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中国文艺评论近期论坛研修>正文

长江文艺传承启新篇,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壮阔征程

2024-10-17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中国艺术报 收藏
长江文艺传承启新篇,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壮阔征程

——第二届长江文艺论坛在武汉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及考察湖北所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8月31日至9月1日,第二届长江文艺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论坛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指导,湖北省文联、华中科技大学、河南省文联(分论坛)主办,以“长江文艺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主题,围绕多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徐粤春(中国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促进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推动长江文化艺术发展

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文艺工作者应秉持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立足宏阔的历史纵深,创作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长江文艺精品,建设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长江文化形态,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践履躬行。长江文化是整个长江流域的共同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长江文化,是沿江各省区市的共同责任,需要长江沿线内外各界人士共同参与,才有可能做好这篇大文章。作为文联系统组织举办的论坛,期待论坛立足文联优势,突出文联特点,形成完整问题矩阵,推进体系化讨论,促进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对推动长江文化艺术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刘海军(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赓续长江文脉,共创时代华章

传承弘扬长江文脉,湖北地位重要、使命光荣、优势明显。新时代以来,湖北深入开展写长江、画长江、唱长江、摄长江等系列文艺创作活动,推出了一批“长江主题”原创作品。举办长江文艺论坛,既是一场长江流域文艺理论评论的盛宴,也是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打造中部文化高地的重要举措,更是一次长江流域文化交融协作的典范。接下来举办的长江文化艺术季,以“赓续长江文脉、共创时代华章”为主题,以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共同推进长江文化研究阐释、传承传播、转化利用,塑造新时代长江文化品牌。

张士军(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为时代抒写放歌,给人民画像立传

长江文艺论坛从首届围绕“长江文化的审美精神与当下价值”展开讨论,延伸到本届以“长江文艺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主题,研讨内容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必将有力促进长江流域文化交流与互鉴,促进新时代长江文艺的繁荣发展。我们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时代抒写放歌,给人民画像立传,以长江奔腾不息的磅礴气势为滋养和激励,立足新征程,肩负新使命,创作新作品,推出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彪炳史册的文化成果。

许晓东(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

高校与文学艺术界深度融合,打开无限可能和广阔前景

长江文化是长江流域文化内涵的总和,长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中科技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一直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致力于推动科技与人文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作为本届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此次的合作将为湖北省高校和湖北省文学艺术界的深度融合打开无限的可能和广阔的前景,开启一段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征程。

方启雄(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

探讨长江文化的深邃内涵与时代价值具有深远意义

从古老的黄河文明到兼容并蓄的中原文化,河南人民始终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探索,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与长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汇聚长江沿岸的文艺力量,共同探讨长江文化的深邃内涵与时代价值,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长江流域各省市文联的交流合作,共同挖掘长江文化的丰富资源,推动文艺创作与评论的繁荣发展。

向云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文明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基石

文明不只有一种文明,也不是只有一个中心,更不是只有一个终极形态。文明具有长时段历史进程,其观念应秉持开放、宽广与博大的态度,将不同历史阶段视为多元文明的展现。文明自觉与文化自信成为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基石,关乎国家命运与民族灵魂。对中华民族而言,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文明则是精神支柱。重述长江、黄河文明,旨在向世界清晰展现中国文明的深厚底蕴,重塑大国文明形象,这对于全球理解中国的文明本质、文化特质、民族精神及国家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张清民(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文化基础

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文化基础。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与文化认同。黄河文化为中华民族提供了集体主义和道德规范的思想基础,而长江文化则为中华民族注入了开放性与包容性的文化特质。两大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更为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国家的统一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持。江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将继续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贺云翱(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江文化研究院(江苏)首席专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楚文化是长江精神的不朽灵魂

楚文化已深化为考古学、人类学与文化学的重要范畴,它根植于长江中游地区深厚的史前文化土壤,这为楚文化的兴起奠定了坚实基础。楚文化融合了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流域的文化元素,展现了其独特的三重文化脉络。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保留了长江流域的传统特色,又吸纳了淮河流域、黄河流域的东夷文化和周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楚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文化成就著称,包括楚辞、文字、商业、青铜、漆器、瓷器等,这些不仅是楚文化的瑰宝,还参与了秦汉文明和此后长江地域文明的持续建构,成为古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的精神与成就作为长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至今仍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追求变革、创新与突破。

黄宗贤(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教授)

长江艺术图景与民族文化身份塑造

长江总是激荡起文人墨客的激情与创作灵感。艺术家们以深情的目光审视长江流域千姿百态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多元的艺术语言描绘长江风貌,表现长江精神,为形塑国家形象和彰显民族文化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江与艺术史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互构关系。长江图像是审美文化共同体的视觉表征。通过图像,我们可以感受到历代文人墨客对长江的热爱与敬仰,也可以领略到他们通过艺术所传达的深邃思想与情感。长江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寄托与创作的源泉,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王彬彬(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弘扬长江文化,传承长江精神

长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在近现代,上海是外来文化和物质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世界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溯江而上,影响了长江两岸的广袤土地。这种影响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内涵,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全球化的时代,对外开放的方式和渠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长江及其文化带在近代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长江在近代以来对外开放中的意义和价值,为今天的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提供有益的借鉴。

