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影评论>正文

十年中国电影发展回眸:以人民为中心,与新时代同频(丁亚平)

2024-10-17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丁亚平 收藏
以人民为中心,与新时代同频

——十年中国电影发展回眸

十年来,中国电影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需要下,广大电影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潜心创作耕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化精品创作,做到了将“主旋律”“多样性类型题材”“转型与探索”和“守正创新”表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出繁荣多元的发展格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中国电影不断完善创作生产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主体作用,在具体组织实践与相关视野拓展方面,注入改革动力的中国电影展现出跨越式跃迁的发展态势,让中国电影获得了新的意义。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海报

一、弘扬主旋律,打造新时代重点题材精品力作

纵观十年中国电影的整体发展态势,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用跟上时代和当代视角的精品力作反映社会发展新变,开拓电影新境界,越来越成为中国电影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与自觉。这十年的中国银幕凝聚了多重期待,从人民性的精神到多样的题材与斑斓耀眼的类型表现,一系列电影精品相继现身,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片创作引起广泛关注与共鸣,产生重要影响。这之中,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展现取得新的突破,并与类型化有机地结合,出现了一批口碑和票房皆佳的作品。党史题材的作品创作,如《建军大业》《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1921》《革命者》《悬崖之上》《血战湘江》《古田军号》《勇士》《大会师》,表现历史进程大事的作品,受到时代的召唤和影响,大都用平民化的视角、类型叙事以及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赢得了观众的共鸣。军事题材影片《战狼》《战狼2》《空天猎》贯穿反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主旋律,努力在灌注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同时,展现艺术的真实意义。《邓小平登黄山》在回溯中将邓小平的一段历史展示为风光音乐片。《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片起用香港导演等创作阵容、商业电影的叙事模式,融入动作戏和特效等手段,契合电影明星化商业化元素明显增多的趋势,和市场结合,创下观影新纪录。

主题性创作突破了以往作品表现的固定模式,成为提升中国电影影响力的重要力量,它们持续繁荣,在类型化的拓展和艺术性的表达上,主流价值嵌入的姿势更加柔和,获得普遍共情的力量,昭示了主流影片的独特价值和关键性意义。优秀献礼影片或真人真事电影,大都具有纪实性或史诗风格,渐趋脱离了以往的刻板化、形式化,树立并巩固了主旋律影片创作的新标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更加直接地与电影参与民族话语形成、意识形态表达关联,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等经典或民间故事进行的相关改编创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广大电影人致力于多题材、多类型、多样化的创作,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对文化元素做出生动的现代诠释和视听表达,与真实性、艺术性的个人化建构的维度相联系,尝试创新融合,并赢得观众,有着更大的可能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时代性、现实性、指导性,对于中国电影创作意义重大,既成为重点题材电影创作进一步寻求突破与转型的重要动力,也为不同类型题材国产电影寻取良性发展开辟广阔道路,为电影强国新征程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电影《长津湖》海报

