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正文

扎西德勒!一文窥探西藏文艺的美学特色!

2023-06-0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中国评协 收藏

“西藏文艺的美学特色”——首届“第三极”西藏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暨中国文艺评论(西藏大学)基地揭牌仪式现场

编者按:为落实中国文联文艺援藏工作专题部署,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继2023年4月成功举办“新疆文艺的美学特色”专题研讨会之后(点击查看),2023年5月23日-24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西藏文联、西藏大学共同主办,中国文艺评论(西藏大学)基地、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共林芝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西藏文艺的美学特色”专题研讨会在西藏林芝召开(点击查看)。8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参会,近40位作者围绕主题作交流发言,资深专家与青年学子同台切磋论艺,彰显了西藏文艺传承创新与充满朝气活力的可喜发展面貌。本文选取22位代表的发言摘要,从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舞蹈、民间文艺等多个文艺门类入手,探索西藏文艺创作的美学脉络和规律,以期为繁荣发展西藏文艺提供有益参鉴。

红色叙事与民族认同:西藏当代文艺“拓荒期”的文艺蕴藏

颜亮 西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站博士后

中华民族的演进过程中,历史记忆、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乃至宗教信仰中蕴含着丰富的文艺创作素材,也是文艺评论的重要资源。以年代学为基准的西藏当代文艺三个发展阶段中,1951年到1976年作为西藏当代文艺的“拓荒期”意义重大,不仅显现出文艺创作停顿跨越式的叙述转型与体系创新,而且也展现出新旧社会更迭影响下,文艺作品中红色叙事、民族认同、共同体话语的开启。随着新中国文艺事业在“新的人民文艺”主旨中全面复兴,以随军部队文艺工作者、参与西藏经济文化建设者、受传新中国文艺思想的本土创作者,合力实现了西藏文艺的拓荒发展。这一发展从其思想性的文艺内置上是由“中西马我”的互动所产生,即“中”代表新中国成立,续接传承五四新文学传统与资源、20年代文学传统与资源、延安工农兵文学传统与资源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文艺观。“西”代表中华文明体中的地域文艺资源,即西藏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的藏族文艺资源。“马”代表西藏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传播与和平解放过程中由内地传入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资源。“我”则代表西藏具体的每个文艺创作个体的创作思想。

谱写新时代西藏文艺评论新篇章

次仁罗布 西藏文联党组成员,西藏作协常务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

一段时间以来,西藏文艺评论相对滞后于文学艺术创作,先有创作,之后才是评论的跟进。从这种现状看创作者是走在前面、引领评论工作的。这就导致一种问题,创作到哪里就算到哪里,无法规划宏远的目标与方向,形不成一个共识和凝聚力。我们看到的文艺评论,更多是为单篇作品进行分析研判,而少了放在整个西藏文学艺术长河中、放在全国文学艺术作品中进行甄别,对其艺术上的创新、思想上的探索、文学艺术的价值进行评判。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需要大发展大飞跃,文艺评论必须要走在创作的前面,引导文艺工作者写什么、怎么写,通过遵循文学艺术规律,更好地呈现时代与人民,谱写新时代中国故事西藏篇章,向世人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西藏各族人民。“西藏文艺的美学特色——首届‘第三极’西藏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暨中国文艺评论(西藏大学)基地揭牌仪式”的举行,将有力推动西藏文学艺术又一次迎来新的腾飞。

英雄史诗的建构法则——以藏族格萨尔史诗为例

诺布旺丹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史诗是人类文学艺术的高峰,它往往是以一位英雄主人公的业绩为主要线索,宏大叙事一个民族或族群无文字时代的集体命运及其沧桑变迁历史,是口头传统的集大成。其产生、发展和演进有着特殊规律与法则。一个民族能否产生史诗,产生什么样的史诗传统,与该族群是否具有催生史诗的相应的社会文化条件和自然语境有着密切关系。一部(英雄)史诗一经孕育、产生,就往往经历历史本位阶段、历史神话化阶段和神话艺术化三个发展阶段。就格萨尔史诗而言,它发端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并以口传方式在民间流传,后来被赋予了大量的神话色彩,成为神话化的故事文本。由于对轴心文明要素的借鉴和吸收,使神话化的历史文本再次被艺术化,孕育出宏大的叙事文本,铸就了史诗的鸿篇巨制。这一过程也是一种从现实世界不断向虚构世界、再到理想化世界演绎和建构的过程。

