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聚焦新时代北京文艺的价值向度与艺术创新

2022-11-18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中国艺术报 收藏
2022北京文艺论坛召开

聚焦新时代北京文艺的价值向度与艺术创新

11月10日至11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承办的2022北京文艺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以“新时代北京文艺的价值向度与艺术创新”为主题,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新时代北京文艺发展脉络和历程,分析文学艺术创新创造的优秀成果,挖掘北京文艺的价值向度,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为促进首都文艺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丛峰等有关方面负责人、相关专家学者、北京各区文联代表、北京评协会员代表、北京市文联组联部推荐的文艺类社会组织代表等参加论坛。

论坛现场

陈平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希望身处重要历史时刻的各位文艺评论家,有历史主动性、文化使命感、思想深刻性,密切关注北京文艺发展动态,把握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抱持人民情怀,展露批判锋芒,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北京市文联将紧扣“做人的工作”,针对加强文艺评论采取一系列新举措:发挥跨门类交流的特色优势,把“北京文艺论坛”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端文艺论坛;不断壮大基层文艺评论力量,加强文艺批评与人民生活的联系;依托北京市文联新建的创展空间与网上文艺之家,强化首都文艺评论平台建设。

开幕式上,由北京市文联组织编写的《2021北京文艺发展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作为北京地区首部文艺行业发展报告,是北京市文联发挥首都文艺理论评论优势、跟踪文艺发展动态、助力文艺行业建设的重要研究成果。《2021北京文艺发展报告》首席专家、北京评协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介绍了《报告》编写情况。开幕式上还为北京市文联特约评论家、签约评论家颁发聘书,并为北京文艺评论2022年度推优活动优秀作品作者颁发证书。

论坛圆桌对话部分分为“文学代际与时间北京”“光影视听与当代北京”“戏韵舞台与空间北京”“乐舞流芳与诗意北京”“墨韵丹青与色彩北京”“青年新力量与新思维”六个单元。孟繁华、王光明、张清华、王一川、陈旭光、肖向荣、李树峰等30余位专家学者一同回顾、总结了北京文艺发展脉络,探讨北京文艺的创新发展路径,共绘新时代文艺的新图景,力求通过理论探讨,为加快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推进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提供现实借鉴。

北京文艺论坛自2005年创立以来,已成功举办18届,现已成为北京市文联的文艺评论品牌活动。论坛发挥跨门类、跨学科、综合性的突出优势,结合文艺发展热点,围绕重大文艺理论命题开展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交流对话,团结凝聚了各个艺术门类的优秀文艺评论家,开辟了北京文艺的创新路径,有效活跃了首都文艺评论氛围。

2022北京文艺论坛专家发言摘登

(按发言先后排序)

孟繁华(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极大提升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也表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国际化语境业已形成。中国文学悄然进入了世界“文学联合国”,在这里,大家相互沟通、交流文学信息,相互了解、借鉴文学观念和艺术方法,共同处理国际文学事务。这启示我们:中国的文学空间拓展之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它更新了我们的文学观念,拓展了我们的文学视野,我们了解和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学气息和多种可能性。

“文学大北京”,是北京市文联、北京作协秉持的重要观念。不同地域的作家,都可以成为北京作协的签约作家,他们为北京文学带来了新的题材、经验和新的气象,他们的创作实践正在融汇到北京文化之中——北京文学空间的扩大,同样带动了北京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在北京,丰厚的文学人才资源构筑起了独特的文学气氛:所谓“文坛”,在北京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不同历史时期,北京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因其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感知和宽广视野,因其不同凡响的万千气象而备受瞩目。它引领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它制造潮流也反击潮流,它产生大师也颠覆大师,它造就文化英雄也批判文化英雄……北京是当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文学“发动机”和实验场。

张清华(北京评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

我们不能以封闭的思维看待北京文学,谈到北京文学的发展,不能只谈地域因素,应该关注其丰富的历史因素、文化杂糅和文化交融的因素——南北方不同民族在东亚不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下,在漫长的交往、融合、博弈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观念。北京是交融、融合、博弈的空间,从这样的视角下观察北京文学,就有了不一样的思考向度。

