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文化自觉与中国叙事:2020·北京文艺论坛在京召开

2020-12-07 阅读: 来源:“京艺苑”微信公号 作者:北京市文联 收藏

  (点击网页如上“来源:‘京艺苑’微信公号”,查看网络报道,链接为:https://mp.weixin.qq.com/s/ShzRLo5gxLupB6tkqVrRBg

 

  12月1日,“文化自觉与中国叙事——2020北京文艺论坛”在京召开。论坛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市文联研究部承办。来自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电视、电影等不同艺术门类的文艺家、评论家,以及北京部分区文联代表、高校学生代表及媒体记者近百人参加活动。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王杰群,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北京评协(社团)主席孟繁华,副主席索谦、张恬、解玺璋,顾问黄会林、曾庆瑞出席论坛。张清华、张卫、张柠、李云雷、胡叠、石一枫、罗琦、张慧瑜、孙佳山、朵梅、高小立、王鹏澂、丁旭东、王欣、吕晓、刘晓真等文艺家、评论家在论坛上作精彩发言。论坛由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杜德久主持。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王杰群致辞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杜德久主持大会

  王杰群在致辞中指出: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是文艺创作的高地,也应在文艺理论批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北京市文联始终以繁荣首都文艺评论事业为己任,在学术研究、理论研讨、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北京文艺论坛是重要品牌之一,自2005年创办以来,为广大创作者及评论家搭建了交流平台。今天论坛以“文化自觉与中国叙事”为主题,对当下文艺界讲好中国故事,重塑中华文化形象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大单元,推动跨学科、跨门类的理论研讨

  论坛分为“回望传统,重塑人文精神”、“立足当下,讲好中国故事”、“面向世界,建构中国形象”三个单元,分别由北京评协主席、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北京评协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主持。

第一单元 回望传统,重塑人文精神

第一单元 学术主持 孟繁华

第二单元 立足当下,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单元 学术主持 张卫

第三单元 面向世界,构筑中国形象

第三单元 学术主持 张柠

  论坛展现出深刻的反思意识

  与会专家从特定文艺思潮、文艺流派、创作题材出发,重新审视了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学习西方、寻求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小说选刊》副主编、副编审李云雷

  《小说选刊》副主编、副编审李云雷指出,新时期以来文学领域出现了模仿西方文学、关注“自我”及“日常生活”两种创作倾向。受此影响,当下不少青年作家缺乏宽广的社会意识、历史眼光与世界视野,难以驾驭宏大题材。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佳山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佳山认为,当代电影批评理论跟不上中国电影的发展步伐,“新主流电影”“小镇青年”等概念无法解释中国当代电影的问题。

中国音乐学院高精尖音乐研究与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副教授丁旭东

  中国音乐学院高精尖音乐研究与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副教授丁旭东以“新潮音乐”和“后新潮音乐”为例,指出中国当代音乐对西方现代音乐文化实现了从仰视到平视的重要转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

  谈到如何认识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认为,没有世界视野,就没有真正的中国故事,中国故事在遇到他者之后才真正体现其特殊性。孟繁华也认为,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成果、20世纪以来西方优秀的文艺思想以及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创造的优秀文化,共同构成了当下的文艺传统。他同时强调,评价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应着眼其高端成就,批评家应该与高端文学艺术形成对话关系。

  论坛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意识

  与会专家都将讲好中国故事、重塑中国文化形象作为文艺界重要任务。

北京作协理事、签约作家,《当代》杂志编辑石一枫

  北京作协理事、签约作家,《当代》杂志编辑石一枫认为,将国家故事和个人故事完美结合,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张清华认为,中国文学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回到中国经验、中国美学、中国讲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现代性改造。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认为,中国故事应该兼具中国立场和世界精神。中国故事与西方故事不是二元对立,中国故事某种意义上就是具有普遍性的世界故事。

制片人朵梅

  制片人朵梅以电视剧《幸福里的故事》创作为例,指出当下现实主义影视创作应摒弃“伪现实”“悬浮现实”等不良文艺思潮,用心记录、书写、讴歌新时代。

  论坛展现出突出的文化主体意识

  与会专家多次提及“中国经验”“中国文化”“中国形象”等关键词,体现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高度关注,也展现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艺术视野。

北京评协理事、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副教授胡叠

  北京评协理事、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副教授胡叠认为,传统戏曲可以用创新的手法表现当代生活,但要坚持戏曲之本,即要保留戏曲的音乐体系和声腔体系。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导演罗琦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导演罗琦认为,在当下戏曲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创造一种“中国人用当代中国材料去演给世界人看的中国戏曲”,需兼顾“民族性”与“世界性”。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欣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欣认为,要突破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化观念,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之下,实现对中国舞蹈的正确自我认知,使中国舞蹈代表中国形象走向世界。

北京美协理事、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王鹏澂

  北京美协理事、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王鹏澂认为中国画应该参与到世界艺术的语境中,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和世界发展的艺术手段。

第二单元 与谈人 高小立

第三单元 与谈人 吕晓

第三单元 与谈人 刘晓珍

论坛现场

  文艺评论是繁荣发展文学艺术的重要力量,具有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

  北京市文联、北京评协将继续办好“北京文艺论坛”,继续推动跨学科、跨门类的理论研讨,进一步提升北京文艺评论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为首都文艺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延伸阅读:

  2019北京文艺论坛暨北京文艺评论2019年度推优活动成果发布会召开

  2018·北京文艺论坛在京召开,聚焦历史与未来

  2017北京文艺论坛策划会暨北京评协主席团会议召开

  2016·北京文艺论坛发言摘登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