从《西藏书》到《山海间》——陈人杰诗作中的山水美学书写

高磊 西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陈人杰同他的诗一样有着南方人独有的细腻温和,不同于北方人刚烈豪放的诗风,陈人杰的诗歌在经过藏地的再一次洗礼后焕发了新的生命体验。早在《回家》中便可以发现诗人的作品中饱含着对故土深沉的眷恋情怀,追溯其因正是对故土山水的印象摹刻。陈人杰诗作中的“受身叙事”让作者自身的体验成为其诗作感同身受风貌的来源,从援藏者到驻藏者的身份转变让诗人对西藏的山、水、人文等不同意象产生了深刻认同,从《西藏书》《山海间》中可以看到诗人作品中生命存在的转变。两部诗集是诗人在与自然发生交互后而创作,江南水乡温婉、细腻的诗歌创作风格在诗人十一年来的西藏生活体验中被西藏地区的神山圣水所改变,正如诗人所说:“头顶悠悠苍穹,四周荡荡莽原,与心底升起的渺小的感情、混沌的玄理,相互交融,共同催生出美妙的诗句。”在西藏这片充满诗意的圣地,诗人以自我独特的视角和感受与这片圣地上的山水发生关联,将独特的切身体验与自然肌理相融合。本文旨在从山水美学的视角分析其诗作,探寻诗作中山水与诗人之间的联系,剖析山水与诗人是如何产生交集,从而让诗人生发独特的生命体验的。

现实与魔幻的交织

巴桑卓嘎 西藏作协会员,《西藏文艺》副主编

新世纪以来,随着西藏当代文学的欣欣向荣与作家队伍的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一批相对成熟的青年作家,朗嘎扎西便是其中一员。从《西藏文艺》2011年第二期上发表其处女作《眼睛内外》到小说集《变形鸡蛋》与《萝黑哒之畔》的相继问世,在十余年的创作实践中作者一面从藏族传统文学中汲取养分,一面脚踏实地到群众中收集材料,笔耕不辍书写脚下大地。创作内容上从普通百姓的生活点滴到微观历史叙述,再到内心世界的不断探察,丰富而新颖。艺术手法上从小说人物的塑造到情节的微妙处理,再到魔幻的交织,每段时间的作品都显现出内容布局与艺术手法的不断尝试。现实与魔幻,乡村与城市,苦难与希望等不同维度在其作品中多元交融。大部分作品从百姓的日常出发,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人物的命运、个性和追求。个别作品通过历史叙述的尝试,试图重塑特殊历史的精彩片段及表现小人物的命运坎坷。总之,从题材的取舍到艺术的追求,从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到内心世界的不断考察,朗嘎扎西的小说创作在学习中得到进步,在尝试中得到发展,在书写普通百姓的日常时不乏对历史叙述的运用,在发现人性的温暖时关注对功利的批判,在追求内容的丰富时不忘艺术手法的突破。

西藏当代文学四十年美学风格的生成与启示

当周才让(梦伯) 西藏作家协会理事,西藏大学文学院教授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西藏出现了很多文学类报刊杂志和出版物,大量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应运而生。在西藏当代文学的四十年间,西藏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歌颂和反映了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气象。这一时段的文学作品见证了西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西藏当代文学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社会条件下,迈开了大步和快步,掀起了一股文学创作热潮和高潮,呈现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空前繁荣。作家的审美情趣、艺术才能、审美追求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发生变化,开始形成和显现出别具一格的西藏当代文学美学风格。这四十年时段内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同步开展,并逐渐出现了在西藏文坛具有现代意义的新派诗歌、长篇小说、文化散文、网络文学和影视文学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作家们认真向内外学习与借鉴,大胆吸收国内外文学创作模式和经验,在传统写作基础上,探索新的文学模式、美学风格和创作方法。对创作生产、文学思潮、理论批评、创作现象、文学活动、文学翻译、作品发表出版和文学报刊的沿革变迁等进行考察,能从整体上宏观透视西藏当代文学美学风格的生成与启示等文学景观。

