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让更多深邃大气、具有文化高度和思想深度的作品走出去;另一方面,也要有更多“接地气”“有人气”的文化产品,通过生动的方式和灵活的路径,让中国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三篇文章分别从微短剧的“全球之旅”、微短剧表演中的问题与提升空间、微短剧的叙事艺术等维度展开探讨,以期助力微短剧更好地提升质量,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力量。
网络文学以其数量众多的作者、不可胜数的作品、琳琅满目的IP改编,受到数以亿计受众的喜爱,并在海外广泛传播,已成为新大众文艺的重要载体、文化强国建设的有生力量。
科技进步是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因,数字化赋能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更为其走向世界注入了强劲动能、开辟了新的可能
打开微短剧的更多可能,需要创作者尊重微短剧的体量、形态、制作周期特点,尊重其之所以为微短剧的内在规定性,同时也要勇于打破路径依赖,勇于探索既有模式、类型、题材之外的广阔天地
网络文学通过传承和呈现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创新和拓展中华文明标识、促进中华文明标识的国际传播,为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作出积极贡献,在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