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小戏骨”面面观(辽宁文艺微评)

2017-10-26 阅读: 来源:辽宁文学艺术网 作者:辽宁省文艺理论研究室 收藏

  【编者按】“辽宁文艺微评”是辽宁省文联理论研究室打造多年的融媒体专栏,并与中国文艺评论网和微信公众号密切联动,合力共建网上评论家园。辽宁文艺微评2017第18期推出:“小戏骨”面面观。

  本期微评选载篇目:

  少儿基准线

  “小戏骨”们,接着来吧!

  娃娃演戏,莫成“荧屏旋风”

  孩子的成人故事与成人的童话世界

  “模仿秀”里的“小戏骨”

 

  少儿基准线

  牛约瑟

  一定有一些人不喜欢“小戏骨”现象。这一系列节目未必有多好看,但容易让圈内有些人难看。据说“小戏骨”这个团队尚未做足品牌功夫,作品总体上看也精致不到哪里去,只是有几部做得挺认真罢了。很多画面里,孩童们的表演见了章法,颦笑哭喊都用了心。照比很多当红的成年才俊,“小戏骨”们不乏精彩也没多露多少破绽。看久了有时竟不觉得是戏仿,跟着剧情走了,见到他们张嘴放声时露出远超成人比例的大板牙,才想起这是一群小孩。足见这行里资深与初学两种水平有多贴合。孩子们不但不老辣,连童星也不是,让人难免想到,那些中庸、尚可的戏其实不需要编导和演员有多深的专业修行,差的滥的就更该是俯拾可得了。从此确信这个圈子里面不存在那么多才华和辛劳,也没有那么多人配得上巨量的回报和声誉。好的自然还是有,其余的想要继续博取观众的认可、尊重甚至纵容,最好先拿出不弱于少年儿童的表现。

 

  “小戏骨”们,接着来吧!

  寒江雪

  “小戏骨”们刷屏了!红透了半边天。于是,信息时代的卫道士们(我也奇怪呢,信息时代竟还有卫道士)都蹦了出来,朝着“小戏骨”们指指点点:什么红楼里的爱情色情毒害了孩子云云。这些说法让人再熟悉不过,所谓红楼一梦,见情见色的,也该是那些能“见”之人。看来,新时代的卫道士没什么长进。

  湖南卫视的“小戏骨”就是一档娱乐节目,好看是它的第一要义,人家并没许诺儿童教育、经典重温的诺言,观者何必太认真?向它要太多东西的人,不是缺少娱乐精神,就是吹毛求疵,类似于向中国大片要艺术。

  不过,对于“小戏骨”的身心健康问题,我倒觉得这是件好事情。据说演黛玉的小演员,那张娃娃脸并不是黛玉范,可是小演员就是绷着一股劲,连吃饭睡觉都恨不能端着黛玉的样,导演这才选了她。我不知道那些卫道士们对此作何感想,换了我是她的爹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业之外,能如此投入地做一件事,会从心里乐开了花。投入是一种稀缺的品质,应试教育声嘶力竭喊叫着的认真学习的空口号,怕是还够不到它。

 

  娃娃演戏,莫成“荧屏旋风”

  简宁

  《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在十一长假中成为节目爆款,无论是宝黛初见充满童真的惊喜感,还是宝钗为人处世的成熟温柔、凤姐眉宇言谈中的干练傲气,都让人叹为观止。有网友吐槽:现在娱乐圈拿着巨额片酬的小鲜肉,“演技看上去还真的不如这群小戏骨!”

  “小戏骨”这个栏目,为小演员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也让人意识到:中国原来还有一批如此出色的“小艺术家”。于是,已有一些电视台蠢蠢欲动,跃跃欲试……娃娃演戏,会不会引起一时的荧屏旋风?

  娃娃演戏,终究是一时新鲜,难以成为常态。冷静想想,这些小演员的演技真的高于科班出身的成人演员吗?他们的表演,确实超乎一般的孩子。然而,“小戏骨”毕竟不如真正的“老戏骨”那样对角色有自己的理解,也不如他们能拿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娃娃总有娃娃时期该干的事,当好多娃娃放弃了该干的事,一窝蜂来演戏,可不见得是好事儿。不得不说“小戏骨”很努力,也很有灵性,但是这种高级“过家家”的游戏,看看就好,玩玩就得,莫要变成一种新的名利场,也莫要蜂拥而上。表演是人的天赋,我们要做的是保护它,而非不适当地消费它。

 

  孩子的成人故事与成人的童话世界

  谵小语

  “小戏骨”模仿的老版电视剧《红楼梦》,是我们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如今,我们终日各种手机刷屏,却忘记了和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的简单快乐;我们用各种技术改造生活和世界,最后忘记了生命本来的样貌。我们对《红楼梦》有着太多的解读,太多的分析。然而,孩子们的演绎真让人有一种恍然一梦的感觉——人间事,无非一个“情”字。剧本剔除了成年人的爱情戏份,但没有所谓爱情,未必影响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宝玉与钗黛及众姐妹的感情,一定可以清晰地划定、分类吗?从一定意义上讲,《红楼梦》本身不就是一部具有启蒙和隐喻色彩的童话文本么?表面看,“小戏骨”的演出是一群孩子诠释成年人的故事,实际上,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成年人遗失的童话世界?

  保罗·阿扎尔说:“童话好像一面由水做成的美丽镜子,清澈又深邃。在它的深邃中,我们猜测着几千年来隐藏着的经验。”尽管“小戏骨”是在模仿老演员,但同样的故事,孩子的解读和我们一定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思想单纯、心灵通透,有时可以直达本质,反而常常是成年人想多了,反倒做不到他们的纯粹。或许,借助“小戏骨”的这种极简演绎,我们可以再次瞻望文学的原点。

 

  “模仿秀”里的“小戏骨”

  柳娜

  “小戏骨”成为热议话题,叫好声多,批评也有。我看了《红楼梦》《白蛇传》《焦裕禄》,还有一些制作花絮,既被孩子们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感动,又觉得有点儿别扭——与其说这些孩子是在认真表演,不如说他们在努力模仿。

  影视剧作品能成为经典,角色的深入人心不可或缺。演员对人物精准刻画,把角色“演活”,才能体现出他们的功力与水平。比如陈晓旭的表演,让人觉得林黛玉就是那样“弱柳扶风”,李雪健演的焦裕禄将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刻在了观众的心里。这样要求十岁左右的孩子,实在勉为其难。人生初始,他们怎么能体会到经典角色的意蕴、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又怎么能够通过表演来表达?所以,“小戏骨”不过是对演员创造出的经典角色来了一场“模仿秀”。

  模仿是表演的基本功。小演员们长大如果从事演艺事业,这样的经历,自然会成为“启蒙”的第一步;如果不干这行,也会成为一种难得的童年回忆。

  “小戏骨”让我想起了美国的秀兰·邓波儿,她的表演充分展现了孩子的喜怒哀乐,感染观众的原因在于原汁原味的“天真”。而我们的“小戏骨”模仿的,不在他们的生活之中,也超越了他们的生理年龄,更抹掉了儿童的天性,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小白娘子何处来?老电视人做出爆红“小戏骨”

      儿童剧《红楼梦》:戏骨初养成,天然去雕饰(李春)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