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2016—2019年原创首发文章>正文

《毒液:致命守护者》:“怪力乱神”成了Superhero?

2018-11-30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闻云飞 收藏

作者原题:“怪力乱神”的东西怎么就成了Superhero?

——从《毒液:致命守护者》说起

 

  《毒液:致命守护者》首日票房过2亿元,不知是不是斯坦·李老爷子加持之故。当其5日票房破11亿的时候,我感觉这个大流不随不行了。看完影片之后,脑洞大开,满脑子的电光石火!看后不禁思量:不管是其中妖怪般的Superhero形象,还是“人妖一体”的戏剧情节,都让我们难望其项背。

  其实,实事求是地说,外国科幻或奇幻影片中一些动画形象,从我们传统审美角度来看,对大部分国人而言是没有带入感的。不管是恐龙般的怪兽哥斯拉,还是满身瘆人毛的金刚,以及《千与千寻》中的无脸幽灵和《僵尸新娘》中的僵尸骷髅——所有这些大都属于孔老夫子说的“怪力乱神”之类。我们初次接触时大都会心里一紧,起几个鸡皮疙瘩。《毒液:致命守护者》中的毒液形象即是如此。影片中,它是外星球的液体生命,宿于合适的人体后,即激活出本身的超能力,其宿体能跑得飞快,刀枪不入,死去活来,随心所欲。但其显形之后,那一身阴气森森的黑色,参差茂密的锐利白牙,长长的肉舌头,再加之额头上狭长的骨白色双目——估计胆小的孩子看一眼会吓哭。

  为何如此?于妖于怪,于死于生,我们一直有许多忌讳。“子不语怪力乱神”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给人们潜意识中遗留下了审美禁锢。对于精神世界和意识领域的许多事物,先人们给打上了封条。所以,我们乍一看到即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觉得难以面对——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些动画形象有多可怕或难看,只因我们以前在“怪力乱神”这些字眼上就打上了“可怕”的封印而已。而且,妖魔鬼怪、牛鬼蛇神,曾几何时都是我们所批判的对象——无论是其所指还是其能指,我们的态度都是秋风扫落叶一样的。也就是说,非我族类的妖或怪,在古人“不语”之后,又被时人打入地狱。

  当妖怪或骷髅成为一种禁忌和畏惧的代名词,如何再赋予其以普遍的人性就成了问题。这一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视剧《聊斋》就可以看出:无论是“服化道”,还是BGM(背景音乐),都让人寒毛直竖,恐惧万分。这种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所改观。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萌化心态的增强。这一点,可以举个例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年过年时以生肖为主体的年画或吉祥物,其形象大致是什么样的。印象中除了龙以外的实体性动物,大多是实体写照。而且,像虎之类的动物,则突出其威猛刚强之势;而对虚化的龙,则凸显其神威高蹈之态。然而,到了本世纪初,似乎一夜间每年的生肖吉祥物全部成了让人心柔软的生肖萌宝形象,包括蛇、鼠这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惧怕或讨厌的动物也变得萌态可掬了。

  由此可见,国人心态渐趋年轻化,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加人性化。改革的深入和思想的解放如同春风化雨,使得人们的精神面貌更加鲜明与生动。而这种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笔者看来,便是2015年的电影《捉妖记》中胡巴形象的问世。胡巴这个形象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便是:原来妖怪也可以这么可爱!“妖怪”终于从恐怖可怕的所指语境中跳脱出来,体现出嬗变轨迹中的人性弧光。然而,对比“毒液”的人设,我们发现:胡巴这个形象虽于己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相比“毒液”之类的外国CG动画形象来说仍是一个“扁平人物”。英国作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一书中提出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圆形人物即指人物性格立体化,能在故事中体现出人设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扁平人物则指人物脸谱化,性格单一,人设自始至终没有成长和变化。那么“毒液”的人设无疑是“圆形”的。“毒液”有着让人畏惧的外形,但是通过他与宿主埃迪的对话,我们感到其内里是可爱而有趣的。而且,他受埃迪人性化情感的影响,一改来地球吃人、毁灭人类的初衷和埃迪一起与其霸道野蛮的头儿抗争,一起打黑除恶。所以跟随故事一路走来,你会发现他不再那么可怕,反而有点酷。

