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青年评论家队伍正在悄然崛起,《云南文艺评论文丛》出版

2017-06-06 阅读: 来源:“书剑温星”微信号 作者: 收藏

《云南文艺评论文丛》出版,省评协主席称——

“青年评论家队伍正在悄然崛起”

  2016年版《云南文艺评论文丛》近日陆续出版。这套文丛共5卷,分别由一位在本土乃至全国文坛具有影响的滇籍评论家操刀创作或选编,整体体现了近年尤其2016年云南文学艺术评论创作的成绩和水平。

  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张维明表示:本土老一辈评论家老当益壮的同时,近年来,评论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较为严重,但如今已有所缓解,青年评论家队伍正在悄然崛起。

  文丛各卷分别为:晓雪的《畅想园文谭》、张承源的《滇池诗话》、蔡毅的《当代文学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创造》、蔡雯的《2016年度云南文艺评论优秀文选》以及周明全的《七零后评论家的声音》。观五位评论家的年龄结构,涵盖了老中青三代。前三位为60岁以上却依然保持活力的前辈评论家,其中,82岁高龄的晓雪,早在1956年21岁时,便以一部开艾青诗歌艺术评论先河的《生活的牧歌》而闻名全国;50岁出头的蔡雯,属于中年评论家;而生于1980年的周明全,则是新一代代表。

  就各卷内容来看,其中,第四卷由蔡雯从《边疆文学·文艺评论》杂志2016年所刊发作品中精选编辑而成,其余四卷均为评论家个人创作。值得注意的是晓雪的《畅想园文谭》,收录作品86篇,有将近一半都是为年轻作家或作者出书所撰写的序言或评论。另外,并未进入今年文丛的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骞,同样也是“文坛保姆”式的热心人,为许多年轻写作者编辑出版过大量作品。在关心和提携后辈方面,前辈们的付出有目共睹。

  当然,云南评论队伍具有影响力的远不止这些。在撰写总序时,文丛主编、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张维明进行了一番梳理。老一辈的评论家,还有以研究现代诗歌著称的周良沛、以研究西南联大文艺现象闻名的余斌、对民族文化研究深有体会的丹增、对儿童文学研究独有心得的吴然,还有普飞、黄尧、汤世杰、张永权、李霁宇、胡廷武,等;中年一代,还有张宇丹、宋家宏、黄玲、冉隆中、胡彦、李森、朱霄华,等;而年轻一辈,还有蔡丽、马绍玺、杨荣昌、谢轶群,等。

  张主席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云南文艺评论队伍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90%以上评论家都侧重文学评论,艺术评论明显薄弱;二是整体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较为严重,年轻一辈以周明全为代表,但冒尖的并不多,队伍还不够大,整体影响力仍比较欠缺。

  这两个问题,已成云南文艺评论亟待自我突破的老生常谈。在一年前出版的2015年版《云南文艺评论文丛》总序中,张维明也做过相关论述,认为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在云南,相对于繁荣的文艺创作而言,文艺评论却一直被边缘化。“但如今已有所缓解。”他欣慰地说。

  “奋发有为的青年才俊”,这是2016年版《云南文艺评论文丛》总序中对周明全的称呼。近年,周明全联合国内老一辈著名评论家陈思和教授,陆续策划主编了《“80后”批评家文丛》、《“70后”批评家文丛》等专著,还于2015年4月被中国现代文学馆聘为客座研究员。

  有别于他往往“不按常理出牌”的“野狐禅”批评思维,不管在云南,还是全国,评论界占据主导的都是“学院派”,就云南情况而言,前文所提到的老中两代评论家多为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本土高校教授,而年轻一辈中的蔡丽、马绍玺、杨荣昌、谢轶群也都是高校青年教师,这一类比较有代表性的还包括一行、李海英、徐霞、朱彩梅、成联方、王新,等。其中,最后两位分别侧重于书法、美术评论,属于云南“奇缺”的艺术评论家范畴。

  针对青年“学院派”评论家的情况,张维明主席指出:这个群体在学养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往往存在比较封闭、不接地气的问题,如今,他们也在积极谋求改变,更加关注当下,也更加接地气,他们需要把眼界再放宽一些,找准关注点,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云南文艺评论文丛》(2016年版,共5卷)

主编:张维明

出版时间:2017年4-6月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定价:180元(每卷36元)

(文/温星)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