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省级评协>内蒙古自治区文艺评论家协会>正文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打造“北疆文化”这一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为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指示精神,推动“北疆文化”建设见行见效,内蒙古文联于9月3日举办了“北疆文艺论坛”,组织区内外文艺理论家、评论家围绕“北疆文化”与内蒙古文艺开展学理性研究和阐释,力求为各艺术门类创作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次特邀5位内蒙古文艺评论家撰写理论文章,共话如何促进“北疆文化”的繁荣发展。

北疆文艺论坛现场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扎实推进“北疆文艺评论”

赵海忠 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评论家协会主席,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对此作了完整科学丰富的论述,深刻总结历史,深刻揭示规律,是对未来理论发展的正确引领,代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体现党和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第二个结合”是基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生动历史实践所作出的创造性概括和表达。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一个重大决策,在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篇。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第二部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模范”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建设“北疆文化”品牌。推进“北疆文化”和“北疆文艺”,要在坚持党的文艺工作方向、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基础上,重视发展健康的文艺评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有力手段,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厚基础,重理论,铆足劲,建设好。

中宣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坚持正确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这些表述包含“第二个结合”的要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内蒙古文艺评论工作的基本遵循。

“北疆文艺评论”既是中国文艺评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内蒙古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北疆文艺评论”根本上属于中国文艺评论,其自身还带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区域、民族等方面的特点。“北疆文艺评论”的评论主体,包括主题、内容、形式、作家、现象、思潮等评论对象,甚至一些名词概念、话语体系、思维方式,都可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体要求下,作为“枝叶”在实践中进一步明晰和完善,使之成为与“主干”水乳交融、表里如一的文艺评论实践,为中国文艺评论贡献“北疆文艺评论”成果。

3月,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为自治区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工作报告。努力建设好“北疆文艺评论”,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工作,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和“北疆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北疆文艺评论”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创新时代文艺评论事业的新征程。文艺评论工作需要用党的理论武装文艺评论工作者,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性、系统性、整体性研究和阐释,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与职责,担当使命,扎实工作,力争有更大作为。特别是要深入学习贯彻“第二个结合”这个新论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将建设“北疆文艺评论”作为一项重要的自觉行动,开创“北疆文艺评论”工作新格局,取得新成果。

二要发挥优势,全面提升“北疆文艺评论”的权威性、专业性,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近年来,内蒙古文艺评论工作以项目为抓手,以阵地为平台,有一些具有突破性与显示度的成果。“北疆文艺评论”要立足北疆,关注内蒙古自治区文艺创作,跟踪自治区文艺热点与焦点、新人与新作,提升文艺评论的针对性,做更多具有宏观性、前瞻性的评论工作。要提倡平民化、百姓式文艺评论,让文艺评论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加强“北疆文艺评论”的传播和影响,在文艺评论的有效性方面进行新的探索,特别是适应网络强大快速传播的实际,倡导短评、快评、图评,运用点赞、跟帖、转发。

三要立足自治区文艺工作和文艺创作实际,自觉贯彻“第二个结合”要求,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展示中华气派,以鲜明的主体意识,在与新时代的碰撞互动中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气息。自觉运用“第二个结合”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寻找新视角,发掘新内容,创造新成果。要着眼提高文艺作品的思想水准和艺术水准,坚持以理立论、以理服人,增强朝气锐气,倡导张扬理性的批评精神,建树良好的评论文风,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注重“北疆文化”和“北疆文艺”的各种表现形态、构成模式,均衡“北疆文艺评论”力量,强化薄弱环节,使文艺评论这个“鸟之一翼、车之一轮”本身等量健全发展。

四要加强“北疆文艺评论”工作队伍建设,发现和培养文艺评论人才,加强和拓展文艺评论阵地建设。要持续建设一支学术型、思想型的人才梯队。在组织活动、开展项目、强化阵地建设过程中注重队伍建设。密切关注文艺创作现实,发现新人,举荐力作,促进文艺评论人才在文艺实践中不断成长。建设“北疆文艺评论”,必须培育本土文艺评论工作者,立足北疆,放眼全国,共同参与打造“北疆文化”“北疆文艺评论”,进而为中华文化、中华文艺、中国文艺评论发展添砖加瓦。要统筹自治区文联理论室、文艺评论家协会、高等学校和社科研究机构,建立文艺评论引导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自治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办好“北疆文艺论坛”,办好《内蒙古日报·文艺评论》专栏、《金钥匙》等几种报刊和《内蒙古文艺》等网络平台。培养“北疆文艺评论”网络领袖,形成铺天盖地的“北疆文艺评论”新风貌。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也是我们建设“北疆文化”的理论法宝。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以来,自治区文艺评论工作呈现出新的景象,评论队伍扩展,评论对象广泛,评论成果卓著,评论形式多样,评论媒介丰富,特别是出现了不少短评、快评、网评作品,充实了原来部分评论工作比较薄弱的艺术门类的评论工作,“北疆文艺评论”正在继承中确立,创新中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继续立足北疆、立足文化、立足艺术,加强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和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自身建设,以实实在在的文艺评论成果,把“北疆文艺评论”建设得更加扎实多彩、有感有效。

