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山海情》再现的真景与实情

2021-03-1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王晓静 收藏

  自闽宁合作宏伟蓝图提出以来,经过二十多年,一代一代福建人从沿海到山区,翻山越岭,资助帮扶,建成了这一伟大工程。如今,闽宁镇的繁荣发展,见证和承载人民创造历史的真理。一个西部脱贫致富的创新典型,在漫长的时光之流中矗立起来。

  2021年1月12日,闽宁合作的电视剧《山海情》开播。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确认其艺术表现方式贴合西海固移民搬迁的真景实情,看得心情澎湃。对那些贺兰山脚下建设起来的家园,渴盼黄河水生活的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更深切地感同身受着,并且更为执着和热烈。

  在延安学习时,我曾去梁家河村参观。有一个窑洞里摆着早年间百姓生活中最常用的针线和一些日用品,那所窑洞和里面的陈设令人印象深刻。那是60年代初期,人们生活最艰难困苦的阶段,需要针线缝缝补补过日子,这个窑洞“小卖铺”就是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插队时创办的。

  从创办梁家河村的“小卖铺”到架起闽宁合作的大桥,推动西部整体脱贫致富,新时代新气象,真正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放在首位。

  看电视剧《山海情》,不由得惦念起数位曾有幸共事的海边人,他们不在剧情中,却在我们感激的心境中。

  2001年春季,福建一行14人,由石狮市一位市委常委带队,9位各科医疗专家、4位数学和语文教师组成的闽宁援助队来到宁夏同心县,在同心县医院、同心中学开始一年的合作互助。

  来自福建永宁中学的何永发老师在同心中学和我共同教高二年级的一个班。他的闽南普通话很有味道,吸引着学生们好奇的目光。那一年我们互相听课,讨论两地差异,给我很多启发。他认真负责,分担了颇多工作。其间,他们抽空走访了各个学校,也去固原、中宁、银川了解发展变化的情况。他们给学生带来很多帮助,还给本校每个老师送了一双运动鞋和一套运动服。

  同一年来的蔡晓华老师和我一样也教语文,他的公开课讲汪曾祺的《胡同文化》,第一次用到投影仪,还是他想办法找到的,那应该算做同心县语文教师用课件的开端。

  支援县医院的几位医疗专家,我也有幸见识了他们的水平。当时,一位姐姐正好有病,去了之后,说明情况,主治大夫用了从福建带过来的药,那时的确有点贵,但效果是真的好。

  援助队不习惯这边的饮食,时任校长的王凤鹏经常会请几位老师周末到他家吃饭。他们没经历过北方的寒冬,也不习惯穿很厚的衣服,后来终于适应了棉服。

  前几年,蔡晓华老师的儿子到宁夏大学上学,他送孩子过来,还有幸见到,问他为什么要让儿子来宁夏上大学,他说对这里有感情。

  他们来同心县,带着一股海边的清风过来。那几年,我们有很多新鲜气息融入进来;那几年,同心县县领导马长伟、同心中学副校长冯庆科,还有其他人都去过石狮挂职,两地往来密切,同心县那几年也建成了石狮中学和惠安村!

  同心和石狮结对帮扶的故事,在每个来宁援助的人身上都有。这两个印象深刻的小片断,是在观看电视剧《山海情》时,反复在眼前出现的,唤醒的是忆念,表达的是感谢。他们不是剧中人,没有很浓的艺术色彩,他们坐几天火车来同心,坐几天火车回福建,在一段时间内,担当了闽宁合作的使者,一样出演了山海情的角色,一起书写着山海情的历史。

  想起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句子,这词句,后来被一座座桥实证,也被闽宁的山海情实践。

  《山海情》中建设闽宁镇是一个典型,宁夏各市县都有与福建结对帮扶的,如今的宁夏南部山区各市县发展蒸蒸日上,就是最好的见证。

  今日观看《山海情》,不只是看到剧中人,看到生活的艺术,更引发了对闽宁结对帮扶真实记忆的强烈情感,那些真人真事,无论过去多少年,都历历在目。闽宁镇建设初期,生活本身的艰难困苦,剧情都竭力表现,剧中人物都全力承载。这些剧情中的人物和故事取材于实事,以实事、实景、实例为基础,让观众感到真实可亲,证明了《山海情》受到欢迎的艺术成就,原因之一是源于浓烈的人民性。《山海情》演绎了一个东西部合作、福建宁夏两地牵手成功的伟大工程!愿大家在山海情的氛围里共存美好的回忆!


  作者:王晓静,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


  签发:徐粤春

  审核:何美

  责编:艾超南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宁夏评协王晓静:《山海情》再现的真景与实情(“艺评中国”新华号,阅读量6万+)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电视剧《山海情》爆红的艺术密码

  脱贫路上教育的大义担当——电视连续剧《山海情》热播的启示

  《山海情》:呈现现代生活变迁中的力与美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