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在中国文联人事部的指导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于2020年下半年,面向协会2018、2019年度新入会会员,举办了一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络专题培训班”。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培训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依托“中国文联网络培训云平台”进行,采取“必修”与“选修”、“大课”与“微课”、“听课”与“自学”、“在线考试”与“成果撰写”相结合的模式,突出文艺评论引领力引导力,提升培训针对性有效性,增强网络时代文艺评论传播力影响力,取得了增强协会凝聚力向心力、提升文艺评论责任感使命感、促进文艺评论科学性专业性的积极成效。
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把文艺评论工作做好做扎实,建设性做好文艺评论工作,我们甄选69篇学员撰写的学习体会,并以“使命担当篇”“文化自信篇”“评价体系篇”“评论实践篇”的体例汇编成册,以期推介学习成果、促进业界交流、加强行业建设,进一步促进文艺评论事业繁荣发展。在汇编成册的基础上,精选10篇学习体会文章在本网陆续推出,以飨广大读者,敬请关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络专题培训班”学习成果之评价体系篇
文艺评论如何拥抱新时代
福建省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中心 赵洁
文艺评论如何拥抱时代,发挥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根本标准,在新时代条件下,对文艺批评标准体系做出了论断:“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在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准则、评论的方式以及文艺评论者本身都需要不断进化发展,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一、文艺评论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重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民族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文艺评论和文艺作品一样同属于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其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文艺评论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准绳,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在网络空间,充斥着一些低俗、媚俗,无营养的作品,必须通过文艺评论对文艺实践和文艺现象的具体评析,揭示评论对象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激浊扬清,提高读者、观众的欣赏能力,增强健康的艺术情趣。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总台电影频道策划制作了大型系列专题片《足迹——银幕上的新中国故事》,通过对重大时代节点、反映新中国各方面建设成就和人民精神风貌的经典影片的梳理与回顾,以当代视角、新老影人访谈、影片外景地制作地的重访等形式,勾勒出新中国70年璀璨岁月的光影足迹,揭秘影人创作艰辛和幕后故事。介绍的影片涵盖《开国大典》《白毛女》《英雄儿女》《冰山上的来客》《铁人》《女篮五号》等具有时代性的影片,青年演员作为讲述人带领观众通过电影回顾历史,同时也在学习传承前辈电影人的敬业精神,这不仅是对电影文艺的一次致敬和发展历程的梳理,也是对当下影视文艺界的现实关照。
大型系列专题片《足迹——银幕上的新中国故事》海报
二是文艺评论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挖掘正能量。社会主义文艺的宗旨是为人民,这就意味着文艺批评应当恪守“人民中心”这个基本属性。那么,什么是人民需要的文艺作品?“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因此,人民需要、人民喜爱,这就是文艺批评的重要标准。文艺作品应该为人民发声,同样的,文艺评论也应该如此,“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文艺评论有筋骨就是需要客观理性,不能随波逐流,要有预见性、建设性,针砭时弊,敢于亮剑,与时俱进。对一些现象级的作品,流量明星电影等等,空有票房,没有口碑,要保持审慎的态度,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事物,不能一哄而上唱赞歌,而是要看到不足和进步的空间,这才是文艺评论存在的意义;有道德就是文艺评论除了针对文艺作品本身和作者进行分析评论外,尤其要注意批判性的评论侵犯到作者的尊严或者隐私;有温度就是文艺评论需要有鼓舞性,立足于促进优秀作品创作,繁荣文艺创作的出发点。
2019年中国的两部科幻电影引发了巨大讨论,《上海堡垒》的豆瓣评分仅为2.9分,有网友评论说“华语科幻电影或始于《流浪地球》,止于《上海堡垒》”,一时间电影招来了全民“群嘲”。但刘慈欣却表示这是一部“正常的科幻片”,“它没有网络上说得那样不堪,网络的负反馈,分越低就越往低了打,是不太正常的一种导向,我觉得它可能是一个受害者。我们需要大量像《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垒》这样的电影出现,需要大量的尝试,才能积累经验,把我们整个的产业带动。”诚然,与西方的科幻电影相比,中国的科幻电影在制作的经验上稍显不足,对于文艺作品的评论,不能一棍子打死,尤其是中国的科幻电影工业刚刚起步,更需要获得关注,通过文艺评论推陈出新。