没有异质文化影响,就不会有北京独特的文学风貌,也不会有曹雪芹、老舍这样的作家,他们写下最为人认可的北京文学。显然,曹雪芹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那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意识。曹雪芹认同中原文化,通过《红楼梦》参与建构了“中华文化”,并写出了最具中国文化典范的作品。今天的中国文学及北京叙事也必须是开放的。北京是一个特别富有创造力的地方,多样文化在此激荡,这不但决定了北京文学在传统性和时代性维度上的丰富气象,也决定了其在政治与民间场域互动方面的复杂性,而这正是文学创作的最佳土壤。也正因如此,我们不仅获得了对于北京书写、北京叙事及北京文学研究的更多元视角,同时也对北京文学当下和未来的发展寄寓了更大期待。

王一川(中国评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评协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

北京文艺至少包含三种形态:京味文艺、京风文艺、京情文艺。京味文艺以北京话为支撑,讲述北京常住居民带有北京泥土味的故事,京味文艺的创作者首先要会讲北京话;京风文艺讲述发生在北京城市环境中的人生百态和风景风貌;京情文艺则讲述生活在北京的创作者内心所生发的不限于北京、达致全国或世界的感情与思考。十年来,京味文艺、京风文艺、京情文艺创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带来了新的气象。

依托北京话的京味文艺展现了新的构型,这种新的构型体现在两种格调——“忆旧时”和“开新篇”之上。《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等电视剧体现了“忆旧时”的情味;石一枫、侯磊等作家的文学作品则体现了新时代“新北京人”的生活体验。京风文艺叙述了生发于北京城内的不同人群的生活境遇,电视剧《觉醒年代》《海棠依旧》《香山叶正红》等叙述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领导人和知识分子的故事,《跑步穿过中关村》《北京西郊故事》等文学作品讲述了异乡人在北京的生活故事。京情文艺虽不正面描写北京本地生活,但会体现北京人或北京居民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想象,《人世间》《耶路撒冷》《北上》等作品都展现了北京人对于外部世界的丰富想象。

十年来,不少北京文艺作品把北京人乃至中国人既向传统寻求精神、灵魂的归宿,又面向未来、开拓进取的面貌揭示出来,体现了强起来的中国人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

近些年来,影视行业出现“网络剧场”新模式,比如爱奇艺推出的“小逗剧场”、优酷推出的“悬疑剧场”等等。把一部分内容相近的作品整合到同一“剧场”中,在对“剧场”加以定位之后,后续一系列作品的创作都会产出某种比较接近的风格,似乎是在进行类型化制作。

在生产内容和文化特征方面,网络剧场往往偏重奇观化生产,试图满足偏年轻化的青年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追求具有新颖感的想象力生产,网络剧场偏重于呈现人物奇观、事件奇观、故事奇观,往往采取陌生化的策略。在生产模式方面,网络剧场是一种类型化或者亚系列化、品牌化的工业生产。它注重满足受众的期待,进行品牌化的经营、打造,具有成本可控、反馈性强的特点,甚至还有一定的品牌自我愈合能力。网络剧场模式非常符合创意产业生产的原理,比如可以依托剧场的品牌减少宣发成本。

总体来看,视频平台的网络剧场模式,是工业美学化生产的一次延伸,有很多符合网络时代视听产品的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当然,对这一新事物还需要加以规范和引导。我相信,在充分尊重互联网时代特征和“网生代”审美习惯、消费特点的基础上,加以充分的规范和引导,网络剧场将会越来越成熟。

肖向荣(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对此,我感触颇深。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国家重大文艺实践的执行者,“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都塑造了我的自我身份认同。

2019年,我担任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群众游行活动总导演。在接到这个任务之前,我没有仔细考虑过“人民视角”的问题,我们本身就是人民的一分子,鱼在水中感知不到水的存在;当我面对十万人的群众游行队伍,我意识到不能用舞蹈编导的思维来进行把控,不能用“编多少个八拍动作、训练多少个月”来加以编排。我提到“谁的故事谁来讲”的概念——农民的故事农民讲,学生的故事学生讲,快递小哥骑着小车就来了,广场舞大妈更让我们感到激动,我们给她们编排了简单的动作,她们跟我们说:“太简单了,你们小看我们了,我们的动作非常丰富。”强调“谁的故事谁来讲” ,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导演的主体性,进入了更加开放的创作空间中,这是我从2019年之后一直在提倡的整体艺术观。我们常说创作时需要有“人民视角”,“人民”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人民是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人。