中华文化符号的文学书写 ——以长城、黄河为例

张伟 包头师范学院教授

在北方,如果举出两种中华文化符号,我想,长城、黄河都是备选项。这两种意象的文学书写汗牛充栋,梳理、阐发、弘扬之,也就有了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长城的多种面相,在文学中能够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一方面,长城在今天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为著名的中国象征之一,八达岭长城上各国游客游人如织,便是明证。另一方面,对于国人来说,长城还与一个悲惨的传奇故事密不可分,这就是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影响广泛而深远。我们今天讲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这个故事,就是站在人民立场,控诉劳役、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我愿意把长城这个军事防御工程与汉人的民居建筑四合院联系起来看,它们的共同点是封闭、闭锁,进而可以与民族心理联系起来。美国人散布“中国威胁论”,我们可以用历史来回答它,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华民族确实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是防御型的,而不是攻击型的。这样的解释是顺理成章的,一点都不牵强。

历史讲究考据,文学是虚构的产物,因此,一些治史者会轻视文学。其实,文学的真实通常称艺术真实,它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很复杂,并不能简单地分高下。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探讨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文学与历史的区别在于,“一个描写已发生的事,另一个描写可能发生的事。因此,文学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性,意义更重大”。文学“所描写的事情带有普遍性”,而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以长城为背景,且战且和,有时打打杀杀(战争),有时吹吹打打(和亲),后人以文学的观照方式,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笔墨。大家熟悉的,比如《霍元甲》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比如毛泽东的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胜枚举。

长城之为意象,意涵丰富。有时作为横亘北方的壮美景观,表现自然之美。杜甫有一首《登高》写道,“崔嵬极天垒,登远望京华”。长城像一道巨大的屏障,它的巍峨令人望而却步,又让人无限景仰。有时作为绵延万里的屏障,表现出强大的军事防御功能。对长城的描写,常常与战争的描写相结合。如岑参有一首也叫《登高》,“长城屹然湮古事,英魂归去汉襟咽”。有时作为边关文化符号,更多文化意蕴融入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民族的力量和成就,反映国家和民族自信的精神风貌。

长城不仅作为意象出现在抒情诗里,也出现在叙事类的作品里。胡刃的长篇小说《长城谣》,对长城做出了深刻的思考。这部小说是写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的,为什么取名《长城谣》呢?主人公活动的宏大背景,是汉武帝时期云谲波诡的汉匈关系,刀光剑影,明争暗斗,和亲与厮杀两条线索穿梭、交叉,演绎出一幕幕煞是好看的剧目。小说描绘出复杂多变的北方民族关系,有战有和,有分有合,交融与冲突并存。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同台表演,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胡刃忠于史实,能够以现代意识透视历史,作品体现出正确的历史观。这尤其表现在他对长城的客观评价上。书名为《长城谣》,长城的修筑、修缮,无疑是重头戏。话分两头说,如果是抒情诗,把长城当作意象、当作文化符号来抒写,赋予它一些象征意义,本也无可厚非。长篇历史小说,作为叙事类文体的典型代表,认为长城就是战争的产物,就是民族冲突的产物,就是一个军事防御工事,还其本来面目,这样的去魅是非常有价值的。作品借人物金日磾之口,宣达一个理念——长城能挡住匈奴地上的铁骑,和亲可挡住匈奴心中的铁骑,对长城的作用做出了合乎实际的评价,同时也申扬了民族团结的主题,难能可贵。这对于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镜鉴意义。休屠王阏氏虽是匈奴人,却深谙中原文化。说话时引用《诗经》里的句子,教弄儿背诵《中庸》,还告诫金日磾以《孙子兵法》进谏。受母亲影响,金日磾也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知行合一,身体力行,他简直就是儒家推崇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化身。

