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正文

艺成之史,诚意十载

2022-06-0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李晶 收藏

《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十周年纵横谈

《中国艺术发展报告》连续出版十周年啦!从《201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到《2021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您读过其中哪些?“中国文艺评论”公号继评论家戴清老师文章后(点击查看),选编来自文联、高校的四位作者、读者的微评,分别从报告纵览、曲艺、杂技、文艺评论的角度回眸《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十周年,以飨读者。

艺成之史,诚意十载

2022年,年度《中国艺术发展报告》连续出版十载,硕果累累。2012年《报告》诞生,以述评总结的方式系统总结每年诸艺术门类发展的情况,体现艺术学在中国当代学科体系战略位置提升后的创新举措。2014年《报告》新增“文艺评论”分报告,注重从评论或批评的角度把握中国艺术现象,并通过提升理论化水平,把握和思考未来发展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艺术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网络化、全民化、动态化等新的特征元素,这些实践领域成果亟待理论的概括提炼,以此明晰新时代中国艺术界的现象、热点和精神;《报告》在逐年累积的基础上,愈来愈注重理论的深度和学术的精度,以此为理论动力反馈艺术创作,激励、褒贬或帮扶艺术实践朝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应的作品质量迈进。

作为时代艺术的洞察,《报告》与人的生存处境紧密关联。近年“抗疫”艺术或者其他在防疫期间创作、展示、传播的艺术,不孤芳自赏,而是与人类命运与共的时代记录。文艺评论家们担当大任,从专业角度引导创作,引导民众理解作品的主旨内涵、美学意义和社会价值。这种集中的、高水准的、影响面广的评论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中并不常见,尤其是新媒体时代,艺术分赏局面横亘,出现这种集中讨论关乎所有人的生命意义和战胜灾难精神价值的艺术实践与评论意见互动的局面,让人备受鼓舞。

进入新时代,文艺评论更为突出中国精神,注重中华美学意蕴。《报告》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在艺术领域辩证兼收,阐释了中国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读者通读《报告》,能明显感受到全书总论和各艺术门类分报告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坚持和运用,朝着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方向迈进。

十载岁月,诚心而论。回望十年《报告》,饱含鲜明实践性意义和时代气质,敢于直面问题和症状,自觉践行“批评精神”,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强调中国艺术品性。下一个十年,伴随新时代和中国艺术的新发展,《报告》必将收获更多硕果,更好助力实现中国文艺事业新辉煌!


*作者:李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


签发:杨晓雪

审核:何美

责编:杨静媛


延伸阅读:

镌刻新时代的艺术年轮

同频共振新时代 细琢精耕白皮书

十年一鉴

标识中国艺术事业前行的节点和轨迹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