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复制时代,艺术还需要现场感吗?(辽宁文艺微评)

2017-10-10 阅读: 来源:辽宁文学艺术网 作者:辽宁省文艺理论研究室 收藏

  【编者按】“辽宁文艺微评”是辽宁省文联理论研究室打造多年的融媒体专栏,并与中国文艺评论网和微信公众号密切联动,合力共建网上评论家园。辽宁文艺微评2017第17期推出:复制时代,艺术还需要现场感吗?

  本期微评选载篇目:

  书法,“纸上得来终觉浅”

  杂技,看的就是心跳

  音乐,也是视觉艺术

  戏剧的现场感还重要么

  欣赏机会或可优先

 

  书法,“纸上得来终觉浅”

  刘恩波

  在西安碑林,我看到了从前熟悉的书法。譬如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这帖我临过。没有成为书法家的志向,就是陶冶性情,闲来学学写字。当然,同样的书写,在现场看碑帖,就像相亲,从照片上看,和跟眼前看,永远是两回事。现场,我似乎能触摸到褚遂良初脱故纸的墨痕:线条如同波浪,字句仿佛荡漾着心动的涟漪。现场,如同一次约会,那飘逸、灵动、潇洒的笔锋,活灵活现地荡涤着阅读者的心魂。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书法截图

  同样,去北师大,看到启功先生书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个镌刻的大字,典雅雍容,落落大方。在晴朗的阳光下,令人悠然神往。先生在此执教,做学问,写文章,研习书法之道,终成大师气象。有了现场的感同身受,再回到家里欣赏清丽绰约的启功字帖,别有一种亲近和契合。

  书法,绝非仅是纸上的艺术。或许,只有在现场,书法才更为传神、入心,惹人发思古之幽情。多年前,在杭州河坊街,我在发黄的宣纸上看到了翁同龢的书法:“精神秋月,气度春风。”词好,字妙,令人留连。同行的剧作家孙建业久久行注目礼,低声对我说:“这话太有魅力了,秋月,春风,气度,精神,这说的是人的境界,也是书写的风骨啊!”我默然无语,只觉得那沉静内敛的文字,扑面而来,真有如春风秋月,悠悠然拂我面颊、照我心魂。

 

  杂技,看的就是心跳

  田晓佳

  小时候曾跟着大人看过一场杂技表演,从此就留下了“心理阴影”。那无以形容的紧张感深深留在心里,以至于长大后看杂技表演仍旧莫名地不安。当然,这紧张不安已不再是幼童的恐惧,而是现场气氛带来的观看感受。

  随着大众媒体的迅猛发展,看杂技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或许是看得多了,稀奇感没了,反而出现了审美疲劳。镜头里,杂技节目往往注重细节,缺少整体氛围的表现,久而久之,“杂技”变得概念化,不那么容易掀起情绪的波澜,以至于无论多么优秀的节目,也最多只看几分钟。

  可是,这样的“症状”,只要去了现场,立马全好。舞台是个奇妙的地方,有一种复杂的气场:演员的现场表演,观众的群体情绪,绚丽的灯光、服装、舞美、音效,甚至道具,每一样东西似乎都有灵性,召唤着观赏者的目光。亲眼看着高空表演者毫无保护措施面临危险,柔术表演者肌肉运动时微微颤抖,飞碗表演踢腿时的谨慎与迟疑,表演失误时的无奈与尴尬,观众或担心,或惊呼,或赞叹……

  每次看现场杂技,都会听到自己砰砰的心跳。没了电视镜头里“这骨碌掐了,别播”的可能,才更为惊叹这门艺术的了不起,才更加理解“台下一分钟、台上十年功”的道理。

 

  音乐,也是视觉艺术

  崔健

  前不久,风靡全球的音乐剧《保镖》在全国各大剧院巡演,我在盛京大剧院一睹盛况。这部音乐剧改编于1992年的同名电影,是惠特尼?休斯敦的处女作,一票难求。音乐剧本身集戏剧、音乐、舞蹈于一身,吸引了无数粉丝来到现场聆听、感受。主人公到最后泣不成声演唱了一首《I Will Always Love You》,全场起立鼓掌、尖叫不断。

