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影评论>正文

喜剧电影的融合发展趋势与情感诉求(闵思嘉 孙佳山)

2021-03-11 阅读: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闵思嘉 孙佳山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南方日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1-03/04/content_7931813.htm

 

喜剧电影的融合发展趋势与情感诉求

——由“李焕英”和“唐探”票房竞争所想到的

  《南方日报》编者按

  今年春节期间,全国电影市场持续火爆,《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等作品不断掀起观影热潮。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统计,2021年春节档(2月11日至17日)全国城市影院票房超过78亿元,共吸引1.6亿人次观众走进影院,双双刷新中国电影春节档总票房、总观影人次的纪录。中国电影行业在经历跨年元旦档期的不断升温之后,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呈现出“牛”转乾坤的可喜态势。

  在今年春节档期间上映的电影当中,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和陈思诚执导的《唐人街探案3》展开了激烈的票房竞争。截至目前,两部电影的票房均突破了40亿元大关,《你好,李焕英》更是以“黑马”姿态后来居上,成功逆袭《唐人街探案3》,引起众多影迷的关注和热议。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和影评人闵思嘉在评论文章中所言,两部电影的票房之争,“表面上看是不同类型的喜剧电影的碰撞,背后则涉及更深层的电影生产机制、文化内涵和情感认同等因素。”

  在今年受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以及“就地过年”的特殊语境下,牛年电影春节档取得“开门红”,无疑既为春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又在我国电影行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间节点,极大地提升了整个行业的信心。

  纵观整个春节档上映影片,《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等作品表现亮眼,而且普遍呈现出跨类型、多元化的艺术特征。很多影片都融合了两种或更多的题材类型,这也是我国商业类型电影不断向前发展、活力充沛的表征。例如,《唐人街探案3》就包含了悬疑、推理和喜剧等多种类型,全片没有局限于典型的悬疑片压抑、凝重的氛围,而是充斥着喜剧欢乐元素,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本应绵密、严谨的推理过程,但也充分调整了观影节奏,使得影片更贴合春节档轻松、愉悦的节日氛围。《唐人街探案3》从预售阶段起票房就遥遥领先,上映首日票房更是高达10.5亿元,不仅创下中国电影史单片单日票房新高,还超过《复联4》在北美首日取得1.5746亿美元票房成绩,创下了单一电影市场单片首日及单日全球最高票房等多项影史纪录。

  而《你好,李焕英》则融合了喜剧、奇幻、情感和传记等多重类型元素,使这样一个以“母爱”为主题、赚足观众眼泪的温情故事,因为喜剧演员的精湛表演让观众忍俊不禁、泪中含笑。而奇幻类型的想象空间和取材于真实经历的有机平衡,使得这部影片收获了普遍性的好评,最终在综合票房和综合票房占比两项数据的比拼上,反超商业化程度上更为成熟、老练的《唐人街探案3》,在近年来竞争愈发白热化的春节档,取得了非常罕见的佳绩。截至2月24日,《你好,李焕英》的票房已经突破43亿元,在中国电影票房榜上位列第四,前三名分别是《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贾玲更是凭借处女作一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女性导演。

  上映之前预售就超10亿元、大牌明星云集的《唐人街探案3》,最终票房被主打亲情的《你好,李焕英》意外反超,表面上看是不同类型的喜剧电影的碰撞,背后则涉及更深层的电影生产机制、文化内涵和情感认同等因素。

  作为贾玲的导演处女作,《你好,李焕英》打磨近3年之久,改编自贾玲2016年创作的同名小品。这一现象并不孤立,其背景是近年来国内诸多喜剧人争相跨界发展的大趋势。开心麻花团队拿下14.4亿票房的《夏洛特烦恼》改编自同名话剧;周申、刘露执导的小成本影片《驴得水》没有偶像明星助阵,仅靠口碑相传,斩获1.7亿元票房,同样改编自同名话剧。喜剧演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小品、话剧等原作IP的观众基础,都为电影的发行、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长期在舞台演出中积累的经验,使得以贾玲为代表的诸多跨界喜剧电影人能从观众的笑声反馈中,更为精准地掌握笑点的生成机制,并反哺于电影创作。这也是《你好,李焕英》原本是动人、感伤的亲情故事,却也能让观众时刻放声大笑的重要原因。

  相较之下,《唐人街探案3》是高制作、大阵容的视效大片。在历年的春节档中,从来都不缺乏此类影片的身影,如在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流浪地球》、主演阵容豪华的《澳门风云》系列等。《唐人街探案》系列致力于满足观众“看得回本”的消费心理,又在系列之初填补了国产类型电影的空白,以“推理+喜剧”的类型融合模式一举成功。本来是可借鉴的优秀案例,但遗憾的是,口碑高开低走,已经成长起来的电影观众遭遇“审美疲劳”。这也是为什么同为喜剧,又有前作基础,处处占得先机的《唐人街探案3》,却最终不敌《你好,李焕英》的关键所在。

  《你好,李焕英》与《唐人街探案3》的票房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电影市场发展趋势和观众观影倾向的重要变化。回顾近十年来的春节档电影市场,总体票仓自2013年开始加速攀升,恰逢我国神话题材改编电影的大批量面世,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语境助推下,观众对于春节期间走进电影院观看本土文化色彩浓重的电影,渐渐习以为常。由2013年《西游·降魔篇》、2014年《西游记之大闹天宫》、2016年《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2017年《西游伏妖篇》等构成的神话题材改编电影系列,也逐渐在观众心目中固化了春节档必有本土奇幻大片的观影预期。

  喜剧类型电影重新开始称雄春节档,是在神话题材改编电影逐渐退潮的尾声出现的,2016年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大获成功可谓是一个转折点,接近34亿元的票房成绩让影视界重新审视优秀喜剧类型电影的独特魅力。视效轰炸式的神魔大片,已经不再是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屡试不爽的招牌,那些鲜活的、接地气的、市民化的喜剧反而更能让观众在春节的电影院里体会到“合家欢”式的观影体验。在这个背景下再来看《你好,李焕英》,虽然影片在编剧手法、镜头语言、电影质感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例如一些包袱的“嵌入”显得有些生硬,仍然带着小品化的痕迹,但是影片胜在真情流露、质朴无华,对母爱的赞颂、对尽孝的遗憾,契合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人伦理念,并在春节这样一种注重团圆、祥和的节日氛围中被放大,母爱无私、亲情无价的主题,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影片的票房成绩不仅源于良好的口碑,更确切地说是得到了观众充分的情感认同的支撑。

  总的来说,春节档在牛年再攀新高,得益于世纪之交以来我国电影市场化、产业化改革的长期积淀和电影市场从本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的快速增长。喜剧类型电影近年来所受到的持续热捧,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化、产业化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产物。而今,喜剧类型电影在春节档也呈现出了更丰富的样貌:既有《美人鱼》这样的港式喜剧,也有《熊出没》系列这样“闷声发大财”的儿童动画电影;既有《唐人街探案》系列这样衍生出一个“探案宇宙”的商业大片,也有《你好,李焕英》这样“接地气”的亲情作品。喜剧类型电影的枝繁叶茂,折射出的是我国影视领域文化工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不仅为影视创作者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更展现出我国电影市场的勃勃生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符合国民情感诉求的《你好,李焕英》,还是自成IP的《唐人街探案》系列,都能为后来者提供可资参考的借鉴。贾玲式的新人导演能否为影视行业带来更多新鲜突破,也将对我国电影产业内部结构的转型升级,产生长远的、多维度的影响。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冒犯、举报:大众文化背后的度量与气量(王玉玊 孙佳山)

  春节档牛年再创新高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