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视评论>正文

广播剧《清气满钱塘》:以“声”传清气,以“音”达共鸣,以“剧”扬廉洁

以“声”传清气,以“音”达共鸣,以“剧”扬廉洁

——10集广播剧《清气满钱塘》备受关注、广受好评

10集广播剧《清气满钱塘》是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联、杭州市纪委市监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和杭州市临安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廉政故事作品,由夏强、杨子担任总编剧,张欣、石俊担任总导演。该剧通过《生命铸就的忠诚》《副乡长的红包》《最平凡的坚守》《爱探索的法官》《学直播的局长》《不该遗失的初心》《不该越界的亲情》《不该批准的报告》《不该放弃的原则》《不该任性的权力》10集内容,用小故事展现大主题,用自然风格塑造基层人物,是一部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廉洁文化的佳作,首播后得到了普遍好评。现将相关专家的评论文章刊发,以飨读者。

——编者

10集广播剧《清气满钱塘》研讨会现场

让廉政的清风吹遍四方

胡一峰,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文艺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涵养新风正气的有效途径。一级编剧夏强担任总编剧的10集廉政广播剧《清气满钱塘》是一部以艺术的形式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廉洁文化的佳作。这部作品从小处着手,选择反腐倡廉实践中的生动案例,以艺术的手法加以演绎,以理性的思维进行总结,解剖麻雀式的剖析,礼赞清廉,警醒世人,不愧为一堂情境化的廉政党课。

《清气满钱塘》用10集的篇幅讲述了10个故事,分别为《生命铸就的忠诚》《副乡长的红包》《最平凡的坚守》《爱探索的法官》《学直播的局长》《不该遗失的初心》《不该越界的亲情》《不该批准的报告》《不该放弃的原则》《不该任性的权力》。从标题就可以发现,10个故事可分为两个系列,前5个属于正面案例的宣传,后5个则是对反面案例的批评。

《清气满钱塘》的所有故事都来自基层真实案例,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级别不高的“小官”,比如,《生命铸就的忠诚》中用生命践行初心的王丰华,比如《副乡长的红包》《最平凡的坚守》《爱探索的法官》《学直播的局长》中的山区某乡副乡长钟伟良、某县纪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余延安、某区法院法官陈辽敏、何局长。第一系列的五个主人公是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的新时代典型。该剧以为基层好干部树碑立传的方式,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有效载体。

《清气满钱塘》第二系列的5个故事的标题,均以“不该”打头,不妨概括为“对腐败坚决说不”。某乡派出所民警老张思想防线松懈,接受了老同学送的钱和车,成了给不法行为牵线搭桥的“介绍人”;某县某街道张副主任为了报答资助他读大学的三姐和三姐夫的恩情,利用职权,收受贿赂,从此,贪欲像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某县某单位某科吴科长因为丈夫的公司需要资金周转,于是她向自己的服务对象张嘴伸手,最终从人人称赞的吴科长堕落为腐化分子;某乡李副乡长本来年轻有为,却在别有用心的企业家施予的小恩小惠中,“潜移默化”地被“污染”,直至掉进了贪赃枉法的大染缸;某区生态环境检测中心魏主任被心中的欲念侵蚀,对手中权力不知敬畏,反而寻求在企业家那里变现,丧失了为官做人的基本底线。

这5个反面案例,既有错误的友情观、亲情观带来的恶果,也有在突如其来的困境中作出的错误选择,还有贪图享受而甘于成为围猎者的囊中物的。与此相应,创作者为故事主人公设定了多样化的社会关系,包括同学关系、夫妻关系、姐弟关系、朋友关系等,从而描摹出贪污腐化的诸般丑态。

该剧各集仅仅20多分钟的时长,风格简练、叙事流畅,营构了典型而具体的情境,描摹了每一个人物的心路历程,让他们在故事中站立起来,开口说话。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没有停留在对腐败案例的叙述和白描,而是作出了理论概括。比如,针对李副乡长的案例,剧中分析道:“他把别人当朋友,别人把他当‘鱼’钓。不是基于平等关系的友谊,只是虚假的表演”,进而总结“应当坦荡真诚地与企业家打交道,既‘亲’又‘清’,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创作者把宏观思考和细腻描写结合了起来。