二、不同类型题材成为现实主义多样性追求的重要场域

十年来,不同类型题材国产影片展现直面现实主义的多样性趋求。现实题材影片《十八洞村》《守边人》《中国机长》《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找到你》《人生大事》《奇迹·笨小孩》《少年的你》《守岛人》《中国医生》《孤注一掷》《八角笼中》《消失的她》《我爱你!》,记录时代,照见人性和生活,展现真实生活的横切面,叙事节奏精巧,类型成熟,表演精湛,受到观众的喜爱。科幻题材的电影作品《流浪地球》系列、《独行月球》《明日战记》,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等,也努力深耕故事线,体现出情感与艺术表达的力度。《流浪地球》系列发掘了科幻题材的新维度,采用艺术的良规,加以发挥,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置于影片世界观的架构中,择取多元化的电影资源,融合新机,想象力丰富,节奏适度,深具一种中式科幻电影的奇观与独特性,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优秀故事影片创作甚富,在动作、喜剧、爱情、青春等类型中,明显可见手法创新、题材的拓展与深化。商业类型片在这一时期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不仅在类型化的层面进行持续性的探索,同时也以多样性的题材丰富了电影市场,代表作品包括《唐人街探案》系列、《影》《邪不压正》《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无双》《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暴裂无声》《你好,李焕英》《误杀》《刺杀小说家》《满江红》《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抓娃娃》等,风格各异,为中国电影的商业类型片探索提供了新的参照。艺术性的影片亦在电影语言、电影观念、电影叙事等多个维度表现出拓展、探索和延伸的努力,细腻且有温度,演员表演大都真挚感人,富有分寸感。以《驴得水》《江湖儿女》《地球最后的夜晚》《白日焰火》《闯入者》《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地久天长》《江湖儿女》《路边野餐》《不成问题的问题》《南方车站的聚会》《撞死了一只羊》《平原上的夏洛克》《兰心大剧院》《野马分鬃》《漫长的告白》《妈妈!》《宇宙探索编辑部》《永安镇故事集》《不虚此行》《白塔之光》等影片为代表,不少好的或比较好的文艺向影片,努力突破小众审美趣味,显示出更为成熟的电影技法和超越自我既有风格的努力。农村、少儿、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用戏剧式结构组织起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世界,各有收获和发展。动画影片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脉络、产业面貌和艺术特征。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护法》《阿唐奇遇》《小门神》,到《熊出没》系列、《喜羊羊》系列、《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罗小黑战记》《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再到《雄狮少年》《新神榜:杨戬》《深海》《长安三万里》,在动画视听效果上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手法创新,颇具美感,为电影市场带来了创意与活力,票房持续走高。纪录影片《二十二》《地球:神奇的一天》《重返·狼群》值得注意,呈现出纪录电影作为艺术的品格。

在电影创作界,一个颇具典型性的现象是新生代电影人的集中出现。他们充满生气,年龄大多为85后和90后,追求个体价值实现与艺术创新相一致,对电影满怀炽热的爱,从宁浩、陈思诚到路阳、郭帆、文牧野,从李睿珺、申奥、孔大山到魏书钧、张末、刘伽茵、刘循子墨,其电影作品类型偏好多样,关注视角多元,勇于面对舆论的评判,无论是从题材选择还是类型尝试上,都做出明显的探索和突破,以较成熟的电影技法见长,拥有市场洞察力,在主题呈现上也各有深度的表达。

电影《十八洞村》海报

三、行业与市场:电影生态呈现转型发展的态势

进入新时代以来,电影行业呈现持续发展的基本面貌。电影的发展和国家意识和时代政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紧密相关。在市场层面,电影体制的改革更加深化,电影作为一种产业的性质得以更清晰的确认,资本的力量趋于活跃,投资结构逐渐改变,展现一种新的发展逻辑和持续的变化。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落地实施。随着该法案的施行,中国电影正式进入“创作质量促进年”。从2018年开始,中宣部等部委联合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问题进行治理和规范。各项政策与治理措施的施行,使得电影市场更趋健康地发展。

在中国电影历史性的市场跃迁中,“放管服”改革为市场带来更多活力,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等发挥“档期效应”,充满能量、力量和多样性,表现强劲。暑期档影片《战狼2》以56.83亿元票房和1.6亿观影人次创造了多项纪录。上映于国庆档的重点题材电影《长津湖》刷新30多项影史纪录,最终获得57.73亿元的票房,成为国产电影的突出亮点。近十年间,前五年每年生产电影故事片近800部,动画片、科教片、纪录片以及特种片各为50部左右,年度总计约为千部的产量。此后,新冠疫情对电影形成全局影响,年产量和票房同比下跌。但相比较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市场,国内影市的发展存在于人们的普遍预测之外,产量和票房仍保持一定数量以至增长之势。2020年,中国首次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票房第一的电影市场,充分表现出中国电影的市场活力,历经疫情,产业快速复苏。2021年,成为“电影复苏年”,一共上映697部故事影片,全年总票房和银幕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战狼2》《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接连创造的票房奇迹则体现出中国电影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电影新力量不断成长壮大。中宣部电影局持续组织开展各类电影人才培训和研修活动,通过专家评审资助中国电影导演协会面向青年导演的扶持计划“青葱计划”。中国文联和中国影协积极组织中青年人才培训班,抓实抓好会员及新文艺群体的发展,同时,由其主办的金鸡新力量——新文艺群体电影创作培训班与创作实践培训班、电影经纪人培训班等也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从《人生大事》《少年的你》《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学爸》《永安镇故事集》《不止不休》《宇宙探索编辑部》,主打年轻观众,显示出新生代电影力量的突破与创新,为中国电影繁荣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合作制片和“一带一路”国家电影产业交易,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与海外拓展成为主流,渐入佳境。中国电影搭建海外发行平台,推动电影产业海外布局,自信地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和中国力量。 《战狼2》在北美、欧洲、大洋洲和亚洲等30个国家和地区、50多个城市、40多条院线同步上映。《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文普通话加英文字幕版借国内市场热卖之势迅速在洛杉矶、纽约等地的66家IMAX/3D影院上映,随后在北美2D影院全面铺开。英文配音版登陆北美院线,在洛杉矶、纽约、休斯敦、多伦多、渥太华等13个城市的影院上映。

