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2016—2019年原创首发文章>正文

真红不枯槁 霜重色愈浓——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学习感言

2019-10-1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林天泉 收藏

  编者按: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已圆满结业,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特选编培训班学员的部分优秀稿件,以飨读者。

  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十分忐忑,但成为培训班一员十分荣幸。授课专家渊博的学识、精深的见解,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学问盛宴,同时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明确了方向,振奋了精神。五天的学习时光转瞬即逝,但给我们播下的思维火种却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这次来到三明沙县,不仅增长了学识,也拉近了评论者的距离,可以说在相互砥砺中更坚定了前行的步伐。小组研讨环节使我印象深刻。我们围绕网络文艺评论的概念界定、价值坚守、渠道方式、目标方向等问题展开热烈探讨,大家都提出了十分精彩的见解。概括来说,我们主要形成这样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要厘清概念。不是只有在网上发表、或者研究网上文艺的才是“网络文艺评论”,应该是广义的“网络语境下的文艺评论”更确切些。需要强调的是,传统的文艺评论要适应网络生态环境,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努力形成自身独特的表达体系。

  二要稳住步伐。不论传播平台如何变化,“内容为王”是永不落幕的法宝。要从艺术本体出发,还原到对象的“最小单位”,切莫“假大空”、形而上学地搬弄学术语言,更不要为了“流量”、吸引眼球,追求低级的“网感”。

  三要大胆创新。要基于新媒体传播规律创新评论观念、阵地、方法、话语等。要关注网络传播的即时性、碎片化、场景化等特点,在形式上可以更加灵活,除了文字,各种媒介形式都可以成为评论载体。要有深入浅出的编辑运作能力,善于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来增加论述的吸引力、感染力。

  四要积极谋划布局。通过搭建平台阵地、提升队伍建设、建立评价机制、加强规律研究等来提升网络文艺评论的整体传播力和影响力。尤其希望能够打通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与新媒体之间的隔阂,吸引更多的专业评论队伍对网络的关注。

  整体来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互联网+”的模式几乎涉及各行各业。对于文艺评论而言,网络是文艺评论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我们要提前部署;网络是实现文艺评论使命担当的有力工具,我们要积极争取;网络是一块不可丢失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坚守巩固。我们要从意识上提高重视,行动上积极作为,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网络文艺评论的发展。

  此次学习时间虽短,但收获满满。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对于新时代网络文艺评论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争取推出既立足学术研究,又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的优秀评论作品。我们都坚信,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以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的引领下,网络文艺评论事业必将蒸蒸日上,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明一别,天高云阔,相信在更多文艺评论的阵地都能见到各位英姿飒爽的身影。“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期待下次江湖论剑!


(作者:林天泉,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学员)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何美

  责任编辑:李维娟


  延伸阅读: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报道合集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圆满举办

  让评论更有力量

  网络文艺评论的在场热度

  新时代网络文艺评论工作何为——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综述

  聚是火散是星,网络文艺评论大练兵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在福建举办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