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正文

学术性是文学批评的生命线

2021-07-29 阅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段崇轩 收藏

  关于文学批评的特性,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先霈教授说:“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这段话明确指出批评主体、批评对象、理论资源、实践过程等,有着严格的学术规则。在文艺学的三个家族“成员”,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中,文学批评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从文学批评的外部作用看,它肩负着规范、引导作家创作,促进文学进步、发展的重要任务;承担着帮助、引领读者阅读,提升全民族审美鉴赏能力的使命;同时通过作家作品的解读、评判,传达、彰显正面价值观念与理想,从而对社会人生产生积极影响。从文学批评的内部作用看,它是文艺学中最活跃、最务实的子系统,要为文学理论提供新材料、新观念,要为文学史遴选新的经典作品与新的创作经验。文学批评处在这样一个格局中,意味着从事文学研究与批评是一件复杂而艰难的事业。但当下一些批评家特别是年轻批评家,并没有认识到文学批评的要义。

  当前文学批评生态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部分背离了自身的学术原则与规律,整体水准不高,学术功底不够深厚。从新时期文学到现在,笔者走过了四十余年的文学批评历程,深感走得辛苦、弯路太多。直到现在才意识到,学术性是文学批评的生命线,而坚守学术性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摄影:斯学钦)

  文学批评家有个性化的自由空间,但前提是遵循基本的学术原则

  文学批评是个人的、主观的,还是公众的、客观的?是感性的、艺术的,还是理性的、科学的?作为一个批评家,这些问题需要弄清楚。

  当一个普通的读者,阅读了一部作家作品,要用口头的或书面的方式,发表自己的感受、观点,并不想影响或改变他人。此时他的阅读与批评,就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他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言,把批评变成评论或者散文,无须受学术规范的限制。但当一个普通读者,经常阅读作家作品并要把自己的评述发表在报刊上,且渐渐有了名气,他的文学批评就逐渐变为公众的、社会的了。他往往代表着一定的读者,特别是那些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优秀读者的意见”。这样的批评者尤其是那些拥有一定位置和“平台”的文学批评家,此时他的“角色”就由“个人”转向“公众”代言人。他需要按照文学批评的学术原则和规律去写作,需要接受读者、社会的监督与批评。尽管在批评思想、判断、文体、风格等方面,他依然有自由空间,但种种限制与规则是必须顾及的。我们所谓的文学批评家,一般指的就是后一类批评家。

  在所有的文学文体中,文学批评大约是最特殊的。它既是一种理性的学术文体,又是一种感性的文学文体。它可以写成冷静客观的学理论文,也可以写成灵动抒情的艺术随笔。自然也可以取其两端,写成情理交融的散文化或随笔化论文。文学批评天然具有跨文体特征。但文学批评,感性、艺术的成分,不应成为主导,本质上应该是理性、科学的。前者要为后者服务,依附于后者而存在。美国文论家勒内·韦勒克指出:“批评的目的是理智上的认知,它并不像音乐或诗歌那样创造一个虚构的想象世界。批评是概念上的认识,或以这样的认识为目的。它的终极目的,必然是有关文学的系统知识,是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的学术性、理论性,既包括文学批评自身建构的理论体系,又包含作家在实践中所奉行的思想理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於可训说:“文学批评的科学性问题,包含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指文学批评实践的科学性问题;一是指人们对文学批评实践的认识和思维整合的科学性问题,即文学批评学的科学性问题。”多年来,中国的文学批评努力汲取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和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理论,逐渐建构起一种现代的文学批评理论。理论与实践,本来应当是相辅相成、互动互为的。但当下的批评理论与实践理性却是分离的甚至矛盾的,犹如“两股道上跑的车”。文学批评领域深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潮侵蚀,批评家困扰在名利圈、人情圈的泥淖中。应景附会的文章满天飞,表扬评论居多。这些都是违背文学批评的学术性与自律性的。

  按照文学批评的学术原则,准确、深入、创造性地解读作家作品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别的文体,具有主体性。文学批评家作为文学的阐释者、创造者,同样具有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就表现在按照文学批评的学术原则、规律、方法,抵抗来自社会、市场、人情方面的“异化”,准确、深入、创造性地解读作家作品,充分发挥文学批评的多重功能与作用。

