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2016—2019年原创首发文章>正文

梁晓声:人世间的全景书写(李钊平)

2018-06-1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李钊平 收藏

  著名作家梁晓声十年沉潜、精心创作的长篇小说《人世间》(三卷本)日前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小说一百一十五万字,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大书。

  《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出身工人家庭的周秉昆、周蓉、周秉义三兄妹的人生轨迹为主线,刻画了郑娟、蔡晓光、郝冬梅、肖国庆、孙赶超等十几个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了近五十年来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他们有的通过读书学习奋斗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更多的则像父辈那样努力打拼辛劳谋生。人物性格命运各有不同,善良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坚忍、尚礼乐群等人性中的幽微之光却永远闪耀,梦想的力量荡气回肠。这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温情的小说,平民视角,悲悯情怀,激烈的戏剧冲突,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通过一个个可亲可感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都让小说具有某种“史诗”品格。

  有论者认为,好小说是“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人世间》高扬理想,彰显时代变迁中人们的坚守和努力。“文革”后期,工人子弟周秉义、周蓉和被打倒的干部子弟郝冬梅、蔡晓光等知识青年,通过组织地下读书会,研读世界经典文学作品,冲破思想禁锢和迷茫彷徨,寻求人生曙光。周蓉为了爱情放弃城市生活、远走贫困山区,恢复高考后成为北大风云人物;她为了亲情去国离乡,因为家国情怀拒绝诱惑,回国做了中学老师,退休后又投身公益,表现出特殊年代果敢聪慧、优雅美丽的女性形象。周秉义在兵团为了爱情放弃升迁,担任濒临倒闭的军工厂党委书记后力主改革,后又放弃机关领导职务,回来担任副市长推动坯房区改造,面对非难和误解,不计个人得失。烈士子弟吕川读大学期间就不满“文革”乱象,毕业后在机关工作,念兹在兹是国富民强、风清气正。干部子弟蔡晓光,也在父亲平反后遵从梦想,从事文艺导演工作。即便是一些次要人物,比如参加“大三线”建设的青年工人郭诚、兵团直属中学教师陶平,甚至包括曾经混社会的水自流等,也都有各自的情怀和坚守。

  作品立足底层,坚守平民视角,抒写草根青年的奋斗和拼搏。作家自觉地俯下身去,站在沉默的大多数一边,深刻体察普通人的生活,精妙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主人公周秉昆个性倔强,执着爱情,信守承诺,敢于担当,古道热肠,嫉恶如仇。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东北老工业基地经历阵痛,走过浩劫的一代青年也步入中年,各种压力和不幸接踵而至。他们曾经工作的木材加工厂、酱油厂、拖拉机厂、军工厂等国有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下岗成为必然。面对企业转型和失业下岗的艰困窘迫,周秉昆、肖国庆、孙赶超等没有退缩,而是自立自强,四处奔走,互相帮助。他们走穴演出、办酒楼、修河堤、当搬运工、当保安、摆摊卖早点,自谋生路。

《人世间》(三卷本),梁晓声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作品褒扬真善美,表现出高度的道德自觉。作者认为,文学艺术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是让人类的心灵向善与美进化。小说描写的周氏人家,从“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周志刚,德才貌兼备的周秉义、周蓉兄妹,到人称“一根筋”的周秉昆,个性和学养有别,却都不遗余力践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表现出高度文化自觉。老马同志、曲老太太、金老太太、邵敬文、白笑川、韩文琪、龚维则等领导干部,肖国庆、孙赶超、唐向阳、吴倩、于虹、关铃、曹德宝、乔春艳、水自流等一干人物,都不算完美,却都表现出向上向善的人格力量。这种道德自律和文化自觉源远流长,深入血脉,经历风雨和社会变迁毫不动摇,在特殊时期更显强劲和重要。由此出发,作品巧妙地消解了人生欢愉短暂的浩叹,化深切浓郁的悲悯情怀、社会批判为淳朴昂扬、温润美好的力量。这是风雨雾霾后的天高云淡,作品的浑厚张力因而突显。

  作品容量宏大,结构精巧,全景展示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20世纪80年代初,梁晓声发表《这是一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成为我国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从80年代后期开始,他转向为平民代言,回城知青、下岗工人、进城农民、莘莘学子等都成为关注的对象,这在《返城年代》《年轮》《知青》等虚构写作和《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郁闷的中国人》等非虚构写作中都有集中体现。《人世间》将目光投注到当年那些不被人关注的留城青年身上,全情抒写他们的奋斗和恩怨。他说:“我从小生活在城市,更了解城市底层百姓生活。我有一个心愿: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有年代感的作品。我一直感到准备不足。到了六十七八岁,我觉得可以动笔,也必须动笔了。我想将从前的事讲给年轻人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对他们将来的人生有所帮助。”

  《人世间》的题材容量大大超过过往,时空跨度大,刻画人物多,既抒写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揭示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和复杂。小说主要围绕春节欢宴、家庭聚会、重大事变等节点结构全篇,展现了作家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健旺的创作活力。

  雨果说:“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人世间》甫一出版,就受到专家学者关注和好评。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说:“梁晓声是知青文学第一人,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核心作家之一。《人世间》规模宏大,将人性的善、人心的单纯刻画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让我惊讶、震动、喜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文学青年的阅读圣经和励志经典,写的可以说是英雄;《人世间》写的是百姓生活,它将励志色彩潜隐在作品当中,写人物、写人心对当下青年读者具有教科书意义。”而在学者路文彬看来,“文学在他的笔下闪现着宗教般的光芒,庄严而坚定”。

  2014年10月15日,梁晓声作为作家代表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会议间隙,他对总书记说:“您不但是有地理故乡的人,也是有精神故乡的人。”习总书记说:“大家要努力,要使中国更多的少年和青年,都成为有两种故乡的人。”

  《人世间》是梁晓声备受鼓舞、饱含深情的总结性作品,全景书写了近五十年来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中国故事。它也是正直善良、勤劳坚忍的城市平民生活的文学表达,标志着梁晓声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新高度。

 

  作者:李钊平,文学博士,编审,现任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委员、青年工作编辑中心主任、《青年文摘》编委,兼任中国出版协会青年读物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专业硕士兼职导师

 

中国文艺评论网总编辑:周由强
特约编辑:吴江涛

 

  延伸阅读:

  贾平凹三部曲之《山本》 :寻求精神重建

  鲁迅《狂人日记》:月光穿过一百年

  《世说新语》的对话智慧与文艺批评

 

中国文艺评论网友群(QQ号366435036)二维码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