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奏响奋进强音 讴歌伟大精神(胡一峰)

2022-07-07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胡一峰 收藏

奏响奋进强音 讴歌伟大精神

——把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呈现在新时代的舞台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强调“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塑造共产党员感人形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呈现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既是进入新时代以来舞台艺术创作标识性的成果,也是其主题性特征。综观这些作品,可以发现四方面较为明显的创作特色。

话剧《农民院士》(图片来源:“云南省话剧院”微信公号)

一是心系“国之大者”,聚焦重大主题。脱贫攻坚题材戏剧创作及收获,最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点。花鼓戏《桃花烟雨》取材于湘西十八洞村的扶贫故事,以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活的人物形象,诙谐轻松的手法,生动解码了“减贫奇迹”。话剧《农民院士》通过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在澜沧县扶贫的经历,讲述“直过民族”拉祜族乡亲“一跃千年”的脱贫故事,展现了科技扶贫的力量和贡献。淮剧《村里来了花喜鹊》以文化站代副站长花喜鹊返乡扶贫为主线,集中表现了文化在脱贫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河北梆子《李保国》、彩调剧《新刘三姐》、黄梅戏《鸭儿嫂》、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扶贫路上》、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以及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等,均以不同的艺术手法挖掘脱贫攻坚题材内涵,以多样化的戏剧样式讲述了中国人民建设全面小康、追求幸福生活的感人故事。

二是展现复兴之路,揭示人间正道。许多舞台艺术作品致力于从党史国史上的重大事件、感人故事中提炼主题、萃取内容,表现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揭示人间正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这两部重要的大型作品,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全方位全景式展现了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壮美画卷,歌颂了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有力昭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光明前景。歌剧《红船》《沂蒙山》、京剧《横空出世》《红军故事》、话剧《从湘江到遵义》《人间正道是沧桑》《雨花台》、芭蕾舞剧《沂蒙三章》、儿童剧《新安旅行团》《遇见星海》、杂技剧《战上海》等,以多样化的艺术手法,在历史的变迁中深刻呈现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改编自同名小说的话剧《平凡的世界》,展现了普通百姓在大时代中的理想与奋斗,以舞台艺术的独特魅力丰富文学IP的内涵。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巧妙地把历史变迁的厚重浓缩在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以一个小人物念念不休的“吃饭问题”折射出沧桑巨变,用艺术的方式回答了历史之问、人民之问,蕴意深刻,发人深省。

三是取材楷模人物,塑造舞台形象。在这方面,话剧《红旗渠》生动讲述了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带领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间修渠的往事,形象地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豫剧《焦裕禄》致力于塑造好干部焦裕禄形象,讴歌“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在新时代艺术语境下弘扬了焦裕禄精神。评剧《母亲》以戏曲方式讲述英雄母亲邓玉芬的事迹,芭蕾舞剧《八女投江》演绎足尖上的巾帼诗篇,实现了抗战精神的诗化表达。民族歌剧《呦呦鹿鸣》、话剧《今夜星辰》等,以心系祖国人民、勇攀科研高峰的感人故事,塑造科学家形象,讴歌科学家精神。话剧《香山之夜》、歌剧《周恩来》、话剧《董必武》、昆剧《瞿秋白》、锡剧《烛光在前》、评剧《革命家庭》、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努力餐》以及话剧《谷文昌》《大国工匠》《桂梅老师》、台州乱弹《我的大陈岛》等,通过塑造人民领袖、革命先驱、优秀干部、时代楷模、先进人物等感人形象,让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人格化、具象化的方式,矗立在舞台之上,常驻于百姓心间。

豫剧《焦裕禄》(图片来源:“河南豫剧院三团”微信公号)

四是反映重大事件,定格人性光辉。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题材,大力弘扬抗疫精神的一系列作品,突出体现了这一创作特色。话剧《人民至上》从医生、护士、患者、记者、志愿者等多个角度,唱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赞歌。话剧《逆行》通过三家人在疫情期间的情感纠葛,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展现了不服输的中国精神。话剧《社区居委会》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北京一个普通的社区居委会里工作人员琐碎的抗疫日常,彰显出人心深处的精神韧度。此外,各地各行业结合各自抗疫实际,以话剧、戏曲、曲艺、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进行的创作,正在向艺术和精神的深处开掘,有效丰富了舞台艺术表现抗疫精神的广度和深度。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藏着生生不息的宝贵力量,也为舞台艺术创作提供了不竭素材和清晣指引。我们期待着更多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作品,从艺术上、美学上不断续写精神谱系新内容,挖掘精神谱系新价值,彰显精神谱系新神采,让新时代的舞台愈发光彩夺目。


(作者:胡一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中国文艺评论网·胡一峰专页

网络动画: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可视化”新载体(胡一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