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像音乐作品的主旋律,撞响黄钟大吕,贯穿作品始终。作者旗帜鲜明地颂扬和亲政策及其所带来的边境稳定。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昭示,和平则国富民安,战争则生灵涂炭。在汉匈关系上,有三种选择,即打仗、招降、和亲,和亲为上策。主父偃以平民的身份上书皇帝,表达反战思想,申明和亲才是江山永固的良策。《长城谣》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以文学的方式重估长城,引人思索。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的文学镜像,成为北方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重要原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十个字,苍茫、寥廓、壮丽,“大漠”与“长河”对举,出现在同一取景框里,撞击出一种磅礴的气势。

中国古典文学以抒情文学为正宗,抒情短诗、精美短文,占据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绝大部分版图。“黄河”多以意象出现在诗文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字眼儿浅白而境界廓大,黄口小儿皆得朗朗上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是我们内蒙古人读来倍感亲切的诗句,边塞雄风呼啸而来。在古代汉语语境中,单提一个“河”字,那就是黄河,“舍我其谁?”非它莫属。由此可见,“黄河”之为文化符号,影响之大,渗透之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如果编一部歌咏黄河的诗文集,那一定得是多卷本的,积存宏富,包罗甚广。

尽管如此,文化普及的工作还有缺位。有一个段子,说有个歌舞团,到达拉特旗演出,《黄河大合唱》是主打节目。演员朗诵:“朋友,你见过黄河吗?”达旗老乡在台下齐声回答:“见过,额们家就住在黄河边上。”虽说是开玩笑,也表明,老乡还分不清地理意义上的“黄河”与文化意义上的“黄河”。让作为文学镜像的“黄河”走向民间,走向大众,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

五四白话文运动,把文学从“之乎者也”中解放出来,从佶屈聱牙的古奥中解放出来,文学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大释放,反映生活的深广度、复杂度都大幅度地提升了。这时,以小说为代表的叙事文学,取代抒情文学跃居主导地位。黄河,也从诗歌意象变成了叙述事象。

这里,我仅举几部代表性的作品,略作阐释。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就是一部具有史诗性的作品。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入我们中原腹地,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贪生怕死,采取了灭绝人性的“以水代军”的办法,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了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给中原大地带来了一场灭顶之灾。小说以此灾难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河两岸人民在这场大灾难、大迁徙中的悲欢离合和顽强斗争。历史场面惊心动魄,民族性格坚韧不拔,民族精神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后来刘震云又写了《温故1942》(冯小刚将其搬上银幕,去掉“温故”二字,电影就叫《1942》),写1942年黄泛区的旱灾,三千万灾民的饥饿记忆。这也属于苦难叙事、灾难叙事,讴歌中华民族苦难兴邦的斗志。

张承志的《北方的河》,是一首雄浑的大河之歌。黄河母亲,是约定俗成的公共象征,张承志却直呼黄河为父亲,这固然有文学陌生化的审美考量,更属意于凸显雄性的阳刚和力度。在这里,黄河已不再是一条挟带黄沙的河流,其意义已超越本身的自然属性,显然,作家是把黄河作为一个抽象化的父亲来崇拜的。

现在,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建设“北疆文化”,作为内蒙古地域文化标识的大概念,统摄幅员辽阔、丰富多彩的诸多文化元素,是具有巨大的包容性的。文化的命名,有的抓住自然地理特征,如草原、大漠,有的从方位上命名,如朔方、漠南、北疆,带个方位词。我们这里,通常表述为“游牧农耕交错地带”“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都可以纳入“北疆文化”里来。交往交流交融,且战且和,异质文化的相互渗透,形成文化的新质,推陈出新,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步。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今天进行文化建设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黄河流经内蒙古这一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文学表现,我们呼唤,尽早有史诗性的大作品问世。研究与创作齐头并进,我们也要更加自觉地加强对黄河文学镜像的研究。特别是在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中,或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表现贫弱,或者干脆付之阙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黄河的文学镜像,不能像蛋糕上的酥皮一样,只作为景点的点缀,而应该视之为文化灵魂,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地植入文旅系统中。不仅有文字的,还要有影像的;不仅有静态的,还要有动态的;不仅有平面的(如绘画),还要有立体的(如雕塑),等等。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规划,多学科协同,大手笔运作。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推进“北疆文化”品牌建设

