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正文

新时代文艺要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2021-07-12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胡一峰 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革命精神,他提到的革命精神大概有40多种,论及的、阐述它内涵的有20多种。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纵观党的百年历史,伟大革命精神如寒夜里的火光,照亮前路、温暖人心,给了人们无穷的动力和勇气;似一块磁石,把志同道合的人牢牢吸引凝聚在一起;还像一面旗帜,引着人们向更加高远的境界攀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精神风貌及其发展的综合体现,是党的伟大历史在精神层面的展现,也是百年伟大征程的精神形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重大判断的提出,为我们学习党史特别是领悟党史的精髓要义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书写和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是党史党建领域的重大理论命题,也是文艺创作和评论的重要课题。

  按照现代史学的观念,“历史”一词有多个层面的内涵,既可以指客观发生、不可重复、无法逆转的历史,也可以指对客观历史的记录和书写。自古以来,不同文化手段和信息介质,都参与到了对历史的记录和书写之中。用文字写一部史书,是一种记录方式。创作一部文艺作品,同样是记录和书写历史的方式。而承载历史的文化手段或信息介质,绝非被动的载体、工具,相反,它们引导和帮助人们以多样的方式认识和理解历史。这一点,我们在日常经验中多有体会。一本关于建党的论著或一份“一大代表”回忆录,与电影《开天辟地》或画作《启航》 ,涉及的题材虽大体相同,给人的感受却有较大的区别。不同手段或介质对于历史记录和书写构成互为补充和说明的关系,不能互相取消或替代。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历史,特别是感悟历史中蕴含的道理、彰显的精神时,除了解更多更丰富的史事之外,还应该借助于更多更丰富的历史记录和书写形式。

图1 启航(之一) 何红舟、黄发祥 作

  文学艺术在挖掘历史意蕴、彰显历史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晚唐时便已有人提出,“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 。这不仅因为杜诗多以历史为题材,更因为诗中饱含着天下家国的伟大情怀,从而扩展了人们认识历史的维度,形成了超越史书的文化价值。党史的书写以及阅读、学习也同样如此。多年来,在文学艺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党的百年伟大征程逐渐转化为文学艺术的辉煌图卷。以近些年的作品而论,电视剧《觉醒年代》 《跨过鸭绿江》 、电影《建党伟业》 《 1921 》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杂技剧《战上海》 、豫剧《红旗渠》 、话剧《雨花台》 《谷文昌》 、歌剧《沂蒙山》等,以多姿多彩的艺术手法生动讲述了党史故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山海情》 、花鼓戏《桃花烟雨》 、话剧《农民院士》 、歌剧《呦呦鹿鸣》等,更展现了新时代以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最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建党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和主题雕塑工程”等主题创作和文艺活动,更是集中呈现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讴歌了历久弥新的伟大精神。

电视剧《山海情》(图片来源于豆瓣)

  可以说,从党史寻找题材,为题材找到故事,因故事塑造人物,以人物展现精神,是文艺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本逻辑。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从艺术创作角度看,从京剧《红嫂》到舞剧《沂蒙颂》再到歌剧《沂蒙山》 、芭蕾舞剧《沂蒙三章》 ,这些作品努力开掘沂蒙地区红色文化密码,以多样化的艺术手法塑造了“红嫂”这一经典形象,把“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剧《沂蒙山》(图片来源:“山东歌舞剧院”微信公号)

  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的历史继续向前延伸,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也将不断丰富发展。用好这笔精神财富,是新时代文艺的重要使命和职责。我们期待看到越来越多的表现伟大精神的优秀作品。

 

  (作者:胡一峰,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博士、副研究员,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文艺评论网·胡一峰专页

  以最潮的文艺呈现大主题(胡一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