼光、视角、思维和社会影响力的作品。这里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舞蹈创作在题材方面的确存在较大局限或者短板,也就是说,无论是否有意为之,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舞蹈创作者似乎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功力去碰触当下现实题材,其结果就是舞台呈现的大多还是对遥远时空充满历史想象的人物和故事。如果这些历史题材作品在思想内涵和主旨立意方面还不能充分体现当代价值观和深层文化精神,那么留给观者的可能只有停留于表面视觉享受的华丽舞段与炫目舞美。

2021年舞蹈业内人士围绕具体作品也提出了现实题材创作的难点和困境。例如《现实题材舞剧创作的难点及突破点——评佟睿睿新作〈到那时〉》一文提出“现实题材舞剧创作三难”:其一,“现实题材舞剧创作考验着舞者们认识现实世界的深度,这对舞蹈编导的思想水平提出了挑战”;其二,“现实题材舞剧创作检验着舞者们解决现实冲突的力度,这对舞蹈编导判断和处理现实社会矛盾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其三,“现实题材舞剧创作测验着舞者们把握舞蹈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度,这对舞蹈编导的艺术灵性与舞蹈语言创造能力提出了挑战”。面对这样的难题和挑战,作者指出了亟待突破的方向和路径。首先,在戏剧冲突的设置和解决方面,还需要触碰到时代的本质。他认为,与影视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现实题材作品相比,舞剧创作还缺乏鲜明的现实指向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其次,如何在舞剧中更好处理多样化的艺术语言,还需要继续深入打磨。作品的语言样式如果不能统一在特定的总体风格中,就会给人留下繁多却零散的印象。

随着中国舞蹈“荷花奖”现当代舞的评比结束,现实题材作品创作的话题再次成为业内焦点。2021年5月中国舞蹈家协会组织业内专家和各个专业院团举办了中国舞蹈“荷花奖”现当代舞蹈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围绕现实题材舞蹈创作在中国现当代舞蹈中的位置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有专家认为,现实题材舞蹈创作需要以“正向性、共情态和凝聚力”来彰显时代担当;也有编导认为,创作者需要对时代生活进行把握和理解,调动相关的生活感受和积累,通过典型性的提炼创意和手段,将其化为舞台上动人心弦的故事、充满艺术张力的作品;也有学者提出,对待现实要有人本精神、介入精神和直面当下的勇气。艺术很多时候是社会和时代的晴雨表,因此创作者要用自己最好的修养,在进行最成熟、最深邃的思考后编创作品。

以上关于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各方评论和见解其实指向了当下中国舞蹈创作的核心问题,即舞蹈创作者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深度思考现实社会矛盾的实质,是否具备足够的洞察能力去捕捉最能引发观众共情的人性光芒。这里不妨建议现实题材的创作者可以借鉴前述革命历史题材和传统文化题材的作品创作,以平凡小人物为切入点更易于赢得情感共鸣和价值观认同。因此,现实题材的创作者需要继续坚持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宗旨,不断进入现实社会的“田野”,采集第一手信息和资料。如果创作者只是习惯待在与自己一样的“同温层”,或者趋向于选择更容易处理的历史题材,那么舞蹈艺术就不会像绘画、装置及影像等其他艺术形式那样敏锐把握时代脉搏、揭示现实真相,进而也就不会被纳入到中国整个当代艺术体系当中。

(二)中国当代舞的界定

关于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探讨同时带动了舞蹈业内关于舞种界定的争议。特别是随着“荷花奖”现当代舞蹈的评比,有关当代舞和现代舞的界限划定与各自特性再次成为业内最受争议的话题之一。这里说“再次”是因为近年部队文艺院团改制之后,曾经被业内冠以”当代舞”的部队舞蹈作品逐渐淡出视野,之后在全国性的舞蹈作品评比和展演中,参与“当代舞”类别演出的舞蹈作品,其多元的语言风格和主题表达方式让业内人士无法清晰作出判断和界定,因此关于应以何种标准来界定和区分“当代舞”与“现代舞”也就成为近年持续不断的争议所在。有学者认为,当代舞创作应以当下正在发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表现题材,即现实题材舞蹈创作应成为当代舞艺术的主要任务,“新世纪的‘当代舞’应是表现当下生活并‘活在当下’之舞,在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方面都应是‘现在进行时’的”。这里,作者明确提出“当代舞”的界定标准就是表现当下的舞蹈作品。类似的观点在参与“荷花奖”评审的业内专家那里也有所体现。例如《2021年“荷花奖”舞蹈比赛评审随想》一文通过梳理中国现代舞和当代舞概念之间的异同,提出因部队院团改制导致当代舞创作主体已经“消解”的情况下,当代舞的出路就是从编创题材方面并入现实题材舞蹈。

