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科技进步对文艺发展的内在驱动和现实影响(袁正领)

2024-01-15 阅读: 来源:《长江文艺评论》 作者:袁正领 收藏

近年来,科技的迭代创新让人应接不暇,在催生文艺新形式、文化新业态的同时,也给不少人带来困惑和忙乱。如何认识新技术引发的新文艺现象,如何把握文艺创作和评论的导向?这正是文艺理论评论工作应当研究解答的重要现实问题。马克思说,理论要能说服人,就必须“彻底”。想要做到“彻底”,就应着眼问题的本源,从事物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入手进行研究。循着这一思路,本文从文艺的固有属性出发研究科技与文艺的关系,思考科技对文艺的影响和局限,力求从宏观上对相关问题做些探析,为从事相关文艺理论和实践的人们提供些许参考。

(图片选自电影《流浪地球2》)

一、从文艺的传播属性,看科技对文艺发展的内在驱动

属性指事物内在的、固有的性质,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对文艺来说,它有审美属性,“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1],没有审美,文艺的发展和创新就缺乏推动力;它有意识形态属性,依赖于社会存在,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反映人们的思想观念。这两个属性都是文艺固有的,但与科技还只是间接关系,即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并进而影响到包括文艺在内的意识形态的变革。还有一种属性与科技有直接关系,那就是传播属性。

为什么说文艺有传播属性?或者说为什么要上升到“属性”的层面来认识文艺的传播特性?其一,文艺创作的动机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传播。匈牙利文艺理论家阿诺德•豪泽尔曾说:“艺术家在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就是在进行传播……每一次对思想、感情和理想的抒发,都是针对着真实或假想的接受者。”[2] 原始艺术(一说“巫术”)在诞生之初就是一种交流、传播行为,成为个体之间连接的纽带,以建立共同生存所需要的秩序。其二,文艺的呈现依赖传播介质和载体。只有审美意象还只是郑板桥所说的“胸中之竹”[3],只有借助媒介将其变成“手中之竹”,艺术作品才得以呈现。比如绘画的笔墨、颜料,音乐的乐器、声音,影视的声、光、电等。没有这些介质和载体,就没有文艺作品的产生。其三,文艺得到欣赏者“身份认证”需要传播。“何谓艺术品?只有当某种人工制作的物质对象以其形体存在诉诸人的此种情感本体(即心理—情感本体,本文作者注)时,亦即此物质形体成为审美对象时,艺术品才现实地出现和存在。”[4] 传播载体和平台是联结创作者与欣赏者的桥梁和纽带,没有它就等于没有碰上能够欣赏的人或没有人欣赏,文艺作品就只是一个物件,没法确证是文艺作品。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艺术不仅通过传播而存在,而且简直可以说,艺术就存在于传播之中”[5]。

文艺的传播属性,决定科技进步是文艺创新的内在动因,具有必然性。因为无论是艺术呈现的介质还是作品传播的载体,都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并随科技进步而改变,从而对文艺产生深刻影响。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小说到明清才开始繁盛,并不是说唐宋时期人们没有这方面的艺术追求,而是造纸、印刷术的进步尚难以支撑这种文学表现形式,若追溯到先秦,文字写在竹简上,就更不可能了,相反却造就了诸子散文言简意赅的表达风格。电影、电视等现代艺术形式的出现,则是电气革命的产物,并与电器、电子、摄影等技术的进步相伴而行。到了信息时代,随着微电子、互联网、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应用,3D、VR、全息影像、智能抠像等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段不断涌现,网络小说、网络剧、短视频等新文艺类型日益成熟。可见,科技进步是文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不是外在的、偶然的因素,应以积极的姿态研究它、迎接它,而不是凭着侥幸心理漠视它、排斥它。

二、着眼科技进步推动艺术创新的整体性,全面认识掌握文艺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世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个整体,一个方面发生变化,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科技对文艺的影响也不例外。由于文艺的传播属性和与科技的内在关联,这种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

一是促进艺术形象乃至表现形式的创新。艺术的感兴与表达、“寻思”和“寻言”是相互影响的统一体[6],任何一种新的媒介都会影响到审美意象的形成和呈现方式的创新,并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门类。如苏珊•朗格所说:“当它成为激发细腻描绘的诱因、成为抽象幻觉的第一个形式性的表达者时,技艺实际上已在培育着情感。”[7] 比如,十九世纪印象派油画风靡欧洲,这得益于化学的进步,合成颜料的增多。据统计,从印象派画作中确认的二十余种主要颜料中,有12种是新的合成颜料。当时法国印象派画家皮埃尔•雷诺阿就曾说:“没有装在锡管中的颜料,就没有塞尚,没有莫奈……”[8] 也就是说,科技进步带来的颜料色彩的增多,是印象派塑造艺术形象、形成新的画派、造就大批新型画家的有力推手和必要条件。同样,如没有现代电子技术,美猴王、猪八戒的形象恐怕还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应用,必将极大地增强了文艺的艺术表现力和体验感。