  《捉妖记》的最大亮点,只是让我们对妖的印象,有了从恐怖到可爱的人性化转变。然而,当我们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扁平人设终于向人性化迈进之时,人家的圆形人设已经超越了外形的感观樊篱。一个外形凶神恶煞的妖怪,在故事推演中慢慢显示其正义和担当,这个形象便成功地写就了两个字——走心。

  抛开云山雾罩的概念和术语,我想起人们经常说起的参禅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简单粗暴一些讲,我们的“胡巴”就处在第一境界。以前云山雾罩的时间太久了,终于拨云见日、拨乱反正,走入正途。而“毒液”的人设则直指本性,突破了一切无意识深处的禁忌与框架的束缚。当然,在我们看来,是从第二境界走入第三境界,实现了华丽转身。

  侃完“毒液”另类的Superhero形象,我们再看看其人妖一体的戏剧情节中有哪些亮点。还是来和《捉妖记》来对比,《捉妖记》里有妖脱人皮的戏。但是,那层人皮就如同人的衣服,是没有人设情思的。也就是说,人皮本身是死的,没有戏份。而《毒液:致命守护者》中,同样是怪物钻入人体,利用人的身体皮囊行动,但人和怪物本身都是活的,都有相应的人设。而且,影片的精彩戏份和高潮就是通过这两个人设的对立和统一达到的。类似的idea,第一个发现并使用的就是闪光的创造。因为是首创所以影片在这种共生CP人设上做足了戏,基本上封死了后来者的再创之路。比如,主人公埃迪成为毒液的宿主时,为了躲避反派德雷克团队的围追堵截,竟然跑得比兔子还快;埃迪自己都还不知怎么回事就跳上耸入参天的大树;还有埃迪和毒液这对共生体突围时飙车的情节,真可谓想到做到,意到手到,快如闪电,霹雳弦惊,让人拍手称奇、叹为观止;再比如,埃迪与毒液的对话和对抗,也既有趣又好笑,平添一抹幽默色彩。所以,这种“人妖一体”的CP戏似乎已经做足做尽了。

  影片中对于毒液这种液体生命,有的人是排斥的,有的却能与之共生。排斥者最终会被其驱使到死。共生者却能做到1+1=∞,似神如仙,上天入地,腾空驭物,无所不能。埃迪与毒液属于后者。但他们合体后,毒液发现埃迪不会随便受其驱使去吃他人及朋友,毒液还感到了埃迪对女友安妮真诚的爱。毒液在自己的星球上跟埃迪一样,也是被同类看不起的“卢瑟”(loser)。跟埃迪共处过程中,毒液不知不觉被埃迪影响。最终,毒液的想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他要留在地球,为了保卫地球而不惜与自己的老大开战。而其老大最终找到的宿主就是影片中的大反派德雷克。于是,天雷勾地火,两对CP展开了针锋相对的PK。此处,需要敲一下黑板:如上情节中有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即埃迪作为人类的代表,使得妖怪般的外星生命毒液发生了转变——由毁灭人类转而为人类战斗。

  细想一下,这个脑洞真是开得不得了!想一想吧,为什么我们所有的神话和过往的影视文学作品中,没有一个被人斗败的神仙呢?我认为,古老深远的皇权专制以君权神授为名,已给我们大脑沟回里打上这样的烙印:人和神不是一个维度和层级的,神相对于人来说,就是孙俪代言的洗衣粉——超能的。所以,神与神PK可以有胜有负,但神永远不仅不会被人打败,还不屑于跟人在一起——除非人也羽化而去,成仙得道才有跟神讨论你死我活的话语权。这种意识,像一座无形的大山一样,横亘在每个人的眼前——我们不知道搬开之后,还有这样的可能:原来,人也可以影响神;而且,只要你做得出色,你在神的眼中也是神。

 

  中国文艺评论网总编辑:周由强

  编辑:王璐

 

  延伸阅读:

  微影评|《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西游记女儿国》《厉害了,我的国》《熊出没·变形记》

  “妖魔鬼怪横行”背后的文化内涵

  戴清:“仙侠奇幻”影视文化热的审美思考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