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意义及其实现路径
侯光明(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和对世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要求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中国电影作为一张弘扬中华文化的“名片”,在迎来前所未有的“钻石时代”之时,也面临着建构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的多重压力。因此,从一个前瞻性的角度,思考“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及其实现路径,也许能成为解决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
迄今为止,“中国电影学派”这一定义尚未正式形成。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艺术创作逐渐形成了一种“学院派”的风格。即,新中国电影的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影人之间,存在着依托于北京电影学院的明确师承关系。这一生长脉络,使得几代影人的创作风格之间,构成了必然而紧密的联系,并且赓续着中国电影的独特气质。尤其是以第四代、第五代影人作品为代表的“学院派”创作风格日趋成型,并引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成为中国电影艺术与国际电影艺术对话的桥梁。随着电影产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 2011年以来中国电影界掀起了一股“新学院派”电影浪潮。这股浪潮的出现和发展,促使“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成为一种趋向。
建构“中国电影学派”是中国电影发展进程的必由之路,是宣传“中国梦”的客观要求,是推动世界电影平衡发展的一大动力。从电影业发展的国际环境而言,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学派,具备引领世界电影艺术发展的契机。一方面,世界文化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全球化为中国的电影强国建设配置了全球资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使中国引领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时代进程。
要塑造“中国电影学派” ,主要可以从指导思想、主题内容、科技手段、传播方法等四个方面来实现:
(一)活化民族文化传统,赓续中华美学。文艺之根深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中。中华文化是一种与西方文化异质的文化体系,是中国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中国电影学派”只有从中华审美风范中汲取营养,将中华美学精神融入艺术理念中,外化为具有中华美学特色的影像表达,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观照当下现实画卷,酝酿文化精髓。“中国电影学派”的探索,必须根植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通过描摹当下现实画卷,不断为中国电影带来严肃的创作理念,酝酿新的电影文化精髓,提交电影人对家国、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深邃思考。
(三)前瞻影像技术革命,创新工业体系。“中国电影学派”要紧盯世界电影科技发展趋势,前瞻影像技术革命,通过运用虚拟现实等先进影像技术和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新技术,促使高科技进一步融入中国电影制作和电影工业进程中,再造电影生产流程,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品质,以此来强化中国电影叙事能力、改善中国电影叙事方法,让电影作品更加赏心悦目、激荡灵魂、引领世界风潮,最终促进中国电影产业格局的转型升级。
(四)促进对外开放合作,讲好中国故事。顺应世界电影的发展趋势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国电影正在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并不断加强引领世界电影产业发展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电影学派”只有不断参与竞争、提升对外合作的能力,学习借鉴世界优秀电影成果,“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用世界听得懂的电影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打破区域隔阂、种族隔阂、文化隔阂、政治隔阂,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提升中国软实力,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