不少优秀国产影片由“中国电影,普天同庆”国产电影全球发行平台在海外主推发行,更多的则通过各种电影周、影片展映活动发挥国际文化交流作用,在海外各国各地区举办中国电影展、电影周活动。这和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金砖国家电影节、澳门国际电影节以及FRIST青年影展、平遥国际影展等电影节展的举办相映成辉,持续助力新时代电影浪潮的流涌。

电影《流浪地球2》海报

四、电影批评与学术研究中的探索、想象和新视野

十年来,国产电影的创作实践丰富斑斓,而相关的理论批评、学术研究动态也格外活跃,显现出独特的学术视角,研究维度和涉猎面颇为广泛,电影史、电影批评与评论,进一步增强了理论性、实践感与未来意识。“中国电影学派”等的提出,将中国实践与全球经验相结合,显现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理论体系建构的努力。其中,出现了不少扎实的学术力作,研究方法不拘一格,如《电影、技术与社会》《电影工业美学研究》《中国电影通史》《通变之途——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产业》等著作,彰显出中国电影理论与历史研究的话语视角及谱系的新考掘,《中国电影大典》共20册、2200余万字,体量浩大,内容翔实,通过创新的体例和多个维度来完成对中国电影的复数侧写,体现出电影研究界的学术眼光与价值担当。《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大众电影》《当代动画》《世界电影》《电影评介》《电影文学》 《电影新作》等重要电影刊物,坚守严肃立场,紧扣当下产业和研究热点,选题注重理论性、前沿性和民族性,理论扎实、内容丰富,持续推出高质量的具有学术分量的理论评论成果。

中宣部电影局通过专项任务进行观众满意度调查,开展主流专业媒体研讨评论国产电影,推动电影综合评价体系和电影舆论阵地建设,支持和鼓励优秀国产影片扩大社会影响及提升市场竞争力,颇富成效。中国影协每年推出《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产业报告》,并通过开展调研、举办研讨会等方式,及时跟踪电影发展,总结经验,发挥电影评论引导创作的积极作用。但需要看到,当下我国电影理论批评与电影实践的联系依然有限,如何能更大限度地影响和指导电影创作,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充分认识电影“为谁拍,怎么拍,谁来看”的问题仍是重中之重,如果一味简单跟随流行或市场,不读作品、不经过批判性思考一味接受流行的观点,就可能将我们所担荷着的责任弃置一旁。加强组织并深入开展电影交流与学术理论研究,让更多的有生命活力与理论想象的研究者和评论家行动起来,参与其中,真正让电影批评有血有肉,为电影发展指明方向,才可能最大程度焕发理论与创作共生的活力。