  坚持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合作,从学术层面讲,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恪守学术标准,坚持说真话、说实话的基本原则。文学批评,标准唯大。正如李国华所说:“批评标准是批评的中心,它不仅是进行批评的必要条件,而且对批评的科学性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正是在这“决定性”环节上,当下文学批评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批评家在评论作家作品时,抛弃了文学批评的思想艺术标准,而把作家地位、人际关系、人情交往、现实利益等作为重要筹码。个别批评家,则干脆把科学的批评变成一味地“表扬”和“吹捧”,损害了文学批评和批评家的形象。因此,要改变、树立文学批评和批评家的形象,首先要从说真话、说实话开始,让文学批评回归它“揭示作品美和缺点的科学”的定位。

  二是强化思想理论修养,筑实文学批评的学术根基。一个批评家,在专业上能走多远、能有什么样的建树,取决于他思想理论修养的丰富、深厚程度。他既要谙熟自己的本专业文艺学,还要把握当下、历史的文学发展,又要广泛涉猎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美学、哲学等领域。特别是哲学,这是一种更为宏观、超然的学说,对从事文学批评至为重要。这么多学问、思想、理论,对一个批评家是否是一种苛求?但文学批评本身就是一种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其批评对象又是包罗万象的文学艺术。没有一种宽广深厚的学术根基,就难以在学术上有所作为。现在不少批评家,在学术功底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专业知识有余而社会科学理论欠缺,有的文学感受体验丰富而系统的专业理论匮乏。这些都阻碍了批评家的学术发展。我从事文学批评几十年,过去埋头阅读、写作,总是进步不大,近年来重视对社会人文科学的“补课”,才觉得学术上有点长进。

  三是丰富文学批评的方法方式,建构自己的批评范式与风格。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领域引进大量的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丰富了中国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思想方法的变革,又推动着文学创作的蓬勃发展,但总体上后劲不足,开掘不力。同时文学批评领域努力发掘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资源,倡导感悟、智性、评点式的批评方法。现在通行的批评方法,是长盛不衰的社会历史批评。这种方法自然有强劲的生命力,但也有自身局限。此外是印象主义批评,这是对西方现代批评与中国古典批评的一种融合,本是一种有价值的批评方法,但处于自由生长状态,缺乏理论的引导与实践的整合。一个批评家要多掌握几种批评理论与方法,努力营造自己得心应手的批评范式与批评风格。众多批评家各显神通,当下文学批评才能繁荣、强大起来。

  四是打通文艺学的各种学科,在开放的理论坐标上进行批评。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构成的紧密关系中,文学批评处于中介的连接位置。文学批评家也应该是文学理论家、文学史家。但现代的学科划分,把三者割裂开来,虽然使每一学科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但也因此使每一学科变得狭窄、单薄。现在一些批评家特别是年轻批评家,专门从事当代作家作品批评,使批评的路子越走越窄,这种状况亟待改变。有必要打通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之间的壁垒,在不同的学科间进行探索与研究,才能让批评的天地更加广阔。

  五是培育文学批评的艺术感受,倾注批评主体的生命体验。文学批评是理性、学术的,需要冷静的解读、严谨的论述。文学批评又是感性、艺术的,需要敏锐的感觉、自由的创造。中规中矩的学术论文,多一点批评家的感觉、情感、神思,就会给庄重的学术注入一种气韵。自由散漫的印象批评文章,表面是主观感受、情感抒发,骨子里依然是直觉顿悟、理性判断。感性通达理性,情理相得益彰。当一个批评家把自己的感觉、情感、精神和思想、理性、意志即整个生命体验,融入文学批评中时,他的批评就有了生机和力量。

 

  (作者:段崇轩,山西作协文学评论专业委员会主任)

 

  延伸阅读:

  “印象批评”的窘境与前途——兼谈李健吾的文学批评

  2018年短篇小说批评:文学标准与当下创作的“落差”

  提升文学批评的理论自觉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