面对“新听众时代”的来临和广播剧的“重磅回归”,主旋律题材广播剧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求,弘扬中国广播剧的优良传统,在守正创新中奉献精品,是广播剧发展的一道必答题。《清气满钱塘》在这方面作出了有价值的探索。广播剧《清气满钱塘》让我们看到了创作者的努力和成果,衷心希望涌现出更多这样的精品力作,不断丰盈群众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听见“浙”里清风

何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处长,中国视协会员

电波激荡长空,清气浩荡乾坤。

《清气满钱塘》清新体现心向光明、警示深渊的深意。前5集讲述5位正面典型,后5集为5组“不该”的反面教训,既用信任加力,又用监督加压。这些典型包括“只饮迎丰一湾水,止用迎丰一张纸”、让村民梦想开出花朵、让民生实事结出果实的村委会主任王丰华,抗洪救灾殉职于富春江镇芦茨、时年仅37岁的副乡长钟伟良,14年如一日坚守在反腐最前沿、审理的700多件违纪案件没有一起申诉复议的纪检干部余延安,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探索、用心守护金色天平的法官陈辽敏,都是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代表。比如,王丰华让村民的心愿都上了墙,也向村民立下了“军令状”,他言出必行,“让梦想瓜熟蒂落,与村民同频共振”。娓娓道来的故事,有血有肉的人生,丰盈人们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清气满钱塘》清朗产生强劲的警世意义。不该遗失的初心、不该越界的亲情、不该批准的报告、不该放弃的原则、不该任性的权力,这“五不该”既以民警老张的受贿行为、街道副主任披着亲情外衣的贪腐案例及贪官老母的讲述等现身说法家风家教,还以青年干部的腐败案例、案发时某区生态环境检测中心主任才40来岁等教训,提醒“贪如水,不遏则滔天;欲如火,不遏则燎原”,并谨防直播间、送快递里的新腐败。后5集人物是虚拟的,剧情是虚构的,带来的反思却是真实而深刻的。家风关联党风、政风和民风。厚植清廉家风,构筑最美家庭。对干部而言,人情之中有原则,交往之中有政治;在原则问题上,更需警惕裹着温情外衣、小恩小惠的道德绑架。

《清气满钱塘》清脆发声,突出主线、贯穿红线、坚守底线、筑牢防线。以年轻的选调生杨霞入职集中学习10天为主线,串起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清廉矩阵。党和国家把选调生工作作为储备优秀人才、优化来源结构、促进干部队伍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一批领导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激励选调生在基层砥砺青春。作品用小故事展现大主题,避免道德说教,故事真实可信,风格自然亲切,塑造了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人物形象。

榜样力量声声亮,正气精神代代传。比如,《清气满钱塘》里《爱探索的法官》《学直播的局长》表明,法官、局长的思想转变、精神力量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强调父母长辈的教诲和精神指引、子女的代际传承。

剧中,声音艺术体现在淅淅沥沥的雨声、敲门声、急切对白或忏悔心语等当中。例如,第8集《不该批准的报告》里下班时小区楼内的生活乐曲,第6集《不该遗失的初心》里夜间的犬吠,都是清朗生态里的生动烟火气。该剧还与广播剧《平凡的坚守》、电影《芦茨湾的呼唤》等同题材文艺作品形成互文本。其中第3集《最平凡的坚守》呼应了我国首部反映纪检干部的长篇纪实报告文学《平凡的坚守》及同名广播剧。杭州市文联创作研究室一级编剧夏强等先后参与编剧《平凡的坚守》《清气满钱塘》,这些作品紧扣时代脉动,表现基层模范,弘扬清风正气,声以动人,乐以载道,寓教于乐,化善为美。

《清气满钱塘》遵循“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原则,着意真诚朴质亲切,巧妙运用了对话、独白和旁白、解说等多种语言形式,体现丰富层次,避免对白过满。

