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正文

长篇小说《家长》:以文学打开教育的“绳结”

2019-04-12 阅读: 来源:文学报 作者:刘小波 收藏

  刘庆邦的长篇新作《家长》从教育的角度写中国家长,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中国教育,阐述“可爱、可敬、可悲”的中国家长的焦虑和教育的误区。小说的主线可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王国慧对儿子的教育极为热衷,最终反而将孩子逼到精神失常。

刘庆邦

  王国慧一直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到了文末又将希望赋予第三代身上,为教育问题花尽了心思。小说写到她为了儿子一个“三好学生”的奖马不停蹄找人解决、为了孩子转学屡次求人送礼、为了提升语文成绩参加作文辅导班,为了提升成绩将孩子整个假期都安排为课外辅导。特别是,对儿子的情感问题没有采取合理的方式处理,导致最后儿子精神失常的结局。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的焦虑,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眼中只有成绩,横加干涉孩子的一切自由,殊不知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十分重要。

  正因为教育面临不少问题,近来有不少小说聚焦这一主题。鲁引弓的《小舍得》将教育问题上升为一种阶层焦虑,对家长们面临的补习、学区房、升学考试等问题进行了全景展示。黄宗之、朱雪梅的《藤校逐梦》指向海外留学书写。央歌儿的《音乐老师毕高芬》书写了一位教副科的老师当班主任的故事,由此串起初中阶段学生的面貌、家长的状态和教师生存状态,同时阐述子女成长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是一部聚焦教育主题的作品。於可训的《才女夏娲》则将笔伸向高等教育,书写博士的求学经历。

  《家长》叙述的故事虽已常见,但在具体叙述的时候,作者很好地进行细节的书写,使得本来俗套的教育故事变得引人入胜。刘庆邦对小说细节特别重视,他也多次强调细节对小说来说至关重要。《家长》就是对此创作理念的绝佳呈现,小说中乡土的风貌、城市的进程、人情的冷暖、人性的复杂、无边的欲望等一步步呈现出来。开篇对王国慧结石疼痛的描述就极具细节化呈现,特别是亲生母亲的到访,遇到邻居的骂街,孩子的不快,自身身体的疼痛,全部堆积到一起爆发出来,细节逼真,将生活的窘迫感一下子跃然纸上,有切肤之痛的感受。在王国慧即将要去城里的消息传出后,各色人物的登场祝贺也将乡村的人伦关系进行了最为细节化的描写,祝贺、羡慕、嫉妒各种心理,妯娌之间、邻里之间,包括当事人自己,各种刻画十分精妙。在开始的时候,王国慧对离开故乡还有些许的不舍,对进入城市还有芥蒂和担心。到后来,城市彻底将她磨平,不愿意让儿子回乡下,怕沾上不好的习惯,她自己衣锦还乡的时候,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城市“贵妇人”形象了。

  时下,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创作成为常态,特别是阅历丰富的作家们,刘庆邦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丰富的生活经历给予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素材,他把自身经历加以提炼,创作了一大批激荡人心、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家长》中,除了教育主题,小说开篇还连续涉及了人情伦理、计划生育政策、校园生活、城乡差距、校外辅导、社会案件、婚外恋等话题。

  同时,该小说对现实批判的力度丝毫不减。刘庆邦对民间的原欲一直有着独特的书写,《家长》依旧在延续,小说对人类欲望沟壑无法填平的书写仍较多,小说中的大部分人物都被无尽的欲望裹挟着。

  刘庆邦的《家长》通过王国慧教育孩子失败的经历,再一次将教育问题提了出来,小说所书写的因教育不当导致孩子精神失常的事件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媒体也有过报道,作者对此进行的反思,最终还是对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正常化的一种探索。

 

  (作者:刘小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评马原《姑娘寨》:先锋归来,唤起对“存在”的思索(刘小波)

  《迎风山上的告别》:扶贫书写的另面呈现(刘小波)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