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话剧演出有感:为时代明德 为人民讴歌(宋宝珍)

2019-08-05 阅读: 来源:“艺术评论杂志社”微信公号 作者:宋宝珍 收藏

  2019年6月2日,为期半个多月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上海大剧院落下帷幕。闭幕式上,第十六届文华奖公布评审结果,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位舞台表演艺术家荣获“文华表演奖”,10台舞台艺术成果荣获“文华大奖”。

  文华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设立于1991年,最初为一年一届,1998年起改为两年一届,2004年第11届文华奖起,与“中国艺术节奖”合并,改为每三年评审一次,在中国艺术节上宣布结果。

  本届艺术节上,共有《谷文昌》《追梦云天》《历史的天空》《苍穹之上》《柳青》《干字碑》《共同家园》7部话剧参与文华奖角逐。这些剧目都是近3年以来话剧工作者艺术探索与舞台实践的美好结晶,是各省推举出来的有正确思想导向、有艺术质量保障的优秀作品。有些作品艺术品相良好,具有精品特性和经典潜质,显示了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趋势。其中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谷文昌》(冯静编剧,白皓天导演)和西安话剧院的《柳青》(唐栋编剧,傅勇凡导演)众望所归,荣获了本届“文华大奖”。

  本人有幸参与了本届艺术节和文华奖的部分工作,对于其中的话剧作品尤其印象深刻。

 

  一

  本届艺术节反映了3年以来话剧艺术的新追求、新风貌、新成果。近年来,话剧工作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迎来了话剧艺术创作的新高潮。无论是反映历史,还是关注现实,题材都来源于真实的历史文献和社会生活,主题都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倾向性,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新探索和新收获。

  话剧《谷文昌》是文化和旅游部近年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扶持的重点剧目,也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反复打磨、不断提高的优秀剧作。为了塑造好主人公谷文昌的形象,主创人员多次到福建东山谷文昌工作、生活过的地方体验生活,追溯其精神轨迹,感悟其高尚情怀,积淀了心性相通的深厚情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话剧《谷文昌》剧照

  该剧以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结合现代舞台影像技术手段,成功塑造了真实、生动、质朴、感人的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的形象。解放战争时期,谷文昌南下作战,战事平息他便脱下军装,走马上任,在福建东山担任县长。此时两岸形势复杂,百姓情绪不稳,谷文昌所面对的是国民党劫掠逃跑后留下的贫困、混乱、涣散的烂摊子,他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他勇于担当,体恤百姓,为孤苦无依的所谓“敌伪家属”改变成分,使他们成为 “兵灾家属”,能够活出尊严并得到政府的抚恤;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治风沙,找水源,植树造林,把满目荒沙的东山建设成欣欣向荣的美丽家园。

  舞台上站立的英模形象是可亲可敬的,他不讲官话、套话,朴实无华,一心为了百姓谋利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辛柏青的精心演绎,让这一形象别具艺术光芒。戏剧在谷文昌与百姓、与同事、与妻子、与儿女的情感关系和日常状态里,表现他将党性、原则、人民、责任有机融为一体的精神品格,同时也表现了他的鲜明个性和政治智慧。当村民要涌进关帝庙为亲人祈福,与当地民兵发生激烈冲突时,谷文昌当机立断,拉着妻子与百姓跪在一起,祭奠那些为解放海岛赴汤蹈火的革命烈士,为远在家乡的父母祈祷。他把家中的粮食分发给了乡民,甚至连妻子的嫁衣也舍了出去,妻子为家里揭不开锅心里难过,谷文昌以他的幽默风趣让妻子破涕为笑。最后他积劳成疾,长眠于东山这块他注入了深情的土地,在他亲手栽培的树林中安息。这样的舞台处理,充满动人的诗意且富有人生哲理。

  全剧的叙事打破了理念化线性逻辑,演员的表演优美、真挚、风趣,演出以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戏剧场面,展现谷文昌淳朴的内心、超凡的人格、优良的作风、高尚的精神。此剧反映了近年来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实绩,为塑造真实感人、充盈着艺术魅力的英模形象提供了正面的艺术启示。

  话剧《柳青》是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作品,表现了柳青对于文学创作方法和规律的艺术思考、对于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理性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于农民命运乃至人生命运的哲学思考。话剧选取主人公柳青在神禾塬上皇甫村大半生的生活道路,表现了柳青在农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他命运的跌宕起伏和人生境遇的酸甜苦辣,话剧总体的艺术气韵流畅、生动、完整、统一。柳青从县委副书记到皇甫村的农民;从穿着西式的背带裤到穿上农民的老粗布;从舍弃高楼、汽车,到住破庙、捐献《创业史》的全部稿费;从农民生活的观察者、融入者,逐渐成为农村、农民,乃至中国命运的思考者、表现者和诠释者。

