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2016—2019年原创首发文章>正文

原创首发丨孙佳山:《长城》与中国电影的“精神分裂”

2017-01-04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 收藏

  毫无疑问,张艺谋三个字的IP威力用摧枯拉朽来形容甚至都不够,他只要还碰电影,其在整个电影领域的舆论焦点度,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人可及;特别是他的名字和《长城》这样的影片结合起来,更能召唤出8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陈年往事。在这个意义上,《长城》的出现,还真是具有历史节点意义。

  的确,在院线制改革都已经过去一个多轮回的今天,对于已经完全换了人间的中国电影来说,如果再用上世纪80、90年代的艺术电影、作者电影的理论和方法来评论《长城》,确是驴唇不对马嘴,但也聊胜于无。在当今的影评舆论界,不乏批判张艺谋电影的文章,但恐怕写再多这样的影评,对于中国电影内在品质的提升作用也依然是微乎其微的。

  《长城》作为好莱坞电影工业意义上的、标准的流水线式的一部作品,可以说是合格品。通俗地说,这只是一部爆米花式电影,如果用正规餐饮菜系式的艺术电影、作者电影的要求去要求它,有失公允。目前国内电影界就社会舆论对《长城》批评的反驳,无外乎也是从这个角度展开,强调《长城》作为一部高概念、大制作影片,是国内电影在文化工业意义上与好莱坞接轨并展开深度合作的代表,说白了就是以后中国电影就告别山寨了,会越来越上路。这个理由也的确在相当程度上成立,不要小瞧这种技术标准意义上的电影工业体系,例如,《三体》在不差钱的情况下就是拍不出来。差在哪?就是想要的效果呈现不出来啊。所以上述为《长城》辩驳的理由确实也不是简单地找借口。

  然而,为什么说《长城》代表着中国电影的精神分裂?或者说它具有怎样的历史节点意义呢?这还要从《长城》自身说起。《长城》的美国投资方是已被万达收购的传奇影业。万达的野心和豪迈当然不限于此,其还收购了美国事实上最大的院线AMC。也就是说,从拍摄、制作到发行、放映,万达都已开始强势介入。在美国,最近一次出现如此有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公司,还是在1948年之前的好莱坞黄金时期。按理说作为在中国大陆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跨国资本在美国有着这样扬眉吐气的表现,应该足以让中国人自豪很久才是,然而,作为号称投资最高的、真正意义上的中美合拍片的《长城》,在美国却被排在了2月中旬,几乎是现有档期的最差选择,这的确是一个辛辣的嘲讽。

  《长城》的历史节点意义正在于中国电影在资本和内容领域的深度分裂和撕扯。尽管中国资本近年来高歌猛进,在北美、西欧这些资本主义的中心区域“长驱直入”;但中国电影的合拍片并没有因为中国资本在世界范围的强势雄起而获得平等待遇。

  因此,从这个角度再看《长城》,未尝不是中国电影自身的又一次深度自我催眠:好莱坞的成熟的叙事套路、故事模式,不仅早已渗透到了中国商业类型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中,其也内在地塑造、定义了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习惯和认知范式。毕竟,中国电影也有具备自身民族风格的作品,这也恰是中国电影立身于世界电影舞台的最为鲜明的标识。但在《长城》中,除了装修意义的美工,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所剩无几。按照目前的节奏,虽然中国资本在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大尺度的精彩表演,然而我们可能还要清醒地明白“太阳底下无新事”,当年法国、日本甚至印度的资本,也曾大肆进军好莱坞,结局也都显而易见,它们本国的电影自身却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实质性提升:一国资本走出去并不意味着该国电影就一定会跟着走出去,这中间没有等号。

  中国电影的这种精神分裂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剧,眼前这些都只是大戏前的垫场。我不觉得中国资本会输,但最为彻底的撕裂和绝望却在于,中国电影很有可能会因这场最为饕餮的跨国资本盛宴而“消化不良”。

 

作者:孙佳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责编:艾超南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