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正文

文艺作品蕴含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2021-05-10 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胡一峰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成都日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ww.cdrb.com.cn/epaper/cdrbpc/202104/14/c78456.html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记录、表现党史的方式丰富多彩,学习党史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阅读党史专著、理论读物,从严谨系统的“正史”中了解这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100年。我们也可以品读党史文献文物,在江竹筠烈士“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家书中,感受革命先烈的一片丹心;在李大钊就义的绞刑架前,敬佩“盗火者”的伟大和不朽。我们更可以通过欣赏经典文艺作品,通过艺术形象、画面、旋律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党史题材文艺作品有哪些?

  狭义地讲,党史题材文艺作品应指以党史事件、人物或场景以及党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精神追求等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宽泛地看,主要表现党领导人民求解放、谋发展的文艺作品,也可以纳入党史题材文艺作品的范畴,它们都是当代中国文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精神的号角,也是表现历史的重要方式和载体。狭义地讲,党史题材文艺作品应指以党史事件、人物或场景以及党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精神追求等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宽泛地看,主要表现党领导人民求解放、谋发展的文艺作品,也可以纳入党史题材文艺作品的范畴,它们都是当代中国文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类作品的特征主要是: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中,展现党的宗旨,致力于挖掘和表现党的历史积淀和蕴含的精神内涵。

  从党的创立、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直至进入新时代,我们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党史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人物,以及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电影《开天辟地》(1991)生动展现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往事,油画《毛主席去安源》(1967)引导人们去探寻安源工人运动的史迹,油画《井冈山会师》(1957)表现了朱毛会师的重要历史场景,小说《浴血罗霄》(1988)讲述了苏区革命斗争的英雄故事,《长征组歌》(1964-1965)以动人的旋律奏响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电影《地道战》(1965)表现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秧歌剧《兄妹开荒》(1943)反映出解放区人民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歌剧《白毛女》(1945)再现了受压迫者“从鬼变成人”的命运变迁,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8)写出了土改带给中国社会以及中国人的深层改变,电影《大决战》(1991-1992)让人们看到了人民战争摧枯拉朽的历史伟力,电影《开国大典》(1989)全景再现了共和国的诞生,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书写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壮举,小说《创业史》(1960)表现了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歌曲《春天的故事》(1994)清新而不失气魄地唱出了改革年代中国人的喜悦和奋进,由此直至反映反腐败斗争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2017),以及近期广受好评的《觉醒年代》(2021)等,党史题材的经典作品、优秀之作璨若星河,不胜枚举。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思想和价值观念是文艺的灵魂。题材是价值的承载,也对形式有所吁求。文艺家选择某种题材进行创作时,可以攫取适合表现的内容或细节,也可以采取多样的体裁和形式,但必须挖掘和表现该题材所具有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气质,才有可能奉献出艺术精品。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来自于人民,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一部百年党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前文例举的作品,之所以受到人们欢迎,有的已经成为永镌文艺史册的经典,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以恰当的艺术手法和形式,表现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表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

  如何欣赏党史题材文艺作品?

  欣赏党史题材文艺作品固然陶醉于其优美的旋律、生动的画面、感人的形象,更应超越耳目之愉,上升到心灵的洗礼,理解作品内蕴的信仰之崇高、历史之壮美、精神之伟岸

  文艺创作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观念与技术的对接,也是价值与载体的结合。党史题材文艺作品特别是经典之作,更是如此。文艺欣赏是目光的交流,是对作品的“再创作”。欣赏党史题材文艺作品固然陶醉于其优美的旋律、生动的画面、感人的形象,更应超越耳目之愉,上升到心灵的洗礼,理解作品内蕴的信仰之崇高、历史之壮美、精神之伟岸。

  由于题材的重大性和特殊性,欣赏党史题材文艺作品,除了具备一般的艺术欣赏修养外,还应具备党的理论、历史以及中国历史的基础。马克思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同样,对于没有历史和理论储备的人而言,也无法完全明了党史题材作品的内涵和价值。譬如,如不了解中国漫长的封建土地制度,不洞察农民所受的压迫及其对土地的深切渴望,不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历史发展动力的理论,看到素描《血衣》(1950)、面对泥塑《收租院》(1965)时,心灵受到的震撼难免会打折扣。当我们熟悉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奋斗奋进的历史,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1958)的浮雕时,就会浮想联翩,心潮澎湃;当我们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就会为电影《英雄儿女》(1964)那一声“向我开炮”而热泪盈眶。

电影《英雄儿女》

  欣赏党史题材文艺作品,还应以欣赏经验的积累为基础。党史题材文艺作品往往有“同题共答”的特点,而经典之作也常出自于被反复使用的题材。比如,长征题材电影就有《万水千山》(1959)、《四渡赤水》(1983)、《我的长征》(2006)、《血战湘江》(2017)等。表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史人物的文艺作品数量也很多,电影《周恩来》(1991)更足称传记片的经典之作。又如,前文提到的电影《开天辟地》与电视剧《觉醒年代》,一部已具经典地位,另一部虽是新作但也具备成为经典的可能。由此可以发现,当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和场景被反复书写时,创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美学观念和艺术思潮也有差别,而这些正是创作中用以打磨、雕琢题材的“锛凿斧锯”。于是,同一题材便给人以差异化的艺术感受。这是以艺术的、审美的方式把握历史的必然要求,也是包括党史题材在内的历史题材的艺术魅力所在。当我们欣赏这类作品时,既要运用党史的眼光,还要运用艺术史的眼光,如此,才既能读懂作品之“然”,又能读懂其“所以然”,体会其多层次艺术内涵。

  如何做好党史题材文艺创作?

  在党史题材文艺作品的形象塑造中,不论艺术虚构的成分占比多少,关键在于在坚持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深刻把握共产党人的精神气概,走向艺术真实的创造,决不能为了流量、票房放弃历史担当和艺术审美

  从北大红楼到嘉兴红船,从井冈山到宝塔山,从黄土地到黑土地,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百年党史饱含丰富的精神元素,蕴藏着独特的美学密码,值得文艺深度开掘和充分呈现。文艺是靠形象说话的。古往今来,经典的文艺作品,大多与经典的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党史题材文艺创作也遵循这一规律。比如,山东沂蒙地区的革命斗争及其精神内核已被创作成了京剧《红嫂》(1964)、吕剧《沂河两岸》(1964)、舞剧《沂蒙颂》(1973)、民族歌剧《沂蒙山》(2018)、芭蕾舞剧《沂蒙三章》(2019)等多部舞台艺术作品,“红嫂”这一经典形象也深入人心。再如,伟人毛泽东的形象在影视剧中多次出现,演员唐国强塑造的毛泽东形象被很多人认为具有“神似”的特征,有力地诠释了许多重要党史片段。

民族歌剧《沂蒙山》

  在党史题材文艺作品的形象塑造中,不论艺术虚构的成分占比多少,关键在于在坚持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深刻把握共产党人的精神气概,走向艺术真实的创造,决不能为了流量、票房放弃历史担当和艺术审美。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如党史专家陈晋所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进而形成了一个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犹如鲜活生动的历史链条,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串接起来,展示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持续推动党史题材文艺创作的过程,正是不断延长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艺术图卷的过程。

  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的文艺需要数量的增长,更需要质量的标杆。党史是文艺创作、打造经典的一座富矿。文艺讲好党史故事,创作传世经典,必须叙其事、塑其形而传其神,让文艺之美与党史之光交相辉映,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胡一峰,《中国文艺评论》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胡一峰专页

  新技术与新美学造就新精品(胡一峰)

  网络文艺的“发展之问”与“治理之道”(胡一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