三是文艺评论角度要以我为主,包容并蓄,要以历史的角度、世界的维度、国家的立场来审视艺术作品。文艺评论的出发点是要为中国精神发声,构建中国话语、凝聚中国力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评判标准,以“真善美”作为评判的准绳。文艺作品是依托本土文化而创作的,文艺评论要站在我国的现实角度看待作品,不能以西方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导向进行评判,需要文艺评论者的敏锐目光和客观冷静的思考。
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涌现出了不少文艺作品,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同时,广大的文艺评论家围绕“战疫”主题,撰写文艺时评、作品评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激发文艺工作者们以文艺的方式抗击疫情的情怀,帮助人民群众理解文艺作品的思想内涵,坚定人们听从指挥、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二、文艺评论的形式应多元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读者(受众)对文艺作品鉴赏接受渠道有了新变化。过去,文艺作品传播主要是单向性传播渠道,比如读一本小说,看一场京剧、话剧、舞剧,电影,或者是观赏展览。现在通过网络手段,更多的是双向互动,读者在鉴赏体验的同时,也能成为文艺评论者,而且可以迅速反应,特别是手机的普及,加速了“碎片化”阅读和欣赏。文艺作品形式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就要求文艺评论的形式也需要多样化,既要有形成体系的文艺评论理论,又需要“短平快”的微评,才能覆盖全面,引导大众整体审美水平。
针对不同形式的艺术门类,尤其是在网络传播的文艺作品,文艺评论有时候可以采取“短平快”的评论方式,一针见血的“微评论”,对大众的鉴赏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引导作用,“中国文艺评论”(点击查看)、“网络文艺日报”等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微影评、日报精选等栏目,登载各类文艺评论,深入浅出。一些自媒体公众号,则是通过漫画、视频等方式,对艺术作品进行评析和鉴赏,通过全媒体的方式传播给大众,浅显易懂,提高了大众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对其背后的文化和故事进行解读,这样的文艺评论更能为普通大众所接受。
当然,对于文艺现象、文艺思潮,应该形成一整套文艺评论的体系和理论,在此基础上的文艺评论,才更具有历史的深度和厚度。
电影《流浪地球》剧照
三、文艺评论者自身要具备“四种”能力
有学者提出,当代文艺评论家应该培育四种精神品格,即哲学家的反思精神、艺术家的审美精神、思想家的革新精神、文章家的精巧文风。新时代的文艺评论者也需要有四种能力,一是专业知识更新迭代的能力。在新时代,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各个门类的艺术形式都有不同的发展和变化,文艺评论者对自身评论领域的知识需要迭代更新;二是多元化的鉴赏评价能力。在新时代,文艺作品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比如出现了跨界文艺形式,如在绘画中加入VR观赏方式,在影视作品中增加了漫画手段,而H5、抖音、直播、VR等新媒体形式文艺作品的出现,要求文艺评论者对其它艺术形式要有所涉猎,具备多元化文艺鉴赏能力,博而精专;三是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在新时代,文艺评论者需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而建构当代中国文艺评论理论新的研究范式和话语体系;四是丰富的实践能力。文艺批评要“剜烂苹果”,文艺评论者要有敢于“剜烂苹果”的行动力,当下,一些网络文艺作品泛滥,对于不良文艺现象、文艺作品中出现错漏和谬误,需要文艺评论者通过各种渠道发声澄清,以正视听。
四、 文艺评论要走出去,成为中华文化助推器
在新时代对外传播当代中国文艺新成果,文艺评论也起着助推器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不仅文艺作品要走出去,文艺评论也应该走出去,成为中华文化国际性传播载体之一。
在对外传播当中,文艺评论肩负着向世界阐释、推介、传播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国故事。文艺评论应该运用国际化方式和跨文化视角,加强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本质、东方哲学思想的认知和理解,借助各类交流平台、国际网站将中国优秀文艺作品介绍和评价做多语种展示,增强国外受众感性认知,增强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
作者简介:赵洁,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厦门大学新闻学硕士。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中心编辑。《新形势下广电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研究》《福建电视剧创作:以现实题材书写时代故事》等十余篇理论文章在《今传媒》等专业期刊及“国家广电智库”微信公众号发表,在“艺评中国”“中国文艺评论”“I看影视”等微信公众号发表多篇微影评、剧评。曾获第十四届全国广播影视学术论文奖、两次获福建省广播电视艺术奖艺术论文奖。作为负责人完成三项福建省新闻理论研究课题项目。
签发:徐粤春
审核:王庭戡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