然而事实上,在2021年“荷花奖”现当代舞蹈作品的参赛与评比中,有些作品的题材并不属于当下的现实生活,但依然作为“当代舞”的属别参与评选。针对这一现象,有业内专家提出另外的界定和评价标准。例如,《论当代舞编创的当代性、原创性和艺术个性——兼评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当代舞终评》一文提出当代舞作品评分标准的三要素,即“当代性、原创性和艺术个性”。在作者看来,具备当代性的作品并不一定只表现当下现实内容。他认为,“当代性指具有不同程度超越现时代艺术的前瞻性思维,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主旋律精神,厚积优秀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和人文关怀内涵,融合世界优秀的舞蹈艺术理念和表现技巧,实现当代创造性转化的舞蹈艺术形式、表演风格、语汇语境和具当代美学气质。”关于原创性,作者提出其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即“原创性的美学思维”“原创的艺术生活”“原创的艺术形式”和“原创的舞蹈语汇”。同时,在作者看来,艺术个性是艺术家迈向艺术高峰的基础,是艺术家的立命之本,需要一生的修炼。在作者看来,本届“荷花奖”参赛作品中真正具有当代性、原创性和艺术个性的作品仅有两个。一个是抗疫题材的《春会来》,作者认为这部作品实现了艺术层面的超越。另一个是古代历史文化题材的《蹲蹲舞我》,作者认为该作品突破了当代舞之“当代”的时间限定,真正以艺术的当代性美学和当代审美观为界定。可见,在当代舞作品的题材立意、语言样式以及动作风格日趋多元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以动作语汇界定,还是以主题内容界定,都无法完全涵盖目前当代舞创作的多样趋势。

当代舞《春会来》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以舞种风格为基础的评价标准

上述关于中国当代舞界定问题的争论不禁令人反思——以不同舞种作为区分的中国舞蹈作品的评价体系是否能够与各种艺术潮流多元融合发展的当下相契合,是否有助于推动舞蹈艺术事业的纵深发展?事实上,关于舞种名称与具体作品风格名实不符的现象,已有学者尖锐指出:“中国当代的舞蹈赛事是以‘舞种’分类,从而使参赛作品从选题到语言运用都受到了舞种风格的限定,且被要求必须是近两年创作的新作品……显然,舞蹈评奖的规则有悖于艺术创作的规律。”笔者认为,舞蹈界长期以具有高辨识度的舞种风格作为评价标准的做法的确已经不自觉地制约甚至阻碍了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们似乎约定俗成地认为,中国古典舞表现的一定是传统文化题材,中国民族民间舞表现的一定是原生态民间舞蹈或民族地区舞蹈。这样的舞种风格界定标准不仅会让作品显得千篇一律,而且如果作品立意不够深刻或直击人心,那么就只能悬浮于实际生活经验之上,难以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在2021年“荷花奖”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的终评中,已有学者注意到这一点。例如《花落泉城 以舞聚力——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活动综评》一文提出当代人类学者的研究困惑同样也存在于民族民间舞的舞台创作中。人类学家在进行田野调查时提出这样的反思:“我该忽视他们的手机、电视、冰箱和可乐瓶吗?”民间舞的创作者在进行田野采风时同样需要思考,所谓纯正的、充满民族风情的民间舞蹈舞台作品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元素。作者认为,“我们在舞蹈教室学习或是在剧场观看民族民间舞时,容易将传统舞蹈的持有者想象成遥远的、与现代化社会割裂的、依然处于前现代社会中的人民。”这时,如同现实题材的当代舞创作一样,民间舞的舞台创作者也需要真正行走在田野中,打破对“远方”或“远古”的想象,感受在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真实的民间生活。所幸的是,这次“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获奖作品已经凸显出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而不再只是照搬传统的“遥远”的“非遗”舞蹈作品。例如获得最高评分的《阳光下的麦盖提》,其立意就是展现“精准扶贫”背景下,新疆各族人民与扶贫干部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乐观的精神状态。作品的创新之处在于“刚劲有力的刀郎节奏与粗犷豪放的山东鼓子秧歌的巧妙融合上”。在这里可以看到,该作品的创作者并没有拘泥于新疆传统舞蹈的典型范式,而是以现实题材为切入点,大胆融合汉族民间舞甚至是现代舞技术,成功实现民族特色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疆“刀郎”与山东代表性民间舞蹈“鼓子秧歌”被编导重组于“新时代麦盖提的阳光下”,在评论者看来并不是简单的“跨界混搭”,而是因为创作者在“深扎”采风过程中了解到,新疆麦盖提县对应的援疆省市是山东日照。可见,正是因为创作者关注真正的现实生活,敢于突破“地道”“纯粹”“正宗”之类的舞种语言标准限制,才创作出如此打动人心又意蕴深远的优秀作品。相信这部作品的获奖也会促动更多舞蹈业内人士深入思考,“两创”背景下如何让以舞种风格为主导的评价标准更加契合当代社会现实和当代艺术多元融合的大趋势。

