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正文

周静《原野之上》:一个新闻人的成长和敬仰(美成)

2021-12-16 阅读: 来源:《通辽日报》 作者:美成 收藏

  10月26日,通辽日报社举办了《原野之上》新书发布会。《原野之上》是“通辽日报社专著出版资助项目”的第一个成果,收录了青年记者周静的优秀新闻作品45篇,分为初心志、人物志、生活志三个篇章。文集中的多篇作品先后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新闻奖项,被学习强国、中国网、人民网等平台转载。长篇通讯《一个老兵的初心》在新华社客户端发布后,阅读点击量一度超过158万次。

  集体和个体

  创刊至今,通辽日报人才辈出。老一代的著名报人有王金堂、徐福铎,九十年代后涌现出了崇先鸣、郝文秀、庞乾宇等一批优秀记者先后成为通辽日报的中坚力量。目前,以康桂君、周静为代表的新生代记者,奔走活跃在舆论宣传的第一线。他们在各自所处的时代用情、发力,各类稿件在各级媒体频发,成为了日报一个时期的标志性人物。他们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追求,为通辽日报的发展留下了代代相传的精神之火。

  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通辽日报社党委不断拓宽办报思路,开辟并不断完善了融媒体、全媒体的报道形式,面向社会呈现了各类与时俱进而又鲜活的报道。及时反映动态,快速立体报道,舆论引导风尚,成为了日报的一大特色。与此同时,通辽日报社还制定培养计划,积极搭建平台,构建营造了编辑、记者加速成长的工作、学习氛围。据通辽日报社党委书记王宇介绍,从2021年开始,通辽日报社设立了专著出版资助项目。其目的和意义在于“集结优秀作品,为通辽大地作忠实记录,借助该项目鼓励记者编辑采写优秀新闻作品,鼓励党报人搞新闻研究、撰写科研文章,用音视图记录通辽发展发生的每一份感动。依托该项目为通辽的日新月异存史、为通辽日报社存史、为媒体人存史。始终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做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上努力探索。”

  因此,青年记者周静新书《原野之上》的付梓发行,既是通辽日报整体发展氛围中孕育出来的一个典型个例,也是通辽日报对近年来工作阶段性的回顾和小结。既代表着通辽日报社的办刊思路和价值取向,也代表着新一代的新闻人来自实践的独特观察。在承接和发展上,体现着日报人继承光荣、超越梦想、不断前行的精神延续。

  坚持和成长

  周静出生于1979年9月23日,算是80后。做为通辽日报的新生代记者,她不仅擅长新闻写作,而且还擅长报告文学和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老兵任明德》《一个老兵的初心》《往事漂过河流》《叶落黑土》等。她的作品先后发表在《精神文明报》《民族文学》《内蒙古日报》《通辽日报》《科尔沁文学》等。作品先后被收入《内蒙古优秀新闻作品优秀新闻工作者事迹集》《身边的感动》等多部文集。

  所以,从周静《原野之上》的出版发行,可以看出,能够成为一个引人注目、为人称道的好记者、好作者,我个人认为有两个及其重要、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发稿频率,一是稿件质量。通过这部作品集,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周静一路走来的勤奋和努力。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赵承钢在《此花开过——周静<原野之上>:“非虚构写作”的探寻与坚持》一文中写道:“在与烟火人间深切接触的采写生涯中,一个认真的记者总会有突然的感动,对某个人物、某个事件不甘轻易落笔。于是翻捡起曾经的诗意文心,在显性信息的新闻报道中融入了更多的、隐性的情感、情绪和情怀”“在她的《原野之上》,可以看到,这些本应是‘偶一为之’的新闻叙事风格,一篇一篇,已然成集。”“这就不是偶然了,而是探寻和坚持。”

乌拉盖草原(图片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观察和思考

  周静的《原野之上》是一部报告文学与新闻故事集,具有记录、写实、生活化的新闻特征,同时也兼具文学化、艺术化的特点。“她用简洁的方式来写那些故事后面复杂的生活图景,用朴实亲切的平民话语来叙述新闻事实,用一个倾听者、采集者和讲述者的身份,来呈现那些得到她尊敬的精英和普通人。这本《原野之上》,人多于事,情重于理,神胜于形(赵承钢语)。”

  1.思辨和高度。在作品创作上,我们知道:几乎所有了不起的作家、艺术家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在思辨上都有一种高度的智性。以此为认知条件,我们可以判断出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作品本身在思辨上处于什么样的高度。这个高度,最终通过作者的观察、描述和文章结论得到体现。

