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研讨会>正文

人民日报专版摘编: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研讨会发言摘编

2015-05-15 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收藏

  向人民学习,向经典学习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仲呈祥

  《平凡的世界》这部电视剧凝聚了上海、北京和陕西三地领导和文艺家的心血,也收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广泛好评。这部电视剧成功的原因和带来的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这部电视剧昭示了党中央所倡导的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它告诉我们,文艺只有写人民、为人民、服务于人民,才具有久远的生命力,才能够成为凝聚民族的强大的正能量。

  这部电视剧也启示我们,文艺必须遵从规律,必须把我们审美表现的焦距聚焦于人的精神世界。

  像这部电视剧那样,描写孙少安、孙少平等在改革初期10年的精神轨迹,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而不像那些改革题材的文艺作品那样单纯地描写事件。

  这部电视剧的成功还告诉我们,要想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就要像《平凡的世界》电视剧创作组那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端正态度,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向经典学习。

  总之,这部电视剧把经典的文学作品搬上荧屏,为繁荣当前的文艺创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功莫大焉。

  追求精神的高度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毛时安

  这部电视剧不但唤起了同代人的共鸣,而且慢慢也激起了80后、90后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物质主义弥漫的当下,再次回味思考与自己人生相关的各种严肃的命题。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但生活早已不是那种生活,甚至有点恍如隔世了。为什么这样一部通常被认为题材已经有点陈旧、艺术趣味看起来不那么前卫时尚的电视剧,竟有着如此神奇的、能穿越时间、年龄、地域的力量?30年前流过的热泪,为什么今天依然溢满观众的眼眶?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有着一览众山小的精神高度的作品,几十年来,中国走过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发展道路。《平凡的世界》相当全面而准确地展现了历史重大转折时期的时代生活,尤其是以陕西农村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在人生艰难时期的选择。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道路的形象画卷,能走过这样一条艰难曲折通达未来的道路,说明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被激活起来的改变自己命运从而改变国家命运的中国精神。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精神的深刻史诗,从过去一直到未来,一直都会有孙少平、孙少安的精神传人。他们不仅生活奋斗在酷寒贫瘠的黄土高原的一个个农村的 窑洞里,还在中国的城市里行走。中国在进步,少平兄弟生活奋斗的时代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是他们身上改变自己、改变命运所需要的百折不挠的气概和精神是 永恒的。

  《平凡的世界》回应了当代迫切的精神诉求。真正伟大的堪称不朽经典的艺术作品的力量,不仅在于其形式的独创和完美,更来源于内在的精神的高度。

  在艺术上,《平凡的世界》力图实现大时代和小人物的贯穿,重大的时代变迁在全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为普通人的少平兄弟的命运,情感在大时代环流里的起伏颠簸,即是在力图实现当时生活和历史记忆的对话。电视剧对原小说人物的调整和情节的挪动正是着眼于此。

  虽然无论小说还是电视剧在艺术上都不是无懈可击的,但有了这些就有了看头,艺术家只有把心紧贴在裸露的大地上,才能听到大地心跳的声音。

  历史感与现实感深度融合

  文艺评论家 雷达

  小说《平凡的世界》曾畅销不衰。但是,在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的今天,新拍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为何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收视率?这部面貌朴素、手法传统 的现实主义作品,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在我看来,当年《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摘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桂冠,是因为它丰富的历史内涵,强烈的人民性和高 度的艺术概括力。

  它把个人命运历史化,把历史命运个人化的历史概括,尤其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骨架,使之带有全景性、史诗性。《平凡的世界》让时代变化在偏僻山区微不足道的农民的心灵激起波澜。原著内在贯穿着一种不屈的、向上的、改变命运、改变社会的强烈的命运追求。

  《平凡的世界》的卷首语,说明它不仅要表现历史交替时期的具体的生活变动,而且要大力表现在古老的大地和沧桑岁月中人们的坚忍与追求。电视剧很好地 把握了这一点,历史感与现实感深度融合。由于编创者们能够将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与潜在的生活本质联系起来,这就使得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既可以观看多年前的陕 北的日常生活场景,同时不断地把自己加入进来。

