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2016—2019年原创首发文章>正文

帖中有故事 帖中见性情

2017-11-2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汪李进 收藏

  大凡有点文化的人都爱书法,常练习书法的人又最喜爱法帖。我曾在书摊上购买过一套五本装的《三希堂法帖》和其他的一些法帖,这些字帖装帧古朴,印刷精美,字迹清晰,很是能满足我们这一类书法爱好者学习的需求。公务不忙时,我经常朝夕阅读,并加以临摹。读帖不仅能认识到古人书法中的笔法、章法、墨法,也能了解古人工作、生活,乃至爱好和性情,而且有些是原汁原味的记载,不怕失真。非常可珍,非常可爱。有人讲,尺牍书疏,千里面目。我觉得一点都不错。下面,我就从读过的帖中,把读出的故事和理解,与大家分享一下。

  儿女情长的王羲之

  王羲之,是晋人,擅长书法,后世尊称他为书圣。王羲之留下的书法帖子,《三希堂法帖》中收藏的应该是最权威的。王羲之当过将军,又称王右军,他喜爱山水,热爱自然,兰亭序是他的代表作,不仅书法好,文章也写得好,也是个至情至性、儿女情长的人。有两个帖子就很明显。

儿女帖 王羲之

儿女帖

  一个是《儿女帖》,为王羲之《十七帖》丛帖第十九通尺牍。原文是这样的,“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大意是,我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同母所生。现在孩子们婚嫁的事情基本完成,就差一小儿还没有完婚了。等到小儿办完这桩婚事,我就可以放心去你那边游玩了。现在我的孙辈和外孙辈共有十六个孩子,足可以让我感到眼前欣慰了。足下你对我家的情意很盛,所以把这些情况一一都告诉给你。

  从这个帖中,很可以看出王羲之非常爱家庭,爱他的儿女们,是个很有责任感的爸爸。操劳儿女们的成长、婚姻,不仅要管他们学习进步,还要管恋爱婚姻家庭,一个孩子没完婚,都认为是大事。虽然喜欢山水,虽然想念朋友,但与孩子的成长比起来,这些都要放在二位上,等孩子们的事搞好了,父亲的责任尽到了,再搞玩的事,玩就要玩个轻松,玩过尽兴,不能不尽兴,更不能心有挂碍。

官奴帖 王羲之

官奴帖

  还有一个是《官奴帖》。原文是这样,“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了不令民知。昨来忽发痼,至今转笃。又苦头痈,头痈以溃,尚不足忧。痼病少有差者,忧之燋心,良不可言。顷者,艰疾未之有,良由民为家长,不能克已勤修,训化上下,多犯科诫,以至于此,民唯归诚待罪而已。此非复常言常辞,想官奴辞以具,不复多白。上负道德,下愧先生,夫复何言?”帖子起始所提到的“玉润”乃“官奴”的女儿,“官奴”具体是指王羲之7个儿子当中的哪一位,这个还不太清楚。大意是讲玉润病危之事,从行文和形式上来看,玉润病重的事让他非常不安,感觉像是大坏事,有些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什么过失,通过责己以求消灾祛病的意思。

  从这个帖中更可以看得出王羲之的为人和品德,非常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家庭建设,家里人生病了,都要反思和检点一下自己哪个地方做的不好,是不是得罪了老天爷,老天爷怪罪自己,降罪于家人,足可见王羲之的内心纯正,讲究天人感应,不仅自己要做好事积善得,也要家人和家庭树立正确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实现人道与天道的合一。可以说,王羲之在对待家人的态度上,基本上是做到了宁可以自己生病,也不能看到家人生病。那种舔犊之情,也即是护犊之情,真是跃然纸上,让人侧目。

  爱讨价还价的米芾

  米芾是宋朝的大书法家,他既是书法家,也是个喜欢搞收藏的人,经常喜欢买些古玩字画之类的。其中《三希堂法帖》中就收藏了他的《来戏帖》。这个帖中就是米芾写给友人陈师锡的信札,其内容主要是商议购藏书画的事情,而且把米芾收藏的过程及心态转变都详细地记录下来了。