《自勉笃信之树》之藏族文艺美学思想研究

平措班久 西藏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文学中所谓的“美”属于一种认识范畴,没有人的主观认识,何谈“美”的存在。它是读者通过阅读后的分析、推理、总结所得到的一个认识。当然,事物的存在本身是客观的,它们的“美”也是客观存在的。从前的西藏文学中没有专门的美学理论,美学与西藏文学发生关系是晚近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在许多经典作品中看见它的影子。“美”的显现有很多种,本文主要从“虚幻”和“无常”两个层面进行论述。所谓“虚幻”,其实是一种譬喻,如镜中之人。镜中所见之人,看似与镜前之人别无二致,但我们却无法用手感觉到他的存在。人们能感知它的虚幻性,因为这是能够直观认识到的。“虚幻”所要表达的是镜前之人就像镜中之人,是个“虚幻”的存在。所谓的“无常”,主要存在于事物的变化中。人人皆知一切“无常”,但许多人将其遗忘,抑或觉得它是悲观的象征,本文以佛教四大宗派之中观派的观点,揭开了“无常”的面纱,通过“无常”告诉人们珍惜每分每秒。要秉持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一切,通过感性的阶梯,努力爬上理性的屋顶,争取看到“美”的真容。

智慧与理性:西藏古典文学作品的结构及其哲学内涵探究

热萨·旦增曲扎 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西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西藏古典文学作品具有“外—内—外”的结构特点,这取决于西藏独特的哲学内涵与审美追求。外在的偶然性和无常性,给生命带来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但人依靠内在的完善与智慧,可以超越外在的困境,达到看淡一切之后的自我平静状态。这个自我平静的状态不是独善其身,更不是厌世离世,而是回到尘世,照耀人生境界。这是藏族古典文学作品的结构和内在特质,贯穿着寻找人、发现人、肯定人的主线。细读《米拉热巴传》《八大藏戏》《青年达美的故事》等作品,寻思着这些文学作品背后隐藏的人文精神和生命哲学,得知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可以坦然面对各种人生挫折,醒悟了自己,引渡了别人,把生命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与《俄狄浦斯》《哈姆雷特》《西西弗神话》等相比,藏族古典文学作品的背后,不仅有理性的支撑,而且在解释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之际,用智慧指出痛苦、无聊、无意义的人的存在方式如何进入到“意义”世界中去。不是“美好的事物打碎给人看”,而是痛苦的根源揭开给世人看,用智慧铸就更顽强的生命,利他利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的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

《师弟问道录》的文学审美思想及其伦理道德影响研究

桑德龙珠 西藏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师弟问道录》是我国古代文献中很重要且优秀的传统文化文本之一。此书作者阿底峡尊者的文艺审美思想中所体现的伦理思想、道德标准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生活。可以说,这一著作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人们生活幸福、和睦相处、水乳交融起到了关键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当时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积极作用。常言道古为今用,现今继承优良传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文艺理论和伦理学理论为基础文献作为支撑。我们应当从伦理道德的发展历程中发现和总结经验,通过伦理道德的文学审美思想发展规律、历史进程来提炼文学审美思想以及伦理道德变迁的遵循标准。本文对《祖师问道录》和《弟子问道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主要提出了在文献传播与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伦理道德的文艺审美思想、原则和标准的共享,这种共享和伦理文化认同对新时代促进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藏族典型文学作品如何衔接美学理论

扎西曲桑 西藏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藏族美学思想是早在1000多年甚至2000多年前就在藏族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并且一直传承到现在。本文旨在讲述藏族一些典型作品当中能够展现出美学的理论和美学的思想。学界对美学的内涵、流源、历史、理论、批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研究角度和目的不同,出现了各不相同的研究结果,为各自的不同观点进行了理论佐证。希腊是美学的流源地,希腊美学的发展背景跟藏族的美学思想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古希腊的神话、建筑、雕塑、诗歌、戏剧等各门艺术都得到高度发展,为美学的诞生准备了条件;同样藏族美学思想的发展也是紧密相连到藏族的神话、建筑、雕塑、诗歌、戏剧等艺术门类的发展。深入研究藏族一些典型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用词技巧、音韵特点、诗歌意境,并与现代美学理论相结合,可尝试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西藏文艺话语体系。

汉藏戏曲演进路径研究

邹海燕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系教师,西藏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

戏曲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并有着鲜明特征的民族艺术形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结合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形成了囊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曲艺、杂技等多种元素的种类繁多的一门艺术。不同的地域有京剧、越剧、闽剧、粤剧、川剧等戏曲种类,各民族有藏戏、壮剧、苗剧、布依戏等,在唱腔上又有南北之分。戏曲的丰富多彩,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和灿烂辉煌,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从戏曲的演进路径来看,呈现出萌芽、产生、发展、成熟的演进过程。尽管由于地域广博、气候各异、民族众多,中国戏曲在每个阶段的演进中所展现出来的形式各有不同,但不同民族的戏曲演进路径呈现出趋同性。藏戏作为西藏民族和受高原特殊地域和气候影响下所生成的艺术形式,一方面受制于内在艺术发展规律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周边区域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又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相统一的整体状貌。