话剧《柳青》剧照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总书记也讲过,“人民不是抽象的,人民是有血有肉的”。如何塑造真切感人的艺术形象,《柳青》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即在命运起伏中表现主人公的动机、选择与行动,在性格开掘中透视心理、情绪、情怀。此剧写真实,不回避现实的问题、生活的矛盾、命运的悲剧;它的总体艺术基调积极向上,充满了希望和梦想。

  对于农村生活,柳青不仅是身入、心入、魂入,而且是感悟、觉悟、彻悟。戏剧塑造了一个有热血肝胆、有人民情怀、有铮铮傲骨、有烈烈雄风的硬汉子形象,他有赤子般的真情,有我本天然的淳朴。他是一个真正关心党、国家、人民的前途与命运的人,是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共产党人,这一形象具有丰富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品格。

  话剧《柳青》与《创业史》中的人物形成互文关系,剧中的各个形象层次分明、个性鲜明:柳青、马葳、王老汉、王家斌、彩霞、雪娥、远福、韩健、黄文海,甚至捏马子的女人、拾粪的农民、富裕中农、快板王,他们各有各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表现出人生背景的独特性和动机行为的典型性。

 

 

  二

  本届艺术节的话剧作品表现题材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倾向性、人民性。7台话剧,就题材而言囊括了历史、现实、工业、农业、军事、科技等各种层面;就表现内容而言,有3台话剧塑造了3位基层党组织书记形象:谷文昌、柳青、毛丰美;有两台话剧表现了我国高科技航空领域所取得的光辉业绩,舞台上出现了两架飞机:商用大飞机试飞完成,军用型号飞机研制成功;另外两台话剧表现了近代、现代两段斗争历史:清朝道光年间两千藏兵远赴宁波抗击英国侵略者,一位普通农民在抗日烽火和革命队伍中蜕变成长为高级指挥员。如果把7台话剧的时空衔接起来,正好可以贯穿从晚清到当代的历史脉络,表现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干字碑》(黑纪文编剧,宋国峰导演)以辽宁丹东大梨树村党支部书记毛丰美的先进事迹为素材,创造了一位苦干、实干、拼命干的农村党员形象。中国是农业大国,在话剧舞台上表现当代农民和农村生活,是艺术家关心现实、讴歌人民的职责所系,也是“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责任担当。

《干字碑》剧照

  干字碑是毛丰美立在大梨树村的一块铭碑,也是他的人生信念和奋斗精神的体现。大梨树村坐落于大山深处,周围是长满榛莽杂草的大片荒山,毛丰美放弃了个人致富梦想,带领全村百姓寒来暑往、劳作不息,愣是把穷乡僻壤改造成了美好、富裕的花果之乡。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在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进行创造性活动,在人之外不可能有任何自然力量或超自然的力量能够进行创造性活动。习总书记也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号召全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毛丰美以他吃苦耐劳的坚韧、拼尽最后一丝气力的干劲、立足乡土守望幸福的心气,诠释了中国农民勤劳、顽强、务实、求真的民族心理和性格特点。

  戏剧叙事以乡民们的往事回溯和深切怀念,展开了毛丰美平凡而了不起的人生经历。大年之夜,车奶奶,车有力,老犟牛,毛丰美的妻子、儿子,县委书记忍不住思念他、呼唤他。这样的戏剧结构,便于串联起他人生的具体而细致的点点滴滴,多视角、多层面地展现形象的艺术魅力,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戏剧的贯穿性的整体张力。

  众人的回忆还原了村支书毛丰美的人生风貌:他以敢为天下先的劲头,长途贩运土豆、小米,为村集体赚取了第一桶金;他办旅店、开荒山、种果树、修公路,让村里人鼓起了腰包,住上了别墅;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他大胆提出免除农业税的倡议;在身体每况愈下时,他丝毫不以为意。干,是他朴实的人生理念,也是他践行的生活信念,更是他奋斗追求的动力源泉。此剧没有拔高人物形象,而是还原了他农民式的智慧、善良、质朴,甚至局限——当他看到种五味子赚钱,就大面积扩种,儿子从现代经济学的观念出发,让他认清市场饱和的前景尽快转产,他听不进去规劝,理直气壮地说,发展就是硬道理!儿子告诉他,硬发展就没有道理!毛丰美具有浓厚的乡土情感,这一方面成就了他守土爱家的人格特点,另一方面也让他的人生视野局限在固有家园。因此这个人物有性格、有风骨、有特点,给人以真实感和生动感。

  在本届艺术节中,有两台以航空领域科学发展为素材的剧目:一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追梦云天》(王俭编剧,胡宗琪导演),二是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苍穹之上》(唐栋、蒲逊、甄进编剧,傅勇凡导演)。云天浩瀚,志在高远,是这两部剧共同的创作立意和豪迈之气。在创作手法上,二者均出现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趋势,追求舞台艺术的完整、统一、和谐、一致。

