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新时代新观点”广东省青年评论家论坛举行

2019-02-01 阅读: 来源:广东文艺网 作者:黄宙辉 何丹 收藏

  1月18日,“新时代新观点”广东省青年评论家论坛在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非遗馆举行。来自广东的文学、美术、戏曲、影视领域的评论家与会,探讨在新时代如何做好文艺评论。

 

  用新媒体高扬“粤派评论”旗帜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对各领域的文艺评论都提出了挑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教授林岗指出,以前学术批评多在纸媒上发表,现在批评更多地转移到网络虚拟空间,要求发表对生活的所感所想,即时性更强,也与读者形成更强的互动关系。这有待年轻批评家思考和适应批评形式发生的变化,学会利用虚拟的媒体传达声音。

  广东省作协主席、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主任蒋述卓认为,新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需要文艺工作者从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改革开放40年来,大众文化蓬勃发展,每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自信。我们应当与文艺界加强互动,利用新媒体平台,把粤派评论的旗帜进一步高扬起来,把招牌擦得更亮。

 

  呼吁让批评更具有“现实感”

  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强调,文坛需要召唤青年意识,重新激活文学活力和创造性,让批评更具有现实感。“我觉得‘现实感’是文艺评论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批评意识。拥有这种意识,就会觉得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回答,需要自己面对和处理。”谢有顺说,“文化如果没有现实感,不再真实地反映时代状况,会产生很大的危机。”他认为,现在有些作品虽然在形式和文体上有所更新,但内核依然陈旧。

  青年作家王威廉认为,文学在今天越来越成为私人化的事情,希望能够建立一种有公共性的载体,例如论坛和媒体平台等,在网络上放大声音,多组织线下活动,建立文学批评的公共性,让艺术结合这个时代产生现实感。

 

  批评家可起到“中间人”的作用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认为,批评家可以起到“中间人”的作用,在作品、受众、作者、文化之间进行沟通。例如传统戏剧在年轻人中不够受欢迎,评论家可以通过自己的评论去推介,让年轻人理解戏剧,让读者更好地去理解作品,也让创作者、演出者的演出得以兴盛。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曲艺评论家李静认为,对于粤剧粤曲艺术来说,需要回顾过去,看看历史上对粤剧的相关探讨,同时也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吸收新的艺术特点和观念。在粤剧粤曲的鉴赏和传播上,李静认为,我们既要去引领一些有高度的鉴赏,同时也要去引领一些基本的文艺认知,让更多的年轻人增进对这种艺术的了解。

 

  文:黄宙辉 何丹 摄影:林富智

 

  延伸阅读:

  广东举办“颂日月之辉,为山河赋彩”陈金章艺术研讨会

  2019广东文化论坛:粤港澳湾区下的文艺繁荣之路

  文艺评论来到了一个好时代:广东评协研讨文艺创作路径

  “广东省文艺评论基地”授牌活动举行

  广东举行萧殷文学研讨会暨萧殷文学馆开馆活动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