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影评论>正文

《暴风》:红色革命电影“兄弟叙事” 与港式“双雄”对决场景的融合(周文萍)

2023-06-05 阅读: 来源:《中国电影报》 作者:周文萍 收藏

由珠江电影集团出品,陈嘉上导演,陈伟霆和王千源主演,讲述20世纪30年代汕头红色交通站故事的谍战影片《暴风》近日在全国上映受到关注。影片表现的是一段从没被电影表现过的壮阔历史。1930年秋冬至1934年10月长征前夕,全国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我党多条秘密交通线被破坏,只有从上海经香港、汕头、大埔、永定到瑞金中央苏区的线路始终保持安全畅通,经由汕头秘密交通站转移保护的我党重要领导干部有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邓颖超、董必武、任弼时、刘伯承等一百多名,为中国革命保存了火种,创造了隐蔽战线史上的奇迹。

与一般谍战片对立双方情报人员绝对敌对的立场不同,《暴风》采用了红色革命电影经典的“兄弟叙事”模式,将正反派主角设定为一对曾经生死与共的兄弟,在展现双方不同道路选择的同时显现双方“本是同根生”的情感纠缠,同时融入港式“双雄”对决的动作场景,丰富了红色革命电影的艺术表现。

作为红色革命电影的一种经典叙事模式,“兄弟叙事”本身有着源自生活的真实。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历程是一个在不断探索实践与斗争中逐渐发展的过程,各种思潮及派别此起彼伏,各有拥泵,即使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亲兄弟或非血缘关系但情同兄弟的朋友,也常常会由于彼此经历和信念的不同而分道扬镳,甚至成为敌对的双方。革命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与哥哥即是其中的代表。殷夫的大哥徐培根是国民党高级军官,曾在殷夫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时多次将他保释出来,并苦心劝说他不再参与革命活动。殷夫不为所动,并在1929年收到哥哥语重心长的劝告信后写了诗歌《别了,哥哥》。诗中写道:“别了,哥哥,别了,/此后各走前途,/再见的机会是在,/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殷夫的诗歌显示了革命诗人在兄弟情感与革命信仰的冲突间显示对于信仰的坚持,这也是“兄弟叙事”常为红色电影采用的原因。由珠江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伊琳导演的《大浪淘沙》是开启红色革命电影“兄弟叙事”模式的经典之作。影片表现了大革命时期靳恭绶、顾达明、杨如宽、余宏奎四个结拜兄弟在大革命的浪潮中的不同选择,余加入了国民党,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肆镇压共产党,靳、顾成为坚定的共产党员,枪决前者后奔赴了新的战场,杨则在悲观失望中当了逃兵。“兄弟叙事”在电视中亦有采用,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出品,2010年获得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正是一部以“兄弟叙事”展示1925到1949年间革命斗争历史的史诗式作品。主人公是分属国共两党的以杨立仁、杨立青为代表的杨家兄弟姐妹,他们从加入不同阵营到分隔海峡两岸的人生命运,亦是中国现代革命历史沧桑轨迹。2020年,由中影集团和广州电视台出品,彭顺导演的表现渡江战役的《打过长江去》则是与《暴风》相隔最近的红色革命电影“兄弟叙事”案例:李绶光和李绶明两兄弟战场相遇,本有机会开枪却终于无法下手。兄弟两人的纠结显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也喻示了渡江战役的意义所在:统一全中国,才能结束兄弟相残的悲剧。

众多“兄弟叙事”的红色革命影视作品珠玉在前,《暴风》的“兄弟叙事”如何推陈出新?影片抓住了红色交通站隐蔽战线的特点,抓住谍战真假虚实,变幻莫测的特点,围绕主人公陈家栋等人的“身份”疑云做文章,并辅以港式“双雄”对决式的场景表现,为红色革命电影的“兄弟叙事”带来了新意。

“身份”是《暴风》不可回避的关键词。与一般红色革命电影中的兄弟往往具有或正或反的明确立场不同,陈家栋与王历文在表面上同属国民党一方,实际分属国共两方。王是被派到汕头抓捕共党的国民党特工头子,陈家栋本身是警察,又有枪杀共产党人的“功绩”,王因此将陈视作自己的心腹,多次将抓捕的重任交给了他。而陈实际已是共产党员,他要在明面上遵从王的命令的同时保护交通站,又要在王对其产生怀疑的情况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尽力掩护自己的身份,由此便产生了许多颇具看点的戏剧冲突。如陈接到王的首个任务就是依情报去抓捕共产党接头人,事实上这个接头人正是陈自己。面对这个自己抓自己的任务,陈要做到自身避险虽不难,要通知来接头的秘密人员却不易。还有后来王在产生怀疑后要求陈在执行任务前不能离开自己,陈又必须当着王的面将情报传递出去。当然,随着一次次任务的失败,王历文最终对陈家栋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但在此种怀疑落实之前,其在兄弟情谊基础上对陈家栋的信任与提携是有目共睹的。而陈家栋对王也并非缺乏情谊,事实上,他当初曾经冒死救过王,王在离开汕头之前也和他有着同样的革命信仰,他对王极为崇敬。但重回汕头的王已经背叛了革命,这令他在失望之际不得不在兄弟情谊与革命信仰间作出自己的选择。两人“兄弟情”的变化令两位主演分别发出感概:“再见大哥,一切都变得很不一样,”“想提携小弟,他却越来越不听话”。此种纠结,正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彼此身份揭示之后,导演陈嘉上又将香港电影双雄对决的动作场景融入到了影片之中。王历文与陈家栋举枪互指的场景无疑有着《无间道》等香港经典影片的影响,而火场搏斗的场景又为其增添了新元素。值得注意的是,王历文与陈家栋的火场搏斗场景并非特效制作,而是真火拍摄,是演员穿着防火衣,点火,打斗,20秒后灭火,稍缓之后再点火,再打斗,到20秒再灭火,如此循环往复,一条条拍摄出的结果。真火拍摄增加了影片场景的真实性和可看性,也继承了曾令港片大放异彩的拼命精神。

除了正反两位主角,《暴风》中还有许多隐含的兄弟情谊。如江河与老路生死相托的情谊,陈家栋与刺仔相濡以沫的情谊,以及陈家栋与老K、老路等共产党人间的的情谊。他们与陈家栋间志同道合的兄弟情和王历文与陈家栋间理智与情感相冲突的兄弟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红色革命影视中“兄弟叙事”的丰富层次与发展的可能空间。


(作者:周文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影协评论与交流委员会主任,广州大学副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断网》:新瓶还需装新酒(周文萍)

电影《风再起时》:多重滤镜下的成败得失(周文萍)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