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艺术点亮乡村

2020-10-10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孙立军 收藏

艺术点亮乡村

——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添砖加瓦

  在9月22日举办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并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的文艺创作在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野下,正逐步建构起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表现出了以下几大趋势: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总量供给,让农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将“乡土文化”视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资源库,以其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注重发挥文化艺术的自身特点,在作品中凝聚正能量,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通过“艺术-教育-社会公益”的模式让艺术改变乡村,让村庄拥有“造血”功能。本文围绕以上几点展开论述,试图以全景视角描摹出我国的文化艺术创作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彼此融合的过程。

刘心杨《黑土地上那一张张脱贫的笑脸》

  >>唤醒乡村的文化活力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乡村文化具有更广泛的人民基础,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言,“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中国社会文化具有乡土性。”中国乡村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村庄,更是情感意义上的故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物质生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农民作为农村公共文化的主体,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激发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最终实现从农村群众的精神层面改善农村文化扶贫的局面。所以,我们应不断激发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从而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发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来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需要长远考虑,“因循守旧”与“水土不服”的农村文化活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结构不平衡、文化服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农村文化从传承角度讲是维系民族共同经验的“活化石”,持续挖掘乡村文化魅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注重发掘传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创造性繁荣农村文化需要吸取城市与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坚持文化引领风尚的作用,唤醒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活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艺术人才匮乏、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需要得到根本保障等等。

肖育玲《美丽乡村新风貌》

  >>“乡土文化”对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是我国社会的重要基石,乡村兴则国家兴。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乡村及乡土文化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明,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其中明确了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阶段性重点任务,即“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这里的“魂”,就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乡土思想文化体系。

  中国乡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资源库。从乡土文化本身的性质来说,乡土文化是指乡村特定区域范围内人们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包括各类民俗、礼仪、服饰、建筑、美食等,构成了地方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是人们的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挖掘和传承乡土文化,促进乡村的繁荣和发展,用文化凝聚广大群众,重振乡土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重新树立人民群众的文化信仰,是进行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乡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新时期乡土文化的生长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软实力”。有着极强生命力和凝聚力的乡土文化,是我们了解历史、凝聚国民、陶冶情操、教育后人的重要载体。对乡土文化的继承与沿袭是一种文化自觉意识,认清乡土文化的内涵,我们才能更深层次地发掘与发展其他多元化的文化元素,从而促进我们走向共同繁荣和谐的社会,建立起多元一体的文化中国。

  乡土文化复兴意味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导,发掘和保护我国广大群众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乡村思想文化工作,是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工程,也是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姚旺寿《工艺伞生产车间》

  >>艺术为乡村公共文化事业“造血”

  首先,在推动乡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公益的持续性。从艺术的角度来讲,文艺创作者们应善于从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中取材,通过一种让乡村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内容,探寻一种提炼乡土生活、回归自然的恰当方式,给当地人们带来启迪心智、温暖心灵的精神价值,从而持续推动文化扶贫、激发乡村活力。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人才培养离不开深入基层的美育工作。从社会公益的角度来讲,公益行为是一种积极正面的社会活动。社会公益可以融合各行业领域的资源力量,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当艺术、教育与社会公益三者结合,共同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无论是艺术、教育还是社会公益,都需要在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文化氛围中结合具体的项目或活动进行有效运作,激活乡村文化活力,让村庄拥有“造血”功能。

  尤其是在艺术创作方面,创作者们的视角应回归于最根本的现实生活土壤之中、将视角扎根于民情的洞察之下,以艺术反哺生活,以作品振奋民心。应当鼓励更多的优秀影视作品参与到国家的精神文化扶贫战略之中,真正做到以“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以优秀的电影作品触发主动脱贫的思想转化,坚定不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文艺作品参与到乡村治理之中,围绕先进的、独创性的、成功的乡村治理策略展开艺术创作,鼓励多创作《十八洞村》一类的作品,在电影中细化精准扶贫战略、启发民众思考解决乡村治理难题的对策,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鼓舞村民敢于将心中的愿景转化为实现愿景的动力。

  其次,解决村庄内部文化活动的良性循环,通过艺术教育事业投身社会公益的模式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活动组织者或项目负责人需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与整合资源策划一系列具有持续性的复合型艺术活动。例如,在“张家口怀来县坊口村电影节”活动筹建的“乡村电影资料馆”,草创《新山乡巨变》的采风稿,还有诸如“乡村即兴电影”“坊口村人物志水墨画展”等众多文化活动。

  最后,形成“城市-乡村”之间互通互助的生存模式。农村吸引城镇居民走进乡村文化活动可以成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创新合作模式。在国内外的特色文化典型乡村中,用艺术改变乡村不仅仅在于提升当地农民的文化思想素质与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让都市中生活的人们重新回归自然、从现代生活中寻找记忆中的精神诉求与心灵慰藉。例如,国外的举办大地艺术节的日本越后妻有村、有“亚洲最艺术的村落”之称的韩国釜山甘川文化村,国内的被誉为中国乡村版“798”的山西和顺许村等等。

  2018年的“坊口公益计划”经过两年三步走计划的大力推动,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果。“坊口村合作社”流转村民石头房,盘活当地闲置资源,吸引外来建设者等等,不仅让当地文化活动内涵更加丰富,还为农民实实在在带来了新的经济收益。

张朝阳《苗绣扶贫成效显》

  >>乡村的艺术化改造

  中国的大多数乡村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村庄从空间与时间的条件来看,通过“艺术-教育-社会公益”的相关资源助力,让建设一个多元化与现代化的特色文化村落成为可能。打造艺术村庄品牌,因地制宜地开发当地文化资源,依托乡土激活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优秀文化传统,让中国乡村生活重新勾勒出新图景。近两年来,河北省怀来县坊口村通过“艺术-教育-社会公益”的模式进行山村艺术化改造。这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山区古村落与全国许多紧邻大都市的小山村处境相似,坊口村如今已经陷入严重的空心化、老龄化等社会问题。自2018年7月初,坊口村陆续兴建乡村电影资料馆和水包美术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坊口老人协会、坊口村委会等,共同筹建了“坊口公益食堂”,村里超过77岁的老人能够免费到公益食堂用餐。我们看到不仅坊口村可以被艺术激活,还有更多乡村需要艺术。

  农村公共文化事业需要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内容,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发力。回首2018年的夏天,笔者在坊口村筹建了中国最小的美术馆——坊口村水包美术馆。这座小小的美术馆仅有15平方米,原建筑建于上世纪60年代,如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这座水包主要是在生活艰苦的年代山区农村村民们打井取水用的圆形建筑,为打水的村民遮风挡雨。这座水包承载着村民对曾经辛苦的生活岁月的记忆。如今因为坊口村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水包渐渐闲置起来,在坊口村艺术改造过程中,笔者提出了保护水包遗址兴建美术馆的建议,经过投资整修终于建成。坊口村陆续将一系列闲置资源改造的艺术设施投入使用,昔日沉寂的坊口村变得文艺起来,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要反哺生活。在乡村经济振兴的道路上,提升农村群众的文化思想素养,让村庄的每一个成员作为文化活动的精神受益人,调动起每一个成员参与其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艺术点亮乡村的前路虽然漫漫,只要出发就有希望,就会遇到同行者。

  (文中图片来源于影像中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孙立军,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延伸阅读:

  认识新乡村 写出精气神(刘大先)

  将镜头对准广袤的乡村

  助力乡村脱贫振兴,艺术何为?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