舞蹈《阳光下的麦盖提》剧照(来源:“新疆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微信公号)

以上关于现实题材舞蹈创作、当代舞的舞种界定以及舞种风格的评价标准这三方面的争议与反思,虽然不能完全反映2021年舞蹈业内的总体思考,但具备充分的代表性与可延伸性。对这三方面问题的持续关注与深入探讨,或可引发更多议题。例如:艺术家应以怎样的艺术手法呈现当下现实社会?如何理解传统继承与艺术创新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在深厚的传统文化面前,当代艺术家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作用而不只是将传统舞蹈形态原样照搬到舞台上?相信在“两创”理念的引领下,舞蹈界将继续直面并不断追索与反思这些问题与争议。

三、视野、方法与路径

前文所述舞蹈界关于舞种风格的界定与评价,事实上也关系到文艺评论对舞蹈作品需要秉持怎样的标准和原则。纵观2021年的舞蹈评论,可以看到主流纸媒和艺术类及舞蹈类专业期刊都对当年新创作的各类题材和风格的舞蹈舞剧作品及时作出回应、解读和评价。但是,评论界在舞蹈评论对象、评论方法,以及价值引领和审美启迪等方面依然有所欠缺。

首先,在舞蹈评论对象方面,2021年正值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评论界对红色题材和主旋律舞蹈舞剧作品青睐有加。关于这些作品的报道、评论和解读不断见诸各个主流媒体和期刊杂志。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评论界对于那些非叙事性的或抽象的当代舞蹈作品似乎总是处于“失语”状态。有关这些当代舞蹈作品的演出报道及编导访谈只是偶见于自媒体和相关纸媒的微信公众号。这种“失语”状态背后的首要原因还是在于前文提到的业内对当代舞的舞种定义不清。特别是在面对素材多元、风格杂糅、动作语言抽象的当代舞作品时,习惯以题材立意、动作语汇和舞种风格为切入角度进行作品分析的业内评论者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无法确立自己的核心评论客体。要解决这一“失语”现象,舞蹈评论界首先需要改变惯用的概括“中心思想”的评论模式,调动主观直觉感受力,主动为作品赋予含义和表达。同时,面对舞美、灯光、服装都趋于简约的当代舞作品,评论者需要放弃以往表层视觉审美标准,转而注重作品的动作语言本体,在形式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和确立更深层的审美原则。这对于业内评论者来说,不仅需要保持对动作语言形式长期的直觉敏锐,更需要熟悉诸如个体价值和平等审美权利等当代艺术价值观。

此外,舞蹈评论界目前大多数评论对象还是局限于对舞台作品的评价,但是面对新的舞蹈文化现象的不断涌现,如“国风”舞蹈综艺节目的热播,疫情背景下舞蹈影像的创作与传播,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舞蹈艺术乡村建设(以下简称“艺术乡建”),以及“双减”政策下的舞蹈美育发展等,舞蹈界的专业人士还未能及时作出充分呼应,在积极发挥专业主体优势、提升舞蹈门类艺术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表现依然有所不足。尽管如此,舞蹈学界在舞蹈影像和艺术乡建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已经开始。例如《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推出“艺术乡建研究”专题,其中就有文章探讨进入乡村学校美育的表演性非遗舞蹈如何助力艺术乡建,提振乡村文明。在2021年第5期的“舞蹈影像研究”专题中,有文章从媒介角度探讨舞蹈与影像的哲学关系,也有文章重点讨论舞蹈影像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可见,面对新出现的舞蹈文化现象,舞蹈学界已经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方法论意识,相信未来舞蹈界将对这些新现象作出视角更开阔、分析更深入的解读与评价。