《追梦云天》海报

  《追梦云天》的舞台上,150平方米高低错落的四面冰屏,构成了现代科技玄奥、复杂、奇特的意象空间,而以多媒体技术映现在冰屏上的飞机参数、剖面、曲线以及演员的细部容颜,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想象和新奇的审美观感,多维度地展现了中国三代航空人关于商用大飞机的研制梦想和追求。

  郑天行作为第一代商用飞机的总设计师,将一生奉献给航空事业,始终不改凌云之志。作为戏剧重点表现的第二代航空人:女设计师唐瑛与男检测员许新华,他们既是前辈航空梦想的实现者,也是中国现代航空事业的“硬核”,既是大学同学,也是一对多年的恋人。在新机型试飞阶段,女性大刀阔斧、大胆实验;男性小心求证、谨慎客观,他们之间形成了性别、身份、职责的戏剧性反差。两人有工作激情的碰撞,有情感的纠缠,有不同诉求的冲突,有彼此间意志的较量,在大飞机试飞阶段,形成几个回合的性格、心理的跌宕、回旋,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大飞机制造的曲折与艰难。但结果是快乐的,大飞机腾空之际,也是他们的情感瓜熟蒂落之时。剧中的“第三代”——80后试飞员高子健和试飞工程师杜小雪是另一对航空恋人,试飞员的职业就是刀锋上起舞,与死神擦肩;杜小雪深谙此道,因此也更能体会此间的危险,她甚至不敢到现场观看试飞实验,忍不住看了一次试飞,紧张得几乎虚脱,从此决定在家中等待高子健凯旋。是彼此的爱让他们生死相依,真情永伴。三代人延续着共同的梦想,在情感的表现上却各自具有时代氛围在心性上投射、反映的特点。

  《苍穹之上》表现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军工企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奋力追赶世界领先目标,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独立研发、制造中国自己的型号飞机——歼击机的故事,在话剧舞台上首次塑造了中国航空人的英雄群像。

《苍穹之上》剧照

  作为军工题材的话剧,很多科研奥秘、技术参数无法呈现在舞台上,因此,此剧重点表现的是科研人员、生产人员、试飞员的真挚情感:一是对民族的深情,二是对飞机的钟情,三是对家人、恋人的亲情。航空人这样形容他们的飞机:“这飞机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啊,外装是它的皮肤,发动机是它的心脏,线路是它的血管在它上面,记载着我们航空工业的过去和现在。”时光如潮,生命如歌,新型飞机的研制成功凝结着几多心血、几多甘苦、几多感叹!戏剧巧妙地将研制者的个人情感、科研攻关步骤与飞机生产过程交织,当飞机在云层之上翱翔之时,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为之感慨动容。

  《苍穹之上》的舞台设计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方式,高大的金属框架,显示着大工业的场面和气势;而发动机的实体呈现,在灯光效果的烘托下,显得极具科技含量和视觉冲击力。导演的舞台调度节奏感很强,对重点场面的处理很见功力。

 

  三

  此次话剧展演的艺术形象具有一定的真实性、生动性、典型性。无论是塑造人民的好干部、好党员,还是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抑或是历史上的抗敌英雄,人物都有血有肉,显示出独特个性。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演出的《历史的天空》(徐贵祥、赵晶晶编剧,赵晶晶导演)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戏剧叙事集中于一个逞强彪悍、痞气十足的草根青年如何成长为八路军将领的故事,以显示革命军队、战火考验对人性的提升与锤炼。

话剧《历史的天空》剧照

  梁大牙自幼失去父母,被米店老板收养,干爹花钱为他迎娶本地美女韩秋云为妻,迎亲途中,韩秋云坚决抗婚,此时,战火又起,鬼子血洗了村庄,梁大牙等四个同村青年准备投军杀敌。陈默涵、韩秋云携手投奔八路军,梁大牙、朱一刀想投奔国军,因为那里有赏银。可是阴差阳错,陈默涵、韩秋云迎头遇上国民党军队,只好暂时栖身;而梁大牙带着朱一刀却走到八路军营地,见到了他早先搭救过的司令员杨庭辉,还有八路军美女东方闻音,梁大牙决定留下来。加入八路军后,梁大牙打仗勇猛、争强好胜、屡立战功,因此不断荣升,可是嘴里常常骂骂咧咧,像个兵痞,并与李文斌等文职干部闹意气。幸有东方闻音在部队里,对他进行规劝教育,为了爱情,梁大牙学习文化,逐渐改掉了不良习气,成长为合格的军事指挥员。