主旋律文艺创作稍有把握欠缺火候,就容易平铺直叙、刻板生硬。但广播剧佳作坚守戏剧本性,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和具体可感的戏剧矛盾、冲突乃至动作支撑叙事。《清气满钱塘》也以清音讲述身边故事,尤显亲切。

演绎廉洁文化“协奏曲”

周晨,江苏警官学院副教授

10集廉政广播剧《清气满钱塘》立足杭州本土资源,将典型案件、廉洁文化与广播剧艺术相融合,倾听时代“心跳”,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展示了清廉杭州建设的生动实践。立体的视听体验产生强烈的“代入感”“现场感”,精巧完整的构思、富有张力的人物、打动人心的剧情以及启迪心灵的哲思,多元呈现广播剧的独特魅力,让廉洁文化“声”入人心。

《清气满钱塘》通过编创团队巧妙设计的冲突和矛盾,让剧中各主要人物能在典型环境下表露最真实、最纯真的心迹,做出符合人物性格和形象的选择和行动,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生动展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清气满钱塘》以一个相对完整的情境故事“为期10天的清廉文化学习”为中心情节线。10天的学习安排简单明晰有机勾连,以时序发展为主线、以独立事件为单元、以逻辑发展为衔接,既有强化正面引领作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基层优秀党员干部楷模事迹,亦有以案为鉴、知敬畏、防微杜渐、守底线的警示故事。前后集衔接巧妙,故事情节发展自然、蕴含感情层层递进,戏剧节奏自然流畅。

以案为鉴部分使每一集都有突出点、冲突点,便于集中听众的注意力,也为使听众听得明白,记得住。或讲述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整治,或体现年轻干部的“早节不保”“第一粒扣子不正”等基层微腐败,情节紧紧地围绕着主要人物向深处发展,冲突一个回合又一个回合地向前推进,层次分明地展示矛盾冲突的激化和转化,让人感受到不同人物鲜明的个性和思想冲突、人物命运的归宿。

《清气满钱塘》的二度创作在演绎、音乐、音响上多维度合璧,人物鲜活、对比强烈,在沉浸式演播呈现中,山清水秀的钱塘“廉卷”不断铺陈开来。剧目标识独特,可听性强。多人演播,角色分工明确,表达准确生动,情感充沛真挚。声音演员的分寸感把握适度恰切,人物整体个性基调定位准确、对角色细微情绪拿捏精准,把声音元素运用得很饱满适度,真实自然、辨识度很高。“我”(正在接受入职培训的25岁选调生杨霞)作为贯穿性人物串联全集,增强了听众的理解深入度,也提供了新鲜的收听感受。“我”可以以与剧中人面对面的方式推动剧情、转换场景、承上启下。

《清气满钱塘》还通过声音元素和解说的巧妙结合,实现了多场景、跨地域的时空设置创新。从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出发,选择凸显不同的场景,学习教室、住家、女子监狱、看守所、私人会所、泥石流受灾现场等,充分呈现沉浸式的特征,将人物互动、时空自由、视点转换等要素逐一穿插,主次分明,场景丰富多彩,有轻有重,有快有慢,有起有伏,有明有暗,剧中人物性格及剧情冲突得到充分表现,情景交融。

声音特效作为广播剧主题渲染、氛围营造的关键方式,在该剧中也有精妙的呈现。风声、雨声、脚步声等各种声音效果让听众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随着声音的引导产生图像,自然而流畅地完成了故事的起承转合;通过声音模拟现场、还原情境,引导听众用经验和想象完成对剧中生活的参与。

该剧给予听众深刻的思想触动和有力的行为引导,比如,听完剧,我们一定忘不了王丰华重修的迎丰村文化礼堂“四知堂”。该剧还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特别是以案为鉴部分一系列“不能”开头的警示故事,通过人物故事进行柔性叙事,用一幕幕触及“底线”“红线”的场景演播干部从被围猎、侵蚀、拉拢到违纪违法犯罪的过程,真切感受了一场场诱惑和“围猎与被围猎”的心理之战。

