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第12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特别邀请到老中青三代的电视工作者齐聚长沙,共庆盛典。
《天盛长歌》开播至今36集,一个话题在网上争论不休:为什么这部由陈坤、倪妮主演,且集结了倪大红、赵立新等实力派演员的古装剧始终火不起来?
这部剧以其“三情”:激情、纯情、诗情换来了观众的动情,无愧为当下一部“现象级”优秀的主旋律剧。它也带给我们应该如何在荧屏上记载民族精神,如何在纪实风格中培育美学眼光,以美学建构去丰富主旋律剧内涵的诸多启示。
《如懿传》浪费了周迅,周迅也没有成全《如懿传》。她是灵动的、鲜活的、被视为“天赋派”的演员,但《如懿传》里面孔模糊的如懿恰端起了一副波澜不惊的赢家脸,观众自然选择不买账。
这个时代呼唤强有力的女性角色,同时更需要具有理性和美感的艺术作品。在不追求质量上乘的影视文学作品的前提下,追求任何好的女性主义作品都会变成空谈。
《延禧攻略》里把富察皇后视为“白月光”的乾隆,在《如懿传》里对如懿一往情深,这种设定让网友笑称“电视剧不能连着看”。而从制作上来说,两部作品都有值得称许之处,观众也是各有所好。
回首60年的国产剧发展史,那些经典人物陪伴着人们、温暖着人们、照耀着人们,在今后若干个“60年”中,不论电视剧的呈现样态、传播方式如何变迁,但愿还有更多光彩熠熠的人物形象与观众相约、相守。
新时代的文艺,应当是紧贴时代脉搏、感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心声的文艺,应当是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推动社会进步的文艺。
持续低迷了半年多的国产剧市场,没能等来“年度巨制”《如懿传》,倒是一部新人主演的宫斗剧《延禧攻略》成了暑期档最大的一匹黑马,毫不费力点燃了观众追剧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