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严国庆:文化创意激活城乡空间之美

2016-09-14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 收藏

  作为城乡空间的一种新要素、新业态,台湾的文化创意正日益受到关注。文化创意对于一个城市究竟意味着什么?台湾的一些做法,可以给我们以启发。

  台北、嘉义、台南、高雄、台东等地的文化创意集聚区,大都有一个好名字。这些名字历经岁月风霜和人文积淀,简洁、易记、叫得响、有故事。比如位于台北市的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因其设施建于1914年而得名;又如“纸箱王”,其前身为纸箱厂,因做深做透纸箱创意而得名;台东的林田山林业文化园区则以林场所在地命名。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形成于当地文化人士不懈的实践与体悟。在作为农村组织的台东池上乡万安社区,一位社区文化干部介绍说,这里以“稻米原乡”为特色,将自然山林、生态农业、自助体验等融合为社区观光产品,引人体验自然之美、稻米之美和社区艺术之美,呈现“社区艺术特色也即旅游产品”的理念。他们以农业创意生态旅游为基点,打出的理念是“社区再造、农村再生”。从大陆的角度加以审视,万安社区的生态文化实质是升级版的“农家乐”,其所提供的无拘束自助体验、低碳式四轮环游等休闲服务,处处呈现出创意,既惠及了岛内民众,又顾及了外来游客享受自然、体味乡愁的兴趣。即使是位于台南,条件相对落后的土沟村,也以“水牛精神”为起点,把“水水的梦、美美的生活,让整个村成为美术馆”的理念,贯穿于农民文化学堂建设之中,努力把整个村建成农村美术博览园。

  这些园区及其相关的文化培育地、运营者,都经历了较多曲折。比如“华山1914”,早期是以生产日本清酒为主的酒厂“芳酿社”,停产后一度废弃。1997年,一家名为“金技演庄”的艺术团体入驻其中,发展演艺,却遭到阻挠。艺术界人士为此集结声援,才争取到这一闲置十年的酒厂设施。当地文建会以促进民间参与共兴文化的模式,于2007年成立文创股份公司,使这处工业遗存得以再利用,并把酒的创意做成了文化精神产品。

  与“华山1914”相仿的是,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都是于保护基础上的再利用。文化、艺术界及文创人士对闲置资源的再利用成为了一种保护模式,显示了当地有关人士的文化坚守。英国的创意城市研究专家查尔斯·兰德利认为,在创意城市里面,要创造大家可以互相见面的公共空间,在保留原来的建筑或者遗迹的同时,把它改变成一种新的形式。在“好的城市”的标准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历史,有历史积淀的城市让人有归属感,而最糟糕的做法就是拆除重建。一个城市一定要保留历史的原貌,这是她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经营者致力于保留原有建筑或遗迹的文化面貌。“华山1914”就为了保护一棵老树,留下了延伸着根须的一堵墙。它们以自身的文化、艺术创意价值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以园区承载文化,以文化嫁接旅游,以创意强化体验,以品牌延展价值,以乡愁凸显情感,让城市亲切、生动而有文化。

  那一个个吃着文化艺术创意饭的园区,有的曾经是酒厂,有的曾经是林场,有的曾经是铁路枢纽,有的是经历了起起落落的纸箱厂。这些工业、林业和铁路的遗存,如今又成为文化艺术界人士的集聚之地、创意产业的发展窗口和外来游客的游览之所。它们承载的文化、艺术,既有物化的历史遗存,更有发展着的现代创意业态,各具意蕴。可以说,理念影响了行动,理念比行动更重要。我想,就一个区域而言,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固然会在日积月累之中带来效益的回报,为GDP增加贡献,但更不可忽视的是,于一个城市而言,文化艺术创意更了不起的功能是增值,即为城市的历史增值,为城市的内涵增值,为城市人口的素质和生活品质增值,从而使城市古而弥新、老而不旧、长久不衰。因此,城市建设应更多地以“增值”的理念来规划,确立“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是增值产业”的理念,顺应文化发展规律来研判供需两侧态势,以呼应人们精神层面的向往,循序渐进、不急不躁地改善供给结构与方式,舍得花时间培育和积累,同时确立“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即高端产业”的理念,依靠策划的高度、运作的高手、经营管理的高人共谋,以此集聚名人、名家、名企、名品,因此,“急不得”比“慢不得”更重要,须以“慢”求快。

  这些文化创意园区大都也是旅游开放点,“华山1914”、林田山林业文化园等几个园区均不设围墙,当地人和外来游客可自由出入,园区中的若干营业场所则凭票进入,并以个性化的方式提供服务。比如,“纸箱王”园区就在“文化+艺术+旅游”方面动足了脑筋,由原来的纸箱厂延伸出了纸箱博物馆,展示各种用纸箱做的动物,餐饮、咖啡馆等休闲场所的桌椅也是用纸箱做成的,可谓注入智慧,化纸成艺,做足了纸文化的创意旅游文章。此外,200台币一张的门票还可以抵100台币的购物券,吸引游客消费。门票上印有多处游览点的名字,每到一处可盖上一枚印戳,盖满八个印戳就可领取一份价值台币百元左右的礼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来客的兴致高起来,脚步慢下来,增加了参与度。再以林田山林业文化园为例,它曾是台湾第四大林场,除了具备运材铁道、索道及集材等相关设施外,还具备一个生活功能完备的伐木小区,曾聚集了四五百户住家,人口达两千多人。后来,森林了告别伐木的历史,当地政府和文化人将林田山设置成为一处文化森林游乐区,完整保存了伐木场景与意象。早期的桧木房舍和运载铁道,处处可见前人留下的痕迹。在艺术的包装下,充满历史刻痕的林田山古色古香,将游人带进伐木记忆的历史场景,人们来此寻幽探访上世纪50年代的景象,伴随着秀美的山川景观与丰富的自然生态,体验林田山厚重的历史文化,领悟生态保护之美,触摸历史,珍重生命,爱惜生活。

