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新时代·新媒介·新批评(李震)

2021-09-01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李震 收藏

  如果从孔子评诗、论乐的言论算起,中国的文艺批评至少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已经积累起了丰厚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学术传统。而在今天,这一古老传统正在经历一次全面更新和发展。在持守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中国文化价值观、中国审美传统、中国话语体系这些“恒量”的基础上,中国文艺评论正在经历“新时代”“新媒介”两个前所未有的“变量”的革新。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摄影:斯学钦)

  新时代与文艺批评的职责和使命

  在传统意义上,我们无论采用何种角度来定义,文艺批评都是一种学术建构行为,都是基于对文艺作品、文艺家、文艺现象和文艺问题的学理分析、研究而做出的价值判断,并以此去影响文艺家、社会公众和文艺的整体发展,最终被纳入新的学术建构进程。而在新时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文艺批评除了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其传统功能外,还要担当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全新职责与使命。

  从历史来看,是新时代第一次自觉地将文艺的繁荣发展,放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和平崛起的整体进程的高度来认识,文艺被作为民族复兴进程中与“强大的物质力量”并存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文艺批评不仅是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牵引力,而且是联结文艺与民族复兴、国家崛起的重要转换环节。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中大量的助力于民族复兴、国家崛起的元素需要文艺批评去发掘、去论证、去升华,许多文艺家为民族复兴、国家崛起的自觉意识需要批评家去唤醒、去引导、去推动,这是新时代文艺评论最重要的职责与使命。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今天是历史上文艺最丰产的时代,也是文艺界问题频出、“烂苹果”泛滥的时代,因为中国文艺此前从来没有经历过市场化、商业化的冲击,也从来没有经历过今天这样一个高度媒介化的时代。文艺与商业利益的结合,成为当今中国文艺主要问题的根源所在。大量在名利驱使下出现的文艺乱象,尽管一再批评、制止、管控,却依然屡禁不止。因此,坚持艺术理想、美学标准和人民立场,去发现、甄别文艺问题,坚决剜掉“烂苹果”,也是新时代文艺评论的重要职责与使命之一。

  在新时代,文艺被视为延续中华文明根脉、凝聚民族精神、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文艺批评则应当是延续中华文脉、凝聚民族精神、彰显文化自信的推动者、阐释者和学术建构者。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文艺批评家树立自觉的民族文化本体意识,探索中国特色话语体系,通过对大量文艺作品、文艺家、文艺现象和文艺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去推动中华文明在新时代中国文艺中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阐释并建构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

  此外,在新时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文艺批评不仅肩负着对文艺本身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引导创作、推出精品的传统职责和使命,而且担当着连接文艺与社会、与人民群众、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多重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担负着提升整个社会审美、引领时代风尚的职责与使命。

  新媒介与文艺评论的转型和变异

  在传统文艺批评中,媒介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对文艺批评不具备本质上的决定作用,因而在所有关于文艺批评的学术讨论中几乎被忽略。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和各种移动终端,以及形形色色的自媒体、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数字媒介,已经开始改变包括文艺和文艺批评在内的整个社会文化。

  在数字技术引发的这场史无前例的媒介变革中,古老的文艺批评正在发生从主体、属性到形态、话语方式、价值标准等全方位的转型与变异。媒介已不仅仅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建构的主体因素和文艺批评本体的构成因素,开始全方位重塑文艺评论。

  媒介赋权使普通公众获得了对文艺问题公开发言的机会,使“人人成为批评家”成为可能。由此,文艺批评的主体已经由少数专业批评家扩展到社会公众,批评主体的公众化正在将文艺批评变成文艺舆论,将文艺论坛变成众声喧哗的公众舆论场。作为舆论的文艺批评,与传统意义上作为学术建构的文艺批评,在属性和功能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舆论更多地是一种社会情绪的宣泄和调节过程,而非学术建构行为,而且舆论与传统批评相比,其公共性、话题性、多元性和对话性更强,因而其社会效应和影响力远远大于传统批评。

  当然,即使在文艺批评舆论化之后,传统的专业文艺批评依然存在,专业文艺批评家依然会在众声喧哗的公众舆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然而,在公众舆论场中的专业批评家的角色和职责已经被改变。专业评论家不再可能满足于自圆其说、文责自负的自足状态,而会成为文艺公众舆论场中的意见领袖。根据传播理论的解释,意见领袖应该比普通公众掌握更多信息,具有更强的信息解读能力,其功能与职责是负责为公众解读信息,并引导公众的意见。

  意见领袖式的批评家作为数字媒介时代文艺批评的新型主体,从主体意识、专业素养到职责使命,都与传统文艺批评家有了很大区别,除了要比传统专业评论家具有更强的媒介意识和媒介驾驭能力之外,还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更大的信息挖掘、收集和解读能力,更强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否则,何以去感召、引导公众舆论?一般来说,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公众中藏龙卧虎,孕含着大量对文艺问题的真知灼见。如果一个专业批评家没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和信息量,又何以去引导公众意见呢?

  数字媒介推动文艺批评转型是全方位的,除了上述在批评主体、属性外,话语方式、文体形态、价值体系等等,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变异。

  亟待建构的新评论

  新时代与新媒介的同期抵达,在推动文艺批评全面转型的同时,也将文艺批评新的学术建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我们对文艺批评及其学术规范的认知是建立在过去的文艺、文化生态基础上的,而随着新时代、新媒介的到来,原有的生态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文艺赖以发生的时空观,文艺本身的创作、生产、传播、审美与消费,以及社会、文化的整体建构对文艺的需求等等,都已经今非昔比了。因此,文艺批评必然要经历一次新的学术建构,而且由于文艺批评肩负着上述重要的社会文化职责和使命,其学术建构异常紧迫。

  限于篇幅,笔者无法深入讨论新时代、新媒介环境下文艺批评的学术建构问题,这里仅就完成这一建构的基本思路作一简要陈述。

  首先是对文艺批评的属性进行重新认识、分析和论述,建立兼容学术建构的传统属性与公众舆论属性的认知和学术框架,并针对目前文艺舆论场中出现的问题和乱象,提出重建文艺批评公共性及公共伦理的学术和实践路径。

  其次是在学术层面构建兼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多元化价值诉求的文艺批评价值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具体深入落实“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价值评判标准。

  其三是根据文艺批评主体的公众化和意见领袖角色,兼顾中国传统批评主体的“才、胆、识、力”和现代精神内涵,提出新批评主体重建的要求和思路。在引导公众舆论的同时,强化意见领袖的作用和职责。

  其四是结合当下文艺创作、生产、传播、审美和消费的现实,及其对文艺批评的实际需求,重新认识新批评的文体形态。重新认识针对文艺的媒介批评、跨媒介批评、视听媒介批评、微批评等新形态,以及以论文、著作为主的传统文艺批评形态的媒介化转向,并使文艺批评新形态在公众认知和学术认知中逐步合法化、常识化。

  这些思路是新时代、新媒介环境下中国文艺批评学术建构和批评实践亟待深入展开的几个方面。本文仅作为问题提出,期待批评界同仁进一步研究、论证。笔者认为,民族复兴、国家崛起、社会发展的伟业需要文艺批评的助力,各文艺管理机构不断出台加强文艺批评的新举措,建立在新时代、新媒介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新批评的建构与实践已成历史的必然。

  (本文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典型建构论:从艺术形象到文化符号(李震 李牧泽)

  中外合拍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刍议(李震 杜庆霞)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