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特别关注>一周艺评>正文

一周艺评:文创产品和艺术项目的当下发展(5月16日-22日)

2016-05-3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 收藏

一周艺评:文创产品和艺术项目的当下发展

(5月24日)

  本周,我们深入思考:如何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艺术项目制管理”怎样走入正轨?文学刊物《收获》“触网”、张火丁京剧《白蛇传》和文艺片电影《百鸟朝凤》怎样体现工匠精神?

  【文艺政策】

  文化部: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5月19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关于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的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的相关情况与落实举措,并展示了有关文化文物单位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成果。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吴江波表示,《意见》明确了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并提出要选择部分单位开展试点,在开发模式、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

  国家艺术基金:“艺术项目制管理”走入正轨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初评开始,共有6491个申报主体,向艺术基金申报了7245个项目,比2015年度增加了2843项,同比增幅为64.6%。如此踊跃地申报,表明各地已适应了“艺术项目制管理”的新模式。通过三年的摸索,国家艺术基金的“艺术项目制管理”已走入正轨,形成了三大机制:(1)“百里挑一”的项目形成机制;(2)严密规范的全流程监督机制;(3)优中选优的项目提升机制。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一大亮点是创新性地推出了“滚动资助项目”,着重强调了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的工作重心是“聚焦于改,以改为主”,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真正“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文艺动态】

  “中国精神·中国梦——美丽乡村行写生采风作品展”座谈会暨开幕式举办

  5月23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联合主办的“中国精神·中国梦——美丽乡村行写生采风作品展”座谈会暨开幕式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参展作者有生活、有感悟,展览作品有韵味、有温度。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呼和浩特举行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各地围绕“博物馆与文化景观”主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其中,2016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在内蒙古博物院举行,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

  张火丁京剧《白蛇传》压轴第十六届“相约北京”艺术节

  5月24日晚,第十六届“相约北京”艺术节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闭幕。由张火丁挑梁的京剧《白蛇传》,受欢迎程度丝毫不逊于两年前她复出时的火爆。

  胡歌、霍建华角逐“白玉兰”奖“视帝”

  即将于6月6日至10日举行的第22届上海电视节,日前公布了“白玉兰”奖四大单元入围名单。2016年,共有10部中国电视剧、7部海外电视剧、10部纪录片、7部动画片和20部综艺节目成功突围,角逐各单元奖项。在最受关注的电视剧奖项提名名单中,《琅琊榜》《芈月传》《伪装者》《于无声处》等2015年的现象级作品悉数入围,胡歌、霍建华、靳东将围绕“最佳男主角”上演“三国杀”,赵薇、孙俪、赵丽颖等则将角逐最佳女主角。

  湖北省作协首次聘任10位签约评论家

  5月19日,湖北省作协首次聘任10位签约评论家,签约评论家制度正式开始实施。首届签约评论家从全省各地30多位申报者中严格评审产生,均为40岁以下的湖北优秀青年评论家,聘任期3年。

  “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坛”在京举行

  5月22日,“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坛”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60所艺术硕士培养院校的30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从论坛获悉,经过10年发展,我国艺术硕士培养单位已从最初的32所增加到如今超过200所,招生也从最初单一的全国联考、毕业获得单证的在职攻读方式,发展增加了全国统考、毕业获得双证的全日制学习方式。到2015年,全国共招生约5万人,其中超过1.5万毕业生已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评论品读】

  《百鸟朝凤》:文艺片的窘境

  中国第四代导演吴天明遗作《百鸟朝凤》近日因一直称自己是这部电影保镖的制片人方励不惜下跪让更多人关注它而成为新闻热点。此举彰显了中国文艺片的生存问题,再次体现了文艺片投资难、回报更难的尴尬处境。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全体学员日前自发要求集体观看该影片,并围绕《百鸟朝凤》引发的热点问题召开了座谈会。这正是以文艺引导社会文化正能量的一次理论践行。《百鸟朝凤》是中国第四代电影艺术家心路历程的活化石。《百鸟朝凤》对于部分观众而言,是一个特定时代的艺术在21世纪第2个10年的重访,是一种20世纪80年代的“经典”重温。影片提出的问题虽然重要,但这种影片的古典性,其故事、叙事、影像、乃至价值传达方式与现在的时代出现了隔膜,与当前这个艺术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距离。这很让人感慨:曾经作为中国电影最为主流的,引领了中国电影现代变革的美学样态和叙事模式,如今已然成为了少数和边缘。是过度质朴导致的风格陈旧吗?还是自觉选择了文以载道的立场?中国艺术的“工匠精神”何去何从?

  “高冷”文学刊物“触网”,品质依然要保证

  近日,大型文学刊物《收获》杂志与著名自媒体在线平台合作推出“在线投稿”,文学创作者可在APP上创作作品,完成后只要在标签中输入“收获”,稿件就会自动提交到编辑部初审,同时《收获》杂志的编辑也将在该APP上展开写作辅导等服务。《收获》此次能够开通在线投稿,对于文学刊物来说,确实是一个可以称得上重要的进步。此次“触网”有利于其得到更多的年轻作者资源,从而扩大刊物的稿件来源,但对作品发表的门槛却不应降低,这也是我们今天在互联网时代里对纸质文学刊物的期待。

  延伸阅读

  专题“一周艺评”

  https://www.zgwypl.com/zt/yiping/yzyp/type-97.html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