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以平实诠释文化责任与坚守(彭新国)

2019-05-13 阅读: 来源:泉州晚报 作者:彭新国 收藏

  2019年春节前夕,从朋友圈里看到一部名为《音缘》的纪录片视频,发布者自谦地说,这是泉州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导演,拍摄的一个有文化的故事,在同事和朋友的各种帮助下终于完成,导演自己都不敢多看一遍,就想听听大家的观感。

  收到视频的当天,由于事务繁多,忙完一天的工作已近子夜,顾不上劳累打开手机,一口气看完了这部纪录片。

  纪录片不长,以现场纪录跟拍的纪实画面语言,记录了海峡两岸文化工作者共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段延续30年的南音情缘。看完后,我深深为片中洪金爱、陈日升两位老文化人的精神所感动。

  南音是晋、唐、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的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素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典音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受到影视和流行音乐等的冲击,地方性的传统艺术不断式微,南音的传承遭遇从未有过的危机。30年前,26位台湾高校教师组团到南音的故乡泉州考察,热爱南音的洪金爱老师了解到由于经费问题,很多地方无法在年轻一代做好南音的传承和普及推广工作,主动承诺每年拿出10万元新台币,支持泉州市开展中小学生南音比赛,并希望保守这个秘密,这个善举一直持续了30年。

  30年过去了,泉州市中小学南音比赛已举办了27届。作为泉州的老文化人,陈日升先生念念不忘海峡对岸这位30年慷慨相助的老师,期盼着在第28届中小学生南音比赛举办的时刻,能够邀请洪金爱老师来泉州现场感受和见证自己长期支持的泉州南音的普及和发展现状。当辗转多方重获洪金爱老师的联系方式并拔通电话时,海峡对岸的洪老师却因身体原因无法来泉州。为表达自己的心意,已75岁高龄又患病的陈日升老师不听劝阻执意赶赴台湾高雄看望洪金爱老师,并送去历届南音现场比赛的音像资料及纪念品,终于了结一桩多年的夙愿。

  通过这个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身边这些渐渐老去的一代文化人数十年的责任担当与文化坚守,看到了中青年一代的文化传承和文化自觉。正是有无数个像洪金爱、陈日升老师这样的文化守护者,才把泉州的历史文化一代一代地保护传承下来。他们值得每一位泉州人仰望和尊崇;他们的故事,不应该被我们忽略和遗忘。《音缘》这样的纪录片值得我们记录和传播,我们也为纪录片的导演和制作者的责任担当和文化情怀而感佩。

  期待今后能看到更多像《音缘》这样的纪录片,让更多的优秀文化工作者的感人事迹被时代记录下来;期盼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本土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中来,让泉州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作者:彭新国,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莫言墨迹展的启示(彭新国)

  对当下书法培训热的思考和建议(彭新国)

  期待“不无偿赠书画”成为一种新常态(彭新国)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