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正文

为大运河作诗立传——沙克《诗意的运河之都》研讨会举行

2022-07-2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闻一品 收藏

吉狄马加、莫言、胡占凡、夏潮、邱华栋、徐粤春、丁帆等线下线上参与研讨

七月流火,诗意蒸腾。近日,当代诗人、一级作家、文艺评论家沙克的诗集《诗意的运河之都》研讨会在江苏省淮安市举行,全国文学界、文艺评论界嘉宾吉狄马加、莫言、胡占凡、夏潮、邱华栋、徐粤春、张德祥、李少君、王山,以及丁帆、刘旭东、张清华、耿占春、向阳、胡弦、聂权、蒋登科、张德明、祁智、何同彬、徐培晨,《诗意的运河之都》作者沙克及淮安诗人专家等共50多人,以线下线上方式参会。

大运河千年水脉,贯穿南北5大水系、流经8个省市。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淮安是一座与大运河相伴相生的城市,完整见证了大运河悠久灿烂的历史。沙克祖籍淮安,出生在长江南岸,长期工作生活在淮安,耳畔从未中断运河的流淌之声。《诗意的运河之都》是淮安市委宣传部创优作品,淮安市大运河办与沙克签约于2020年出版的重点作品,也是江苏省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的立项作品。这部诗集书写祖国、故土与河流,书写运河文明、千古淮扬。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认为,沙克是在“用诗歌的方式为一条河流——大运河立传”。长城、都江堰、大运河等伟大工程,刻录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沙克为大运河立传写诗,实际上是在构筑一种梦想,实现大运河物质、精神文明的集中再现和艺术化提升,拓展现实与未来的文学发展空间,这也是沙克及大运河两岸诗人们的文化责任。沙克围绕大运河两岸的历史风物,进行广泛的书写,体现出诗人在不同阶段对诗歌价值的递进追求。这是有根的写作,与运河流域及这片土地的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有着深厚的本土文化情缘。世界最长的大运河即京杭大运河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史,本质上指向我们民族的精神向往。我们和沙克一样,需要思考、书写,需要努力地建设,向大运河这一中华历史文明的象征致敬。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以视频的方式向研讨会发来贺信点评,“作家、文艺评论家沙克的诗集《诗意的运河之都》研讨会在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江苏淮安召开,这无论是对于淮安文艺界还是对于当下诗歌界来说,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淮安是大运河腹部的历史文化名城,闻名天下的运河之都,举办关于大运河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作品研讨会,在国家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热潮中具有先行价值和特殊意义。”夏潮表示,“《诗意的运河之都》中的作品,渗透了大运河流域特别是淮安的风光景色、乡俗民情、历史人文精神和现代文明气象。沙克的这部诗集,是他向哺育他成长的运河、向他的家乡淮安捧出的一颗滚烫的心。沙克不仅是杰出的诗人和作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文艺评论家,其文学创作与文艺评论齐头并进,著作丰厚,成果卓著,获得过许多全国性的奖项。作为淮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沙克为推动基层文艺事业的发展开拓创新,争先创优,做了许多出色的工作。他耗时十年进行全国地方性文艺评论的基础性问题调查研究,发表《论当下地方文艺评论的结构性缺失与对策》的重要成果,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所重视、采纳。”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贺信点评中说:“《诗意的运河之都》是一部书写祖国、故土与河流的诗集,其中的每一首诗都是艺术化的现代通用语言,它们既是运河流域的,与运河沿线地域直接相关的,又是丰富深厚、无边无界的,与诗歌文化传统及人类的寻根语境相承接。作品文本的思想艺术纯度,差异化的角度手法和语言打磨,体现了一位当代诗人的鲜明风格,也具有对主流文化的独特阐释,富于现代性体验下的人文良知和使命担当。”莫言认为,沙克的写作范围涉及到小说、散文、文学艺术评论和其他文体,创作成果丰硕,殊为可钦可贵。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格律诗人胡占凡在贺信中点评道:“江苏是文学大省,诗歌重镇,涌现出像沙克这样杰出的诗人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胡占凡认为,《诗意的运河之都》是一部赞美河流、土地和民族、故乡的精美诗集,其中佳作力作荟萃,读来让人爱不释卷。沙克在长期从事报刊文艺编辑及基层文艺协会工作的同时,以一名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的身份,兼任《中国文艺家》杂志副总编辑、艺术总监,策划组织海内外文艺交流、诗歌交流,开展国际性汉语诗赛活动,促进诗歌与国画艺术的交融互动,为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地努力和贡献。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以《运河文脉长,诗歌意境深》为题发表书面致辞,认为沙克怀乡寻根类的文学有哲学依据,也体现“运河之都”融通未来世界的趋向:“这是一部怀乡寻根连带精神履历的著作,凸显着典型的地方性写作内容和特质。”