李树峰(中国评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

新时代,摄影已经实现了大众化和日常化,成为认知和表达的基础工具。从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人类生活在“三重世界”之中,第一重世界是物理的现实世界,第二重是文字话语的世界,而第三重则是影像的世界。三个世界相互叠加、互相嵌套,构成了非常复杂的关系。在认知和传达方式演化中,影像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影像的方式建构历史和现实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影像影响着人们的个人记忆、家族记忆、民族记忆、国家记忆。摄影因其选择性地框取现实世界的特性,在建构记忆中具有主动性;当然,它还是远比绘画和文字更具客观性,所产出的影像也更接近事实发生的原始状态——有意识的画面营造与无意识的信息截取,形成了影像中的历史学。在摄影之中,对历史和美学两方面的价值判断,形成了一种内在张力。

当下,世界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不确定性越来越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的确定性。于是,我们要想办法来生产一种确定性,来安顿我们的心和思,在这一过程中,摄影和影像可以发挥独特作用。摄影是关于时间的艺术,时间是影像的支撑性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发挥摄影和影像的作用,建立大历史影像观,以人民为主体,用影像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史诗,这是当下的重要任务。

黄悦(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

有一年,我招了一位名字叫安娜的法国留学生,她租住在北京二环。我问她为什么不住在学校里,学校的住宿条件还是不错的。她跟我说,从巴黎来北京读书,就是要住在北京,城墙以里才是北京,出了城墙就不叫北京了。我问她:“对你来说,学校所在的五道口地区意味着什么?”她回答:“五道口意味着北京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都一样。”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对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北京的想象,和那些外国人对它的想象有怎样的差别?我发现了一位叫作喜仁龙的瑞典人,他在二十世纪初先后八次来到中国,写下了《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一书。对于欧洲人的中国想象,这本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喜仁龙显然是带着浪漫主义想象讲述北京城墙的。虽然他知道,在中国的都城规划中,城墙和城门具有高度象征性,但他一直在告诉读者,西方人没有必要进入这样的象征体系中,他们可以从审美的角度体会和把握北京城墙之美。喜仁龙感受到的北京,跟那时北京市民及中国知识分子感受到的北京是不一样的。喜仁龙试图在对城墙和城门的呈现中,延续西方视野中一直存在的古老的、优美的、乌托邦化的北京形象。这个形象如何与我们当今所要传播的新北京形象产生互动?是值得继续讨论的问题。

张慧瑜(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

近年来,文学、广播、电视等传统艺术形式,都在网络时代呈现出新的数字化形态。这其中,数字平台是这种新的生产、传播和接触方式的重要支撑。而依托微信、抖音、快手等数字平台进行的文艺传播和接受活动中,受众反应和社交互动又反馈到文艺作品的生产过程中,比如网络文学生产本身就是网络写手和受众之间互动的结果,这和传统文学作品的生产形式非常不同。

不过,数字平台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水军控评、粉丝互撕等过激行为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数字平台不是中性的平台,平台会为用户精准画像,根据年龄、性别和喜好推送相关的内容,数字平台对用户本身有极强的重塑能力。

这一背景下,如何让数字平台成为更具公共性和大众性的平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用法律手段规范粉丝行为,组织水军控评、购买“热搜”“头条”等不正当行为,都应该通过法律手段加以管控;其次,协调算法规则,维护数据平台的公共性,鼓励普通人在数字平台创造优质内容,尤其要让偏远地区的人有机会分享数字平台的便利,让数字平台更多发挥其公共性和社会性职能;第三,数字平台应设立特殊算法,避免少数网红收割大部分资源,也避免同类型产品的重复利用。

专家合影


延伸阅读:

文化自觉与中国叙事:2020·北京文艺论坛在京召开

2019北京文艺论坛暨北京文艺评论2019年度推优活动成果发布会召开

2018·北京文艺论坛在京召开,聚焦历史与未来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