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音乐舞蹈>音乐评论>正文

评音乐剧《淮海儿女》:有特点、有灵魂、有温度

2019-08-19 阅读: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少华 收藏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徐州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创作的音乐剧《淮海儿女》七月底亮相京城,引人侧目。演出当晚,台上歌舞一曲接着一曲,台下掌声一阵接着一阵。演出气氛热烈,观众情绪高昂。在革命题材剧目中,能收获如此演出效果的实属不多。究其原因,我以为该剧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审美优势:

 

  一.有特点

  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淮海儿女》的独特首先在于影像与舞台表演的无缝连接。当场灯熄灭后,大幕没有拉开,而是在前幕上投放出“淮海战役”的视频资料,富有感性的解说词和具有视觉冲击的影视画面以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迅速地将观众带入情境之中。这段影像起到了背景知识介绍的作用,为接下来的舞台表演和观众欣赏做好了铺垫。第四幕中,大荧幕上投放着炮火连天的场景,配合灯光频闪和特殊音效,把战斗的场面营造的极其逼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影像与舞台表演的结合,在历史真实与舞台表演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全方位调动起观众的感官,最终实现了审美通感。

  其次,《淮海儿女》的独特之处在于舞蹈场面的精心铺排。剧中纳鞋、舂米、烙馍、风雪交加赶路运粮等一系列的舞蹈动作都是对生活动作的高度提炼和美化,形成了极具美感的肢体语言。在最后一幕中,“搭人桥”的设计更是高度写意,演员用身体构成的“桥梁”笔直矗立在舞台中间,配合天幕的炮火影像,画面亦真亦幻,把历史的波澜壮阔推向了观众眼前。舞蹈场面的营造在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助剧作完成了抒情与叙事。

  《淮海儿女》的独特之处还在于时空处理的自由灵活。剧中营造了古今时空,交叉时空,心理时空等多种场面。如第一幕尾声,几个演区同时亮起灯光,刘永良、英梅、大柱、族长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四人各有所思、各有所想,唱念交叉进行,各有所表,大大推进了叙事速度。多重时空的处理,实现了心理时空的外化,取得了动人的艺术效果。

 

  二.有灵魂

  有人说,音乐剧的灵魂是音乐。《淮海儿女》旋律动人,演唱动情,管乐器、弦乐器交响和鸣,在速度、力度、色调上的丰富变化共同构置了演出的灵魂——音乐。

  首先,根据不同人物设定不同的演唱方法。比如剧中主人公英梅以民族唱法演绎,突出人物的淳朴,演唱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感情质朴。孤寡老人采用美声唱法,把老者沉稳睿智坚毅的性格特征与声音形象完美的结合。军旅画家则采用音乐剧唱法(民族加通俗),凸显出人物的时代感。剧中演员将自身的嗓音条件与人物所设定的演唱方法相适应,完美地诠释出角色的声音形象。

  其次,演唱形式多样。得益于舞台时空的灵活处理,《淮海儿女》的演唱形式也格外多变,有独唱,对唱,二重唱、四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如军旅画家在尾声中的大段歌剧【咏叹调】般的抒情独唱——“有一种倒下叫挺立,有一种挥别叫牺牲。有一种短暂叫长存,有一种长眠叫做永生”。这是一段回环反复的曲调,通过不断重复的咏唱,使剧作的情感与立意全面升华。饰演画家的演员嗓音条件十分优越,把音域跨非常之大的唱腔把控的十分到位,且声音的颗粒感强,层次饱满。