  剧中重点表现了梁大牙与东方闻音的爱情,一开始,强势、粗野的梁大牙被东方闻音的美貌所吸引,一厢情愿地爱上了她,开始了锲而不舍的追求。而东方闻音对于他只是同志之情,甚至有意疏远。在革命斗争中,二人朝夕相处,日久生情,梁大牙豪放、乐观、勇猛,显现出英雄本性,在他被错误关押甚至即将被杀时,是东方闻音搬来杨庭辉主持公正,才挽救了梁大牙的性命。为了迎接投诚起义的陈默涵部队,东方闻音牺牲,梁大牙痛失所爱。四个乡村青年殊途同归,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该剧的演员都很年轻,表演虽略显稚嫩,但富于热情和真诚,尤其是扮演梁大牙的演员,对角色的把握和塑造颇见表演才能。

  剧中的梁大牙个性突出、行为彪悍,如同山野间的一块顽石棱角分明,浑然天成,他看到战士穿了双比他好的鞋,就夺过来要自己穿;他知道朱一刀与村里的女人钻了瓜棚,就以兄弟般的打骂代替纪律严管;他不喜欢文绉绉的李文斌,就总是要找对方的麻烦;他深爱的东方闻音牺牲了,他就把一腔怒气发泄在投诚过来的陈默涵身上。这样的个性表现固然有戏剧性,但是较为个别,不够典型,梁大牙成长为合格军事指挥员的心理逻辑也有待加强。

  来自雪域高原的西藏话剧团演出了《共同家园》。此剧以清朝道光年间的真实历史事件为原型,讲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遭受英国军舰入侵,道光皇帝无计可施,紧急调派由先祖乾隆皇帝组建的藏族代本军团两千藏兵,长途跋涉,前往宁波,与满汉官兵一同抗英。

《共同家园》剧照

  这注定是一场慷慨悲壮的征程。一方面是强敌压境、领土被犯,作为御封的藏族军团有责任守土迎战;另一方面满清统治已经气息奄奄,无力回天。这些藏族勇士从踏上征途的那一天起,就将性命交付给了悲剧命运。山重水复,长路漫漫,冰雪酷暑,一路辗转,他们好不容易来到宁波,迎接他们的既不是热情的笑脸,也不是抗敌的命令,而是漠视、轻慢和拖延。他们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遭遇腐败、昏庸、自私、懦弱的清朝官宦,连何时开战都取决于迷信的掐算。藏军代本军团险些遭遇利欲熏心、投靠洋人的满人败类的鸦片毒害,真实遭遇英军阴险狡诈的拉拢、劝降,但是他们不改爱国之心,不堕青云之志,坚定地维护祖国的尊严。他们的一腔赤诚得到了满汉爱国将领的爱戴和尊重,大敌当前,总指挥奕经临阵脱逃,爱国将领决心与敌人决一死战,藏兵奋起杀敌,终因杈子枪、投石器敌不过敌舰炮火铺天盖地,抗敌勇士血洒疆场。最后只有一个小藏兵将代本军团牺牲的勇士们的发辫割下,带回雪域高原,让勇士们魂归故乡。道光皇帝敕令褒奖并修建辫子坟。

  该剧还表现了一段令人动容的爱情悲剧:巴萨代本与卓嘎姑娘深深相爱,但是因为两家不和,一直好事难成。巴萨代本远赴宁波抗敌,深爱他的卓嘎姑娘一路尾随,来到宁波。激战前夜,卓嘎向巴萨代本表明心意,希望做他的新娘,却被巴萨代本婉拒,因为他知道生死难料。得知此情,一直反对他们相爱的卓嘎的兄长慨然应允了婚事。战火之中,巴萨代本以身殉国,卓嘎姑娘以死殉情。

  《共同家园》结合藏族歌舞、大屏幕表现的藏地风情、江南水韵、战争风云,将爱国的激情、无奈的处境、悲壮的牺牲融合为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抗敌史诗,谱写了一首誓死御辱的英雄壮歌。

  对于本次艺术节的话剧作品,观众们普遍反映总体水平高出以往。这充分说明,近年来的话剧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不足:一是如何在舞台上表现高新科技发展,这是时代性命题,很有现实意义,但是还存在着难以驾驭的困难,需要话剧工作者潜心探索并谋求新的突破。在这一点上,创作者光有热情还不够,还需要切实可行的艺术方法和真正为普通观众所理解的现代表达。二是有些现实题材的戏剧对现实生活素材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和丰富,戏剧表现的是一系列行动的结果而不是戏剧性过程的开掘;艺术的倾向性不是透过典型人物和戏剧情境自然而然的表达,而是作者的主观意愿借助剧中人在说话。一些戏剧对素材的提炼、加工、升华还不够,艺术的感人力量也有待加强。

 

  (作者:宋宝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名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为戏剧艺术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宋宝珍)

  话剧《茶馆》:每次舞台亮相都成为文化热点(宋宝珍)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