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湾区框架下 探寻广东文艺繁荣之路
——2019广东文化论坛在粤举行
1月6日,由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东省文化学会、粤派批评·陈桥生工作室联合主办的“新征程:广东文化新使命——2019广东文化论坛”在广州图书馆举行。文艺研究专家、文化理论研究学者、文化产行业代表人物约250人参会。
广东省文艺评论协会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岗分析了广东文学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认为,当前广东文学发展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以方言为基础的本土创作面对挑战,二是科技生活带来的现实变化与读者的变化。“广东文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有影响的作品,是建立在对本地文化的挖掘和语言表达的基础上,比如黄谷柳的《虾球传》、欧阳山的《三家巷》等。但改革开放后,大量人口从北方迁移到广东引起语言环境的变化。文学应该关注读者的趣味,今天的读者也发生变化,如果现在还是挖掘地方语言特色,读者很可能已经不能欣赏。”此外,近几十年来,中国变成了一个科技主导的社会,科学技术在年轻一代的人生经验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分量,广东的作家应该思考这些问题,让文学创作在今天更有生命力。
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就广东美术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应对规划。他表示,百年广东美术发展对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的广东美术要继续攀升需要解决“高原”与“高峰”的问题,而具体工作应该往下沉,做好美育工作。他提到,自己已经投身乡村美术教师培养提升、少儿创意性思维培育、青年艺术家培养等计划,致力于让广东美术在推动美育发展方面贡献力量。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曹小卉谈到:“过去的动画离不开传统文化,将来也离不开。当下的动画发展也要改革开放,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创新性发展”。他认为,即使当下三维技术等成为动画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也没有脱离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当前动画发展存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传承,而是怎么传承的问题。曹小卉提出,现今动画在表现传统文化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神权和魔法的膜拜,二是对功夫和暴力的盲目膜拜,三是依旧有很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他希望动画创作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和分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同时,他也表示,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对历史故事的展现,还有科学发明等丰富的内容需要传承展现。要结合时代实践的特点发展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新科学、新技术,主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
当天,作为分论坛的“新征程:发展与繁荣广东文艺创作路径探讨”研讨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研讨会由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梁少锋主持,包括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羊城晚报粤派批评工作室负责人陈桥生,广东省评协监事长陈川泓,广东省评协副主席申霞艳、赵利平、陈志平、谭运长、江冰,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张承良,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谢振泽,以及青年批评家郑焕钊、黎保荣、邝以明、张晋琼、卜松竹、王琴、王洪琛、谭昶等省内外多位专家分享了精彩观点。以下为部分专家发言择录,以飨读者:
林岗教授认为,评论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评论可能已经到了一个好时代。《诗经·小雅》有一句叫做“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首先这个“嘤”要鸣,求的是“友声”。我觉得评论就是一种友声,就是对创作发出一种回应的声音。今天政府投入了很多资金,动员了很多资源去推动文艺评论,希望评论能够繁荣。而评论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我们当中不少人在高校工作,高校有高校的一套,我觉得大家不必要一门心思做评论家,其实把评论做成自己的一个业余兴趣,这真的是很好的。