  另外,《淮海儿女》音乐元素凸显民族特征。比如,“舂米”的舞蹈片段中,利用音乐勾勒出一片繁忙热闹的大后方景象。风格上运用中国民族音乐元素,通过打击乐的变化,模拟米声的打击乐效果,使音乐节奏上有空灵与热烈的对比,具有震撼力。配器使用民族乐器笛子与西洋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小号、长号等相结合,让音乐充满活力与大气。情绪欢快的音乐具有了灵动感,与舂米女子的心灵手巧形成一致呼应。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还巧妙吸收了徐州琴书的艺术形式融入演出中。妇女团的杏花手打快板,左右两侧各有一名演员演奏三弦,把民众支前的为战斗所做的工作总结为“三红,三宝,三发明”,以琴书的形式说唱出来,别具匠心。而剧中杏花的扮演者本来就是该团的琴书演员,虽因人设戏,却又恰到好处,成为本剧一大亮点。

  《淮海儿女》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壮丽辽阔,其打造的听觉意象或庄严肃穆,或热烈兴奋,或悲痛激愤,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全剧最后一幕,在炮火连天的战斗中,还大量运用音响和音效,把战斗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整场演出以音乐灌满,融抒情与叙事为一体,音乐直接、真实、深刻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三.有温度

  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在淮海战役的66天里,共出动民工543万人;筹运粮食9.6亿斤;担架20.6万副;大小推车881000辆;挑子305000副;船只8539条;汽车257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支前的伟大壮举,是淮海人民用生命书写了中国革命战争中壮丽篇章。陈毅同志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淮海战役纪念馆时提道:我们要不忘缅怀先烈,传承好红色基因。基于总书记的这番讲话,徐州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凝心聚力,全团上下用66天的时间,66名演员共同打造了这部剧作。终于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之际搬上舞台。

  剧作家并没有用力描写宏大的前线战斗,转而把视角放在了后方队伍——普通的淮海儿女身上,描写他们为战争做出的巨大牺牲,以此表达出对先烈的崇敬之情,饱含人性温度。如“筹粮”一场,村中的老者唱:“捧出缸底的米哟,刮尽盆底的面。拿出最后一尺布,还有那半斤棉。咱心甘,咱情愿……”。支前队长刘永良的母亲将家中仅存的一小袋白面交给了儿子,没有丝毫犹豫。她唱到“穷了一代代,苦了几千年。共产党为咱打江山,我砸锅卖铁也心甘情愿,战士们为咱敢舍命,我们怎能让他们受饥寒……”这些表达都平实感人、质朴无华,将普通百姓的感恩之心全盘托出,体现出人心的温暖。

  剧作的温度还体现在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之中。第四幕中,由于老族长的通风报信,国民党兵便衣队半路杀出,双方搏斗中,英梅挺身而出,替族长的孙女杏花挡住了刺刀。英梅的牺牲给了族长一次心灵的震动,最终感化了老族长,从而悔过自新。尾声处,面对反动派炸毁的桥梁,淮海儿女不畏冰寒,用血肉之躯铸成了一架坚不可摧的人桥……这些处理传达的不仅仅是一种战斗精神,更是一种人格力量,最终,这些个体力量凝聚成为一种精神温度,而这种温度又通过剧中一个至为关键的贯穿人物——军旅画家传递给今天的观众,让今人依然能够感知、感染,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今日的幸福。

  《淮海儿女》目前所呈现的舞台演出效果可圈可点,如能在情节、细节的处理上更为严谨,定会更上层楼。如,父亲在炮火中交给儿子英梅的信,儿子读信之后,心情十分沉重,这时响起了号角声,儿子又立即切回到战斗状态,此处音乐和情节的衔接略显生硬。另外,群众人物服装整体过于精美,特别是运粮队伍的青壮劳力,服装还应再做旧一些,尽量使生活真实和艺术美感到达统一。

  总的来说,音乐剧《淮海儿女》融音乐、舞蹈、诗歌、影像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舞台效果,用极具美感的视听画面承载起厚重的革命题材,不仅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观剧体验,同时也为音乐剧的本土化作出了有益积累。

 

  延伸阅读:

  有了思想和故事,就有了音乐剧的核心力量(徐健)

  中国音乐剧市场的爆发点在哪里

  音乐话剧《雁叫长空》:真正的“主旋律”脱不开生命的体验(张之薇)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