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正文

作家黄蓓佳:儿童文学应引领儿童的精神发展

2018-08-13 阅读: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冯圆芳 熊越 收藏

本文原标题为:

新作《野蜂飞舞》聚焦抗战历史,作家黄蓓佳感言——

儿童文学应引领儿童的精神发展

黄蓓佳新作《野蜂飞舞》

  继《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五个八岁系列”等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的又一部长篇新作《野蜂飞舞》将于8月底和读者见面。早在“五个八岁系列”中,黄蓓佳就开始有意识地将儿童文学创作的目光投向历史,新作《野蜂飞舞》更是将故事背景设在抗战阴霾笼罩下的华西坝“抗战五大学”,厚重的历史题材令这部作品多了几分史诗般的宏大格局。昨天,记者就新书的相关情况对黄蓓佳进行了专访。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历史”

  1937年抗战爆发,女孩黄橙子跟随父亲所在的大学西迁,落脚在华西坝上的“抗战五大学”校园里。在那里,橙子和几个兄弟姐妹,以及父亲挚友的遗孤沈天路一起,度过了不同寻常的童年。《野蜂飞舞》以80多岁的“橙子奶奶”的回忆视角展开,掀开了民族历史中那残酷而又不乏温情的一页,故事最后,橙子的哥哥出征报国,姐姐北上延安,沈天路则在抗战胜利前夕将年轻的生命留在了驼峰航线……在处理这一沉重的历史题材时,黄蓓佳的笔尽可能地轻盈、诗意而明媚,从中提炼出能够引领当代儿童成长的精神力量,从而使这部《野蜂飞舞》成为一部“文明的坚守之书”。批评家汪政认为,经过多年的创作探索,黄蓓佳已经建构起了品牌式的“儿童文学美学标配”。

  相较于市场上流行的“快乐校园故事”、幻想小说等儿童文学题材,《野蜂飞舞》向历史深处的探寻在同类作品中独树一帜。对此,黄蓓佳认为,儿童文学不应存在题材上的限制,关键是看作家怎么写,“这部小说触及的当然是非常沉重的题材,但在最坏的结果到来之前,我会尽量让故事的氛围保持轻盈。”之所以选择历史题材,在她看来,是因为“孩子们的成长需要历史”:“比如抗战爆发后迁移到后方的西南联大、华西坝抗战五大学等,这些学校在后方坚持教书育人,培养出了很多大师级的人物,为民族延续了文明的火种。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民族历史上这重要的一页值得被铭记、被尊重。”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

  为了创作这部作品,黄蓓佳专程赴华西坝采风,亲睹了抗战大学遗留的校址和各样建筑,还查阅了大量资料,力图使作品中的每一处细节都贴近历史原貌。“细节的呈现越精细,就越能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使读者沉浸其中,而不是站在故事之外观看人物的命运,这样一部文学作品的美学魅力和教育功能才能得到最充分的释放。”黄蓓佳说。

“儿童文学必须具备文学的品格”

  无论是对儿童心理的精准把握、几位性格各异却又可亲可敬的少年儿童形象的塑造,还是行文间流淌的盎然诗意和充沛情感,以及作家在历史叙事和儿童文学写作伦理之间驾轻就熟的分寸拿捏,都显示了《野蜂飞舞》在美学层面所达到的水准。在《野蜂飞舞》和之前的“五个八岁系列”(包括《草镯子》《黑眼睛》《白棉花》《星星索》《平安夜》五部作品)中,频频伸向历史的“触角”又令这些作品拥有了宽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曹文轩《草房子》

  黄蓓佳认为,儿童文学必须具备文学的品格,“曹文轩的《草房子》之所以至今仍被奉为经典,是因为它蕴含的趣味性、审美性,对人性的探索所达到的深度,以及笔触抵达的社会面之宽度,使它在各个维度上都臻于完美。这些衡量成人文学的标准,也应当成为儿童文学不可或缺的要素。”

  但放眼整个童书出版市场,大部分童书的质量令人忧虑。在黄蓓佳看来,很多作品之所以比较粗糙,主要是受到了弥漫于整个行业的浮躁态度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我在创作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之前,会把有关这个题材的念头‘养’在心里,‘养’很长时间,直到某一天突然找到了书写的切入口,之前所有的文学和经验储备就一下子用上了,但很多作家的写作顺序不是这样的。他们往往观念先行,政府提倡什么他们就盲目地跟风,或者跟着新闻热点走,凭着想象编织出一个故事来,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根本达不到文学标准,只能算是儿童读物。”

“青少年阅读是需要引领的”

  那么,青少年儿童需要什么样的文学作品?黄蓓佳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阅读水平有很大差异,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能理解那些思想内涵较为深刻的作品,那么先从轻快活泼、浅层次的作品开始阅读,也是可以的。等到他们的认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包括家长、作家、出版行业在内的整个社会就需要有意识地对他们的阅读进行引领。

  “在和国外的一位出版家交流时他告诉我,在法国,除了给低年级孩子阅读童话幻想类作品,图书行业在面向更高年龄段的孩子时,会直接跳过我们称为儿童文学的阶段,一下子上升到少年文学,这一类文学和成人文学已经比较接近。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法国的高考作文题目总会在中国引发关注:法国的作文题目怎么那么难?因为法国的孩子从小阅读的课外书籍就是高标准的。所以青少年阅读是需要引领的,一定不能一味地迁就他们,要引导他们去关注和思考更高层次的东西。”黄蓓佳说。

  儿童文学的创作同样需要引领。黄蓓佳坦承,我国的儿童文学批评发展相对滞后,许多人认为儿童文学是“小儿科”,不值得花费功夫研究,再加上这类论文的发表园地有限,导致国内的儿童文学批评力量未能壮大,“好的儿童文学批评非常重要,它能够为作家指出优点和不足,为他们的创作指引方向。现在一些作家对自己盲目自信,看到自己的书有人读、能卖出去,就觉得自己写得不错,其实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好书是什么样的,这时候就需要有好的文学批评来引领他们,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黄蓓佳强调,父母对青少年阅读的介入十分必要。在给孩子荐书之前,不妨自己先读一遍,读了之后就知道,哪些书是真正该给孩子读的,哪些书则可以不必读。更重要的是,当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东西时,家长应适时地答疑解惑,或者和孩子一起探讨交流。“孩子在阅读《野蜂飞舞》时,父母完全可以越过文学故事的层面,向孩子介绍有关抗日战争、抗战大学或者四川当地风土民情的知识,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到底应不应该把大学生送到前线抗战?家长不必担心孩子理解不了这些严肃的话题,用这些话题来启发他们思考,他们反而会兴奋,精神世界和思维水平一下子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黄蓓佳说。

 

  延伸阅读:

  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

  突出儿童文学的语言特色

  “黄金十年”后的儿童文学出版:喜与忧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