北京电影学院的曹小卉教授告诉我,现在中国没有关于动漫的评论。我想,动漫是一个新的都市时代的通俗文艺,观察中国社会就会知道中国古代的价值观一定是通过一些通俗的文艺形式——乡村就是戏曲,然后是话本,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小说灌输到社会基层的。而动漫就是都市里面最新的一种形式。这对于评论家来说,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好时代,要早早去关注它,日后它成长了,就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刚才曹小卉提出为什么动漫里的妖怪都是女的?这个问题可以在评论里回答,不需要做很深的学术研究。这个通俗形式一旦和价值观结合起来,关于其评论就是真正有用的。我觉得评论有两种,一种是对作家能起作用的,另一种可能对作家起不了作用,但可以对社会起作用,就是价值观方面的评论。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焕钊分享的主题为“繁荣的根本在于深刻把握时代的文学经验”。在新时代、新征程新时代,文艺创作要更加深刻把握时代的变化,把握社会的总体性,从中提炼新鲜的文学经验。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一定是深刻的地进入切入到时代中心、充满关切的文学,因此要打破狭隘地域观念,深入时代的普遍困境。在今天,最重要的影响就是科技时代的文学经验。随着全球性的科技竞争,近年来科幻文学已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类型;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网络科技和人工智能也已包围和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断在塑造我们的经验。这两个方面包含书写中国故事、中国经验的一种新的可能。近年来,广东作家王十月、王威廉、陈崇正、郭爽等一直在关注科技语境下的人的生活方式,探讨科技时代的人文伦理,在类型化的科幻文学之外通过新的写作形式探讨纯文学和我们时代的关联,包蕴崭新的文学经验。此外,真正的城市时代也已经到来,城乡关系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日益和全球性的技术、媒介、资本等复杂经验勾连起来的,广东作家的书写也包含着新城市诗学。
面对新现象、新经验,评论和创作具有非常强的共生关系,如何用评论来引领文学发展理念,布局文艺发展的定位将极大影响文艺发展的未来格局。与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相比,广东的文艺评论在这方面的介入可能相对不足,只有一些民间组织像见言读书会在做着这些事。如何推动本土批评力量,尤其是青年评论队伍自觉地参与总结广东文学创作的新经验,并将之推向全国,需要有持续性的扶持保障体制,更要有谋篇布局的文学发展新理念。
广东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张晋琼分享的核心观点是“戏剧不能只注重后期结果”。 从2015年起,国家开始对戏曲进行各种政策、福利扶持,戏剧界呈现出繁荣景象,但是戏剧批评还是比较薄弱,我感觉处于一种孤军奋斗的状态。戏剧创作的路径在哪里?一是戏剧家主体必须有自己学术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对生活的温度。因为要深入生活之后才能写出有温度、有深度的作品。第二是政府层面要打造平台。尽管这个平台已经非常广阔,但在以业绩为考核标准的情况下,我们更注重的是后期结果的考评。而戏剧可能同文学等其他艺术门类有所不同,如果前期的评审或者考核没有跟踪到位,留下来的可能就是昙花一现的东西。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评论,讲真话的氛围到目前来讲还是比较欠缺的,尤其是在戏剧界。以前的话剧多是匿名评论,但我以实名做戏剧点评,很幸运的是在广东这样一种宽容的氛围当中,不仅在广东,甚至在全国业界都有比较好的口碑,其实就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但是远远不够,如果仅仅以这样一种现象式的评论去做的话其实是不长久的,我更希望能够建立一种更长效的机制去做这件事情。
肇庆学院文学院教授黎保荣发言的主题是“依靠厚重的成果说话”。发展文学批评有三条路径——历史维度、审美维度、思想维度。第一,历史维度包括史料翔实、历史视野、历史格局、历史限度、个人历史和历史深度,例如藤井省三的《鲁迅〈故乡〉阅读史》,洪子诚的《材料和注释:1957年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就历史视野来说,除了技法层面的史料详实,大量搜集史料,严谨整理史料之外,还需要在自己的评论里面体现出一种历史视野,不是单纯为评论而评论,而是把作家作品放在整个历史或文学史框架里面去下判断,这样就有一种文学史的广度。第二,审美的维度,包括审美观念、审美气质、审美分析、审美限度和审美的超越。第三,思想的维度,它包括三个方面:思想性、问题意识、理性。从思想性的角度来说现在不少批评家乐于做批评写手,缺乏自己的思想制高点和根据地;批评家也未能提出被公认的研究范式。而问题意识,说的是批评家要注意作家问题,作品问题和社会文化问题。我们有必要重建文学批评的现实关怀视野,关注物的问题、人的问题与文化问题。最后是理性,我分为思维理性、态度理性以及语言理性。有些批评家的文章,嘻笑怒骂,简直是人身攻击,其实语言还是应该中正平和一点。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授王洪琛从中国经验与世界视角两个维度探讨了广东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建设问题。所谓“南方话语”或“粤派批评”实际上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在文化领域的一个缩影。在某种意义上,说“缩影”都显得有点保守——40年来,广东的文化建设甚至是引领国内的文艺创作与实践的。中国经验,始终是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设的出发点。这是一种糅合大地经验与生命经验的混合体,而无论是与时代相关的宏大叙事,还是一己个体的忧乐悲情,都是文艺评论家的关注对象。从中国经验出发的文艺评论,呈现出鲜明的实践性与建设性。它拒绝本本主义,强调论从史出,突出文本本位,始终将文学阅读作为出发点,并常在评论文字中透出人文色彩与家国情怀。
与此同时,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强调一种世界视角。这种视角的重要性源自于我们处身的全球化时代的现实。但更为关键的是,从“世界”看“中国”,有助于我们了解和建设一个真正的中国。而历史早已让人明白,一个文明共同体的自我认知和成长,当且仅当它融入世界之时才有效。而自我与他者的辩证法,完全适用于对文艺评论话语的辨析。总之,既要从中国看世界,也要从世界看中国,在“全球化”与“中国性”的螺旋中把握“中国特色”的本义,在理论推进与批评经验中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国梦想。
(作者:朱绍杰,摄影:吴小攀)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责编:韩宵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