  路遥想在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里面,发现一些值得记住的、带有道德力量价值的东西。他说,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人格的伟大。这可以说 是《平凡的世界》很重要的追求,就是关注普通人的命运。电视剧很好把握了这个视角和精神。我认为路遥作品中强烈的审美冲击点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传统道德之 美,二是苦难之美,三是自我实现的未来之美。

  孙玉厚就是一位坚忍顽强伟大的父亲。在这里,传统文化是很具体的,一双新鞋先给谁穿,兄弟两个互相推搪;一个白面馍馍留给谁吃,自然是留给奶奶。这个时候路遥抒发道: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是冰冷的。更加动人的是对苦难的书写和在苦难中经受的磨炼产生的美感。

  大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李伟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作品。当前,文艺工作面临着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在新的历史起 点上推动文艺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全国文艺界精神大振,方向更明,劲头更足。我们强烈感受到,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进程中,宣传思想文 化工作者使命光荣,舞台广阔,大有可为。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从剧本到播出的实践,深化了我们对优秀作品创作生产规律和特点的认识。结合这两年组织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我有几点体会。

  一是抓好“两划”,就是统筹规划、选题策划。文艺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统筹规划上,我们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为抓手,每年分两次统筹 推出各个艺术门类的优质项目,为创作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确保其立得住、留得下。《平凡的世界》就是我们在立项过程中发现,并且全程跟踪支持的重 点项目。在选题策划上,我们按照中央对文艺工作的总要求,围绕弘扬中国精神,抓好重大历史和现实题材,主动提出和策划重点选题,从剧本创作到投资拍摄再到 宣传推广,全程指导推动,确保作品的思想高度、艺术品质和呈现效果。

  二是把住“两端”,就是剧本前端、播出终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从立项起,北京市就纳入重点扶持计划,多次协助组织举办剧本论证会,对剧本的修改完 善提出具体建议,当年给予100万元的优秀剧本扶持,去年又资助300万元,并支持该剧成功申报全国优秀电视剧暨剧本扶持项目。北京电视台坚持体现时代精 神、北京特色和首都水准,推出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像《平凡的世界》这样讴歌普通劳动者的温暖人心的作品,对普通大众具有灯塔效应, 北京电视台在项目启动伊始,就明确购买意向,全程密切追踪,并第一家确定购买该剧,给制作方沉下心来、精益求精地打磨作品吃了一颗“定心丸”。

  三是追求“两个效益”,就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的。北京既抓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体现价值引领,也抓作品的创作、宣传、推广,遵循市场规律。《平凡的世界》不久前刚开始播出的时候,收视率并 不高,随着剧情深入和口碑传播,收视数据一路攀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心中装着人民 自觉创作经典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彦

  路遥的小说的持续热销和电视剧的热播,给我们今天的文艺理论界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应该深入地探讨研究。

  第一,作家的生命气象的强弱,生命格局的大小,使命担当意识的自觉程度,决定了他作品的宽度、厚度与高度。这种气象与格局决定了一个作家的高度与深 度,路遥正是这样一位作家,他从生活过的陕北的小村庄看起,一直把眼界放大到县、地区、省,乃至全国,全面思考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发展走向。贴着大地行 走,站在云端俯瞰,最终成就了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宏大与广阔。

  第二,作家、艺术家心中的的确确要装着人民,这在现在是一个很时髦的词,都在说心中有人民,是真的要装着,真装假装甚至是伪装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拉开了时间距离以后,这种真伪昭然若揭。

  现在的人看《平凡的世界》,尤其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看,眼中不由得时时含着泪水,它是真的触动了你的记忆,那些人那些事我们都真切地经历过、抚摸过、疼痛过。

  第三,启示作家艺术家要有创作经典的意识。路遥的作品是不是经典还需要假以时日,但是路遥心中有经典意识,有创造经典的自觉追求,要不然他不会下那么大的功夫去开挖生活,并为此耗尽了生命的最后能量。

  深入研究路遥创作道路,感知路遥的文学精神,让人感受到,路遥精神本身似乎就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路遥更为平凡的世界带来了新的更加广阔的血缘延伸。路遥最喜欢的那句话——“让生活之树常青”,也成为他作品的指引。