包银山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院长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作为新征程上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价值导向,紧密结合内蒙古实际,创造性地加以推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首先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紧紧围绕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战略任务,正确把握中华文化的主干和各民族文化枝叶的关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始终彰显“北疆文化”品牌鲜明的中华文化底蕴。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这一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必须坚定不移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自觉赋予“北疆文化”品牌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同时以“北疆文化”品牌建设实践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要求。从品牌建设的总体要求上,要做到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要坚持增进共同性,不断壮大中华文化这根主干,并在此基础上繁荣各民族文化这些枝叶;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从实践路径和方式方法上,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区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方面,以有形、有感、有效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共同体意识。要持续推动打造一批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书籍、舞台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美术作品的“两个打造”,充分发挥国家主流文化的引领、融合作用,使“北疆文化”品牌始终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及鲜明的中华文化底蕴。

其次,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题,增进文化认同,强化文化整合,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潮流中始终彰显“北疆文化”品牌多元一体、一体引领的鲜明文化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推动发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实践路径,如何通过“北疆文化”品牌建设更好地推动文化认同进而增强民族团结,成为打造品牌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文化认同不仅是对彼此相对独立存在的文化的相互认可、理解与推崇,而是对相互认同基础上经过整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体系的认可、认同。文化认同与文化整合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个辩证统一关系。文化的相互认同是文化整合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文化整合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文化认同。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就是要把历史与现实贯通、多元与一体融通,以新时代的文化整合推动文化认同,进而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与共同进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文化建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要彰显“北疆文化”品牌建设鲜明的多元一体、一体引领的文化品格。

再次,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在感党恩听党话、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上作模范,始终彰显“北疆文化”品牌鲜明的红色基因和政治本色。

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创造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提出要做七个方面的模范,其中第一个模范就是在感党恩听党话、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上作模范,指出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强调必须传承好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的红色基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就要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首要的是通过有效载体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牢铭记“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

第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乌兰牧骑光荣传统,激发各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中不断创造文化业绩,始终彰显“北疆文化”品牌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民立场。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贯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新时代文化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北疆文化”品牌建设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打造品牌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文化发展的成果不断惠及全区各族人民,把各族人民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作为品牌打造的基本依靠力量,才能使文化品牌拥有最广泛最坚实的基础,发挥文化品牌的最大正能量,才能成为全区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标识和奋进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是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重要支撑点,一定要把提高质量作为品牌建设的生命线,组织实施文化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增强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支撑起“北疆文化”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第五,要牢记“国之大者”,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紧紧围绕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把富有北疆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作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始终彰显“北疆文化”品牌自然地理特点和绿色生态属性。

内蒙古作为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性决定了“北疆文化”具有鲜明的生态文化属性和特征,如何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认识、丰富、发展“北疆文化”,以生态文化为基本特征和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建设推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关于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是“北疆文化”品牌建设面临的又一重要任务。生态文艺创作是内蒙古文艺创作的优势和传统,多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聚焦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价值观,加强生态文学艺术创作,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在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实践中,生态文艺创作必不可少、大有可为。

第六,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使命,深入挖掘、传承弘扬北疆大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交融,始终彰显“北疆文化”品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和创新特质。

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现内蒙古大地上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并在推动各民族文化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立足点和实践路径,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在坚持中华文化的主流、方向、前提和根本的前提下,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交融,使其成为“北疆文化”最坚实的基础和鲜明时代特色的组成部分,“北疆文化”品牌才能拥有坚实的基础和持续的动力,才能激发起全区各族人民文化创造的活力,使北疆大地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打响“北疆文化”品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内蒙古文化力量

刘成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内蒙古大学教授

北疆不仅是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意蕴,历来与中原文化、边疆文化相互借鉴、交流、交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样态。在历史长河之中,北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构成了多元一体的北疆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首次提出“北疆文化”这一概念,并提出“打造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关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指出,内蒙古历史文化厚重,人文资源丰富,但缺少一个涵盖所有文化、体现内蒙古特征的概念。所以我们提出打造“北疆文化”这一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就是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为提升内蒙古的正面形象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北疆文化”是一个涵盖祖国北疆,主要是北疆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 “北疆文化”是在多元一体历史格局中进行文化构建的概念。“北疆文化”是内蒙古大地上生动展现的各民族丰富多彩、各美其美的多样化文化形态,是内蒙古多种文化的总称。 “北疆文化”打造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亮丽品牌。“北疆文化”内涵要比纯自然的范围、民族范畴的划分涵盖面更广、国家意识更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识更强。建设好“北疆文化”是践行“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使其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必须高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大旗,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多种形态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习近平总书记几次考察内蒙古时,对内蒙古的多样化形态的文化非常关心。他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红色文艺轻骑兵”。他特别赞赏“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他还强调“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指示批示对“北疆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出了前进方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多种形态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使其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一定要让各民族多样态文化以绽放包容的神态主动地融入多元一体文化中。多样化是“北疆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北疆文化”进步的源泉。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多样性是客观存在,并将长期存在的。内蒙古多样不同文化孕育了不同文明,使“北疆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北疆文化”开放包容,在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化观,以宽广的胸怀理解不同文化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文化对自身发展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学习、借鉴、辩证地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自觉树立文化创新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在交流与交往中全力求索自身的未来之路,这是民族文化的发展之要,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要。

