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感谢信

2023-02-2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中国评协 收藏

2月14日,由中国法官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电视剧《底线》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洪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宏,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彦,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现摘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观点如下:

看完40集电视剧《底线》,我认为它是一部接地气的、时代感鲜明的现实主义法治题材剧。

接地气在于它聚焦于星城区基层法院的立案庭,呈现基层法官如何受理来自基层的各种案件,如何审判这些案件,这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过程,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案件,实际上也是广泛的社会生活在法律层面的折射。比如“网红直播猝死案”,网红直播带货是时代发展到今天提出的新问题,在该剧及时反映,就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一部分。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法治题材剧,生活气息浓郁。

法律看起来威严、冰冷,法不容情,但该剧充满人性、充满人间温情,法官断案绝不仅仅是为了结案。我们看到,这些基层法官对于一些日常矛盾纠纷,常常是从案件处理的最终效果着眼,为当事人的后续处境着想,采取适合的受理方法,调解和化解矛盾,既要维护公平正义,还要打通心结和情绪,给观众带来一种法律的关怀与温暖。立案庭庭长方远,一个很有威仪的男法官,却有一个“方婶”的绰号,就在于他身上有一种平易近人的气质以及化解矛盾的热情。

该剧的第二个亮点,是人物塑造的鲜活生动,尤其是年轻法官、年轻法律工作者的成长过程,主要是周亦安和叶芯两位法官的成长。叶芯从最高人民法院空降到星城区法院,面对基层的工作,与周亦安常常在认识上发生一些冲突,正是在冲突过程中相互切磋,最后达成共识,共同进步。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底线》通过法官、案件当事人,对案情里里外外根源的追溯,实际上也是一个普法过程,给观众带来很大的启发。作为观众,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确立法治观念,坚守底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文艺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让观众看了当事人的命运以后,得到深刻启示,把好人生的方向盘,走稳自己的道路,这点对年轻观众应当说有很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总之,《底线》有法律尺度,有人性温度,有艺术的生动性,是一部反映新时代法治建设实践、同时多层次折射社会生活的电视剧,是法治题材电视剧的新收获。

*来源:“电视艺术”微信公号


延伸阅读:

《底线》对法治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启示

电视剧《底线》:从强戏剧性走向强现实性(尹鸿)

文艺评论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助力(张德祥)

倡导团结向上,营造天朗气清的文艺风气(张德祥)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