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中国文艺评论近期论坛研修>正文

【长安论坛】高校艺术学院院长一席谈

2016-08-3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中国文艺评论网 收藏

长安论坛 | 高校艺术学院院长共话

中国艺术的过去·当下·未来(原创)

  8月20—21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和西北大学主办的“中国文艺长安论坛”首届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各高校、各地文联及首批国家级“文艺评论基地”的专家学者共一百余人,围绕“文化自信与世界眼光”“现实主义与中国传统”“中华美学与当代呈现”“网络文艺与时代审美”等四个主题展开交流与研讨。会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周星、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分别以“通向文化自信的当前中国艺术”“当下艺术欣赏与评论的观念嬗变思考”“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形成”为题作了主题发言,小编认为,发言共同聚焦中国艺术发展的过去、当下与未来,回应了当下艺术界关注的焦点、热点与难点。特摘编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专家发言全文将刊登于近期《中国文艺评论》,敬请期待。

  Q1:中国传统艺术从哪里来?

  王廷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传统艺术生长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环境中,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为核心,吸收天地崇拜、五谷崇拜、祖先崇拜、佛教和道教信仰所形成的节日民俗从操作层面和创作层面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凝聚提供了环境、需求、题材和方法。

  在操作层面,中国传统艺术体现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所营造的特殊的生态环境上。这种环境旨在对艺术产生需求,这种需求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上。换句话说,在农耕文化所营造的生态环境中,中国艺术因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殊需求而生发出对艺术的基本需求。中国艺术从为民俗而创作,逐渐演化出超越民俗的世俗创作。但为民俗而创作的艺术依然持久地存在,即使是反映世态人情的世俗创作中,我们依然可以寻找到节日民俗的痕迹。例如反映四季变化的山水画,反映吉祥如意的花鸟画、反映世态人情的风俗画。

  Q2:当下中国艺术有哪些形态?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从文化自信层面来看当前的艺术形态,主要有三种:一是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品,可称为外来型艺术。外来型艺术,是对中国人的艺术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世界各国创造并输入中国的艺术品,不仅包括莎士比亚、贝多芬等创作的外国古典艺术,也包括《阿凡达》《速度与激情》和引进荷兰版权改编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二是我们自己的艺术品,可称为古典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是指那些至今还在我们艺术生活中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的先辈创造的艺术,包括《诗经》《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等。它们可以令人从中识别出中国人自己的独特文化基因,;三是进入现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创作的新型艺术品,可称为现代型艺术。

  Q3:当艺术遭遇互联网,形态如何转变?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进入互联网时代,今天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局面,互联网的介入,使今天的艺术又呈现为三种形态:一种是网络型艺术,是汪洋大海,铺天盖地,深深的扎根在中国公民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第二种是依网型艺术,即依靠网络来表达的艺术。这些艺术本来不是在网络上创造的,但是通过网络的营销手段,通过网民加以改编拉动了其的销量消费。第三种艺术就是疏网型艺术,即疏远互联网按照传统方式创造的艺术,像在长安大地产生的《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高老庄》等。

  Q4:当审美遭遇互联网,观念如何嬗变?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艺术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变化难以避免,传统的艺术表现都多少受到新媒体传播的影响时代,我们所确认的艺术不仅仅是已知时代的模样,或者人们认知艺术和评判艺术的观念与角度发生了巨大变化。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我们当下遭遇的是传统“静观审美”被相当程度的“流观审美”所改变:静观审美需要体味、感知、琢磨,深入内里去接受,所以心境和修养,阅读和思想都十分重要。流观审美是图像时代的特点,迅疾的捕捉,但凡需要深入的就被舍弃,不舍得沉思,却要即刻感官刺激等。

  Q5:艺术界也谈文化自信,我们将走向何方?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建设中国文化自信,需要落实为更加具体而实际的中国艺术自信,也就是对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艺术品,及其文化品质的自我信任及尊重。其中,古典型艺术是文化自信的基因代码,或内因。外来型艺术,文化自信的他者镜像或外因。而现代型艺术则是文化自信的主源地。说到底,文化自信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态的结果,而应当是一个动态的生长或生产过程,是一种正在耕耘,保障生长和发育,期待收获果实的动态过程。而现代型艺术作为进入现代以来,至今中国人的现代性体验的符号表达,实际正是中国人的现代性体验的基本生成园。中国人新的文化自信得以在民族危机时刻获得重建,与中国现代型艺术一道生长。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