打响“北疆文化”品牌,使其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一定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加大力度,多方发力,勇于尝试、敢于创新,要在舞台上呈现不同的审美共同体,以满足观众对跨界艺术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北疆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一部内蒙古地区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多民族、大融合的特点在内蒙古大地上极其鲜明,守望相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内蒙古各项工作的“纲”,我们推进文化建设要始终着眼于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的关系,坚决防治和纠正固化和强化差异性、削弱和危害共同性的问题,更好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我们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要放眼新时代新生活新气象,展现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各族人民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以优秀的文化精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筑造民族团结的精神家园贡献内蒙古文化的力量。

打响“北疆文化”品牌,使其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必须讲好命运与共的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故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北疆文化”是开放性包容性都很强的文化。在多民族共生共存的祖国大家庭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密切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强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各民族文艺家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一体多元的密切关系,在文艺创作中充分把握好中华文化的历史根脉,展现各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艺作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领域的思想引领作用。同时,鼓励各民族文艺家充分发掘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挖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大胆进行新的美学探索,以独特的视角书写讲好少数民族地区故事,在中国文化的版图上描绘出多民族文化丰富壮丽的景观。

祖国北疆新时代的图景壮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画卷动人。各族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精彩纷呈的情节、感人至深的故事、无数人的奉献和奋斗、美好生活的澎湃活力,正在广袤的北疆大地上铺展。“北疆文化”给了新时代内蒙古文艺工作者以新视野、新资源、新方法和新角度,弘扬北疆大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资源,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交融的创新特质,内蒙古文化一定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提炼守望相助的向心力量,展现人民的多彩生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塑造民族团结的活灵活现的各族人民的形象,讲好命运与共的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故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我们要在“北疆文化”的旗帜下团结奋进,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多彩纷呈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内蒙古文化力量。

继往开来,以京剧艺术共建北疆精神家园

刘尧晔 内蒙古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二级艺术评论

2023年8月4日至5日,作为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特邀剧目,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在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为观众演出了《穆桂英挂帅》和《四郎探母》。这次演出,是新时代内蒙古构建“北疆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亦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京剧艺术的发展历程一脉相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了增强文化认同和建设精神家园,2023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中正式提出:“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着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现内蒙古大地上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打造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

回溯内蒙古京剧发展史,不难发现其与上文“北疆文化”的内涵描述高度吻合,虽然这一概念是2023年才正式提出,但艺术实践已践行六十余年,内蒙古通过引进和发展京剧艺术来构建共同精神家园、推动艺术创新、实现各民族守望相助,与北京京剧界在人员、剧目上有着密切的交往交流交融。

京剧于清末传入今天的内蒙古地区,随着时代变迁,由王府的深宅大院进一步扩散到民间,由活跃在内蒙古各地的班社、票友不断推动京剧的传播。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从内地调派大批人员赴内蒙古支援北部边疆建设,如“齐心协力建包钢”的背后是多个省市的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及其家属,以及大专院校分配的青年学生纷纷来到包头,使得包头市的人口从1949年的35万迅速跃升至1960年的136万;又如1957年筹建内蒙古大学时从北京大学等国内十几所著名高校选派了一批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了建校初期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大批内地移民的迁入也推动了内蒙古的精神文化建设,为满足多民族多元文化需求,同时以京剧引领内蒙古地方戏曲的发展,在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的乌兰夫倡导下,从北京市引进一批京剧骨干,于1960年8月组建了内蒙古京剧团,演员分别来自北京市京剧团(北京京剧院前身)、中国戏曲学校1960届毕业生和社会流动演员。之后为了加强演出阵容,又先后与包头市京剧团、内蒙古新华京剧团(李万春剧团)合并,形成了一支由蒙、汉、满、回等多民族组成的京剧艺术表演团体。