电影《我不是药神》海报

五、组织引领与守正创新:迈向新时代的强影之路新征程

电影在服务国家大局、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呈现出新的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2021年11月9日,《“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发布。由国家电影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优秀青年电影剧作扶持计划项目以及电影剧本论证等,着力引导优秀国产影片剧本创作;通过对不同类型题材优秀国产影片(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片,农村、少儿、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动画影片和纪录影片)的资助,根据重点宣传工作需要、选题规划以及影片的创意水平、科技含量、品牌化程度、国内市场份额等因素,引导并促使影片整体质量和社会反响的提升;通过优秀献礼影片创作、“电影质量促进年”和“新力量论坛”等的组织,“电影走出去”的有效推动,使中国电影取得实质性成果,呈现出新的亮点和特征,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文联、中国影协面向全国电影界,加强组织引领工作,增进向心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国朝着电影强国之路迈进。电影节展及研讨会等实践工作有序开展,提示了中国电影发展与实践形态的新生态。除了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电影作品奖之外,作为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电影奖,一年一度的中国电影金鸡奖、两年一次的大众电影百花奖,加以积极举办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聚焦影片质量,重视、聚焦新的观众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评奖结果充分体现人民性、时代性和专业性,构成中国特色的电影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由中国影协主办的海峡两岸青年电影短片季、华语青年电影周、金鸡电影创投大会作为重要的电影实践活动,对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引领的作用。中国影协现有的二十多个专业工作委员会还持续有序地开展各项专业性活动,相继举办中国网络电影周、中国戏曲电影展活动、电影剧本推介活动、“奋进新征程·电影新时代”主题展览、全国影视基地展览及论坛活动、中国电影科技论坛、纪录电影大会、金童象儿童电影周、 “多彩中华”民族影展活动、电影藏品展、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与教学高峰论坛等活动,彰显了组织活力与凝聚力。此外,行业作风建设一直是中国电影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影协近年在组织开展行业工作中,不断予以关注和重视,把握电影发展的时代脉搏,探索中国经验的独特性,与新时代同频,增进向心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国电影朝着强国之路迈进。

电影《长安三万里》海报

六、构建电影共同体:世界中的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总体实力的不断壮大和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我国作为世界电影大国的市场地位更加巩固,中国电影发展及其主要成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耕电影精品化创作,成为中国电影人的自觉意识与努力取向。首先,应延续现实主义精神,在题材上继续开拓和发掘新的营养,避免悬浮、空洞的内容生产,从创作原点上真诚地与电影、与观众站在一起,使创作贴近大众的真实生活和感受,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次,要在电影创作生产中有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出更多电影精品。再次,类型化成为商业电影成熟的重要标识,要在类型化的层次中持续发力,生产更多类型成熟的电影作品。最后,发掘电影创作中的原创动能,鼓励更多原创作品的生产,归根结底,高质量的中国电影创作是彰显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回望十年中国电影走过来的路,从思想、创作与理论到具体组织实践,其丰硕成果和独特贡献无疑呈现出中国电影的跨越式跃迁的发展态势,彰显了中国电影的可持续繁荣,但也需要看到作为时代变迁见证者的我国电影快速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与不足。电影的整体发展,同样需要被市场接受,不能忽视电影消费与接受问题。重点题材影片在市场化探索方面已经摸索出一些成功经验,但需要进一步洞察历史足印的偶然与发展,以此精准定位观众。需要看到,电影创作如何凸显人物个性,使故事具备感染力,在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化之间把握好平衡的必要性,同时,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汲取,探索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影中创新可能性,这些都有其重要与必要性。有的国产影片在多个国际电影节彰显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张力,有的也有效拓展了海外市场,提升了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但中国的电影业离世界前沿还有距离,要形成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有个性、不一样的电影精品的自觉,进一步体现出勇于看齐的全球视野与世界性意识。

统观这十年的整体发展历程,电影创作生产、电影艺术表达、学术理论批评研究、行业建设等多个面向都取得显著的成就,与时代同行,持续推动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民族电影艺术竞争和合作并存,内容为王与科学推动成为共识。坚持改革,聚焦于“中国性”,将“中国”作为方法,加快电影科技发展,继续提升电影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水准,助推原创性、本土性的电影创作与理论实践的更大发展,在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代、艺术本体与技术发展中构建全球电影共同体,是中国特色电影发展与构建的应有之义,也是世界中的中国电影朝向未来的接力跑需要实现的目标。


(作者:丁亚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对“人”的照拂:郑洞天的电影世界(丁亚平)

加强电影数字化建构,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丁亚平)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