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中国文艺评论近期论坛研修>正文

徐粤春 | 新时代民族文艺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贡献

2022-08-28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徐粤春 收藏

2021年8月27日,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讲话发表以来,社会各界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树立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等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研究。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而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已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探讨新时代内蒙古文学艺术发展的前景和未来,可谓正当其时。

民族文艺,是党的文艺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民族文艺的重大使命,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纵观我们党领导民族文艺的历史,内蒙古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中华民族文艺百花园中,扎根北疆热土,汲取生活源泉,服务人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创造出了大量展现时代风貌、见证历史巨变、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精品力作,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了“红色文艺轻骑兵”等独特的文艺景观,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汇聚民族复兴精神洪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当下,我们应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抓住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秉纲而目张,执本而末从,积极履行文艺使命担当。

2021年9月8日,由内蒙古文联主办,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敕勒川文艺论坛在呼和浩特召开

一、民族文艺要致力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形成的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精神归属地和精神居所。在这个家园的每一位成员,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化传承、共同的价值认知、共同的审美情感和共同的精神追求。而这些历史记忆、文化传承、价值认知、审美情感和精神追求,恰恰构成了我们民族文艺的血脉和魂魄。回望历史,各民族同胞在文艺的交流与互动中、在互为镜像的借鉴与融合中,将自身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汇聚于中华文化的主流主脉,共同塑造和表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56个民族牢固的精神纽带,是引导中华民族各成员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民族文艺最庄严的主题。

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文艺导向和创作上,坚持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积极构筑共建共有共享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春风化雨般融入人们心田,成为社会成员文化意识的深层内容。比如,由巴特尔执导的电视剧《国家孩子》,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3000多名南方孤儿被内蒙古牧民收养的人生故事,草原母亲的无疆大爱感动了电视机前无数观众,社会主义的国家关怀和各民族间相互扶持、同甘共苦的家园叙述让人们深深触动。

2018年7月,第二届民族文艺论坛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举办

“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前,在民族事业的新征程上,民族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己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自己的一切艺术创造中,抒写更多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水乳交融、心灵相通的生动故事,深入到各族群众生活中,捕捉时代精神,反映人民心声,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努力推出更多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新时代民族文艺精品。

二、民族文艺要表现现代的思想观念、精神情趣和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加强现代文明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现代化是一个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核心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和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很重要就是人的思想观念、精神情趣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文艺是时代的先声,人的思想观念、精神情趣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最先在文艺中反映,而反映现代的思想观念、精神情趣和生活方式的文艺又进一步推动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内蒙古文艺围绕自治区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点,讲好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故事,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骑兵》、电视剧《安居》《北方大地》、电影《海林都》《守望相思树》、话剧《红手印》、水彩画《远方》等具有鲜明时代内涵和现代精神的文艺精品,为建设现代化的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贡献了文艺的力量。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剧照 王徐峰摄(来源:“中国艺术报”微信公号)

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推进的。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各民族的面貌、各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但各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任务依然艰巨,反映和表现各民族人民迈向现代化的思想观念、精神情趣和生活方式,是民族文艺的重要主题。民族文艺工作者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对当下时代的认同,对现代精神价值的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同心同向同力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通过实现各民族在精神、心理、思维、观念的全方位嵌入,深入推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培育和造就具有现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发展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民族文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中华文化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文化,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我们回顾民族文艺的历史,民族文艺既是某特定民族特色的彰显,也是中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创作的结晶。在我国的文化宝库中,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造。而蒙古族《江格尔》、藏族《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苗族《亚鲁王》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呈现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雄伟气象和兼收并蓄的包容特质。民族文艺中既有用本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创作的文学艺术,也有用汉语言文字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创作的文学艺术。比如: 纳西族用“东巴文”记录的1400多部的《东巴经》中,有大量的神话;北齐时期,敕勒人斛律金所作的《敕勒歌》以汉文写就,把阴山脚下辽阔无边的土地、百草丰茂的牧场和牛肥马壮的盛景描绘得那么美好、迷人;元代诗人萨都剌、清代旗人纳兰性德的诗作和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等,也都是以汉文写就的中华文学史中的“富矿”。各民族作家艺术家们在深入具体地反映本民族的地域文化和精神肌理的同时也挖掘出各民族文学艺术共同的精神内核,明确表达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和构建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的神圣观念。

新时代·新使命——草原文学理论研讨会召开,研究和探讨草原文学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

做好新时代民族文艺工作,同样要科学认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关系,把握好民族文艺的价值导向、创作方向和审美取向。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自尊和开放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应重视发展民族文艺“共同体美学”,突出发掘和反映各民族共同性、一体性的文艺题材,突出发掘和反映民族地区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突出发掘和反映现实主义民族题材,突出发掘和反映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故事,为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砖加瓦。

四、在民族文艺中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打造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的需要,是提升和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感召力的需要;也是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从而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的需要。要通过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当代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也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互认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促进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

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具有空间疆域、历史活动、文化创造等不同的层次,由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理当在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中得到具有精神象征的表达。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过程中,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和文化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使各民族团结在一起,成为照亮各族人民心灵的灯塔和共有的精神依托。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昭君出塞、花木兰、红山玉龙、阴山石刻及英雄史诗等都应当在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中得到深入的挖掘和体现,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体现了一种奋发有为、昂扬上进的精神状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精神风格和精神气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各类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各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符号化转换就构成了中华文化符号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文艺不能缺少蒙古马精神、航天精神、三千孤儿、全国人民包钢建设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形象。

“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部分作品(来源:“内蒙古文艺”微信公号)

此外,中华民族的存在发展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过社会生产和生活而繁衍生息的,在改造自然世界的同时,逐步开辟了中国版图,创造了中华文明。在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与所生存的环境的长期朝夕相处,对内蒙古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滋生出一种别样情感,并在社会实践、民族交融、文化交流和文艺创作中广为传播,如黄河、长城、胡杨林、万里茶道、草原丝路等形象传达了各族人民的文化意蕴和生活期许,关于这些形象和符号的文艺表达应该成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新课题。

五、在文艺中坚持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民族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的源泉。文艺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历史的证明。对于民族文艺工作者而言,坚持正确的国家观,才能在文艺创作中坚定地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国家认同;坚持正确的民族观,才能在文艺创作中自觉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在文艺创作中坚定文化自信,抵制现实中的各种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正确的文化观,才能在文艺创作中增强文化认同意识和自觉为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做出贡献的使命感。因此,坚持“四观”,既是筑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同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

2022年7月,第二届敕勒川文艺论坛在呼和浩特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华文化形象与内蒙古文艺(来源:“内蒙古文艺”微信公号)

在新时代少数民族文艺高峰的实践中,对文艺创作关键点的把握和尺度的掌握尤为重要。比如,我们要正确把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站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高度去创作;要慎重考虑作品对当前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影响;要避免使用带有歧视性和贬义的称谓和表述,等等。这就要求民族文艺工作者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树立高远的人生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个人的艺术创造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紧紧结合在一起,把个人的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为我们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我们的民族描绘更加光明的未来。

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大力发扬蒙古马精神,携手共进、开拓进取,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奋楫笃行,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民族文艺势必繁花似锦。


*作者:徐粤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本文根据作者在首届敕勒川文艺论坛上的讲话整理增删,刊载于2022年第1期《金钥匙》


签发:杨晓雪

审核:都布 王宏伟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徐粤春专页

中国艺术“这十年”(徐粤春)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徐粤春)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