第二,在评论方法方面,目前看多数舞评文章依然缺乏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还停留在对作品的细节描述或重复编导创作理念的表述。那么如何写出既有思想深度又富于锐气的舞评呢?笔者认为,评论者首先需要确立以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为基础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当舞蹈创作更多聚焦在舞台视觉效果的整体呈现,观众更容易被舞美、服装、灯光以及多媒体运用吸引之时,评论者有责任将人们的目光拉回来,更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更高层次的精神力量的审美体验。其次,评论者需要从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出发阐明作品好(不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不好)。这其中重要的是要深入分析和充分论证作品好或者不好的原因究竟有哪些,正如《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所强调的:“着眼提高文艺作品的思想水准和艺术水准,坚持以理立论、以理服人,增强朝气锐气”。最后,评论者既要熟悉艺术史,具备历史纵深的视角和历时性观看的能力,又要熟悉当下艺术发展动态,具备共时性解读的能力。也就是说,评论者要将作品放置在历史与当下交叉的坐标点上,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艺术特质及其存在的问题。这里我们也看到近年舞蹈评论在问题意识方面还是有所提高的。例如获得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优秀作品的舞蹈评论文章《家国情与岭南风:舞剧〈醒•狮〉的民族审美建构》(点击查看),作者首先在开篇提出,“如何在遵循舞蹈艺术特征和规律的前提下,通过舞剧所综合的各种手段进行叙事和表意,是综合考量一部舞剧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如何在叙事和表意中深化民族审美应该是舞剧中国化进程中中国舞剧人被时代委以的重任。”这里可以看出,舞蹈评论者已经自觉认识到如何建构中国舞剧作品质量的评价标准和审美原则,对于推动中国舞蹈创作具有重要作用。在这样的问题意识引导下,相信舞蹈评论者将不断探索出更符合时代特点,更具有创新性的评论方法和视角。总之,作为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舞蹈评论者既要促进提升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又要发挥价值引领和审美启迪的社会功能。

第三,国内舞蹈评论界一直以来缺乏对国际舞蹈创作动态的关注与了解。2021年的舞蹈评论文章依然没有一篇是有关国际舞蹈作品创作或国际著名编导及舞团动态的评述。当然,出现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疫情流行,国外舞团来华演出活动全部中止。在这样的背景下,舞蹈评论界和研究界将目光聚焦到国内舞蹈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和“展现中国气派”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自觉确立中国当代艺术在整个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坐标位置。只有足够充分了解和理解当代国际艺术创作和发展动态,才能更加清晰界定“中国气派”的属性与内涵,才能真正“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并且,站在中国评论界的立场对国际舞蹈艺术进行阐释和解读,不仅有助于清晰把握中国舞蹈的国际定位,也将为国际艺术评论贡献富于启发性的新视角、新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我们才能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在艺术评论方面,我们也同样需要将目光投向国际前沿,只有充分了解国际动态才能为世界贡献属于中国的独特视角和审美理念。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 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内容选材要严、思想开掘要深、艺术创造要精,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我们相信,面对厚重的传统文化和多元融合的当代艺术潮流,面对火热生动的时代大潮和复杂多面的社会现实,舞蹈艺术家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中不断汲取灵感源泉,创作出更多打动人心、激发情感共鸣和内在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回望2021年舞台上那些跳动的身影,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振奋昂扬的信心与希望,还有柔软灵动的温暖与慰藉。舞蹈艺术因其身体在场而带给人们的动觉审美体验和心灵震撼,在疫情阴霾尚未散去的当下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也正是这份珍贵让艺术家和观众彼此更加信任和依赖,更相信艺术的力量从未退去,舞动的身体从未缺席。


作者:张延杰 单位:《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编辑部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2期(总第77期)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2021舞蹈:跨界“破圈”中的身体舞动(“艺评中国”新华号,阅读量7.4万+)

2021舞蹈:跨界“破圈”中的身体舞动(“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2期目录

罗怀臻访谈:"从舞剧诞生时就有文学家的介入"

陶身体剧场的当代舞蹈艺术特质和文化内涵(张延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