“这些精选出来的作品,渗透了大运河流域的山水景色、名胜古迹、家国历史、风俗民情和人文精神,直接间接地通达着华夏历史、民族血脉的时间隧道,是历史性、当代性、思想性、艺术性及诗学价值充分融合的诗歌集萃。”“大运河流域及运河之省江苏、运河之都淮安,成长出沙克这样杰出的中国当代诗人,绝不是偶然的,那是历史、时代、故土和文学的自然造化和必然选择,我为此深感欣慰和骄傲。”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以视频方式发表致辞《运河诗人的文化吟唱》认为:“《诗意的运河之都》以诗歌回望淮安历史,为运河立传,勾勒出一幅幅涵盖大运河流域民俗风情、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的文化图景,是集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诗歌集萃,是地域性诗歌的写作典范,也是当代中国怀乡寻根文学的可贵成果。”“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区域的最本土的内容,反映着人类生活的特定样态,展现着地方的文化特色。《诗意的运河之都》凸显着典型的地域性写作的内容和特性。沙克力图通过具象的事物形塑运河地域的品格,饱含着对这一方土地和人民的深沉热爱。他在《里下河卷轴》(2018年)中写道‘这些都不是我着重表述的/里下河平原的叙事/核心在妖娆、温润和生命力/我想让天下人记住她的才情风度/书卷、盐、布和天道/结实成流派性的地理所在’。“沙克不仅关注大运河的自然景观,还在历史的纵深处勘探。他用平实的语言记述厚重的历史,歌颂为这片土地撒下汗水与热血的子孙民众,以诗歌的形式生动讲述运河文明的社会分化与历史变迁,采取古今嫁接的手法,以历史映照现实。印象比较深的有,《内陆河及其子孙农夫们》(1988年)、《韩信在乡》(2003年)、《问李煜还有几多愁》(2007年)、《写一位明代状元》(2013年)等。”徐粤春认为,《诗意的运河之都》以诗歌为载体,打造出一方百姓的城市文化记忆,浓缩为以京杭大运河为脉的民族生成史与发展史,是当代中国怀乡寻根文学的可贵成果,为地方性文学写作提供了新的模范。基层文艺评论事业取得了很多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效,其中淮安评协在建立健全县区级评协组织方面走在了江苏省前列。中国评协也将进一步延伸工作手臂,加大对基层评协组织的联系服务力度。祝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下的淮安文艺事业在运河流韵中赓续前行、奋楫争先。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毕飞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诗刊》社主编李少君,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兴国,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政等向沙克《诗意的运河之都》研讨会表示祝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视听委员会主任张德祥认为,这部诗集并不是一个连续性和完全统一的运河书写,期待在生活体验和诗学上有长期积累的诗人未来写出一部更为完整的运河诗传。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长丁帆认为,诗人风骨支撑起了诗歌灿烂的星空,哲思弥漫在沙克诸多诗篇当中,如大运河永不停息的河水那样流淌。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刘旭东撰写评论《沙克,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从诗歌发生学的角度分析了沙克的诗歌在语言艺术、想象力、意象创造、情感强度等方面的优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家》杂志社总编辑向阳撰写评论《从未离场的新生态诗学——由〈诗意的运河之都〉论新归来诗人沙克》,评述沙克驾驭诗歌结构的叙事寓意能力既充满张力与排异,又谋求灵魂的丰润,为运河历史与时代精神定制了个性美学的诗歌范本。淮阴师范学院文学教授、淮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焦亚东撰写评论《“我歌颂生活中的吉光片羽”》)等。评论家们紧扣《诗意的运河之都》,从题材内容、历史地理蕴含,语言风格、诗学主张、流派演变和写作经验历程,以及文化含量、精神向度和价值旨归等多种角度进行了批评分析。大家认为,作为一部运河史传意义上的诗作,沙克的诗将个人生活史、家族史与社会历史发展综合起来,将个人的情感与记忆融入淮安的地方史及其人文地理景观之中。沙克围绕这些社会学主题,通过非常具有现代意味的修辞方式、通过诗歌的想象力对这些主题与经验进行了高度的美学升华。沙克的诗集写作时间横跨41年,呈现出从自发、自觉到自在的写作状态。阅读诗集必须在时在境,既要用作品写作年代的生存处境和审美标准去阅读理解,又要用当下的生活方式和语言运行规律去回探审视,以充分品察作品的价值。

《诗意的运河之都》研讨会由中国诗歌学会、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任指导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淮安市文联、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主办,淮安市文艺创研室、淮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


作者:闻一品

审核:何美

签发:杨晓雪


延伸阅读: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新华网)

沙克诗集研讨会在淮安举行(江南时报网)

一曲弦歌动四方 | “重温《凤凰琴》”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精粹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