西藏现代母语戏剧文学创作动向

桑吉杰 西藏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剧院的成立、期刊的诞生、人才的培养等种种因素造就了西藏现代母语戏剧文学产生的契机。自第一篇现代母语戏剧文学作品《塞吉和白吉》问世以来,克珠、尼玛顿珠、平措扎西等作家相继创作了《阿古顿巴》《酒鬼拉巴啦》《哈喽吉祥》等脍炙人口的母语戏剧文学作品,为西藏母语戏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创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突出了戏剧的娱乐性和表现性;人物形象的描写从类型化转向个性化,注重人性而忽略神性;矛盾冲突也从平铺直叙变为集中矛盾以增强戏剧性;文体结构也从“顿”“雄”“扎西”的三分法变更为西方的“幕”的结构形式。西藏传统戏剧文学表现为宗教剧,在“信仰”的层面上,抑制原始欲望而达到道德标准和社会稳定的目的。西藏现代母语戏剧文学的创作心理主要表现在以解放人性而追求个人情感,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价值。从形式到内容的变化,西藏现代母语戏剧文学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戏剧文学戏剧性弱的不足,突出戏剧的矛盾冲突而增强了戏剧性和真实性。从宗教剧跨越为世俗剧,回归到了戏剧文学的内核即生活的真实性,回到了“人”自身。

《布德之路》:以电影镜像呈现西藏农奴解放史

王一清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电影《布德之路》将草原英雄布德的事迹书写成一部英雄史诗,用个体的成长历程来折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史,经由电影银幕折射出西藏的农奴解放史、由旧西藏到社会主义新西藏波澜壮阔的演变发展史。这是用电影来讲述西藏与祖国关系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成功尝试。此外,《布德之路》让观众在历史的变迁中感受到具有象征性的流转光影,在抒情的声音里触碰到英雄人物复杂真实的内心,在电影的叙事中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带来的希望和光辉。于是观众和布德一起从“山上有没主的野兽,山下没有没主的人”的农奴思想出发,抵达“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的共产主义思想,观众和主人公一起完成了一场特殊的“成人礼”,感受到共产党员所具有的深厚的精神力量。在观影中,观众见证了历史的深沉,感受到西藏和平解放前农奴的悲惨和弱小,体验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温暖和明亮,在细微和宏大间拥抱了家国情怀和民族复兴之梦。藏地电影也乘着舟楫航行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世界舞台之上,旗帜鲜明、不可忽视。

评万玛才旦电影

袁铭泽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

以藏传佛教文化为宏观参照,由民俗出发,爬梳藏传佛教艺术史的发展历程及艺术风格。在藏传佛教艺术史的表演艺术、造型艺术和文学艺术中,探究藏戏的面具与题材、壁画与石刻的信仰图像、口传文学中史诗与传说的思想内涵。将具体的藏语电影文本放置在上述艺术史的历时语境中展开分析,在艺术史的回顾与整体把握下,为建构电影的艺术性与文化意义提供更具系统性与逻辑性的史料依据。在具有文化底蕴与历史依据的藏传佛教艺术史中,建立一个专属其文化内部的知识与思维体系,使得电影文本的解读和批评不是印证既有理论,而是寻找可供互为指认和证明的、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对话和艺术形式的呼应。如果没有对艺术史的回顾和整体把握,那么不同电影可能只会是孤立的个别文本和偶然事件。而具备了对整个艺术发展过程的“前理解”,电影所描述的现实和呈现的问题,才能够跨越现代和传统的表浅矛盾,抵达民族文化的深层肌理。将艺术史作为一种具有明确指向性的知识谱系,从艺术史的发展流变与艺术风格的角度,介入电影进行呈现与阐释,是一个文化与历史自我解答的过程。这也为从中国传统艺术史的视角观察中国电影,提供了一个或可一试的研究路径。