  这些都说明,文化、艺术与旅游相互嫁接,并非谁高攀、谁低就,而是“美满婚姻”。对一个城市来说,旅游者就是城市的客人,成功的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形成的生态,无论是园区、场馆,还是街区、文化艺术会所,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替代曾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广场,成为新颖的“会客厅”,让人从中享受脚步的慢,身心的悦,这给“文化+艺术+旅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必不可少的是,做“旅游+艺术+文化”的文章。这些方面的融合,会以自身的有机嫁接逐渐形成观赏的功能、游览的功能、体验的功能、休闲的功能、养心的功能,最终成为旅游目的地。因此,文化、艺术与旅游彼此主动,就能把“好感”放大,做成美满产业。

  台湾的不少城市给人以时尚感,但时尚的同时,也不忘坚守传统,投入耐心、诚意与智慧。比如诚品书店,其经营者来自纺织纺机业,最初的书店营生十分惨淡,在苦苦的坚守中,面对只看不买的“顾客”,他们给笑脸,面对高额的成本,他们宁可降低生活标准,并以文化创意持续改变传统书店的面貌,历经多年发展,终于做成了文化商业巨人——这里不仅是卖书的地方,也是开讲座、办书客沙龙、喝咖啡的地方,还是可以购买具有较高品位的日常生活物品、艺术商品的地方,并且24小时全天候营业,这让诚品书店比一般书店走得更远,成为许多城市不灭的灯。

  投入带来产出,但投入的不仅仅是资金,产出的也不仅仅是数字。作为特殊的文创经济形态,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同样需要投入与产出,所不同的是,因为其处于高端并具有一定意识属性,除了必要的资本、资金、资源的投入,更要重视决策力量的投入、人才智力的投入、政策要素的投入、激励机制的投入、创意元素的投入,以及耐心培植等待的时间投入。而在产出方面,除了表现为数字的效益,更不可估量的产出则是城市的品质、地域文化的个性特色、市民生活的愉悦感、社会的文明度,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累积成城市的影响力、软实力。

  台湾的这些文创项目从历史中走来,走进今天,较好地体现、承载着“乡愁即根脉,乡愁即感恩,乡愁即故乡,乡愁即思念”等理念。“华山1914”如此,林田山林业文化园如此,高雄的“铁道故事馆”更是如此。日本在1895年占领台湾后建设的打狗驿(高雄港站),在百余年后被保留再利用,以铁道故事馆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馆里完整保留下了传统铁路、车站遗址,如机械式号志楼、19世纪规格的月台、蒸汽机车等,满载的物件是零零散散拼凑出的回忆:蒸汽机车、柴油客车等精巧的火车模型,不难让人回想起小时候的连环画、动画片;一张张奖状,书写着打狗驿百年来的历史过往;陈旧的保险柜、浅蓝色的油漆墙围,都是上个世纪特有的记忆;旧时的车站牌,被安放在整齐排列着台铁资料与档案的书柜上,柜里泛黄的纸张,淡去的墨迹,都是岁月的印记……老式的旧车票是一段旅行,打狗驿是时光遗落在世间的旧行李。

  在一个个园区里,有尘封的历史,有岁月的印记,有故人的脚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石一路,让远近的客人记住一些历史,怀念一些人文,产生一些联想,具有建筑学、社会学、艺术学、历史学的意义,看文化的同时,亦可寄托思想情感。从中可见,保护与利用并重,利用是更好的保护。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形态、气息和表达方式,及其自身功能的特殊性,给各种物化的历史遗存提供了更多新旧嫁接的可能性,特别是非文保区域特色建筑、单位的老院子和老厂房等等,近些年多被文化经营者看好。这些现当代历史遗存之所以被保护下来,大多应该归功于决策者的利用导向。因此,维护和保持城乡历史遗存的现有存量,把这些存量置于文化艺术创意发展的框架布局中加以思考,并对这些家底有一个较为长远的规划,应作为持续推进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之策,在更加权威的布局、规划中调节各方利益,促进利用,为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提供更为充分的成长空间。

  在这一切之中,人是最重要的因子。看完台湾的文化创意园区,我强烈地感受到,资源转化为城市资本,需要文化人与资本经营者共建共荣。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要利用资源,同时又创造、积累新的资源,衍化为未来的城市资本,为城市历史文化增添“历史”。从市场要素配置的角度看,文化、艺术人才本身就是资源,资本经营者同样是资源。我想,我们是否要从常规的“说资源就是历史文化资源”的定式中走出来,转向关注“人”这一资源,把会出点子的文化、艺术人士,以及会搞经营的文化企业家这两支队伍培育凝聚起来,既重文化人,又重经营者;既重视内育,又注重“拿来”。特别关注“90后”等年轻人群的创新与创造,给鼓励,给氛围,壮大文化、艺术的创客力量。只有充满才能的人都调动起来,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才会冷清。

  *严国庆:绍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责任编辑:史静怡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8期 总第11期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汇总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