来戏帖 王羲之

来戏帖

  原文是这样的,“蒙面谕浙干,具如后。(下添:恐公忙,托鼎承)长洲县西寺前僧正宝月大师收翟院深山水两帧。第二帧上一秀才跨马,元要五千卖,只着三千。后来宝月五千买了。如肯辍,元直上增数千买取。苏州州衙前西南上丁承务(旁注:是晋公绘像恩泽)家秀才(下双行注:丞相孙),新自京师出来,有草书一纸,黄纸玉轴,间道有数小真字注,不识。草字末有来戏(双行:二字),向要十五千,只着他十千,遂不成。今知在,如十五千肯,告买取。”

  这个信的意思是米芾想搞收藏,具体地提到两件作品:第一件是翟院深的山水画;第二件则是帖尾处签有“来戏”二字的草书小品,是宋真宗朝宰相丁谓的旧藏品,经过米芾与后代子孙丁景来回议价,但最后仍没成功。有趣的事,米芾购买字画时的讨价还价的情趣,第一次要五千卖,只着三千。第二次是人家要十五千,他只着十千。最后都没谈拢,没买成。事后经过一段时间,米芾又后悔了,想到要是加上些钱就好了。从这些可以生动地看出米芾搞收藏,口袋中的资金也不多,看中了一个物品,要费许多口舌,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可且还价的幅度还很大。另外也可以看出,米芾估计也是自掏腰包,没用公款,也没人替他买单。米芾这么个大书法家想搞点收藏也是很不容易的。

  不想北伐心态昭然的宋高宗

  宋高宗是宋朝的皇帝,就是从北方跑到杭州,把临安作为首都的那一位。宋徽宗是他父亲,都喜欢书画,徽宗的瘦金体,应该可以算是一个书标,很有名,高宗的行书也不错,有些风范,也是爱艺术,不爱江山的典型。但宋高宗有野心,为人又很阴很柔,就是想当皇帝,不想救他的父兄。在临安把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凡是想北伐、想统一中原的下属,他都不怎么理睬,有的干脆一杀了之。他弄了个最有名的冤案,就是连发十二道金牌催岳飞回京,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将岳飞父子杀害。

  岳飞被誉为抗金名将,是民族英雄。岳飞要北伐收复中原的决心和主张代表了民意,但并不代表皇意,甚至是完全与皇意相违背的。岳飞最终的结局,在当时的背景下,其实是可预测的真实的悲剧。历史上这样讲的。最为有力的证据,就莫过于宋高宗亲手写给岳飞的信。在宋高宗《付岳飞》的书帖中,非常清晰地表明了,希望岳飞回京生活,无须操劳军务,流露了希望岳飞不要北伐,固守东南的心情早已有之。

付岳飞贴一

付岳飞贴二

付岳飞贴

  宋高宗《付岳飞》,是《敕书》,收藏入三希堂法帖。纸本,墨笔,行书,内容是: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已寒,征驭良苦。如是别有事宜,可密奏来。朝庭以淮西军叛之后,每加过虑长江上流一带,缓急之际,全藉卿军照管,可更戒饬所留军马,训练整齐,常若寇至,靳阳江州两处水军,亦宜遣发。以防意外。如卿体国,岂待多言。付岳飞。钤御书之宝印,下署御押。

  从这个帖中,不仅可以清楚地读出宋高宗流畅的行书笔法和用笔的娴熟、技巧,更可以看出对岳飞领兵的态度,把岳飞的工作和下一步的发展安排的清清楚楚,甚至先是苦口婆心,良言相劝,“提兵按边,风霜已寒,征驭良苦。”有功劳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既后是言语不耐烦,表露厌情,“如卿体国,岂待多言。”估计是已经多次写信了,几次做思想工作都做不通了,疲惫了,不想再理你了。皇帝给下属的亲笔信中,已经是如此表述了,岳飞依然决心不改,一意主张北伐前行,结局不是悲剧又是什么呢?

  书法精深,书道更深。

 

作者:汪李进,安徽省马鞍山市作家协会会员、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民族脊梁——迎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国书法大展:讴歌英雄 彰显民族风

      一个“艺术叛徒”开辟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传统文心的时代跳动 ——写在王涛《清风与归》扇面书画展之际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