  周静在《息园天使》中写道:“寂静的息园里,有一位守护亡灵的天使。她安静的眼神,饱含着对人类命运的感伤与祝福,超越一切声响。在这个所有人最后的地方,在她温暖的手指下,生命呈现出秋叶般的静美,永恒流转。”文字描述绝非无本之末,而是来源于她对日常平凡世界的透彻观察。诗一样的语言,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大道无形”“大音希声”对她审视世界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善于在日常、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中捕捉微不足道的事物,从中提炼出关于生、关于活和关于爱的意义,东方美学的侘寂之美跃然笔端。作家任志鸿提到:“敢于打破旧的自己,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是周静新闻表达的独到之处。周静像孕育孩子一样用心血构思作品,所以她的文稿有极高的辨识度,往往能跳出新闻常规写作的窠臼,另辟蹊径,字斟句酌,给读者陌生而新奇的阅读体验。”

  2.温婉和深刻。周静的作品理性、平和,温婉而又深刻。是观察力让她的头脑一直清醒,从而获得了对素材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她在《任明德:一个老兵的初心》开篇中写道:2019年6月12日,94岁的老兵任明德走了。他在歌声中为自己壮行,大步上路。前方,犹有百万雄兵!这段描述干净、洗练,可以看出,她对情感、逻辑转折和语言美娴熟的运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周静书写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深刻而不尖锐。文字背后,是她温婉的内心和情绪交织留下的精神履历。周静曾经说:那些熬尽黑夜看透黎明的日子,我用我的心和眼,再度感受着人间鲜活的印迹。那些曾深深打动我的,我渴望通过手中的笔表达出来,记住科尔沁大地上那一笔笔的尘土。许多人都说新闻是易碎品,我却想要在碎片中寻找一束光。

  3.状态和伦理。客观审视周静的作品,在感性上用情,在理性上用力,是她一贯的方向和坚持。这些因素高度融合,让她的文字具有了标识明显的魅力和特点。多数文章是通过新闻笔触客观描述新闻对象的生存状态,通过文字逐步揭示其中隐含的政治伦理、生活伦理,进而提出一个当代人应该保有并遵循的精神风貌、精神境界和精神操守。

  在政治伦理阐释上,《任明德:一个老兵的初心》可以视为她诸多作品中的典型代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这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有着71年党龄的任明德,把他自己的命运与身边百姓乃至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走出小我,走向无我。他在苦难中提纯信仰,在战斗中磨砺精神,赤子其心,钢铁其身,奉献一辈子,甘之如饴。”“一碗素面,一身旧衣,一处平房,一辆推车,是他留给世间动人的背影。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无私无我,为国为民,是他传给后人的明德精神。”这些在个人信仰、为民立命和家国情怀等方面的叙述层层推进,最终阐释出:“任明德与那些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以信仰淬火,百炼成钢。那精神的光芒,照亮了北疆的浩瀚星空,引领着千千万万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前进的号角,响彻民族复兴的征程。”所以,任志鸿在《仰望星空,更爱足下的土地》一文中写道:“《老兵任明德》一经推出,多家媒体、主流平台迅速转载,读者争相阅读,好评如潮,当年荣获第23届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这是一次艰苦卓绝的创作历程,周静也像经历了一场自我革命,浴火重生,收获了不可复制的创作经验。”

  而把叙事和生活伦理相结合,是周静从事新闻写作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她在《折翅男孩的孤独长征》结尾中,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遵循生活伦理的指引,去最终实现自己愿望的心路历程。“乡野的风自由来去,吹拂着万古不变的大地。方舟趴在炕上,怀着无限的热情在书写着……他的一颗心随着手中的笔飞向星空大海,生命因此充满了无穷的张力与欢欣。”她的《息园天使》《一个农民的电影梦》都具有反应和揭示的共同特点。

  4. 宏阔与细腻。《任明德:一个老兵的初心》是她的代表作。行文中,她调动了自己对社会、对英雄、对人生的所有感知,用壮士行、英雄气、人民情、赤子心、身后名五个篇章完成架构,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通辽人、一座城,对英雄的敬仰和惜别。宏阔与细腻同生,不仅体现了她文字风格的美学特质,而且还升华了自己的心灵视野,提出了主流社会倡导的精神追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人物。在此,我们期待日报优秀的青年记者周静,能够继续立足通辽日报这片沃土,以日渐丰富的精神履历和一个新闻人特有的方式,勤于思考、笔耕不辍,敬仰手中笔,钟情这里人,致敬这片土。

 

  (作者:刘梅成,笔名:美成,中国文艺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军旅爱情电影《守望相思树》:唯有忠诚对赤诚

  草原弦歌:梦中的潮尔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