张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学编辑部主任)

挖掘历史文脉,拓展文化思考

本届论坛深入挖掘了历史文脉,更以全球化的视野将文化思考拓展至更广阔的天地。既注重了精英文化的创造与传承,又紧密贴合了百姓生活的实际,让文化之树深深扎根于民间沃土;既有理论上的深邃思考和触及文化本质的核心价值,又充满现实关怀,关注了文化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长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它以和合共生的理念,润泽着华夏大地,展现着开放包容的胸襟,更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引领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深远的根脉意识,广阔的全球视野

长江文艺论坛是湖北省文联工作的创新之举,是艺术实践的前沿阵地,为湖北的文艺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各种创新的艺术形式在这里得到展示和交流,不仅是专家们对各自研究领域的深刻洞察,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思考与启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既要有深远的根脉意识,又要有广阔的全球视野。探究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环境中,长江文化将会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丰富的、深厚的文化资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能量。只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中国文化主体性,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文明进步的一边,就一定能够掌握历史主动,承长江文脉,乘历史之势,谱时代新篇,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大江浩浩,文脉汤汤,溯本开新,波涌华章。

高丙中(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研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长江文化的承载形式与国民实践

长江文化是一个有内涵、有体量的实在性大词,既体现在成千上万的实物、实景、实事上,也体现在亿万国民的日常生活中;既由历史传承而来,也由当代的创新实践所证成。在国民实践的意义上认识它的既成性、传承性、生成性、生产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理论工作者的应尽之责。长江文化的价值在于我们如何为它配备条件,使之成为具有特定价值的社会实践。我们要用“文化遗产”的思维来审视长江文化,强调文化的当下性和未来性,让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民众参与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关键。只有当民众真正参与进来,这些文化项目才能在经济上具有可持续性,并与现代国家的理念与价值相符合。因此,在未来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要更加注重民众的参与和体验,让长江文化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李幼平(中央音乐学院特聘教授、武汉音乐学院教授)

礼乐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启示与当代意义

礼乐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共生行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文化因礼而生,因礼而兴,礼乐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制度的重要基石。礼乐文化的每一次变化都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和文化的进步。当代礼乐文化建设,不仅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更是我们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重要基础。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一些传统的礼乐仪式和习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时代中国社会对礼乐文化建设的召唤也越来越迫切。要传承和弘扬礼乐文化,就要加强对礼乐文化精神的把握与理解,让更多人了解礼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礼乐规范,让礼乐文化成为行为自觉;要勇于创新,结合时代特点,创造出更多符合当代审美和社会需求的礼乐文化。

厉震林(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上海全球文化叙事能力提升的经验与探索

江南文化的源头来自于长江文化,上海文化根植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之中,尤其是江南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为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在全球文化叙事方面,上海通过进博会、自贸区文化板块等平台,促进了文化贸易的发展,提升了国际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我们需要迭代升级国际文化平台,从而提升文化产品的国际化水平,推动从“上海制造”到“上海创造”再到“上海时尚”的转变,让上海文化成为引领潮流的时尚标杆。通过上海全球文化叙事,来推动和发展长江全球文化叙事,这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覃京燕(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教育

随着AI、元宇宙、大数据及智联网的迅猛发展,设计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些技术不仅革新了新质生产力的设计工具,更深刻改变了创新设计思维和数字人文艺术的科学范式,进而重塑设计教育的面貌。思想引领变化,设计教育运用量子思维和量子教育模式,构建7 S教育双循环系统,融合知识、认知与情感三大图谱,强化学生三观品鉴思辨、智能信息处理、知识转化创意、大语言模型构建、创新思维范式革新和情境预演自我超越的六大核心能力。评价体系亦随之革新,从单一的知识考核转向对未知探索能力与成功要素培育创新精神的全面评估,符合人性、科技与商业三大逻辑洞见。设计教育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三观意识及未来视野,助其建立全面、前瞻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未来观、全局观和大局观,以应对脱域加速复杂多变的未来挑战。同时,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共同携手推动教育生态的繁荣发展。

蔡新元(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AI时代艺术和设计方法的应用与影响

在AI(人工智能)时代,理论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探索出新的方法论。AI的底层逻辑——卷积神经网络正在推动多模态生成技术的发展,涵盖了图像、影像、文字及音乐等领域。我们需要适应这一技术变革,用新的方法论和实践经验来创新艺术设计。在今天,只需将设计意图输入系统,AI便能迅速捕捉审美对象,同时精准保留传统样式的精髓。通过这种全新的“合成美学”,可以将多种要素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快速连接与融合,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作品。这种创新方法正在颠覆传统的设计逻辑,从而引发设计领域的深刻变革。设计师不再局限于传统“无中生有”的创意生成方式,而是借助AI “有中生无”——快速生成大量创意,并从中挑选出最佳方案。目前,我们正在利用AI辅助设计时装秀,让AI学习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玉凤”的美学特征,创作出具有中国风情的现代时装,将长江文化通过AI设计呈现给世界。