论阿来对西藏题材电影的叙事革新——结合电影版与剧本版《西藏天空》来分析

索朗卓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阿来编剧的电影《西藏天空》早在2014年就正式上映,而电影剧本却于2021年才出版发行。作为藏族作家,他已经对藏族的历史变迁进行过文学化的书写,而跨界进入电影领域,他给西藏题材电影带来了叙事上的突破与创新。首先,他以西藏的社会解放为背景,对藏民个体的内在解放进行深入挖掘,完成从宏大叙事向日常叙事的转型。其次,他并没有为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而对西藏进行滤镜处理,而是转凝视的视角为在地的视角,还原历史的肉身与藏民作为该地主体的丰富人性。最后,作家既尊重藏民的宗教信仰,又进行了必要的祛魅,叙述方式就从含魅性叙述向重理性叙述转变,情节安排更为合理,人物刻画也从外在启蒙演变为内在觉醒。

西藏当代美术创作概况

赵文琪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新西藏在文化产业上既保留其原有藏民族历史文化特色,又开放创新地向外不断汲取文化正能量。尤其在西藏当代美术事业上,涌现出一大批优质的、与国际接轨的艺术展览中心和优秀的藏地本土艺术家。笔者本着实时更新的追踪态度,通过对西藏当代美术中的油画、综合性艺术、布面重彩画、唐卡等艺术类型进行梳理,发现当代藏族青年艺术家已经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去深层挖掘吸收西藏传统文化资源,西藏当代美术总体呈现出“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态势。西藏当代美术中的综合性艺术如装置艺术、实验性艺术等,都在蓬勃发展中,其作品展现出与藏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特点和独具西藏特色的表现形式。西藏布面重彩画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新兴画种,也凸显出不断繁荣发展的整体面貌。在西藏当代美术作品中,最鲜明、不同于我国其它省市区域的是西藏艺术家的作品中往往都包含着对西藏本土独特风土人情的描绘、对藏族传统文化不断开发以及每一位身处此地的艺术家对藏区从始至终的深厚感情。让人欣慰的是,青春、朝气蓬勃的新生代力量,带着他们势不可挡的锐气,伴随时代恢弘的脉搏,正在推动西藏美术走向一个更好的未来。

桑耶寺江白林壁画中飞天艺术的美学思考

王旭峰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寺院,桑耶寺江白林即文殊殿,二层围绕佛殿有一周转经回廊,廊道两壁绘有千佛像,殿前壁画的内容也是以文殊菩萨像为主,还绘有一些弹奏乐器像、乐舞像、飞天像等。壁画内容之丰富,描绘对象形式之多样,技艺之高超,作为藏传佛教飞天历史形象的重要内容,被记录下来。本文试从飞天艺术源流以及桑耶寺江白林飞天和敦煌飞天等壁画表现形式进行相关分析。江白林壁画中的飞天,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飞天艺术形体男性形象的强健雄壮之美,女性形象的灵动飘逸之美;四肢的伸展和摆动,衣着的飘动和飘带的飞舞,使得飞天在整个画面中产生动态之美;飞天壁画的装饰样式,展现了古代藏族服饰的艺术之美,服饰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有精神文明的含义;飞天零散分布的构图方式,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是壁画格局的一个补充,从视觉上给人以平衡感的构图之美。对飞天进行美学研究,可以获得更多直观材料,一定程度上扩展和丰富了研究空间。飞天给我们以美感,需要进行细致品读,用谨慎的态度,全面而客观地探讨壁画中飞天艺术形象的美学特征。

平措扎西相声剧中的思想艺术审美性——以《文物的呼唤》剧本为例

嘎玛尊珠桑布 西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西藏曲艺文学中的现代相声剧本创作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兴起,是西藏民间相声、幽默、风趣以及讽刺等语言艺术形式向当今舞台表演进化的表现,也是逐渐呈现为文学著作成果的过程。相声《文物的呼唤》针对当时寺庙里文物被盗、遗失的情况比较严重的现实,启发了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促进了文物造册、管理、保护工作。分析平措扎西的相声剧本《文物的呼唤》思想审美,也是探索现代藏族相声剧与西藏传统藏戏剧本所相连的艺术纽带的方式。相声剧本文学是以舞台表演为主,从人物的对话中创造艺术形象、树立人物个性、反映社会矛盾、表达思想主题,是曲艺文学中塑造艺术形象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导和激励社会积极性的重要方式。平措扎西的相声剧本有充分表达善恶取舍的能力,道德因伦理之美而体现。作品延续了西藏远古时期语言文学的思想表达特征,提炼了藏民族独有的语言艺术性质和形式之美。藏族曲艺文学中作者始终以身作则,关心人类的种种困难,这成为同类作家一种美德的追求,背后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西藏舞蹈艺术的现代化转型思辨