  在现实中把握永恒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 李准

  《平凡的世界》从小说到电视剧已经成为整个文艺界非常关注和研讨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对我们文艺事业的发展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平凡的世界》有三个主 题,一是年轻人的成长,二是中国农民的命运,三是善良的、诚实的、劳动的人在人生转折关头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这三大主题从时间来讲是永恒的,任何一个时 代都存在这个主题;从空间来讲是普遍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是时刻要面临的。

  写这个主题的人很多,为什么《平凡的世界》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要在现实中把对生活、对人民的真诚真实的追求贯彻到底,只要它能贯彻到 底,它在抓住现实的同时,实际上就在拥抱内容。《平凡的世界》的观众和读者,从农村到城市,从老年中年到青年,都从这里发现了自己和时代的联系,发现了自 己和主人公的关系。所以,事实证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只要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把对生活的真诚贯彻到底,他的作品就有可能走向永恒。

  这部电视剧对于原著:一是忠于原著的基本故事框架;二是忠于原著的人物的定位和命运走向;三是忠于原著的基本主题。

  还有两点让人特别感兴趣:第一,它把原著中一些精彩的细节都电视化了。如果电视剧没有这些细节,忠于原著很可能就落空,因为细节是灵魂。第二,把原著 中一些当时看似不经意实际是很深刻的东西,改编过来了。比如,谁发家、谁帮人,谁受穷、谁狗熊。这个主题始终贯彻在农村、农民的命运中。这两点是路遥小说 的生命力强大的一个方面,如果没有这方面,他的生命力就要减弱很多。

  《平凡的世界》对当代中国文艺的启示价值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阎晶明

  《平凡的世界》是一个历史记忆的储存器,它将一个时代的生活情况和风貌,以及特定氛围中人们的追求欲望和爱恨情仇,都非常鲜活地保存下来了。《平凡的 世界》在今天还能产生这么强的热度的重要原因是,它所表现的生活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一个历史起点,那就是改革开放初期。所以说,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打 动人心的力量在于它强大的现实性。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这30多年的巨变,我们今天看《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当代的视角和昨天的生活会经常发生勾连,又会发生错位;而《平凡的世界》恰恰给 我们提供了原初的起点式的感情和价值观的丰富材料。《平凡的世界》有个情节,孙少安赚了第一笔钱跟他妻子在窑洞里窃喜、激动相拥。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他 不是金钱崇拜,而是对劳动的一种礼赞,同时也代表了一种观念的开放。

  路遥的语言跟他的时代是同步的。关于这个电视剧的画外音,有很多争论,但我认为它是必要的存在,因为这些画外音恰恰是对那个时代的情感状态、表达方式的一种很自然的保存。

  《平凡的世界》成功的另一方面是,很多年来,农民题材的创作已经跟农业生产、跟农民与土地没有关系了,已经完全是喜剧式的或者文化符号式的表达。《平 凡的世界》让我们看到农民始终是与土地有联系的,农民与土地的联系不是盖平房还是盖楼房的关系,而是生产和劳动的关系,整个电视剧从头到尾都有劳动的场 景,这也是它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最后,这个电视剧把当代生活和中国人自觉的传统文化的勾连很好地体现了出来。比如说爱情,在这个电视剧里,它不仅仅是爱情,它最后变成一种善,而善正是中国文化的力量。

  点亮生命 燃烧青春

  文艺评论家 肖云儒

  一部作品能够进入街谈巷议,又能进入微信微博,乃至于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这本身就是一种评价、一种殊荣。谈一本书、一部电视剧有多重标准、多种角 度,在各自的语境下都会有各自的标准,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十分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作品能不能对人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走向发生影响,发生多大的影响。

  网上有年轻人说,让我们像少安一样奋斗,像润叶一样去爱。表明原著和电视剧在这个根本点上站住了,人只有不断地改变生存现状,在苦难的磨砺中向上、向 善才有价值,相信生活,相信平凡,相信青春的奋斗,相信精神的引领,相信爱。这些就是《平凡的世界》展现给我们的价值观。

  电视剧以真切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性格,将这种价值观浸润到观众心里,用命运的迂回起落和内心的冲击突围,使得一块平凡土地上一群平凡人的人生,深深感动了我们。