内蒙古京剧团建立后,在“蒙派京剧”的创建上也很快打响了第一炮: 1964年夏,京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赴京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得到中央领导人高度肯定,并被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团等多家单位学演或移植演出。该剧的编剧赵纪鑫响应国家“支持边疆建设”的号召,从北京京剧团调入内蒙古京剧团,一生致力于创立“蒙派京剧”。作为“草原英雄小姐妹”这一知名IP的“舞台首秀”,该剧的大获成功,让全国各族人民更加了解内蒙古文化,也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方向。

内蒙古京剧团与北京京剧院的又一次剧目交集发生于二三十年后,由闫甫、长岐改编自经典剧目《四郎探母》的新编历史剧《契丹女》在包头市漫瀚剧团上演后受到业界好评,被北京京剧院、内蒙古京剧团相继移植公演并改名为《北国情》,作为向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献礼剧目,在北京和呼和浩特的舞台同时大放光彩。次年,内蒙古京剧团携该剧参加全国“纪念徽班晋京二百周年”演出、研讨活动,并由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和自治区文化厅联合拍摄成三集戏曲电视连续剧,荣获全国第九届戏曲艺术电视“天安奖”一等奖和三个单项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移植改编该剧的导演李仲鸣、主演鲍绮瑜亦是于1960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建设,由中国戏曲学校来到内蒙古京剧团参加工作,为自治区戏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由上述两个例子,不难看出,通过京剧这一高度发达的艺术载体,内蒙古与北京建立了长期密切的文化联系,一方面引进京剧人才推动边疆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另一方面,这些人才也通过汲取内蒙古的文化养分,为自治区乃至全国京剧事业贡献了全新的优秀作品,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京蒙两地京剧界在前人开辟的道路上,进一步加深了交流合作,形成了固定的共建机制。2023年4月,内蒙古艺术剧院(由内蒙古京剧团等多个艺术团体合并组建)、北京京剧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京蒙协作签约仪式,这标志着三方将紧密携手,推进京蒙协同发展,在艺术创作、艺术培训及考级、人才培育、文艺演出文化交流、推广普及京剧艺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

3个月后,7月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以“相约北疆文颂中华”为主题,坚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打造主题突出、精品丰富、群众认可、交流互鉴、文化共享的盛会。为改善剧目演出结构、提升剧场演出作品层次、满足广大群众高水准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节专门设置了特邀作品展演板块,引进《白毛女》等9场经典剧目,其中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的《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就占了2场,这充分展示了京剧艺术特别是梅派艺术的影响力,也显示出内蒙古自治区在构建“北疆文化”的具体举措中将京剧视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抓手。

《穆桂英挂帅》和《四郎探母》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与内蒙古的观众见面的。梅兰芳京剧团由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以厚重的东方传统文化底蕴和鲜明独特自成体系的艺术风格,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并流播海外,是中国剧坛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京剧文化领军团队。该团首次赴内蒙古演出,诚如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朱甲所言:“此次赴内蒙古参演,是剧院与内蒙古艺术剧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共享共建的突出体现,也是京蒙战略合作良好发展的表率。”因此,在剧目选择上颇为精心,《四郎探母》是传统戏,《穆桂英挂帅》则是新编历史剧,二者在梅兰芳辉煌的四十年舞台生活中皆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前者是其青年时即与谭鑫培、王凤卿等名角多次合作的拿手剧目,在其口述史《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屡有提及,并有“与谭鑫培合演《四郎探母》”等专门章节;后者是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及入党纪念而精心打造的新戏,并专门撰文《再度塑造一位爱国女英雄——穆桂英》详细阐述编创过程,亦为其舞台绝唱。这两部作品均凝聚了梅兰芳戏曲表演艺术的精华,故而被选择出来作为梅派艺术在北疆传播的旗帜。《穆桂英挂帅》由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派名家胡文阁主演,《四郎探母》由杨少彭与张馨月两位“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主演,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部分青年演员参加演出,两场均座无虚席、掌声雷动,显示出梅派经典作品跨越时空的强大艺术感染力,也证明新时代“北疆文化”建设中京剧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为提升内蒙古的正面形象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结语

继往开来,在新的起点上,以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演出《穆桂英挂帅》和《四郎探母》为标志,京蒙两地的京剧文化共建在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迈入了新的阶段,将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艺术的当代传播拓展到了新的地域,通过共建培养改善演员结构和深入学习梅派艺术,内蒙古京剧将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守正创新,使新时代北疆文化的建设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层次。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3年11月13日第6/7版。


延伸阅读:

充分发挥文艺作用 努力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内蒙古评论家协会:强化引领 明确方向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团体会员巡礼•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