刘雅楠 西藏大学文学院2022级文艺学博士研究生

西藏舞蹈艺术源于藏族人民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经历史涤荡和冲刷而成,反映了藏民族在一定社会形态中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融合,在灿烂的西藏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作为西藏传统文化的象征性符号,西藏舞蹈艺术以追求现代化转型为目标,这种追求始终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是西藏自身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所规定的,同时也是艺术自律的充分体现。从整体上看,现代化转型为西藏舞蹈艺术带来了巨大改变,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发展态势,但伴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变革,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20世纪30-40年代始至今七八十年的发展历程表现出强烈的现代化转型诉求。舞蹈语言的美化、场域的转换、审美观念和传播方式的转变是现代化转型的突出表征。以西藏舞蹈艺术对现代化发展的迎合为出发点,对现代化转型进行思辨,主要体现在西藏舞蹈艺术的个体性突出、新一代舞蹈人才的自主性选择以及西藏舞蹈艺术的商业化现象等方面。舞蹈工作者要用辩证的眼光、严肃的态度看待西藏舞蹈艺术的现代化转型,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场域来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关系,从而对西藏舞蹈艺术健康正向发展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和价值意义。

新时代语境下西藏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表征及文化认同

唐晓烽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西藏自治区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西藏人民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感悟和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智慧成果融合于舞蹈题材、动作之中,直抒胸臆、表达真情,在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魅力十足的西藏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西藏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态韵律美具有强大生命力,彰显了人性之美、精神之美、虚实共生的生命感悟之美,寄托了和谐友善的西藏人文内涵。舞蹈艺术是文化母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子系统,西藏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较高的学术定位,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的重要艺术手段和文化载体。在新时代语境下,以西藏民族民间舞蹈助推文化认同,推动西藏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应立足中华文化根本,优化舞蹈多元发展结构;立足营造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载体,构建文化认同推动发展机制;立足搭建以西藏舞蹈艺术为重点的国内外交流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下的西藏审美文化符号研究

陆亚秋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以首届西藏自治区民间舞大赛冠军作品《拉拉》为例,探讨西藏民间舞蹈如何通过展现其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体现民族的文化自信自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代舞蹈作为一种反映人类生产和自我塑造的艺术形式,能够贴近群众的生活需求和精神追求。舞蹈语言的特殊性使舞蹈作品能够超越语言文字的局囿,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知,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西藏舞蹈能够有效传播西藏文化的精神内核,通过舞蹈作品中思想情感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张力,将某一事物转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或符号集,再现人们的心理活动。该舞蹈作品将传统的舞蹈形式与当代文化有机结合,兼具写实、叙事、抒情等功能,展现了牧区妇女劳动生产的情景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优美轻快的风格特点。西藏地区所遗存的丰厚文化资源,是西藏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来源,是西藏舞蹈创作的内在动力,更是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支撑。西藏地区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创作出人民看得懂、能理解、可共情的舞蹈作品。以舞蹈《拉拉》为代表的西藏审美文化的“出圈”不是偶然,而是新时代的产物,为推动西藏文艺走向世界提供了借鉴意义。

试析以藏族“特色寓言”为基点的博多瓦大师语言艺术美

丹增顿珠 西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寓言是一种短小精悍且表现力丰富的特殊文学体裁,是运用简单的语言和精巧的手法来启示世间万象的艺术精品。它除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外,还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载体和艺术宝库,是具有强大解释力的语言艺术精髓,也是一种对历史、文化、教育、经济、民俗等诸多角度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文学体裁。11世纪藏族文豪博多瓦为藏族寓言文学的创作、运用和普及等方面付出毕生精力,成为藏族寓言文学的先驱,达到寓言艺术运用自如的语言美境界。在藏族文学史上“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博多瓦所著《喻法论·聚宝》和《蓝宝书》之中,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博多瓦一生云游西藏各地,大力进行智慧与慈善教育,他往往借用高超的寓言艺术来巧妙铺陈甚深意义,真正把“蕴藏知识、无所不包,趣味之广、屡尝屡鲜,功效之大、无难不克”的藏族“特色寓言”运用到各种场合的实践中,在提高人们内心道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

与会代表集体合影


签发:杨晓雪

审核:王庭戡

编辑:宋展翎


延伸阅读:

“西藏文艺的美学特色”专题研讨会召开

新疆和西藏文艺的美学特色主题征稿

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