  我将《平凡的世界》“火”的原因归纳为:一是人生过程不在长短,精彩的一瞬间胜过漫长的平庸;二是它给每个人特别是草根阶层,追求有精神价值的行为和 生存,加了一把火。正如一位年轻的朋友所说,我们可以在剧中清楚地找到自己的影子,借以寻找我们的路;三是它为当下社会冲破过分追求物欲和娱乐的潮流做出 了新的反思;四是在深度改革到来的今天,点燃了一部分人对上世纪80年代改革初期激情的回忆和眷恋。对平凡的肯定,对苦难的挑战,有那个年代的真实诉求, 今天又有了意义;五是路遥的话语文本与当下网络时代的语言在反差中呼应。《平凡的世界》剧中的上述种种精神和追求已经温暖了、还将会温暖一代代读者和观 众。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带来的启示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徐麟

  《平凡的世界》展现了无比珍贵的思想之花、精神品格,不应该被淹没和遗忘,而应该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重新发出更为顽强的声音。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成功,对一级党委宣传部门有什么启示,我主要谈三个观点:

  启示之一: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能够成功,首先得益于路遥小说原著所提供的丰厚文学基础, 这是建立在对人民有深厚感情、对生活有深厚积淀、对时代有深厚体认之上的。从小说原著改编到电视剧成功播出,前后经历了9年时间,又是一个深入生活再体 验、再升华的创作历程。这充分说明,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是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

  启示之二:只有立足平凡人充满理想的平凡生活,才能创作出激励人的优秀作品。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的每一个平凡人物,都有不平凡的梦想和追求,让人 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崇高和伟大。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所讴歌的,是代表这个时代底色和作为社会主体的普通人极其朴实而又充满“正能量”的思想、感情和 意志。《平凡的世界》所展示的,是平凡人的“中国梦”,看似不够华丽,有点平凡,却实实在在地给人们带来了前行的力量,点燃了人们深藏于心底的激情。电视 剧《平凡的世界》对当前在一部分人中奉行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想倾向,是厚重的拷问,也是有力的警醒。宣传部门的重要责任是,加强组织创作,推出更多 这样充满生活气息、充满中国韵味、充满精神力量的精品佳作。

  启示之三:只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视野,才能让上海出品更多的优秀作品。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这样一个大西北的乡土题材作品,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 生产并赢得交口称赞,这启迪我们,振兴上海的文艺原创,不能仅仅局限于上海本地的文化资源,上海应该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集成地。我们应该把全国优秀的文化 资源吸收进来,包括传统的和当下的资源,让更多优秀的中国故事在上海得以清晰地阐述和传播,“上海出品”更应是“全国品牌”,为繁荣党和国家的文艺事业作 出更多的上海贡献。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创作历程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东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从2006年起上海源存影业从路遥女儿手里购买了电视剧电影改编权起,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播出,引发广大观众的热潮,我们前前后后经历了整整9年时间。用一句话来回顾,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同样走过了一长段不平凡的创作历程。

  路遥同志和上海非常有缘,1982年《收获》杂志首发了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198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改编了由上海电影艺术家孙道临先生主持的七集《人生》广播剧,1984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正式公演了话剧《人生》。上海的文艺工作者对路遥的作品并不陌生。

  《平凡的世界》的剧本及修改花费了6到7年的时间。自2009年我们把这部电视剧列入了上海市重大影视创作项目之后,我们一直关注跟踪这部影视剧的进 展,在各个方面提供协调保障服务。我们希望和创作者一起坚守作品的情怀,共同打造这部作品。在拍摄制作的阶段,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再次给摄制组资 助,我们的想法是政府资金应具有引导性,可以帮助出品方借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2001年上海源存与北京华视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投资拍摄,之后上 海尚世影业等机构也先后加盟。

  去年年底这部剧终于初剪完成,当时全国很多电视台都很看好,从央视到北京、河北、天津、陕西都在积极洽谈。徐麟部长决定从我们的重大文化专项中再拨出 800万,最后将这部电视剧落实在东方卫视的黄金时段,于今年两会期间与北京卫视同步播出,取得良好收视效果。这说明《平凡的世界》得到了广大青年观众的 关注和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多次和上海文艺界知名人士座谈,并在上海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并确立把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上海文 艺家的创作热情,我们一直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以《平凡的世界》为代表,说一万句归结为一句话,繁荣文艺创作,就要出精品力作,叫好又叫座。上海的文 艺工作者有信心有决心为繁荣文艺创作,打造精品力作,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31日 20 版)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