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理论探索>正文

身体立象表意:戏曲表演的审美要义(黄暾炜)

2020-09-0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黄暾炜 收藏

  内容摘要:作为传统舞台艺术代表的戏曲深受意象理论的影响。戏曲舞台意象丰富而繁杂,但以身体拟象、以身体立象来表情达意的表演是戏曲艺术的审美要义。戏曲以身体为基础的技巧表演不是简单的炫技和无意义的展示,它通过虚拟、象征、高度凝练的程式性动作来呈现美。在戏曲表演中,剧情故事、人物性格情感,甚至舞台环境等都通过身体的立象表意来完成。戏曲以身体表演为中心,身体表演又以立象表意为极高境界。京剧表演艺术家们都是以身造象、以象表意的集大成者,其表演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对身体意象的继承与创造。

  关 键 词:意象 传统艺术 戏曲表演 身体理论 戏曲美学

王秋文《排练》(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中国意象理论是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戏曲艺术深受意象理论的影响。这一理论已成为戏曲创作的基石和源泉。戏曲表演因其对身体的高度依赖,以身体表演技巧的展示与运用为主要内容,但这并非简单的技巧展示,而是以身体技巧立象表意来呈现美,这也是其表演美学的要义。戏曲表演正是通过身体意象的塑造,赋予了表演丰富、深刻的内涵,成就了戏曲表演极高的审美价值。

  一、中国文艺“立象表意”的美学传统

  中国文艺“立象表意”的传统由来已久,诗词歌赋和国画、戏曲等都延续了这一传统。《周易•系辞上》:“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1],孔子认为“书”与“言”都无法“尽意”时,通过“立象”能完全清楚地表达“意”。《周易•系辞下》还提出了意象理论中“观物取象”的重要命题。道家老庄则表述了“言不能尽意”“道中有象”的观点,并对“言、意(道)、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虽然春秋战国时期意象理论尚未成型,但意象的运用已在诗歌辞赋中有所体现。《诗经》开篇起兴,其关雎之喻即为意象。《楚辞•离骚》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意象来抒情表意。

  东汉王充在《论衡•乱龙篇》中说到,“夫画布为熊、糜之象,名布为候,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土龙亦夫熊糜、布候之类。”[2]其“立意于象”的观点是对《周易》“立象以尽意”之说的继承与发展。西晋挚虞在阐述赋时,把“象”引入文艺领域,他在《文章流别论》中认为赋是“假象尽辞”。南北朝时的刘勰在审美范畴内创立“意象”理论,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这样表述:“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3]这里的“意象”,是“有意之象”,“意”是主体的思想与情感,“象”指蕴含情思的客体物象。刘勰所提出的“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创作者在对艺术规律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象,是从艺术构思角度提出的“意象”审美概念,并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意象理论的真正开端。意象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概念,开始多用于古典诗论的范畴,后被广泛运用与推崇,逐渐向戏曲、小说等艺术门类辐射,并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意识,作为传统表演艺术的戏曲自然深受“立象表意”美学传统的影响。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作者:黄暾炜 单位: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8期(总第59期)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8期目录

  戏曲艺术,传技艺更要传精神

  身体与世界的融通——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身体美学观(梁晓萍 姬宁宁)

  身体的诗性栖居——读王晓华的《身体诗学》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