二是推动创作方式的变革。在很多时候,文艺创作方式会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而演进。比如,电影以工业化的方式进行创作生产,起源于20世纪初,这与工业时代摄影机、制片技术等的改进密切相关;当下,随着信息化带来的电影新技术应用,后期制作的比重显著增加。小说的传统写作方式是写好了再发表,网络小说可以边写边发,根据反馈调整思路。音视频制作软件的普及,智能手机的应用等,使短视频等艺术形式应运而生,参与度空前提高,人人可以成为“艺术家”。

三是带来文艺传播和接受方式的改进。新的技术催生新的传播方式和媒体形态,从而极大地影响文艺的传播力、影响力。比如,一场舞台剧在剧场演出,观众一般也就成百上千;如果被电视台录制播出,观众就可能达到千万上亿,接受面不可同日而语。网络媒体、智能手机普及后,“线性传播”被“点播+互动+伴随”取代,节目“货郎”变成了节目“超市”,个性化需求得到更多满足,受众由被动变为主动,文艺评论也走向大众。

四是引起欣赏口味和生存“土壤”的变化。这是包括上述影响在内的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会带来生产方式、生活节奏、人际交往、思想观念、审美期待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就拿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来说,社会形态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过程高度紧凑、“浓缩”,人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加上新艺术形式的出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和艺术欣赏口味。比如电影《百鸟朝凤》,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唢呐老艺人焦三爷面临技艺失传的痛楚,起因则是需求见少、看好的传承人宁愿进城务工。这正是社会转型期传统文艺所受冲击的缩影。慢节奏的传统戏曲等很多艺术形式都因此由大众变小众,甚至逐步消亡。

当然,科技进步对文艺的影响还不只是上述几点,还包括文艺观念、人才素养、管理方式等一系列的变革。这里不再一一展开。也就是说,这个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系统的。它会带来新旧艺术形式的此消彼长甚至更替,从而造成文艺发展格局的重塑。主动适应者可能获得新生,被动适应者可能遭受淘汰。为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有的会通过融合创新,融入新的艺术形式。比如戏剧电影,即将戏剧搬上银幕,但又不是原有舞台剧的照搬,而是融入新的电影元素。有的通过调整功能定位,改变侧重点以获得新生。比如面对摄影的冲击,西方绘画不得不重新评估“画得像不像”这一重要评价标准,重新调整定位,从而诞生了现代绘画艺术。有的则是通过融入新的技艺元素,进一步做精做优,面向特定群体。从文艺发展的历史看,新的艺术形式产生后,一般不会很快将原有形式完全取代,而是通过上述调整实现某种程度的共存,从而带来艺术种类数量的增多,形成以一种或几种为主导、多种艺术种类并存的局面。如宋词没有完全否定诗歌,元曲也没完全否定诗词,明清小说也没否定前面几种文学类型;近现代以来,影视没有完全替代舞台剧,网络小说也没有完全替代传统小说,短视频也不可能取代传统视听艺术等等。但这会带来受众注意力的进一步稀释,从而使那些自我更新能力过于孱弱的艺术形式被挤进博物馆。这里的关键,是认清在科技的影响下各个艺术门类在整个文艺生态中的位置和发展前景,找准自己的方位,定好自己的策略。

总之,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无论是从事艺术创作、艺术品经营,还是艺术管理和服务,都应秉持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从全局上洞察文艺生态,更好地针对问题、把好方向,提高行动的针对性、精准性。对文艺理论评论来说更是如此。只有站在高新技术对文艺影响的大势全局上把握其特点和规律,才能看得全面、看得通透,把准前进的方向,提升引导的层次,增强话语的说服力。

三、着眼文艺多重属性的内在关联,准确判断和把握高科技对艺术影响的“边界”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整体协调、动态平衡中推进的。上面讲到文艺的三重属性——审美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传播属性,也是一个代表不同维度、彼此关联、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考察科技进步的影响,也应把它放到统一体中总体把握,以洞察其影响的“边界”,把握方向性,增进规范性,减少盲目性。