邱章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学系主任、教授)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文旅故事自动创作

安徽省桐城市地处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但文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专业、精准的系统,通过专业性很强的“规则库”,对机器进行线性约束,设定完整的人机交互路径,人机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对抗、相互促进。通过模型为当地的文化景点生成的成千上万个故事,使当地文旅部门能够轻松挑选出符合需求的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传统AI工具如GPT、ChatGPT等在文案写作上有一些局限性,如随机性大、缺乏想象力、人机交互存在偏差等。为此,我们通过实践让大语言模型不仅能够快速生成大量故事,还能保持文化特色、融入现代元素、配置人物关系,使故事更加贴近观众需求。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大语言模型将在影视文化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方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加快国家文化公园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从考古的视角来看,长江文化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展现,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国家文化公园和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正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古老的石器到精美的青铜器,从独特的雕塑到生动的壁画,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人们对长江文化的认识,也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和考古遗址公园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依据。同时,还需要关注长江文化和黄河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融合。这种交流不仅能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为理解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视角。我们相信,文艺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能更生动地展现出长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上海文化开拓者的长江黄河文化基因

地域文化往往通过特定的符号和人物来体现。上海地区能够清晰地指出其“申”“华亭”和“沪”文化符号的开拓者。春申君黄歇作为上海历史上首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专家与文化领袖,在统一江浙沪地区、治理太湖流域水系方面功勋卓著,上海因此以“申”为标志,而春申君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上游都有广泛影响;作为文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陆机陆云“二陆”一生的轨迹同样跨越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是上海“华亭”形象的代表人物;袁山松守护沪渎垒(沪城前身)牺牲,是上海“沪”文化的代表,而袁山松曾经是宜都太守,并创作《宜都山川记》,是山水文学的开拓者,同时他出身于黄河流域。上海的文化开拓者具有厚重的长江黄河文化基因,是上海地域发展的重要文化支持力量。上海海纳百川的传统为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宝贵启示。我们要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让长江与黄河的文化基因在上海这片热土上持续发扬光大,构建更加多元、包容、创新的地域文化形象,将上海建成中国现代文明的重要文化高地。

李超德(苏州大学“卓越人才”特聘教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长江美学”体现时代发展新景象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沿线重要城市已经成为中国新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引擎。长江两岸的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提炼成坚韧不拔的长江精神,谱写了如歌如泣的伟大历史。长江两岸的建设成就因赋予其时代新内涵而日新月异。原本“长江美学”的核心是江浙文人特有的江南山水美学,强调优雅的心灵感应。“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今天的长江,上有三峡大坝、葛洲坝,下有无数的长江大桥,已经完全改变了大江两岸的社会发展和经济面貌,由此阐发的“长江美学”更应该体现时代发展的新景象,展现出新时代的美学形态——长江万里的新壮阔。我们要通过对“长江精神”“长江美学”的讨论,激发起美术家心中“长江山水美学”的新趣味和长江新山水画创作的新热望,描绘出风格更加多样的一幅幅新时代的“长江万里图”。

顾亚奇(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江河叙事: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像表达与话语策略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特征在长江流域得到了充分体现。长江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经济、文化、生态的交汇点。如何平衡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处理好时间与空间的链接,是纪录片创作的关键所在。长江的故事既要体现时代变迁,也要有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具有地域特色的声音元素也能够增强纪录片的感染力。当前的纪录片在生态题材处理上仍有提升空间。从“美丽”到“美妙”再到“美好”,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我们不仅要展现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要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赋予作品东方美学的“美妙”,最终激发观众生成建设“美好”家园的现实力量。同时,应当更具全球史观和人类文明视野,将长江故事置于世界语境中讲述,使其具有更强的国际传播力和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刘保昌(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两湖地域文化精神与现代文学创作

两湖地域文化精神包括热心向洋、九死未悔的外向进取精神与冷眼观世、思辨自适的内向掘进精神,二者并非永远处于不可调和的对峙状态中。在现代文学创作中,有机地融合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怀,有机地交织宏大叙事和个体叙事,有机地编织金戈铁马和小桥流水等,是现代两湖文学史上一切成功之作的不传之秘。现代两湖作家大多经历了“外向”与“内向”“集体”与“个人”“进取”与“深掘”的彷徨与苦闷,他们体贴文化创造中的爱国深情,救亡图存运动中的启蒙诉求,动荡时世中的真善美终极追求,两种精神的二元耦合,宛如太极的两仪,共同建构了两湖现代文学美轮美奂的高堂邃宇。

学术总结

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遇春做学术总结。他高度评价了本届论坛所体现出来的学术意识与学科体系的深化、方法论意识的提升、现实关怀与问题意识的增强等特征。他认为,本届论坛的主题设定恰逢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之际,同时紧密契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专家发言展现出了深刻的文本内在逻辑剖析、清晰的历史演变与脉络梳理,拓宽了文学艺术传播的研究领域。最后,他代表东道主主办方宣布第二届长江文艺论坛圆满落幕。

本文原刊于《中国艺术报》2024年10月16日第6版。


延伸阅读:

第二届长江文艺论坛在汉举办

首届长江文艺论坛成功举办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