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评论>正文

网络文学批评“在场”才能有效(桫椤)

2024-05-28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桫椤 收藏

在文学场域中,文学批评是一支重要力量,与创作一道保护着文学生态的健康与和谐,二者因此常常被比作“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但在网络文学中,这一平衡局面却常被打破。面对动态化的生产过程和琳琅满目的超长篇作品,网络文学批评尤其是专业批评的作用被弱化,创作者可能更重视大众读者的跟帖评论,或类似一家文学阅读与写作平台的“本章说”等随感式批评。这导致批评与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两张皮”现象,批评的有效性打了一定折扣。

影响批评有效发挥功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技术”的因素,也有“态度”的原因。一方面,一些传统文学理论和批评范式不再适用于网络文学,导致一些批评“无法可依”。例如,“动态性”是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重要特征,但批评如何面对未完成的文本?这对于向来讲求稳定性和逻辑性的专业批评而言,确实是一个难题。再如,《大国重工》《中医高源》这样带有穿越情节的现实题材作品,和《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等游戏文、系统文作品,以及通过IP开发实现价值增值等现象,过去的传统文学理论已经难以理解和阐释,需要发明“新工具”,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标准和方法。但困难的是,虽然网络文学中的新作品和新现象层出不穷,但很多趋势性特征有可能只是过程性的,感知和捕捉其中的变化并将其历史化并不容易,需要批评者有前瞻意识和文学史眼光,这无疑增加了批评的难度。

另一方面,网络文学批评效用弱化,也与批评主体的“态度”和选择有关。受到传统文学理论和批评惯性的影响,在网络文学批评中,不细致和大量阅读文本、不进入生态现场,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批评”仍然存在。此外,还存在“生搬”其他学科的理论“硬套”在网络文学上进行评论的现象等问题。

网络文学批评与创作进行有效对话,第一,需要评论者真正进入网络文学现场,站在场域内阅读和分析具体作品,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创作规律和发展趋势中的新变化。不上网、不读作品,只靠捕风捉影获取信息的评论无法切中创作实际,也就必然不被创作者重视。批评要以严谨的学理“服人”,也要以“在场”的真诚情感“动人”。

第二,网络文学评论要真正以“网络文学”为评论对象和目标,评论要着落在“网络文学”的鹄的之内。单纯地把网络文学作品和创作现象看作社会学的案例,或者从作品中为某种既有理论增加论据的做法,偏离了网络文学评论的目的和方向,更不能精准把握和准确判断、评价行业内的新现象。其中,作品评论是网络文学批评的基础,只有建立在足够多的样本分析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归纳和创造才能令人信服。

第三,网络文学评论不能“圈地自萌”、作茧自缚。网络文学不是“无中生有”的新物种,而是文学在信息和商业时代到来后出现的新变化,文学仍然是它的基因,要在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上把握其创新性。网络文学理论建构仍然是文学理论生产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网络文学评论要能够从传统文学理论中汲取营养,不能割断与传统文论的联系。靠圈子内部“圈地自萌”、自说“黑话”的批评“创新”是靠不住的。

第四,调用理论资源评论新现象要符合客观实际,防止以偏概全。例如,我们不能草率地用“亚文化”和“数据库”消费理论来指称网络文学。当然,《北斗星辰》《敦煌:千年飞天舞》《洞庭茶师》等呼应时代主旋律的作品并不因为发表在网上就成了“亚文化”。

总之,网络文学批评不再像传统文学那样是“从文本到文本”的理论过程,而表现出“从文本到现场”的实践性特点,这使得批评需要重新调整自己在生态链条上的位置。但无论怎样,以“在场”的姿态真诚面对现场,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创作展开对话,应该是做好网络文学批评、增强批评效力的基本原则。


(作者:于忠辉,笔名桫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网络文学“出海”:让全世界“听得懂”中国(桫椤)

网络文学评论要有本体意识与批评立场(桫椤)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