音乐剧《保镖》剧照

  很多人说音乐是听觉艺术、时间艺术,我觉得并不全面。音乐也是视觉艺术——无论哪种音乐形式,视觉往往是通向舞台音乐的第一扇门,视觉与听觉的交融,才能最大限度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室内乐、器乐独奏或协奏音乐会、歌剧、音乐剧,莫不如此。

  前几天,我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看了一出《清风亭上》,由豫剧名角李树建领衔主演。在关注戏曲音乐的同时,观众对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包括手臂的颤抖、脚步的蹒跚、愤怒时的大声叱喝、愉快时的喜笑颜开等,都是通过眼睛感知到的。听觉加上视觉,强化了观众对作品的整体感受,这就是舞台艺术的魅力所在。

豫剧《清风亭上》剧照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科技如何进步,舞台音乐的现场魅力是电视、CD、手机无法达到的,所以,舞台音乐只有身临其境,方知别有洞天。

      (作者:崔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戏剧的现场感还重要么

  寒江雪

  辽宁省第十届艺术节刚刚落下帷幕,借着工作之便,我看了不少剧。坐在剧场里,如同在漆黑的电影院中,舞台的声光电效应首先冲击感官,这与看戏剧碟片是全然不同的。不过,就在感官体验享受剧场里视听盛宴的同时,我不自觉地会反思,对于戏剧来说,叙事与舞台表现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与文学不同,舞台艺术的叙事表达更多要倚靠舞台表现力,这就给感官上的信息接收留下了无限的科技发展空间。

辽宁省第十届艺术节期间的非遗专场表演现场

  人工智能时代已然来临,创造出体验逼真的、让感官享受最大宴飨的虚拟装置将易如反掌。到那时,对于戏剧来说,剧场也将形同虚设,而叙事这个真正的艺术内核,也许会变得愈加重要?或者,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期待。毕竟,对故事的渴求源自人类本能的冲动,虽然伴随了人类生存几千年的故事,被更高级别的生化系统服务软件替代,也许是早晚的事。但是,只要故事存在一天,那些肤浅、即时的感官刺激所能提供的,就仅仅是装饰故事的外壳而已。

 

  欣赏机会或可优先

  牛约瑟

  欣赏艺术时人需要多接近作者和作品,面对这问题其实大家早就能聪敏地找到正确立场。电影要去影院看,书要读纸质的,书画作品贵在现场挥毫。比起电脑上手机上大量复制传播的作品,艺术本真和现场欣赏已经是童叟可知的端正选择。我也觉得越接近欣赏得越舒服,但却怀疑现场带来的更多享受是否都是艺术审美享受。影院会暗示你有一百分钟时间可以作为顾客享受黑暗温暖,话剧舞台则告诉你那些哭叫颦笑全是真人服务,纸书让你得以安躺,进入睡眠预备期的松缓平静,现场书画就更厉害了,能让你看到纸纹闻到墨香。不过这些甜头,加上更贴近艺术表皮的其他益处,都不像我们选择接触作品的核心理由。没有门票时,我们可以任由头脑空闲,说自己不是一个文艺盲或者审美懒汉,只是不愿意搭理大小屏幕上泛滥的那些东西罢了。但迟早会有刻薄的论调冒出来,说艺术欣赏又不是休闲服务,如果现场稀缺,也需要人们容忍一些不舒适,克服一些距离感,不吝惜调动一些心力脑力去弥补媒介的不足、滤去传播方式的干扰。这种质问审美诚意的论调也不是没道理,毕竟先有欣赏机会才会随之有欣赏效果。试问要是不拿那些复制品来品尝滋味,我们又会真正去完成几次现场进补。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网游+”:影视剧的新天地(辽宁文艺微评)

      艺术家跨界,蜜糖还是砒霜(辽宁文艺微评)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