“清气满钱塘”寓意清廉文化要实现全覆盖、全过程、全浸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我放松,必须敬畏权力、慎用尽责,常拂思想之尘、常怀敬畏之心、常守慎独之境,做到行不乱章、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在这个意义上,该剧将廉洁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奏出了一曲养“廉心”、铸“廉魂”、正“廉气”、融“廉意”、践“廉行”的协奏曲。

声音之魅与廉政的交响

赵贵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广播剧《清气满钱塘》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当代社会廉洁自律的美好风貌,成为时代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深刻地剖析了人性在权力与诱惑交织的复杂场域中的多重面向。通过生动的情节和饱满的人物形象,向我们揭示了廉政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引领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同时,《清气满钱塘》也传递了深刻的道德启示,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忠诚、担当、真情、正义等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

该作品通过声音的精妙运用,深入展示了广播剧的美学内涵与艺术魅力,引领听众进入一个充满想象力与诗意的声音世界。例如,在《最平凡的坚守》中,余延安的声音如山泉击石,清晰有力,同时又似暖阳普照,充满温情。此外,声音在广播剧中扮演着塑造环境氛围的关键角色。通过匠心独运的环境音效设计,该剧得以栩栩如生地再现各种场景,如喧嚣繁忙的街头巷尾、花香鸟语的美丽乡村以及热血沸腾的球场等,如《生命铸就的忠诚》中姐弟俩对话时那密集的雨声、《学直播的局长》中局长儿子直播时热闹欢腾的喧闹背景音效等。音乐在广播剧《清气满钱塘》中不仅是情感流淌的导航者,为剧情注入感人至深的旋律,同时还是卓越的氛围营造者,为听众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音乐画卷。在紧张刺激的时刻,音乐高潮迭起,为故事增添了紧张感和悬疑感;在感人至深的场景中,音乐则轻柔缓和,为故事增添了温情和感动。

该剧在情节构思上匠心独运,每个故事都紧扣“廉政”主题,生动地展现了社会各阶层在廉政斗争中的立场与抉择。在《生命铸就的忠诚》一幕中,村民偷偷向主人公王丰华送礼的情节,不仅激发了观众对“礼品”背后隐情的好奇猜想,更凸显了基层干部的廉洁自律与高尚品格。《清气满钱塘》还通过其他多个故事,如政府官员面对诱惑坚守底线、基层民警在金钱攻势中遗失初心等,生动地展示了社会各阶层在廉政斗争中的不同面貌。

在角色塑造上,该剧同样下足了功夫。剧中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其中,有忠于职守、勤勉尽责的正面人物,如王丰华、钟伟良等;还有大公无私、坚守廉洁的政府官员形象,如余延安、何局长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些对廉政建设置若罔闻,甚至公然挑战法律底线的反面人物,如《不该任性的权力》中生态环境检测中心魏主任背叛信念,走上贪腐的不归路。这些立体饱满的角色形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在角色的对白与台词设计上,《清气满钱塘》精雕细琢,力求每一句话都能精准地传达出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比如,一些主要角色的台词设计充满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令人感同身受。如吴科长在与丈夫的对话中,流露出内心的惶恐与不安:“我答应他了,可是这心里又害怕得不行。这是严重违纪的行为啊,我以前从来没做过这种事。”

广播剧《清气满钱塘》以声音为笔,廉政为墨,绘制出一幅幅深入人心的画卷,以其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对人性的精准描绘以及对价值观的生动展现,成功地在听众心中激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喜爱。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站在了道德与利益、责任与诱惑的十字路口,他们的每一次抉择都如同镜子般映射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可能会面临的挣扎与困惑。这种普遍性使得观众能够轻易地将自己代入剧情,与角色们共悲共喜,并在其中找到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与共鸣。《清气满钱塘》还通过丰富多彩的角色塑造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展开,传递了一系列如诚信、正义和责任等价值观念。在欣赏这部广播剧的过程中,观众不仅能够深刻体会到这些价值观念所蕴含的强大力量,更能在心灵深处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媒介化社会的崇廉尚廉之清风

