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创作才能变“聪明”

2021-12-07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陈俊池 收藏

  对不少中国人来说, 1987年版《红楼梦》和1994年版《三国演义》两部电视剧是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作品,就比如《红楼梦》在过去34年里重播次数就达1500多次。近日,这两部作品的导演、90岁的王扶林先生接受媒体采访,回顾了曾经的创作经历,也给当下的年轻影视工作者提出了建议:“最好多读一点古典名著,从中汲取些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充分吸收前人的艺术精华,那样你才能变得聪明。”

1987年版《红楼梦》

  笔者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是,即使剧本创作阶段团队比较认真谨慎,但剧中的服化道还是时不时“乱来”,各种元素在剧中“乱入”“穿越”,显示出对历史、对传统、对文化的种种无知,以致最终成为人们观剧吐槽的“槽点” 。此类事情不少,的确令人忧心。

  为什么近年来经典的古装剧越来越少了?部分重要原因是创作者要么走捷径,一拍古装就是架空;要么虽然以真实的历史年代为背景,但一旦涉及特定时代的制度、风俗、礼仪等的呈现,就会捉襟见肘、露出马脚,甚至闹出笑话。如果影视创作只剩下利益驱动,那么创作者的心态便会浮躁不定,自然不愿意在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制作质感上面下功夫了。因此,虽然一些影视生产看上去热热闹闹的,但那些匆匆抛出的急就章,不是残次品,就是易碎品,绝对不可能是精品。

  我们都知道,1987年版《红楼梦》、1994年版《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是“慢工出细活”的典范。“慢”在哪儿?或者说,创作者把时间花在哪里?其实就是花在对历史知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钻研上面,花在了对前人艺术精华的充分吸收上面。

1994年版《三国演义》

  单单1987年版《红楼梦》的拍摄,前后就花费了7年时间:2年研讨,2年筹备,3年拍摄。那2年的研讨与2年的筹备,就是整个创作团队对历史、对传统的一次沉潜学习。化妆造型师杨树云当年把《红楼梦》读了7遍,给剧里几十个演员设计出了160个造型。 《红楼梦》拍了3年,他也跟着研究了3年,才让其中的造型成为了经典。事后他谈道:“我看了多少古代绘画,临摹了多少作品,翻阅了多少史料与资料,吸收了多少姊妹艺术的造型精髓。现在的人,不会也不愿意下那么大的功夫,对中华五千年的传统热爱欠缺。”

  其实不只是影视工作者,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会“慢”下来,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多的苦功夫,接受优秀文化的浸染与熏陶,从中汲取精华,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不断打磨自己的从艺心性。文艺工作者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使之化为一种契合作品的生活,才可能创作出深刻隽永的文艺作品。这就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文艺功底是文艺工作者的看家本领,文艺工作者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吸收养料,为创作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优质作品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其次,行业及行业从业人员要摒弃浮躁,拒绝诱惑,静下心来,从急功近利、粗制滥造转向为精品至上,像打磨精致的瓷器那样打磨作品,争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一些特定现象比较突出的行业,比如影视行业,要继续限制天价片酬,确保创制各环节的投入健康有序,为打造精品保驾护航。

  再则,应该从教育层面上,加大对行业储备人才的文化教育力度,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当前一些影视院校,注重技能层面、实操层面的培养,对于学生知识储备、文化修养等则有所忽略,这就造成了一些人在踏入工作岗位后,“硬件”技术达标了,但“软件”文化素养根本就不达标。比如造型设计师,不仅仅是设计能力出众就可以了,还必须对历史、艺术、美学有一定的掌握,保证人物造型符合基本的历史面貌,烘托出剧情所需的艺术氛围,才能贴近剧本想传达的信息。

  最后,优秀文化永远是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东西,因此既要学习吸收,更要知行合一,使之圆融通达。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创作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养料。脱离了生活与人民,文艺创作也势必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进入新时代,丰富多彩、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无处不在,文艺工作者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深入伟大时代和火热生活之中,让知识储备、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化入生活而成作品万象,在文化浸润、生活锤炼中不断臻至完善。在我看来,王扶林先生所言之“聪明”,比那些急功近利的小聪明深邃高远得多了,智慧而朴素,可谓大道至简。


  (作者:陈俊池,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规划部主任,首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学员)


  延伸阅读:

  主旋律创作如何抵达年轻观众?从电视剧《觉醒年代》获好评说开去

  《金刚川》:抗美援朝大片的“好看”与“难看”

  未来已来,快上车!看胡正荣教授打造全媒体生态系统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