一是不能脱离艺术的审美属性。前面讲到,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因而具有审美属性。审美意象是情景交融的产物,是文艺创作者独特的创造,不可模仿,不可复制。其中的“情”即情感心理,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下,由人的知识、观念、欲望、理解、想象、经验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而形成,其中各个要素的配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它可以改变艺术呈现形式,也可以影响审美意象的形成,但不能取代审美意象,不能脱离人的情感心理,不能脱离“人”这一艺术创作的主体。比如,当下的电影、动画制作等领域,高科技都发挥着很强的辅助功能,特别是AI的应用,其辅助创作的作用可能会超出人们的想象,但它无法甩开艺术的本体自成一家,其作品可能会超越一些平庸之作,但却很难超越有感而发的卓越、倾心之作,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人的情感心理的复杂微妙都是技术难以完全掌控和取代的。所以,不宜将科技的作用过分夸大,更不能用技术带来的视听冲击取代真正的审美内涵,取代思想性、艺术性。这都是当下文艺创作和评论应当思考和把握的。

二是不能脱离时代氛围和现实实践。笔墨当随时代。艺术家、美学家们都特别强调文艺创作和评论要心系时代,特别要观照时代的社会氛围,通常也称为“时代氛围”。“因为这种‘社会氛围’能集中表现社会的潮流、时代的气息、生活的本质,它和人们的命运、需要、期待交织在一起……从而具有深刻的人生意味。”[9] 也可以说,这是引起广泛共鸣、能够既叫好又叫座的关键。观照时代氛围,就要深入体验社会生活、全面观照现实实践。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话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是创作优秀作品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的。意识形态属性在文艺作品中主要表现为所承载的思想观念,它来源于社会生活,并受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等的制约,是文艺创作源泉和制约因素的反映。就当下来说,主要是应观照全国各族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反映新时代新征程的精神气象。如电影《流浪地球》系列,高科技应用不可谓不多,但真正打动人心的仍是饱含中国风格、充满时代气息的奋斗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仁爱之心。脱离现实、缺少思想性的作品,科技含量再高,也只是一个炫技的躯壳,不会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比如,2019年有部奇幻电视剧《封神演义》,用了很多特技,演员阵容也不弱,但内容既不尊重原著,也不联系现实,最离奇的情节是让杨戬和妲己谈恋爱,豆瓣评分只有3.3分。所以,要想充分发挥高科技的优势,必须观照现实实践,深入人民生活,并从整体体察感悟社会精神气象,才能创作出思想和技艺高度统一、相得益彰的优秀作品。这也是文艺评论应把握的一项基本标准,唯此也才能真正发挥文艺批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作用。

三是不能脱离“人格”塑造应掌握综合平衡的客观要求。文艺是塑造灵魂的工程,也可以说是塑造“人格”的工程,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格”的形成和提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具体的,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所处的生活环境,也不能超越自身所处的成长阶段。这就需要一种整体的相对平衡,包括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角色定位与生活环境、行为动机与成长阶段等,个人意志和行为难免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文艺对“人”的塑造,也应体现这种平衡,防止畸形发展。塞万提斯笔下唐吉诃德的乖张荒唐,就是看骑士小说看多了造成的。高科技在文艺领域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艺术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多元多样,表现能力大为增强,关注这种平衡也显得更为重要。比如,当下一些网络游戏已做得颇具艺术色彩,并且与买卖道具、打赏等相结合,可以多个玩家联机进行,形成一个妙趣横生的虚拟世界。但这如果使一些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再携带一些观念上的偏颇,造成“人格”还没健全就“畸形”了,事业还没开端就“躺平”了,这就走向了反面,塑造灵魂的工程反倒使人丢了灵魂。这需要平台运营方对社会效益的切实看重,也需要行业监管的适度介入,更需要创作者通过相应思想观念的融入和强化予以正确引导,来对冲新的艺术形式和传播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无疑也应是文艺评论的着力点。

综上所述,文艺具有传播属性,这是研究文艺与科技关系的基本着眼点,把握它才能更好地理解科技对文艺发展的内在驱动。科技对文艺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系统的,需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机遇、应对挑战,以全局的视角把握各艺术门类、各组成部分在发展格局中的处境和方位,打好主动仗。应立足文艺多重属性的内在关联,把握艺术创新的“边界”,掌握发展中的综合平衡,避免进入高科技带来的认识误区,并通过评论的力量有效引导创作和鉴赏。

注释:

[1] 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5页。

[2]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3]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6页。

[4] [9] 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57页,405页。

[5] 王廷信主编:《艺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203—204页。

[6] 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7] 转引自王廷信主编:《艺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208页。

[8] 人民日报社主办:《国家人文历史》,2023年第13期。

本文原载于《长江文艺评论》2023年第6期。

(作者:袁正领,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袁正领专页

自觉以文艺力量推动传统文化走向现代(袁正领)

影视创作如何推动传统文化走向现代(袁正领)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