周琼,浙江工业大学影视传播与新媒体研究中心副教授

10集廉政广播剧《清气满钱塘》以系列广播短剧多角色演绎的方式,呈现了村委会主任王丰华、副乡长钟伟良、纪检工作者余延安、基层法官陈辽敏、基层何局长等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正能量故事,也展现了公安局民警老张、街道办张副主任等为满足个人私欲、放弃理想、背叛信念,没有守牢原则和底线,走上贪腐不归路的反面典型故事。全剧叙事逻辑严谨,人物角色丰满,情感细腻充沛,声音演绎传神到位,内涵深刻引人思考,充分发挥媒介化时代“声音传播”的优势,是一出用现实映照历史,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的精品剧目,恰似新媒体时代的一股清流。

这10集广播剧,用对白、音乐、音响效果等艺术手段创造听觉形象,展开剧情,刻画人物,演绎方式丰富且多样,有的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有的以主角回忆的方式;有的以当事人独白为主,有的以亲属转述为主。使听众了解剧中情境和人物的活动,诱发联想,从而达到“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

广播剧经过编剧创作、导演诠释、演员加工、听众想象的四次“成像”历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听众其实也参与了广播剧角色的塑造。广播剧通常会用音响来营造环境氛围,如剧中有运用敲门声、脚步声等环境音,带给听众更加真实的环境,以达到身处同一场景的感受。此外,广播剧也会用音乐来渲染剧中人物角色的情绪。音乐是推动情节发展、展露角色心理的重要推手,引发听众的共情,如剧中用音乐来做转场音效和结尾配乐,效果都很不错。作为伴随式媒介,广播剧解放了听众的双手和双眼,这为听众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从视觉刺激到耳朵经济崛起,广播剧是绝佳的载体。

该剧的创作除了呼应听众的收听心理和时代风气之外,其人物特色、情节结构也符合广播剧编剧的规律。鲜明的人物正邪对抗营造紧张的剧情冲突,人物的挣扎和蜕变在角色内心冲突以及与他人的冲突中,呈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心理的多面性,从而在塑造人物方面体现出独特的技术价值和构想空间。廉政题材广播剧的魅力来自于冲突的多种层次和多元呈现,一正与一邪,现实与欲望,亲情与法理,都会在剧中有强烈的对抗,将情感置于复杂的利益纠葛中方能彰显其价值。而廉政题材广播剧其实是反映社会矛盾和时代脉搏的重要载体,其中的核心冲突和正反典型正是对时代人心的折射,成为观察时代风云的一扇窗,聆听时代心声的一双耳。

这10集系列廉政广播剧的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贴近实际场景,从官员的成长背景与家庭角度解读贪腐动机,也展现出贪腐给主人公带来的痛苦和悔悟,因此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创作者在人性深度和艺术高度上,深层次探究了人物角色的深层动因,以此体现警示价值,积极回应党风廉政建设的时代命题。剧中故事均取材于基层的政务实践和生活小事,聚焦基层干群关系,展现基层作风,指向性明确,针对性强,推广模式也符合公众的审美情趣。该剧也是一堂堂在网络空间中流动的廉政教育微党课,似一阵清新的风在社会萦绕。

廉政主题广播剧的创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一定难度,在题材选择上,要突破同质化难免要深挖现实素材;当小人物在作品中被演绎,要突破艺术独创性,也有一定的难度。囿于广播规范和审美范式,也容易出现主题直白化、人物单一化、观点宣教化等瓶颈。媒介化时代,文艺创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甚于以往,只要是好作品通过社交媒体的网络化传播,可以收获受众的认可和好评,但同样的,假如只是执着于形式,抽去思想的内涵,只剩下娱乐的元素,也终会被新媒体时代的受众所“翻篇”和“滑屏”。


延伸阅读:

《热辣滚烫》:现实与虚构“叠套”的创新之作(胡一峰)

2024春节档电影:在春天出发,为滚烫梦想续航

传统文化赋予动画电影独特魅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